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7章 何為大地

字數:11367   加入書籤

A+A-


    宮殿中,眾人或是皺眉苦思,或是悶頭翻書。
    子申手裏拿著一卷玉簡,沉默不語。
    人貴有自知之明,上位者尤其如此。
    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去辦。
    專業的人都搞不定,自己貿然插手隻會壞事。
    齊桓公就是明白這個道理,才能成為春秋首霸。
    子申同樣明白,甚至更清楚、更明白。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屁股下麵這個王座是怎麽來的。
    可是他又想說點什麽。
    比如:等會兒別走了,一起吃飯吧。
    柳家眾人是蜀地來的,據說那裏的人喜歡吃辣,正好楚國遍地辣椒,可以讓他們試試楚國的美味佳肴。
    可惜,自己隻能吃蠱食,不能受到煙火之氣的熏染。
    可惜,可惜啊……
    想到辣椒的味道,子申口角生津,肚子裏也開始抽搐。
    不好,要失禮了!
    子申連忙驅散腦海中的想法,讓翻騰的本能迅速平息下來。
    下意識驅使下,他手中的玉簡開始轉圈圈。
    一會兒左轉,卷成一圈,一會兒又反過來右轉,卷成一圈。
    就像洗衣機的甩幹,不斷甩出心中的雜念。
    嶽川不經意一抬頭,恰好看到這一幕。
    “這……”
    玉簡快速放大、放大……
    很快就成了視野中的唯一。
    玉簡的轉動軌跡在嶽川眼前開始模糊,所有的形、色都一點點淡去,隻剩下最基礎的輪廓。
    圓!
    轉動的圓!
    似乎有點陰陽魚的味道。
    不過,嶽川注意到的是一根根玉簡留下的軌跡。
    一條條,一道道。
    宛如河流。
    繞城一圈,首尾相連,又像年輪。
    嶽川眼前出現一個個充滿隨機性的波蕩曲線。
    視線聚焦下,線條不斷放大、放大,最終充塞視野。
    嶽川感覺自己就像一粒微塵,落入巨大的尺度中。
    沒錯,就是尺度!
    那一條條曲線就像尺子的刻度。
    這時候,柳家姐弟的話在腦海中響起。
    蜉蝣!
    天地!
    不知寒暑!
    嶽川看著眼前的鴻溝天塹。
    但是在刹那之前,它們還隻是兩條相鄰的曲線。
    兩條隨意波蕩的曲線。
    自己看它們,就像看一條歪歪扭扭的尺子。
    嶽川想到了“地平線”,想到了“海平麵”。
    所謂的天涯海角,又是什麽?
    在更高維度、更高尺度、更寬廣視野之下,世界的本質又是什麽?
    這一次,嶽川原地入定。
    他神遊物外,迅速來到北海冰眼。
    數百個泰坦巨人正忙碌著。
    沒有揮汗如雨,相反,它們渾身包裹著寒冰之力。
    一塊塊堅冰被開采出來,修整成型,隨即堆砌到預定位置。
    這是一座通體由堅冰構築的城牆、堡壘、宮殿……
    這裏供奉著嶽川的神像。
    這裏傳播著嶽川的威名。
    冰雪宮殿中,一座深井源源不斷噴湧霧氣。
    那是巨人屍骸消融散發出的本源之力,經過山川河流之後就化作龍脈、氣運,融入此方世界。
    嶽川的意念順著深井一路向下。
    仿佛坐電梯。
    極速下墜的電梯!
    光線不斷變暗,最終隻剩頭頂那一小撮光明。
    仿佛無盡夜空中的明珠。
    那一瞬間,嶽川隱隱生出一個念頭。
    隻是,還不等他想明白,那一小撮光明也消失不見。
    徹底沉淪,徹底黑暗。
    看不到一絲光亮,更感受不到半點氣息。
    周圍仿佛有萬事萬物,又仿佛徹底虛無。
    “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不知為什麽,嶽川腦海中浮現出這句話。
    他開始認真感悟這種狀態!
    沒多久,他感受到了世界的意誌。
    對方沒有說話,更沒有什麽擬人的意識。
    嶽川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也能與它交流。
    這是,無論對方存在的方式,還是交流的過程,都超出普通人的理解。
    就連嶽川也說不出怎麽回事。
    “我想……睜眼看世界!”
    “我想看一眼這個世界的本質!”
    “請告訴我該怎麽做?”
    嶽川默默念叨著,宛如虔誠的信徒。
    世界原本不會理睬這種要求。
    但嶽川不一樣。
    曾經在北海冰眼上方破碎虛空,打撈上千具巨人屍骸,讓世界收獲了巨量的本源。
    這是功臣!
