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敖苪神晤計殺伐 風雲變幻轉瞬間

字數:4519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西楚帝國 !
    劉邦的書信已經分別送到臨江王共尉和衡山王吳苪的手上。
    江陵城。
    共尉看完劉邦的書信後哼了一聲,然後扔到了地上。兒子共和不知父親為何動怒,他上前撿起那書信一看究竟。
    “父親,那劉邦……”
    “虧他劉邦還有臉邀我出兵相助。”
    “父親,信上說隻是我們出兵助他滅了項羽,便劃南越郡及南海郡歸我臨江領地,未免太過好笑,這些地方原本並不屬漢,怎由他染指劃分?”
    “和兒啊,劉邦為了集合韓信、彭越、英布之力,可是給了這三人不小的好處,眼下,他沒有多餘的領地可以分給我,隻好打南越及南海兩郡的注意。”
    “他可真是聰明。那兩郡加起來比我們的封地還大。”
    “嗬嗬,我倒從沒打過那兩郡的主意,但我知道淮南王英布他可是個野心勃勃的家夥。”
    “父親,您的意思是英布早就盯上了這兩郡?”
    “當然,我的封地比英布的大,他之前就不服氣,倘若我真收了這兩郡,怕是英布要與我為難了。”
    “劉邦這招可真是高呀,父親若真助他滅了項羽,將來與英布必有一戰,受益人倒是他劉邦。”
    “手段不高怎麽做別人的主公呀,可笑劉邦把我共某人想得太愚蠢了。那兩郡實為瘴役之鄉、不毛之地,我要它何用?退一步講,誰有本事,誰征伐去。”
    “父親明智。”
    “劉邦背信棄義,屬勾踐之流,將來未必會善待功臣,我怎麽會助他得天下?若你爺爺尚在,也會同意我的決定。”
    “可爺爺當年是中立的,若父親您發兵助霸王,戰勝漢軍的機會很小,萬一戰敗,劉邦必定對我臨江發難。”共和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不出兵保全實力,不給劉邦攻打的借口。
    “和兒你錯了,你以為劉邦不會收我的領地麽?”老辣如共尉。
    “項羽才是劉邦的敵人。”
    “當年項羽何嚐沒想過稱帝霸天下,是礙於形勢才分封十八路諸侯。他劉邦想接管暴秦的天下,可現在他是沒那個實力,不過,待劉邦消滅了項羽,他下一步就會鏟除阻他統一大業上的障礙,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若真有這天,他第一個便會對韓信下手,其次便是彭越,英布,最後就是我了。”共尉心裏不是沒數。
    “那衡山王吳芮呢?”
    “吳芮的地盤小,對劉邦不夠成威脅。我沒猜錯的話,這樣的書信,吳芮一定也收到了。不過我想,他應該不會助劉邦。”目前,隻有他和吳芮是按兵不動的,劉邦想拉籠共尉,自然不會落下吳芮。
    這時候,一待臣捧著竹簡遞至共尉跟前道:“西楚霸王來函。”
    共尉打開信函,看完後捏在了手上,他有些動容。沒錯,項羽跟劉邦一樣,都希望共尉能發兵助其殺伐,劉邦並不是個厚道之人,若楚地全部淪陷,劉邦必將殺盡楚國遺民,共尉本是楚國人,本屬楚營,項羽希望共尉能助他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實現他的王道、乃至帝道。
    共尉沉思了一陣。
    天下混戰,諸侯割據,戰無休止,在共尉的內心,是希望看到一個太平天國的。可項羽能建立這樣的一個太平國家麽?他知道項羽的殺戮很重,已是大失民心,更有人把他堪作殘暴的秦始皇。但他也能明白,項羽身兼興楚滅秦的大任,殺戮是再所難免的,他也能理解項羽的殘暴:以往幾次屠城,隻是為了威懾敵將,以殺少數人來救多數人;至於坑殺20萬秦人,也是為了不讓日後秦人再有滅楚的機會,再說當年強秦滅楚,楚國是最慘烈的,不然怎麽會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言。
    項羽仇恨秦人,但對楚人還是很好的,在楚國廣施仁德的。
    共敖作出了決定。相對小人與君子,他更願意相助一個君子,或者說寧可相信一個君子。
    “傳我命令,明日開始,在南郡大肆招兵。”共尉起身發號施令,霸氣十足。
    “父親,您真要出兵助項羽?我們現在能調動的兵力隻有5萬,劉邦有40萬之眾,我們的勝算並不大。”
    “勝算雖不大,但韓信撤回齊地了。我們出兵,可以壯大楚軍聲勢,鼓舞楚軍士氣。”共尉走下來,拍了拍共和的肩膀道。
    “我明白了,父親。”
    共和退下時,被共尉叫住了。
    “你記住,動靜要大,越大越好。”共尉指著共和道。
    “諾。”
    共尉此舉等於是綁架了衡山王吳芮,令吳芮不出兵也得出兵。
    此時衡山王吳芮在幹什麽呢?
