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0章 微言大義

字數:9959   加入書籤

A+A-


    第2110章 微言大義
    封神大戰,必定是萬國來朝。
    這麽多的種族、國家,如何表明身份是個問題。
    春秋戰國時代的旌旗、大纛肯定有點不夠用。
    一麵旗幟,加上顏色、造型、文字的方法肯定不夠用。
    一來,誰也不知道“萬國來朝”是具體多少國家。
    二來,誰也不知道會不會重複。
    三來,其他世界的生靈肯定會提前學習薑國文字,但是薑國百姓根本不可能去學習其他世界的文字、文化。
    這就是一種交流上的隔閡。
    最簡單,最直接的,還是類似祭祀的禮樂,心靈上的衝擊、共鳴。
    “標誌應該這樣……天然的,直白的,像日月星辰、風雨雷電一樣。”
    “文字也好,圖案也好,又或者徽章、標誌,它們應該是一個媒介,一個喚醒記憶的節點。”
    “所以……你們的文字有先天缺陷,不適合用於旗幟。”
    “你們應該……”
    唐雪見試著描述了一下。
    她說的是天神中常用的紋飾。
    一種能讓人“觸景生情”的特殊力量體係。
    這些東西比較籠統,比劃來比劃去,眾人也理解不了。
    好在有南郭離。
    她聽了唐雪見的講述,隨即拿出針線,在錦帕上繡了起來。
    很快,一幅精美的圖案顯現出來。
    “對!就是這樣!跟我想的簡直一模一樣!”
    錦帕上是一隻類似眼睛的標誌。
    眼睛半開半合,好像閉合,又好像睜開。
    眼睛周圍還有一道道紋飾。
    紋飾簡單,卻含義眾多。
    兩者相合,讓人不由自主生出一種被凝視,被注目,被看破的感覺。
    這幅圖案和其他幾十張甚至幾百張旗幟放在一起,必定是最吸睛,也最矚目的。
    因為它不是單純的文字、圖案。
    而是一種……
    眾人說不上來。
    這種事物,他們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力量體係,他們也是第一次接觸。
    孔黑子若有所思。
    “之前某接觸前朝卜辭,以及典籍,感覺他們對文字的追求……很簡單,很質樸。”
    “沒有什麽華麗的辭藻,也不需要什麽優美的文體,就是最簡單的文字,記錄最真實的信息。”
    “那些信息,甚至不需要完全記錄,隻是一個記憶節點的標記。看到簡單的文字,就能想起當初的事情。”
    “那種感覺,就像我們書籍的目錄。”
    眾人隱約明白了孔黑子想要表達的事情。
    看一本書,可能幾十萬字,幾百萬字。
    可是看一本書的目錄,寥寥幾十字,幾百字。
    寫一本書很簡單,但寫一本書的目錄很難。
    唐雪見剛才拿出的圖案,比目錄更高一級,蘊含的信息更多、更複雜。
    許久……許久……
    孔黑子吐出一個詞:“微言大義!”
    眾人震驚。
    唐雪見更加震驚。
    因為……孔黑子說對了。
    就是微言大義!
    將幾百個字,幾千個字濃縮成一句話,再把這一句話濃縮為一個符號、圖案、文字。
    這是天神獨特的力量。
    可唐雪見怎麽也沒想到,這個世界的人竟然也領悟了,並且還為其取名。
    微言大義,好名字!
    真是好名字啊!
    概括得太精準了,也太精髓了。
    唐雪見心中感慨:“不愧是我族起源的世界,大道無處不在,且深入人心……”
    另一邊,人們紛紛傳閱南郭離製作的繡品。
    “大家別看了,我繡的這個隻能是半成品,根本無法還原出唐姑娘……”
    “王後叫我雪見就好了!”
    女孩突然打斷南郭離的話,臉上滿是明媚的笑容。
    “王後的刺繡技藝已經是冠絕天下,簡簡單單的針線,卻能展現出三種以上色彩和畫麵。”
    “這就是傳說中價值連城的異色繡吧?”
    眾人驚歎。
    如果不是唐雪見指出,他們還隻當是尋常繡品。
    直到此時才發現,繡品緩緩轉動,不同角度下呈現出的色彩和畫麵都有所不同。
    隨即就是一片驚歎。
    唐雪見接著說道:“無法還原是因為材料、載體,以及其他細節問題,絕非王後刺繡的技藝。”
    如果是其他東西,南郭離或許還不在意。
    但涉及到刺繡,她有些好奇,也有些好勝。
    “哦?不知材料怎麽說?”
