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徐悲鴻為此作畫?局勢一發不可收!

字數:5182   加入書籤

A+A-




    第286章 徐悲鴻為此作畫?局勢一發不可收!
    北平。
    米糧庫胡同4號院。
    胡適激動地將一份《時報》拍在了桌子上,麵色潮紅地說道。
    “支持!一定要支持!滬市竟然遭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先進的先生們紛紛遭受了如此迫害,學生甚至被逮捕,言論自由竟然成了空談,試問我們如何能夠容忍?”
    胡適激動萬分,不僅僅是因為這件事情。
    當然,還有一點,便是他的死對頭陳德征。
    從前這家夥,甚至將胡適逼迫著出國避風頭。
    可見二人過節之深。
    “本次事件,乃是國府對於文學界有意識的清掃,妄圖從此開端,為所有的文人墨客戴上枷鎖,從而達到常凱申獨裁的目的。”
    徐悲鴻皺著眉頭評價說道。
    他近來剛剛到胡適家做客,對於國府在滬市的所作所為,自然也是有所耳聞的。
    旁邊一人,留著長須戴著無框眼鏡,乃是地質學教授丁文江。
    他無不悲痛地說道:“我聽說周樹人先生還有林玉堂先生,紛紛遭受到了不明人的威脅,想來脫不開滿清餘孽和曰本人的幹係,甚至連國府都毫無作為,在他常凱申眼裏,什麽都比不上他個人獨裁的利益罷?”
    北平的學界人士聽聞此事,都是憤慨異常。
    胡適尚有赤子之心,看了《老人與海》後,更感覺胸中有一團火燒了起來。
    於是上前,在桌子上將報紙攤開,給麵前的兩位好友介紹說道。
    “來來來,快與我一齊看看這部《老人與海》,包秉文的曠世奇作,我想再沒有什麽作品,能夠比這部作品,更加激起我華夏人的愛國之心,和反叛精神了。”
    “竟然得到適之兄的如此評價,那我一定要好好看看!”
    徐悲鴻如今乃是北平藝術學院的院長,但平日裏除了推動藝術教學的革新,對於報紙上的各類新潮作品,也有所涉獵。
    文學鑒賞水平自然是不差的。
    “這篇幅並不長,我與壽康兄一齊看看。”
    丁文江也湊了過來,兩個人一人一邊,全神貫注地看起了這部作品。
    第一版的《老人與海》,僅僅更新了一萬餘字,比起原版的老人與海來說,包國維改編了很多內容。
    將許多隱喻的內容,融入到了老人與小男孩的對話之中,一股子濃重的史詩感,在這些對話與離奇的背景之中,緩緩被展開了。
    僅僅是幾分鍾,徐悲鴻與丁文江二人,便被文字中極大的愛國情感,給感染到了。
    簡單而富有力量的文字,這是兩個人腦袋之中第一個跳出來的詞匯。
    隨即徐悲鴻不由得感慨說道:“小說,竟然還能夠這麽寫,我從來都沒有見過。”
    十年前,徐悲鴻還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學習繪畫之時,他曾經遊曆西歐諸國,期間觀摩研究各類美術作品。
    除了學習美術,其餘時間徐悲鴻交給了文學。
    因為他明白,想要真正的了解藝術,便不能夠僅僅局限於一種形式。
    所以他不僅從藝術品上,感受西歐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化,還會通過閱讀相同時期的文學作品,來加以輔佐。
    等到結束之後,他還會利用空閑時間,對於近代的西方文學史開展一定的研究。
    藝術與文學,某種意義上是相輔相成的。
    即便是他,看了眾多的文學作品,麵對包國維的這部作品,也是升起了十足的好奇。
    二人一口氣看了下來,幾乎沒有停歇的時間。
    包國維這一萬字,寫到了老人已經與大魚開展了劇烈的戰鬥,拉鋸戰持續了將近一天一夜,尚且沒有分出勝負。
    礙於篇幅限製,劇情在這裏戛然而止了。
    “沒有了?這就沒有了?”丁文江反複翻開著報紙,確定沒有下麵的內容之後,一臉的氣惱。
    不由得生氣說道:“這個包秉文,慣是會吊人胃口,實在是令人討厭。”
    如今,包國維在民國文壇上的“斷章”,那是出了名的。
