第1146章 這心有點兒大

字數:489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
    吳國的工匠到了!
    上百艘大船。
    上麵裝滿了人,以及工具。
    還有許多專業的建築工具,也都用大船運送過來。
    丹陽百姓看到這一幕,全都嚇得小腿肚子發軟。
    他們見過船。
    但是他們沒見過這麽大的船。
    三丈高的大船,停泊在水麵上,就像一個浮動的城池。
    必須仰起頭、踮起腳才能看到船首。
    丹陽百姓心中第一個想法就是:如果這艘船上站滿了弓箭手,會是什麽場景?
    想到這裏,所有人都臉色煞白。
    此時,他們格外慶幸自己跟了子申公子。
    這些大船都是子申公子一句話叫來的,子申公子跟吳國的關係太鐵了。
    有吳國這個強援,子申公子必成大業啊!
    吳國工匠卻沒那麽多想法,他們下船後第一時間組織起來。
    拿上各種工具在周圍勘測。
    隨即選定一塊區域,清理雜草和碎石、平整地麵,然後就挖了起來。
    “子申公子,那些吳國人在幹什麽?”
    “他們在修築新城!”
    “新城?不住我們丹陽城嗎?”
    子申沒有回答,隻是感覺說這話的族人有點智商欠費。
    小小的丹陽城一下子湧入了數倍的人口,根本負擔不起。
    而且,子申也不喜歡丹陽舊城。
    之前落魄,沒得選的時候,想的也是在城外修一草廬。
    現在發達了,有的選了,自然要在城外修一座新城。
    至於丹陽老城,就留給楚國的貴族們憑吊懷古吧。
    像丹陽新城這樣的城市不止一個。
    在嶽川透露給子申的計劃中,這樣的城池有十幾個。
    除了大城,還有數量若幹的小城。
    這些城鎮共同的特點就是環繞雲夢澤,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都有。
    它們都是吳國援建的工程。
    城池、碼頭、堤岸、道路……
    一步到位。
    至於每個城市要支付多少錢……
    子申根本不在意。
    城市本身就是財富,是聚寶盆,更是搖錢樹。
    城池越多,百姓就越多,國家的實力就越強。
    誰會嫌棄城池多呢?
    環雲夢澤城市圈建立起來後,必定會促進楚國的貿易,源源不斷帶來人流。
    大商人、小販、行人、旅客、外國人,以及賣苦力的苗蠻、越蠻……
    子申有信心,用未來若幹年的賦稅收入償還工程款。
    嶽川已經從伍子胥那裏得到了報價。
    這家夥直接照搬了薑國的收入水準,一個熟練工匠每天十枚薑錢。
    這個標準不算低了。
    畢竟薑國是薑國,嶽川重點發展的地方,“標杆”一樣的存在。
    吳國照搬薑國的工資水平,多多少少有點虛。
    最重要的,嶽川還說了翻三倍。
    這些工匠一天的薪水就是三十枚薑錢。
    一個月就小一千薑錢,一年收入上萬。
    要知道,吳國一把做工精良、品質上乘的大寶劍,賣到薑國也就一萬錢。
    這種大寶劍連龍陽都愛不釋手,轉手賣到西域諸國,立刻翻十倍。
    一個工匠年薪過萬。
    問題是,吳國一把送過來上萬工匠。
    一年下去,工錢開支一個億。
    嶽川突然覺得自己開的價碼太高了。
    “咳咳……子申,那個……工匠的待遇方麵……”
    子申毫不在意的說道:“前輩做主便是,我絕無異議!”
    他奉行的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然這件事是嶽川牽頭的,自然全權交給嶽川。
    隻要事情辦成了就行。
    至於花多少錢,都無所謂。
    子申雖然不知道“回扣”,但他明白這種大工程裏有很多利益往來。
    “前輩,您不用告訴我具體的數目,無論吳國要多少好處,您答允他們便是。”
    嶽川沉吟,心中暗道:言外之意,回扣隨便我吃?
    這個時代的國君心太大了,手下吃回扣都不在意。
    不但隨便吃,連賬本都不查的,假賬都不用做了。
    這要是遇到幾個不講究的,不得把子申坑死?
    嶽川還是不放心。
    這小子,究竟是太傻,還是太實在。
    “子申,吳國送來的工匠總計是一萬人,每個人每日三十薑錢,在楚國期間,一應衣食住行都由我們負責。此外還有十套工程修築的器械,每套每天是一千薑錢。”
    “為了配合城池和碼頭的建設,還需要采石場、原木場、磚窯、瓦窯等,這些我們丹陽都沒有,需要吳國幫我們建造,每一個配套設施的建造費用一萬到十萬錢不等。”
    “至於一些木匠製品,我們沒有,還需要從吳國采購,費用另算……”
    “除了吳國的工匠,還有一百人的薑國工程師團隊,他們的工錢更高一些……”
    嶽川把所有的明細都羅列出來,然後交給子申。
    被人信任是好事,但嶽川還是習慣了“親兄弟明算賬”的處事方式。
    有些東西,還是白紙黑字寫下來最好。
    子申瀏覽了一下,隨即掐指計算起來。
    古人沒有計算器,這時候連算盤還沒問世。
    嶽川突然覺得,自己應該“發明”算盤了。
    不過看到子申的動作,嶽川覺得,算盤也不是那麽必要了。
    古人有一種特殊的計算方法,那就是手指。
    人的手指有三節,每一節都可以看做一個算珠,一隻手就像一個算盤,掐指的過程就是打算珠。
    這個算珠不在手上,而是心中。
    後來算盤發明,世俗眾人使用算盤計算,賬房、掌櫃之類的人更是算盤不離身。
    修行之人隨身攜帶算盤不方便,也不好看。
    所以依舊使用老辦法。
    這就是“掐指一算”的由來。
    所以,不要以為和尚、道士掐手指頭就有多麽高端。
    除非他們像嶽川這樣,有專門的占卜方式,又能破解種種卦象。
    否則,他們掐指一算更多的是裝逼唬人。
    實際效果還不如掏出手機,使用算卦的app。
    此時,子申也計算出了一座城池連同其配套設施的造價。
    嶽川本以為子申會倒吸一口涼氣,或者麵露難色。
    卻沒想到子申喜上眉梢,哈哈大笑。
    “前輩,好事啊,真是大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