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2章 四大發明玄學版

字數:5492   加入書籤

A+A-


    簡單、高效。
    最重要的是廉價。
    以往煉製法器農具,都是從材質上入手,成本肯定下不去。
    現在,農具是農具,法器功效全都在那一層膜狀的鍍層上。
    農具嘛,也不需要什麽毀天滅地的威力。
    隻要耐用、耐磨就行了。
    一層膜,足夠達到這些效果了,成本肯定廉價。
    對修行之士來說,這就是動動手、灑灑水的功夫。
    幾乎沒有成本。
    如果是鐮刀、斧子之類的利器,甚至都不需要全鍍膜,僅僅刃口那一部分鍍了就行。
    這怎麽能是偷工減料?
    這是合理降低成本。
    一件農具十萬錢,含淚賺了九萬九千九。
    附庸國家“限購”一萬件,根本不愁銷路。
    你不買?
    你是不是不把農業放在心上?
    你是不是不把天下人的溫飽問題當成頭等大事?
    昏君,禪位讓賢吧!
    掌門和眾多高層再也不說什麽節省開支、削減福利了。
    雖然這些農具隻能用百年。
    但普通人的壽命也就三五十年,可以稱得上“終生”。
    運氣“好”的,還能一物傳三代。
    三代質保,隻換不修!
    就問你,良心不?
    不光太上長老,所有玲瓏閣弟子都驚歎。
    天才果然都是與生俱來的,這種絕妙的點子,自己究其一生也想不出來。
    而此時,龍陽又搞出新發明,還能進一步壓縮成本,提高產量。
    “師父,你看看徒兒的作品!”
    太上長老左看看,右看看,喉嚨裏像卡了一根魚骨頭。
    “乖徒兒,這是你煉製的第一個法器?就這?”
    經過一段時間的基礎學習,太上長老已經開始傳授基礎的煉器知識。
    不是他敝帚自珍,而是不想讓龍陽在現在這個階段接觸中高級內容。
    龍陽最寶貴的就是想象力、創造力。
    如果現在就學傳承了三四萬年的內容,很容易失去靈性。
    可是看到龍陽煉製的法器,太上長老那叫一個無語。
    “這怎麽還靈氣外泄呢?乖徒兒,煉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咳咳……”
    太上長老連忙打住。
    教條性質的經驗,還是少說為妙。
    “乖徒兒,來,說說你這個法器有什麽用途,你煉製它的時候是怎麽想的。”
    龍陽嗬嗬一笑,“師父,我這個寶印不是拿來砸人的,而是一種生產工具。”
    印章狀的法器,大都是砸人的,這在修行界幾乎是“常識”。
    至於生產工具……
    怎麽生產?
    龍陽拿起一個普通的鐵片,隨後運轉靈力,將印章蓋了上去。
    嗡!
    太上長老剛開始還疑惑,下一秒駭然色變。
    玲瓏閣已經接受了“附魔”煉器法,將一些尋常普通的鐵器加工成法器。
    可是現在,龍陽更進一步。
    連“附魔”都省了。
    印章一蓋,完事。
    太上長老接過鐵片,仔細檢查上麵的附魔效果。
    又拿著印章翻來覆去檢查。
    “妙!妙啊!不是印章結構鬆散,而是它原本就由三十幾個部件拚接形成。”
    “每一個部件負責一個符篆,或者一部分符篆,數十個組合到一起,形成整體。”
    “不是印章靈氣外泄,而是它原本就要將靈氣灌輸出去。”
    “這……你怎麽想到的?”
    龍陽隨口回答道:“宗門前輩的遊記裏寫了啊,就是這個……”
    說著,龍陽就找來一本書。
    “咦,師父,好像是你寫的。”
    太上長老慌忙搶過來。
    臥槽,怎麽還有一本漏網之魚?
    太上長老想破腦袋都想不出,自己哪個經曆提供了靈感。
    “師父,你年輕時候不是遇到過一次官府懲罰犯人,用烙鐵在他們臉上烙下‘賊’、‘淫’之類的標記。”
    “師父您覺得人販子三個字太多了,不如合成一個字,隻是當地沒有這個字,師父您就造了一個。”
    “那個字筆畫有點多,徒兒數了一下,一共一百零八筆呢。”
    太上長老一邊哈哈大笑,一邊把遊記揣進袖子裏。
    “為師提的建議可不止這些呢,那一百零八筆的字烙在身上,整個人就毀了,他們的家人可怎麽辦啊。”
    “一個個的上有老下有小,以後該怎麽抬頭做人啊,你說是不是?”
    “於是為師建議,不如一了百了,送他們全家下去團聚。”
    龍陽愣了一秒鍾,隨即笑了起來。
    “然後呢?他們有沒有采納師父的建議?”
    太上長老自得一笑,“我們玲瓏閣行事,還需要他們同意?”
    龍陽連連點頭。
    確實是這個道理。
    說完,他又拿著印章法寶在鐵片上蓋了幾下。
    “師父你看,這個印章的零部件可以自由組合,達到需要的效果。”
    “而且,法寶中有一個單獨的部件,專門儲存靈氣,修行者隻要在其中灌滿靈力就行了,哪怕普通人也能自由使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把這個印章裝在水車推動的機械錘上,甚至都無需人工,直接就能給農具附加特殊效果。”
    太上長老目光閃爍。
    烙鐵!
    印章!
    附魔!
    不需要人工的煉器,批量化大規模煉器……
    雖然眼下製作的都是普通農具。
    但是隨著技術的提升,生產工具的改進,是不是能批量化製作一些低級法寶?
    未來是不是能製作中級法寶,甚至高級法寶?
    之前玲瓏閣走高精尖路線,發展了三四萬年,也沒發展出名堂。
    如果走群眾路線,發展三四萬年,會是什麽效果?
    太上長老看了一眼山下沿河分布的冶煉作坊。
    百萬工匠。
    就算萬裏挑一,也能挑出來一百個有修行資質的人。
    如果有千萬工匠,那就是一千個修行資質的人。
    如果全民工匠……
    玲瓏閣之前的路線,每個人的修煉經驗,煉器心得都是獨一無二的,基本無法在其他人身上複製。
    一個人,就算天賦再高,也有壽終正寢的時候。
    他的心得領悟,未必能悉數傳承下去。
    接受衣缽的弟子,未必能融會貫通。
    所以,看似發展了四萬年。
    實則都是在千年的尺度中不斷起起落落,現在是起起落落落落……
    但是新路線下,一個人的成功和突破,能迅速擴散到其他所有人身上。
    完全通用。
    玲瓏閣的未來,就像聚沙成塔、積土成山。
    一代代積累,一代代沉澱。
    這一刻,太上長老終於明白龍陽之前的意思了。
    玲瓏閣不應該是十八門之一。
    玲瓏閣應該與其他所有修行門派兩分天下。
    玲瓏閣的道,就是單獨的道!
    原來這不是大話。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