    唐雪見答道:“王後,尋常刺繡都是以布帛綢緞為載體,通過針頭線腳在單麵或者雙麵上的落點呈現色彩、構成圖形。對吧?”
    南郭離點了點頭。
    確實是這個道理。
    “難道除了這個,還有其他方法嗎?”
    “有啊!”唐雪見說道:“這種傳統刺繡,說白了就是在二維平麵上做文章。”
    “哪怕將布帛、綢緞做成衣衫,圍成燈籠,或者其他立體的製品,依舊逃脫不了二維事實。”
    “想再進一步,就必須往三維發展,布帛、絲綢不行,必須換成其他的材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
    但是南郭離想了又想,這有什麽必要嗎?
    這種“三維”的刺繡,有什麽意義呢?
    唐雪見笑著說道:“人能欣賞刺繡的美,是因為人的視覺隻能感知平麵,因為這個特性,人的文字、書畫等,也都局限於二維。”
    “如果人的視覺提升,擁有三維視覺,自然也就能欣賞三維的美,能接收和解析三維的信息,創造出三維的文字、書畫。”
    “我說的旗幟,就是這個道理。”
    這……似乎又觸及到眾人盲區。
    倒是南郭離若有所思。
    她在土地廟時,傳授胡二《帛術》,鑽研空間法術。
    空間法術的本質就是在極小的空間內勾勒複雜的陣法、符篆。
    一塊布,肉眼看上去是二維,但在微觀視角下,它就是三維。
    二維是在這塊布的表麵,也就是外麵繪製圖案。
    三維則是在這塊布的內部繪製圖案——隻是人暫時沒有這種手段,也沒有這種觀察能力。
    南郭離不同。
    當了十多年的鬼物,她已經熟悉了鬼物無視物質的特點。
    對人而言,“透過現象看本質”是一種很難得的品質。
    但對鬼物而言,這是本能。
    南郭離重新拿起針線……
    她閉著眼醞釀了一會兒,隨即攤開手掌。
    針憑空飄起,靈力凝成絲線,隨著針尖翩躚飛舞。
    看到這一幕,眾人驚呆了。
    以前雖然知道薑後刺繡冠絕天下,卻沒想到恐怖如斯。
    這哪裏是技藝,分明是修行。
    以針線入道嗎?
    唐雪見心中震撼更大。
    她看得出,南郭離之前對“三維”一無所知。
    隻是自己幾句話,就領悟到了其中精髓。
    這種悟性,簡直了。
    這種悟道速度,何止是恐怖。
    飛蓬的成長速度已經是族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可是跟麵前的人一比,也黯然失色。
    唐雪見心中暗道:不愧是飛蓬轉世的生身之母,隻有這種強大的母親,才能生育出最優秀的子嗣。
    眾人驚歎之後,同時看向南郭離掌心上的針線。
    靈氣宛如實質,被定格在空中。
    一道道靈氣絲線勾勒、交匯,形成特殊的圖案。
    這種圖案不但肉眼可見,即便閉上眼睛也能感知到。
    一種不局限於視覺的“畫麵”。
    南郭離刺繡完畢,收針封線。
    空中的圖案完好如初。
    即便沒有針線控製,它依舊妥善保存,沒有散去。
    那是一隻眼睛的圖案。
    深邃、神秘、永恒。
    又像是一顆太陽。
    強烈、絢麗、炙熱。
    孔黑子與這隻眼睛對視,努力回想著剛才刺繡的畫麵,口中不斷喃喃“微言大義”。
    一道道模糊的意念萌生出來,孔黑子若有所覺。
    唐雪見看到眾人都“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於是講述起三維感官。
    她抬手向外麵招了招。
    很快,兩隻蜻蜓飛了進來,乖巧的停在手上。
    “你們看這兩隻蜻蜓,有什麽區別嗎?”
    眾人仔細觀察,隨即陸續搖頭。
    “沒區別!”
    “大小一樣,長相一樣,顏色也差不多,根本沒區別。”
    “蜻蜓都不一個樣嗎,還有區別?”
