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驚喜之作

字數:3947   加入書籤

A+A-




    拿了書稿之後眼看天色將晚,鄧誌謨便起身告別,王文龍一直送出門來。
    鄧誌謨家也住在麻沙村,離王金貴家並不遠,當然環境要好許多。
    鄧誌謨收入很高,所租住的房屋除了幾間正房之外還有個風景不錯的小院子。
    回到家中,鄧誌謨的妻子連忙讓仆人給鄧誌謨打水洗腳,又讓丫鬟到廚下去給鄧誌謨做醒酒湯,鄧誌謨作為大老爺隻要坐在太師椅上等待即可。
    鄧誌謨和王文龍吃飯時一直在聊天沒有喝多少酒,飯後又用了一盞濃茶,回家坐了一會兒後他就感覺自己酒醒了。
    於是拿起王文龍給他的一遝書稿開始翻看。
    儒林外史的第一章講的是明初王冕讀書的故事,鄧誌謨一看就覺得王文龍的文筆有點《金瓶梅》的意思。
    此時《金瓶梅》已經寫出來,在文人之間流傳,得到許多讚譽。
    不過這書太過傷風敗俗,暫時還沒有書坊敢印,隻在坊間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作者也不落真名,沒有人確切知道蘭陵笑笑生到底是誰。
    有說法說南京的幾個書坊已然弄到了真本,準備付梓印刷,一旦試水成功沒有被禁其他書坊必然仿效。
    《金瓶梅》是人情小說鼻祖,後世人情諷刺小說的技法許多都是出自此書。
    鄧誌謨自己也看過《金瓶梅》的手抄本,雖然所抄的內容沒有幾章,但是對於金瓶梅的文學手法還是頗為讚賞的。
    此時看到《儒林外史》中的許多描寫都用著與《金瓶梅》相似的技法,鄧誌謨點點頭,覺得這本小說的文筆還不錯。
    但也就是如此了。
    《儒林外史》的第一張隻是一個引子,寫到元末名士王冕去世以及留下以八股文取士必然導致文風敗壞的判斷就結束,故事還沒有展開。
    鄧誌謨看了之後除了對於王冕閑雲野鶴的性格以及清高的人品頗為佩服之外也沒感到和其他小說有什麽太大的區別。
    他覺得這本小說有點潛力,但還是先壓一壓,等到王文龍後續的稿子出來看情況再考慮給餘象鬥推薦。
    第二天早起王文龍直接鋪開稿紙繼續抄寫《儒林外史》的後續內容,寫了一天又得四章,把書稿晾幹之後,轉過天便早早的帶上書稿去鄧誌謨家裏拜訪。
    按著王金貴指點的地方一路問到鄧誌謨家時,正好碰到鄧誌謨從家裏出來。
    鄧誌謨見到王文龍一隻手上拿著一摞厚厚的書稿,另一隻手上拎著一個點心匣子,驚訝道:“這麽快就有新稿子了?”
    王文龍道:“我回去就寫,又得了四章。”
    鄧誌謨頗為佩服,這年頭人寫文可沒有這麽快的速度。
    他對王文龍說:“可惜我今天約了去雙峰堂看刻,書稿隻能到書坊裏看了。”
    看著王文龍拎來的禮物,又道:“既然是朋友,就不需要如此生分,這些點心賢弟提回去給孩子吃吧。”
    王文龍自然是開口感謝。
    鄧誌謨拿上王文龍的書稿便直奔雙峰堂,他到書房裏頭看了幾章刻板,確認無誤之後讓餘象鬥和工匠去印樣。
    鄧誌謨忙活了一上午總算得以休息,坐在椅子上就拿出王文龍的書稿來看。
    第二章開始《儒林外史》的故事完全展開,從童生周進的氣悶遭遇寫到範進中舉。
    這些段落盡顯辛辣諷刺的風格,把科舉製的陰暗、底層文人的痛苦無奈、墮入追求利祿的儒生的卑鄙無恥寫的入木三分。
    儒林外史的故事放到後世都足夠有諷刺性,更別說在這個人情小說剛剛出現諷刺小說還沒有形成的年代,極富戲劇性的故事以及對人性的深刻描寫對於這時的讀者來說是見所未見的,隻會讓他們覺得萬分新奇。
    鄧誌謨讀到周進坐館這一段的時候就已經心動,隻覺得王文龍把底層文人的悲慘處境描畫的萬分真實。
    他也是多年科舉不第這才心灰意冷轉而寫書謀生的,看到周進的處境隻覺得自己都代入了書中人物。
    接著又看到範進中舉這一段,看到範進得知自己成了舉人之後喊的一句“咿,我中了!”就直接瘋掉,鄧誌謨忍不住擊節讚歎。
    “諷刺,太諷刺了!”
    他仿佛在這本書中看見了自己所見過的無數底層文人的影子。
    這種直接諷刺世情的小說他從來沒看過,雖然手法和金瓶梅有點類似,但是其諷刺遠比金瓶梅更加入骨,也更有可讀性。
    鄧誌謨覺得萬分新奇,又覺得這種小說的手法非常值得學習,將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讀了之後口中還有餘味。
    直到把四章全部翻完鄧誌謨還不忍釋卷,隻想知道後麵的故事將如何發展。
    他直接起身便拿著這一遝書稿進了後院。
    雙峰堂主餘象鬥正在後院之中看剛剛印出來的書頁質量,就見鄧誌謨匆匆忙忙進來說:“餘先生,你看看這部書!”
    餘象鬥問道:“先生又寫了什麽書?”
    “不是我寫的,乃是我的一個朋友所做。”
    餘象鬥接過鄧誌謨手上的書稿,開始慢慢翻看,開始時他還不怎麽在意,但是越看便越專注。
    看了大半個時辰餘象鬥才將書稿放下,點頭說道:“果然好文筆,文筆有點《金瓶梅》的意思,但是諷刺辛辣,描摹人性卻又另出一奇峰。這書作者是哪一位?”
    “這書的作者名叫王文龍,是我一位朋友,人就在建陽。”
    餘象鬥問道:“在建陽?可是建陽縣學裏麵的秀才公?”
    鄧誌謨搖搖頭:“王文龍祖輩隨著三寶太監下西洋,自幼在西洋長大,於四書五經不太精通,但是閱曆頗多,他讓我看看這部書可否刊印,我今天也才看到了後續章節,驚為天人,連忙便拿給你了。”
    餘象鬥聞言點頭:“我們書坊在印了《皇明諸司公案傳》之後也好久沒有開刻新的小說了。”
    “《公案傳》的刻板印完這一稿也就磨滅不清,而且銷路也快見底,我正想要新刻一本小說來印,原本也是要征稿,現在看來若是這王文龍文字夠快的話倒是可以印這本《儒林外史》。”
    鄧誌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主動幫王文龍詢問道:“餘先生,這一本書你打算給王文龍多少稿費?”
    餘象鬥:“王先生行文頗利,可給一本書八十兩。”
    鄧誌謨直接搖頭說:“這稿費太少。”
    如今書坊印程文墨卷給選家的稿費能到一本一百多兩,但那是知名選家才能有的價格,至於其他類型的稿費也能到差不多的水平,像鄧誌謨這種知名作家編一本書能拿到七八十兩,寫一本小說也得有上百兩了。
    鄧誌謨覺得憑王文龍這本《儒林外史》的水平拿一百多兩一點也不過分。
    餘象鬥聞言笑道:“先生真是為好朋友,如此,不如你叫那王文龍先生來書坊裏一趟,我與他當麵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