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包國維《三國論》出世!
字數:8112 加入書籤
第168章 包國維《三國論》出世!
滬市。
林玉堂起了一個大早,今天在學校裏麵有課,所以就算是昨晚熬了一個通宵,他依舊是衣著得體的出門。
“老板,來份豆腐腦,多給我加辣子!”
天還是蒙蒙亮,這攤子上便是坐滿了人,基本上都是碼頭工人或者是上班的先生。
林玉堂找了一處僻靜的角落,對著老板大聲說道。
“欸!您稍等!”
老板當即喜笑顏開,大聲應答道。
將手裏的書本放下,林玉堂掏出一個筆記本,用胸前的鋼筆在上麵寫寫畫畫起來。
“這裏需要斟酌一番,福貴的經曆與從前有了些出入,還是得寫信到秉文那邊問問,一定要將這本書好好翻譯才是。”
這段時間,他全身心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活著》這本小說的翻譯工作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爆肝,林玉堂也算是取得了一定進展。
不過既然是翻譯,還原作品的原來味道,自然是最大的宗旨,所以林玉堂近來最為頻繁的,就是與身在杭城的包國維通書信。
正思考著,旁邊坐下的人群越來越多,還有一些學生之類的,便免不得聊起一些時事。
“誒!你聽說了沒有?杭城運動會上麵,還是被洋人們出了風頭,咱們又輸了!”
“可不是嗎?前兩屆運動會就已經很丟人了,禿子竟然還辦了一屆,這是打算自取其辱不成?”
“哼!前段時間還大肆宣傳來著,這段時間那些報紙倒是跟死了一樣,一看就是成績不佳唄!”
聽到周圍人的議論之聲,林玉堂搖了搖頭,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近些年來,壞消息聽得多了,國府在運動會上失利倒也是沒什麽了,畢竟比起一些事件來,這又算是什麽呢?
想到這裏,林玉堂的內心有那麽一點炙熱起來,想要快點將這本小說翻譯出來。
讓更多的外國人看看,來自於華夏的文學著作!
這個時候,旁邊的那些人逐漸壓低了聲音。
“還有一件事情,不知道你們聽說了沒有,上次那個開幕式的風波,實際上乃是洋人在挑事,而國府那邊卻給了完全不一樣的處理方式。”
那人將來龍去脈這麽一說,重點是陳述出杭城運動員的冤屈,還有常禿子對於洋人的跪舔。
“後來,聽說美利堅代表也去找了常凱申,本來說是在運動會之後處理,那幾個犯事的籃球隊員,現在說是馬上便要開始處理了。”
“我也有消息,據說很大可能要關進去咯!”
“嘭!”地一聲,當即就有人憤怒地拍在桌子上,怒不可遏地說道。
“簡直是爛透了,他洋人難道天生就高出咱們幾等嗎?老子不服氣!”
“我也是!”
“我也是!”
當即就有人立馬擺手說道:“哎呦各位,勿談這般事情,勿談這般事情,現在到處都在管控著消息呢,風聲緊得很!不僅僅報紙上不能報道,連街上也有抓這些的呢,各位還是潔身自好的好。”
周圍的人群頓時陷入到一陣靜寂之中。
林玉堂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在桌子上丟下幾毛錢,抱著自己的書默默離開。
許久之後,終於又有人打開了話匣子。
“也不是沒有好消息的,我聽說杭城學校裏麵還是有隊伍厲害的,特別是誌誠中學的籃球隊,那個什麽徐坤,還有魏俊明,可都是給咱們爭一口氣咯!”
“這個報道在哪裏可以看到?”
“就在《時報》上麵!快去看看吧!聽說這籃球隊還是包國維先生指導的!”
“果真如此!我就知道還有希望!”
眾人就像是在黑夜裏麵看到星火了一般,臉上都紛紛露出希冀的表情。
“是嘞!我早上也看了,誌誠中學的籃球隊將洋人打得屁滾尿流,實在是解氣啊!”
經過好幾個人確認之後,眾人才終於相信了這個消息,甚至有人躍躍欲試的去找報童,買幾份最新版本的《時報》,來一窺究竟。
“老板!再來一份豆漿!”
