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十大仙山

字數:5224   加入書籤

A+A-


    嶽川想了很久……
    “三冊足夠了,剩下的內容,等其他大賢補充吧!”
    中原諸國最引以為傲的就是禮製,因為“周禮”他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優越的人。
    事實也正是如此。
    以當時中原華夏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看周邊其他民族,都是戰五渣、卡拉米、小樂色。
    楚國,不過是體量大一點的蠻夷。
    盡管楚國拚命發展,把軍事實力提升上來了,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楚地文化,經濟上也能和中原諸國互通有無。
    但禮製……
    一句“斷發紋身”和“我蠻夷也”把楚國永遠釘在恥辱柱上。
    現在楚國有了自己的禮製,而且是體係完整的禮製。
    祭祀天地自然的禮。
    祭祀祖先鬼神的禮。
    還有維護人與他人之間的禮。
    尤其第三者,比周禮更實用。
    你說周禮有用嗎?
    有,但不多!
    禮崩樂壞就說明周禮的作用在衰退。
    隻是人們還沒有找到一種替代周禮的東西,所以這個過程就叫“崩壞”,而不是“啟蒙”、“革新”、“改革”等字眼。
    禮崩樂壞,就相當於明知道這是一個不合身的破舊衣服,還髒。
    但是家裏隻有這一件衣服,如果不穿就隻能光屁股出門。
    所以,縫縫補補,湊合穿吧。
    髒就髒,破就破,緊就緊吧。
    至少它還是個衣服。
    晚清時,迷茫了上百年的知識分子終於從西方找到了“禮”,於是果斷脫掉身上的長衫大褂,穿上西裝革履。
    現在,嶽川提前兩千五百年送來了這個大“禮”。
    中原諸國在見識到楚國的新禮,肯定會思考、斟酌、抉擇。
    就像戰國初期,各國見識到魏國李悝變法後的躍升,見識到秦國商鞅變法後的蛻變,都接二連三選擇變法。
    老祖宗隻是古,不是古板。
    相反,他們更加聰明。
    嶽川拋出一塊磚,他們就能丟出一塊又一塊玉。
    子申一陣遺憾,“前輩,真的沒有第四冊了嗎?”
    “真的!”
    “可是為什麽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呢?總覺得還有。”
    嶽川無奈,隻能探手入袖。
    “喏,再給你一個,照著做去吧!”
    子申翻開一看,上麵赫然寫著:十大仙山!
    “前輩,這是什麽?”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你們楚國境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十座大山,分布在楚國境內各個方位,基本能夠輻射楚國全境。”
    嶽川說的是:武當山、龍虎山、衡山等上輩子數得著的名山。
    現在這些地方都還荒著、空著。
    長江以南的開發才剛剛開始,正是毒蟲滿天、猛獸遍地的時代。
    犀牛亂跑、大象亂竄,華南虎還很泛濫。
    除了那些苗蠻、越蠻、雜蠻,基本沒有人願意在山林中生活,也沒那個能力。
    正好便宜了嶽川。
    子申想也沒想,一口答應下來,“前輩放心,幾座山而已,我明天就下詔,將這十座山冊封給您。”
    嶽川擺了擺手,“不不不,我說的不是冊封,而是……”
    聽到嶽川拖長聲音,故意賣關子,子申連忙問道:“而是什麽?”
    “而是封禪!”
    隨即,嶽川向子申講述了封禪的流程。
    “此舉,就是祭祀山神,求得山神保佑楚國江山。另外,山上有仙家,封禪這些名山,也能獲得仙緣,對你、對楚國百姓都大有裨益!”
    嶽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從法理上占有這些山頭。
    上輩子世界裏,這些名山大都是被各教各派私搭亂建的。
    基本上就是一群和尚道士在沒有產權證、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在山上開一片地,蓋幾個房子,然後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逐漸發展成一片道觀、寺院。
    曆經了不知多少次改朝換代後,新皇帝突然發現山上有個廟,廟裏有個老道士,老道士正在給小道士講“自古以來”。
    強拆吧,影響不好,也沒啥利益,索性就認了吧。
    除了華山是陳摶跟皇帝下棋贏來的,其他基本都是“自古以來”。
    上輩子世界裏,名山大川基本被各教各派占完了,仙家入世的時候,除了東北這旮旯,基本沒啥可以圈地的山頭了。
    現在嶽川一句話,楚國地界上數得著的,全都劃拉過來了。
    “十大仙山”是為了湊整,為了好聽,實際上不止十個。
    這就像四大天王有五個人一樣。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今後還能往裏麵加。
    反正十二個和二十二個沒區別,都是“十大仙山”。
    嶽川咳了咳,說道:“仙山也是有排名的,十大仙山名單不是固定的,名次也不是固定的。各個山頭都應該勤學苦修,培養人才,然後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評比,爭奪這個‘十大’的榮譽,懂了吧?”
    “懂了,懂了!”
    子申恍然大悟,不過還是補充一句:“前輩,其他國家境內有沒有仙山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嶽川心道:這小子還會舉一反三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其他國家自然也是有仙山的。”
    “那他們參與‘十大仙山’的排名嗎?”
    “自然也是參與的!”
    嶽川心中暗道:不但是華夏九州之地,今後隨著仙家地盤的擴張,七大洲之內所有山頭都是“有仙則靈”,到那時“十大仙山”的爭奪就更加激烈了。
    子申暗暗點頭,繼續閱讀“封禪”內容,心中籌劃接下來的安排。
    “前輩,您待我恩重如山,十大仙山加起來也無法比之萬一。不知晚輩該如何報答前輩?”
    “無需報答!好好落實‘禮製’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
    “是!”
    嘴上這麽說著,可子申的眼睛還是直勾勾看著嶽川的袖筒。
    “前輩,真沒有第四冊了嗎?”
    “沒有了!真的沒有了!”
    說完,嶽川突然想起一件事。
    “哦對了,我這裏有一些良種,你可以拿去種植。”
    子申心中一陣失落,不過還是問道:“什麽良種?”
    “薑國薑十三東出大海,尋找神穀,返程時遭遇風浪,幸好河神及時發現,將一眾人馬救了起來。這些良種就是薑十三的收獲。”
    “啊?不知薑十三在哪?我能否見一見?對了,養將軍也很喜歡他,前輩,我們……”
    嶽川從袖中掏出幾個百寶袋,隨即遺憾搖頭。
    “他啊,一刻鍾都沒停留,換了新船、補滿物資又立刻出發了。他說,海外還有更高產的作物,他一定要帶回來。”
    子申心中崇敬。
    剛要接,卻連忙縮了回來。
    “前輩,良種乃薑十三曆經千辛萬苦所獲,理應交給薑國才是,我……”
    雖然很想要,但子申不想侵占他人的勞動成果。
    “無妨,薑十三帶回來的良種很多,他出海的本意就是稷下乘涼,讓全天下人都吃飽飯,再也不會餓肚子。不但薑國有,吳國、齊國、燕國,甚至鮮虞諸國也都會有。你向百姓推廣這些作物,就是對薑十三最大的幫助。”
    “是!多謝前輩!多謝河神大人!多謝薑十三!”
    說完,子申珍之又珍的接過那幾個百寶袋,如同接過十座大山。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