    他的大多數作品,都在報紙雜誌上出版,每次的篇幅自然是不夠的。
    .
    不知道是有意還是故意的,包國維每次都會在劇情緊張,亦或是讀者極其期待之時,讓劇情戛然而止。
    實在是讓觀看者,心癢難耐。
    “哈哈哈哈!這小子便是如此,讓人又愛又恨。”
    一旁的胡適,先前早就因為劇情氣憤了一次,看到丁文江如此生氣,心頭倒有些舒坦。
    徐悲鴻則是吐出一口氣說道:“比起這個,更加讓我注意的是,包秉文似乎掌握了一種不得了的創作手法,傳遞出了令人震撼的心靈體會。”
    震撼!
    沒有錯,這是徐悲鴻在看完這短短一萬字之後的深刻體會。
    可以說,他從來都沒有讀過這麽順暢的小說,還能夠在這樸素的文字中,體會中文學性,以及魔幻和現實主義藝術的交織。
    這才是真正讓他所激動的地方。
    他給藝術界的所有創作者,提供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視野!
    “壽康評價的很恰當。”胡適不再開玩笑,而是麵露嚴肅地說道。“這部小說文字簡潔明了,可又不似話本小說一般空洞無味,他的文字間是充滿力量的。”
    作為一個文壇中人,胡適做出了完全不同視角的評價。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正是這種文字,傳遞出包秉文胸中的滔滔意氣,感染了每一個閱讀者,我想這正是滬市所有師生奮起反抗的真正原因!”
    胡適揮舞著手臂,仿佛找到了曾經的力量。
    “我想,不能夠讓這種力量僅僅局限於這裏,要將所有的力量都傳遞出去,不僅僅局限於文字之間,更加要通過口號、示威等多種形式,讓國民都感受到這股子意氣。”
    說話間,胡適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他看向了另外兩個好友。
    “先生們,我已經有意響應滬市的示威,召集起北平文學界藝術界,大中學校的有識之士,共同上街呼喊口號,告訴世人咱們華夏人的力量和不屈。”
    “好!!!”
    幾乎是毫不猶豫,徐悲鴻與丁文江二人,一齊將手掌疊放在胡適的手上。
    幾人都在對方的手掌溫度之中,感受到了一股熱氣。
    說幹就幹,胡適之收拾了一番,便打算即刻出門。
    這個時候,跟在身後的徐悲鴻,突然跑上來詢問說道。
    “適之兄你可否有這位包秉文的聯係方式?”
    胡適愣了一下,隨即露出笑容,好友是對包國維升起了興趣?
    “沒有直接的,不過徐誌摩與他相交莫逆,要不是我在北平脫不開身,定要去好好結識一番,壽康兄也想見見他,倒也不用那麽急,聽說他.”
    胡適還沒有說完呢,徐悲鴻便打斷了他。
    “我倒想見他,但不是現在,我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請示他。”
    “請示?難道是?”
    能夠讓徐悲鴻說請示,這是什麽得是要求?
    胡適突然意識到什麽,瞳孔一縮。
    “對!接下來,我要以老人與海為題,創作一幅油畫作品!”
    徐悲鴻眼睛裏麵閃爍著光芒,感覺在看了包國維的作品之後,腦袋之中的靈感開始爆發。
    一幅用顏料描繪出,老人與大魚在大海上搏鬥的畫卷,在他的腦海中徐徐展開
    與此同時,在滬市的消息,以及各大報紙傳遞出來之後。
    滬市的滿清餘孽複辟以及曰本人的狼子野心,瞬間便躍然紙上。
    可所有人更加好奇的是,這個《老人與海》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看到了作品,又看到了滬市的抗議活動。
    神州大地上的有識之士,再也坐不住了。
    從北平開始,再到津門、金陵、羊城等城市,以各界名人為首,民眾開啟了浩浩蕩蕩地示威活動。
    一發不可收拾。
    此刻在金陵的光頭,焦頭爛額。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