有人聊到興頭上,都不願意離開了,又點了幾份吃食。
等到看到報紙之後,上麵的標題赫然便是。
“中分少年帶領隊伍為國爭光!華夏兒女不懼洋人!”
還配上了好幾張插圖,雖是黑白照片,呈現出來的人臉輪廓不是很清晰,但還是可以從中感受到,當時現場的熱血沸騰。
不知道什麽時候,林玉堂竟然又折返了回來,站在眾學生背後,看起了報紙。
“往後翻翻,這裏看完了。”
林玉堂看完了一段報道之後,不由得心癢難耐,甚至想要伸手去翻頁。
買來報紙的學生當即不樂意了,扯著嗓子說道。
“嘿,老頭你誰啊!我們還沒有看完呢!”
可看到他這一身裝束之後,隨即便住了嘴。
看起來像是一個先生,倒是不好招惹。
但也沒有理會他,幾個學生還是自顧自地看了起來。
林玉堂也不惱怒,也不覺得害臊,就堂而皇之地在學生背後,蹭起了報紙看。
許久之後,一名學生發出了一聲感歎。
“奈何我神州之沉淪,幸還有個包秉文橫空出世啊!”
“伱們這些吃薪俸的不爭氣!”
“賽場上那些受了老子撥款的隊員也不爭氣!”
“還有宋子文你,口口聲聲說什麽可以辦妥,如今倒也依舊是不爭氣!”
辦公室內,常凱申接連三個不爭氣,盡顯出他此刻的憤怒之情。
如今的情形,不由得他不發火。
上次開幕式的事情發酵,不僅沒有壓下去,輿論反倒有些持續發酵了。
隻是表麵上,沒有人去提起這個事情,但是暗地裏,這些事情幾乎已經傳遍了整個大江南北。
學校裏麵的學生,工廠裏麵的工人,麵對常凱申的“崇洋媚外”,更加是對於國府越發失望,氣憤的情緒上湧,下一場大規模的遊行恐怕又會發生。
與此同時,原本信誓旦旦,已經訓練已久的各個比賽隊伍,也在這幾日的比賽之中接連失利。
.
可謂是毫無招架之力,首當其衝表示金陵來的隊伍,就像是被打斷了脊梁一般,失去了戰鬥的意誌。
金陵隊伍的失利,毫無疑問是在常凱申的臉上打嘴巴子啊!
開幕式上麵,他可是口口聲聲地說,一定會在這次運動會上,展現出華夏人的精氣神,徹底擺脫東亞病夫的帽子。
可如今又發生了什麽?
這不是在鬧笑話麽?
他常凱申這張老臉還往哪裏擱?
此刻,常凱申的禿頭都氣紅了,變成了一個紅色的鹵蛋。
宋子文站在辦公桌的麵前,低垂著腦袋,默默承受著常凱申的怒火。
實際上,這個結果他是有一定的預料的,不過他能怎麽辦呢?他宋子文也很無奈啊!
我是一個管財政的,你讓我去處理這些事情,不是在為難人麽?
還不是你瞎指揮.
這句話,宋子文自然是不會說出口的。
常凱申的過度自信,他對於事情事無巨細,總是要使用自己的“微操”,這些問題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
可沒有一個人向他提出來,不是不能,實是不敢。
錯了自然是你們做的不好,成功了當然是領導教導有方。
宋子文臉上堆出笑容說道:“校長,你也不要太生氣,氣壞了身子可如何是好,千錯萬錯都是咱們這些辦事的人的錯。”
“娘希匹,不是你們的錯,還是勞資的錯麽!”常凱申瞪著眼睛說道,顯然已經失態了。
宋子文倒是已經習慣了,他繼續說道:“校長,這也不是沒有好消息的,市麵上的消息,已經專門派人去處理了,一定會將民心穩住。”
“還有,您應該不知道吧,這次比賽可不僅僅是有各個地區的代表隊,許多學校也是有參與比賽的。”
他臉上擠出一個溫和的笑容。
“我就聽說,咱們杭城的誌誠中學代表隊,這次比賽的成績不錯,男子110米欄的曹晏海,跳高的魏俊明,特別是這個誌誠中學籃球隊,在比賽之中可是將美利堅的隊伍打得落流水,十分地解氣啊!”