    這時候,眾人突然發覺,好像不止蜻蜓。
    蝴蝶,在人們的認知中也是一樣。
    飛鳥、走獸、遊魚等等,也都如此。
    一個具體的事物,有一個具體的文字,有一個具體的形象。
    這或許就是“微言大義”的基礎邏輯。
    這時候,唐雪見指了指蜻蜓的翅膀。
    “這裏,就相當於人的‘臉麵’,是身份識別的關鍵所在。”
    “這些翅膀上麵紋路的多少、粗細、長短、弧度、分叉等,就是它們出身、族群的重要象征。”
    “靜止時你們可能看不真切,但是……”
    兩隻蜻蜓同時振翅起飛。
    它們沒有飛遠,而是懸停在原地一動不動。
    這時候,眾人終於發現翅膀上的玄機。
    一道道淡淡的靈氣灌入蜻蜓體內,充盈在翅膀內。
    翅膀快速震顫,紋路竟然活過來似的,變成一幅不斷活動的圖案。
    兩隻蜻蜓翅膀上的圖案截然不同。
    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含義,但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異常。
    眾人甚至有種感覺——左邊的蜻蜓更強大。
    唐雪見接著解釋:“當一兩隻蜻蜓在一起,你們或許很容易分辨出它們的高低、強弱,可如果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上億呢?”
    “所以,想要成為更高級的世界,更強大的文明,我們必須有一種更高級的展現方式。”
    “有道是遠敬衣冠近敬人,其他世界第一次接觸我們,根本沒機會深入了解我們的曆史、文化。”
    “但他們可以從五感六識這些最基礎、最直接的途徑認識到我們的強大,感受到雙方的差距。”
    “這,才是強大的基礎!”
    眾人點了點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確實是這個道理,之前我們想要用禮樂之道馴服蠻夷,他們卻毫不理會。”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之前我們隻以為蠻夷愚昧,卻不知是我們太想當然了。”
    “何為威?何為德?威者表也,德者裏也。二者本為一體,我們卻棄威崇德,唉……”
    “都說由表及裏,我們卻舍棄威,拿著德感化蠻夷,這不是讓還沒學會走路的嬰兒直接跑嗎?”
    唐雪見:不是,我沒教這個啊!
    眾人卻不理會唐雪見,而是你一句、我一句,繼續討論起王霸之道、帝王之術。
    倒是南郭離笑著說道:“雪見啊,你還有什麽好想法,都說說吧,隻要有利於咱們薑國,有利於全天下,我們都聽。”
    唐雪見心中暗道:那就多了去,隻怕三年都說不完。
    天神發展了億萬年,雖然悟道緩慢,但龐大的基數以及漫長的時光中,依舊沉澱了豐富的成果。
    尤其是他們開拓了成千上萬世界,見識過諸多文明、曆史。
    這其中有太多太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值得借鑒的經驗。
    薑國眾人也從討論中回過神來。
    既然唐姑娘見識卓絕,正好可以向她討教之前爭論不出結果的難題。
    龍陽第一個問道:“敢問雪見姑娘,究竟是分封製更好,還是郡縣製更好?”
    說完,他簡單解釋一下兩種製度的含義。
    眾人聽到這話,頓時都靜下來。
    之前大家因為兩種製度爭論很久,誰也說服不了誰。
    就連嶽先生也沒有定論。
    最終隻能用“官不出城、權不下鄉”,以及城隍製度相結合的方式管理天下。
    無論分封製還是郡縣製,都已經成為過去式。
    可眾人還是想知道,這兩個東西,誰更勝一籌。
    薑國影響力擴張到其他世界後,應該選擇哪一個政體呢?
    唐雪見沒有任何思索。
    因為記憶中有太多現成的例子。
    “你們說的‘好’究竟是家庭和個人的傳承,還是政治權力的傳承?”
    龍陽不解,“這兩者有區別嗎?”
    無論分封製還是郡縣製,不都是家天下嗎?
    家庭和個人的傳承,就是政治權力的傳承好吧。
    唐雪見笑著搖頭。
    如果其他人問這個問題,她或許懶得回答,即便回答也不會說得那麽詳細。
    但這是龍陽問的。
    “你們看問題,都是百年為尺度,最多也就三五百年。”
    “在這個尺度中,郡縣製是更好的,因為這種製度會快速擴張,將政治權力延伸到疆域的極限。”
    “之後,疆域會隨著國力漲跌而波動,但作為權力中心的基本盤始終保持穩定,不會丟失。”
    “無論未來誰掌握了這個基本盤,都會主動或被動承認郡縣製相關的所有製度。”
    “但是,如果將尺度放到一千年、兩千年,甚至五千年呢?”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請大家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