    湘江之水碧若琉璃,吳芮與他最鍾愛的妃子毛蘋正泛舟江上,正在慶祝自己的三十九歲生日。毛蘋神彩飛揚,從容撫琴,琴聲長空悠揚,吳芮怡然一笑,陶醉其中。
    琴聲過後,毛蘋吟詠道:“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情意濃濃,愛意濃濃。
    “芮歸當赴天台,觀天門之暝晦。”吳芮道。
    “大王。”毛蘋伸手捂過吳芮的嘴,故作怒狀,今天可是他的壽辰,她可不想聽他提什麽“歸”或“死”的。
    吳芮笑了笑,柔情地握過毛蘋的手。
    “大王有煩心事?”
    吳芮歎了一口氣。將毛蘋攬在懷中,摸著她的發鬢。
    “大王。”毛蘋隱隱查覺近來他心事重重,心中有些不安。
    “噓。”吳芮現在就想這樣安靜地抱著她。他知道這種悠然自得的日子怕是以後沒有了。
    過了良久,吳芮方才道:“夫人,你和元兒先回浮梁瑤裏。”
    “大王,這是為什麽?”毛蘋掙脫吳芮的懷抱道。
    吳芮沒回答,隻是無限憐愛的看著她。
    “大王,你不是答應過妾不再理會楚漢相爭之事會陪妾安享此生?”毛蘋幾乎帶著哭腔道。
    吳芮沉默不言。毛蘋想到會與吳芮分開,心中難過不免芙蓉泣露。吳芮心疼,隻是擦幹了美人的眼淚,再次抱她入懷。為人夫君,他隻想保心愛的女人平安。
    自打吳芮收到項羽和劉邦的書函後,他就顯得有些忐忑不安。他料定共尉也收到了同樣的書函。他當時還心存僥幸心理,想那共敖興許會兩不相幫。他若不動,自己也大可不動。他若動,就等於將刀劍架在上自己的脖子上。吳芮想置身事外根本是不可能。
    吳芮派到臨江的探子探得共尉有興兵之舉,共尉的興兵絕對不會是助漢,若是有心助漢,他不會等到現在,所以說隻可能是助楚伐漢。
    共尉搞出這麽大的動靜,明擺著是在威懾吳芮,與其說威懾,不如說是威脅。他分析過,他若仍然中立,共尉定會發兵衡山攻占長沙城後救援吳中。吳芮的封地小,兵力並不多,但對共尉來說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威脅的。吳芮是個謹慎的人,可共尉更是個謹慎的人。
    行事可以埋下伏筆,但是不能留下懸念。寧可萬全,不可萬一。這便是共尉的風格。他可不想在前方打戰,後方失火。
    當然共敖也有派出探子。據探子報吳芮將各城的兵力都聚到了長沙城且囤積著大量的糧草。聽到這個消息時,共尉得意地一笑。共尉若是天上的風,吳芮便是地下的草,風吹草擺,這草還不能亂擺,還得順應風勢。
    “父親此舉,真是高明!”共和很佩服父親。
    “遇到事情你要多想多思,為父能教你的並不多。”
    “諾。”
    “招兵的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已經招募三萬新兵。”
    “很好,三萬兵力用來守城夠了。另外,你親自代為父辦一件事。”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