聽到這個消息,常凱申眼睛裏麵頓時亮了一下,臉上的神色也緩和了不少。
他點了點頭說道:“這倒是個好消息,我就說杭城的這些學生都是好樣的,可以酌情發放嘉獎令。”
“可是.”
見對方有些遲疑,常凱申又皺起眉頭說道:“可是什麽?”
宋子文解釋說道:“先前查了一下,這個誌誠中學的代表隊也與包國維有著關係,據說他在這裏是教練。”
“又是這個家夥?”
常凱申十分訝異,他現在倒是對於包國維沒有太多惡感,主要是米國爸爸喜歡的,便是他常凱申喜歡的。
宋子文點了點頭說道:“這幾個人幾乎都是他召集來的,看起來這個包國維確實是一個人才。”
常凱申一隻手將茶水送到嘴邊,眯著眼睛不知道在盤算一些什麽。
這個時候,陳訓恩又再次走了進來,他來到常凱申的身邊,將一封信件遞給了對方。
“校長,這個是包國維寄來的信。”
宋子文笑著說道:“還真是說曹操到曹操便到了。”
常凱申狐疑地看了一眼陳訓恩,這種信件一般對方都會看一遍的。
要不是先前有所交待,像是包國維這種信件,是到不了常凱申麵前的。
可是風水輪流轉,如今的包國維,不再是從前那個杭城中學的普通高中生了。
陳訓恩看了一眼宋子文,想了想沒有什麽不妥,當即解釋說道。
“您或許要親自看看,似乎是關於策論的,這個少年文筆倒是老辣,不愧是章太炎教出來的徒弟。”
“策論?”
這話說得,常凱申更加好奇了,他當即朝著信紙上麵看去。
這個包國維,不是寫詩寫小說,怎麽還會寫策論?
“是的,您一看便知。”
聽到這個,宋子文倒是也提起了興趣,伸長了脖子,想要看看上麵到底寫著什麽。
不過常凱申的氣還沒有消,他也不敢太過於放肆,隻是隱隱約約地看到一點。
好在對方已經將題目給念了出來。
“《三國論》?”
見常凱申有些一知半解,陳訓恩為其解釋說道。
“這是一個引用,原文乃是唐宋八大家蘇轍,所做的同名文章《三國論》,包國維在這裏化用了原文,闡述了一番自己的觀點。”
陳訓恩對於國學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自然是朗朗上口。
“蘇轍的原文之中,闡述了漢高祖劉邦與三國時期劉備之間的對比,說明劉備於三國爭霸中的失敗之處。”
常凱申對於這篇文章還是有些印象,他點頭說道。
“三國論主要還是說得,揚長避短的道理,麵對敵人要攻擊他們軟肋,發揮自我長處,才可以事半功倍。”
他臉上露出理所當然的表情。
“這個我自是懂得,高中生果然還是高中生,文章寫得不錯,但是在大局觀上還是差了太多。”
陳訓恩回答說道:“那是自然的,一個包國維如何能和您比較,不過他的思路倒是很有趣,您可以仔細看看。”
“包國維在文章裏麵還拓展了思路,乃是化用的赤壁之戰,他說蜀漢、東吳兩家,之所以能在這場戰鬥之中取得勝利,而是審時度勢相互合作,共同抗擊外敵.”
他說到這裏,自然就將話語漸漸停了下來,再繼續說下去,恐怕就是有含沙射影麵前這位常校長的嫌疑了。
常凱申皺了皺眉頭,結合起他這些年的行徑,沒有想到這篇文章竟然還是一個勸諫的文章?
他心中是有一股子無名火冒出來的,但是想到包國維在美利堅的火爆,當即又對這個人有了許多寬容。
“他竟然還對於國際局勢有所分析?”
看了包國維對於經濟大蕭條之下,各國今後發展的分析之後,常凱申有寫訝異了。
因為這種文章並不是一般人能夠胡謅出來的,想要言之有物,就必須有充足的理解,以及對於國際信息的精準把控。
這小子,是怎麽做到的。
但最後,常凱申看到一個字眼之後,立即心底一沉,眼睛裏麵閃過一絲寒光。
“東洋島國必將侵犯於我神州,期間準備必須慎之又慎!”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