    能幹事的功臣!
    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完全可以滿足。
    嶽川精神意念中,代表香火之道的光輪快速旋轉。
    無數香火之力從中噴湧,順著嶽川的精神意念向外發散,沒入虛無。
    就像從一個原點向外輻射。
    隨著輻射距離的增加,所需的能量也幾何倍數增加。
    剛開始隻是幾點香火,可是很快就變成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
    嶽川辛苦積攢的香火之力就像大壩泄洪,快速見底。
    這一刻,嶽川很想爆粗口。
    這是普通的香火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
    那都是自己的命!
    甚至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出道至今十多年了,自己什麽時候揮霍過香火?
    蜀地改造各大名山算一次。
    但那是為蜀山奠基。
    在中原和西域之間平整土地,架設鐵路算一次。
    但那是為了“八縱八橫”。
    還有前不久施展掌中仙國,一億香火拍碎十八門派的抵抗意誌。
    但是,這三次加起來也比不上剛才那短短幾秒鍾。
    “沒了!”
    “一滴都沒有了!”
    可是這時候,一道光芒在虛無中綻放。
    這一刻,“天不生某某,萬古如長夜”在眼前具現。
    嶽川看到了!
    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看到了世界的全貌!
    甚至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
    他無法形容這種視角。
    整個世界,上到天光雲影、日月星辰,下到山河社稷、萬物眾生,乃至某些不說、不可名狀之物,全都如掌上觀紋。
    不但清晰可見,而且一眼觀其全貌。
    現在的觀感體驗遠超掌上觀紋。
    因為嶽川是全視角。
    三百六十度隻是上下左右前後。
    而嶽川還可以從外看向內部,從內看向外部。
    不光是物質層麵,還有能量層麵等等。
    “這種感覺,就像土地廟行使職權時一樣,可以看到領地範圍內的一切草木、蟲豸、鳥獸……”
    “隻是,土地廟的職權範圍不超過千裏,而眼前……”
    “不光是範圍大,清晰度也沒法比。”
    最重要的是,同時接納這麽多的信息,處理諸多信息之間的因果聯係、變化發展、生滅漲落等等。
    嶽川知道,這是一張體驗卡。
    是自己耗盡所有香火換來的體驗卡。
    不知道體驗時間是以分鍾計算,還是以秒計算。
    而無論哪一種,嶽川也沒有能力加鍾了。
    必須珍惜當下的每一秒。
    嶽川祛除雜念,凝神靜心,迅速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
    身心融天地,意念通萬靈。
    這一刻,嶽川仿佛化身世界。
    他感受到了世界的呼吸吐納,感受到了世界的脈動。
    他不再以卑微的螻蟻視角觀察世界、認知世界。
    而是像人們照鏡子一樣,仔細的打量著自我。
    什麽內觀世界,什麽內景,這一刻全都弱爆了。
    那些都是古人機緣巧合之下管中窺豹。
    就像盲人摸象。
    都隻能通過腦補來形容自己看到的場景。
    但是人無法想象自己沒有見過的東西。
    就像人們做夢的時候從來不會夢到手機一樣。
    古代的先賢也無法通過準確的文字形容自己看到的一切。
    他們甚至無法判斷自己看到的場景究竟是真是假。
    一百分的奇妙瑰麗,通過匱乏的語言文字,隻剩下十分。
    人們再通過這些語言文字去學習、了解、思考的時候,可能就隻剩下一分。
    嶽川不一樣。
    他經曆過信息大爆炸、知識大爆炸時代。
    他見過各種腦洞,各種猜想。
    同時,他又有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科學、嚴謹、通俗。
    此時此刻,諸多知識、信息碰撞、衝擊,在腦海中水乳交融。
    一種全新的視角,一種全新的理論,在腦海中緩緩形成。
    大地並不是人們認知中的“腳踏實地”。
    實際上,大地是一個類似卵的巨大存在。
    沒錯,就是孕育盤古的那個巨蛋。
    嶽川不知道其他世界的大地是怎麽回事,但嶽川能確定,大周世界的大地是活的。
    大周世界所謂的“天道意誌”並不在天上,而是腳下的大地。
    其他一切,都是“大地”的附庸。
    比如人和自然萬物賴以生存的土壤,隻是這個巨蛋表麵的塵埃。
    對人而言,那是深厚、肥沃的土壤。
    對巨蛋來說,些許風霜罷了。
    這個巨蛋是活的,它擁有生命的溫度、熱量。
    隻是這種溫熱遠遠超出人的承受極限。
    人太渺小了!
    巨蛋有呼吸,有脈搏,它也在周期性的呼吸吐納。
    隻是,這個周期太漫長了。
    漫長到超出人族的觀測極限、記載極限。
    世界每隔幾千萬年一次的寒熱變化,就是這顆巨蛋在吐氣、吸氣。
    這種超越認知的力量,比上古神話《山海經》中燭九陰睜目為晝、閉目為夜更加誇張。
    這顆巨蛋表麵柔軟,隻是這種“柔軟”對於人和其他生命而言,還是過於堅硬,過於厚重。
    這個巨蛋表麵在不斷蠕動,沿著一個方向不斷運動。
    巨蛋有兩個端。
    一個是出口的端,一個是入口的端。
    大地由內向外不斷噴湧各種物質、能量。
    就像生命的排泄一樣。
    這些物質和能量以出口端為中心,不斷向四麵八方輻射。
    而這個點就在太平洋中。
    這個點為中心,四麵八方皆是海洋。
    而且是海洋深度非常非常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因為這裏的“運動”最為強烈,也最為快速。
    物質不斷向四麵八方輸送,根本來不及堆積,也就無法形成陸地。
    與這個點相對的就是“入口端”。
    各種物質從四麵八方匯聚到一起,然後向下沉沒,重新回到大地深處。
    如此,完成一次“吐納”,一個“周天”。
    這個“入口端”就在大陸的最中心處。
    因為各種物質在這裏匯聚,堆積速度遠遠大於沉降速度,必然造成陸地。
    陸地不斷隆起,最終形成高山。
    說到這裏,嶽川已經明白了。
    所謂的“入口端”就是新疆、西藏一帶。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傳說中的“昆侖”。
    世界屋脊、最高峰,也就在這附近。
    也正因此,這片區域板塊運動非常活躍,時不時就會有地震出現,而且是高強度地震。
    這在內陸地區都是非常罕見,也非常反常的。
    事實正如嶽川猜想。
    大地在這種運動中不斷成型,並且向嶽川熟悉的模樣發展、變化。
    嶽川不由想起在土地廟時的日子。
    當初教胡二冶煉金屬。
    自己將礦石碾磨成粉,然後放在陶器上,通過敲擊的震動,令其中不同成分的物質分離、分層。
    同樣的力,不同物質的運動距離、運動軌跡,都是不一樣的。
    就拿投擲來說。
    塊頭大、分量重的物體肯定運動距離短,最早落地。
    反之亦然。
    大地“出口端”噴發的能量、物質也同樣如此。
    它們會快速分離、分層。
    就形成了嶽川眼前波浪狀的線條。
    就像子申甩動玉簡,在視網膜上留下的一道道平行曲線。
    在能量上,它叫靈脈。
    在物質上,它叫礦脈。
    嶽川忍不住將那一條條歪歪扭扭的曲線和上輩子地理課上的礦脈分布圖互相對照。
    果然,在環太平洋一帶,礦藏豐富得令人發指。
    就拿銅來說。
    北美洲、南美洲的西海岸,俄羅斯的東海岸,包括小日子,印尼群島、澳大利亞北部。
    這一圈都有密密麻麻的銅礦。
    其中的智利銅礦更是馳名世界。
    如果把這些銅礦的礦脈連接起來,會發現,它們就是一條彎彎折折、扭扭曲曲的曲線。
    最終,這條曲線首尾相連,成為一個圓環。
    而這個圓環的大致中心,就是“出口端”。
    其他礦脈也都是這個情況。
    大體上是物質的沉澱、堆積,局部地殼運動,造成偏移、誤差。
    除了銅礦,其他礦藏也都類似。
    比如石油。
    這是能量帶形成的“靈脈”,也可以說是物質帶形成的“礦脈”。
    又或者兩者相結合的產物。
    與銅鐵之類的物質不同,石油屬於液體,可以流動。
    在大體上,它是呈“環狀”分布。
    但是因為液體的緣故,它會像江河流水一樣,往某些“低窪地帶”匯聚。
    所以,石油的礦脈會格外聚集。
    它們聚集的地方就是超級大油田。
    大地產生的諸多資源裏,石油隻是微不足道的一種。
    隻是人們的發展階段,恰好在利用這個資源,將其推到了不屬於它的高位。
    作為萬事萬物的匯聚地,“昆侖”的能量是最充沛的,物質也是最豐富的。
    這裏誕生的生靈數量是最多的,質量也是最高的。
    而華夏的起源,就在這裏!
    這個理論,或者說猜想,不同於大陸板塊漂移說,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搜索、查閱相關的礦帶、地震帶等,自己對照)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