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夢的解析
字數:5050 加入書籤
達芬奇是先知!
翌日清晨,李琦醒來,努力追憶夢一般發生的一切。很難完整得記起。可是手裏卻握著達芬奇的手稿。完全嶄新的青年自畫像。
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一定是瓦薩羅。把門打開,這絲毫沒有超出畫家的意料。
瓦薩羅恭敬的走了進來,還攜帶自己親手做的izza。盯著瓦薩羅的臉,李琦仿佛又回到了夢境。看看時間,腕表不在了?這是07年去意大利瓦薩羅贈送的仿古勞力士腕表。
哥倫布?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楊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淩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複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arica的意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現在的美洲。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哥倫布把裝有羊皮紙信的木桶扔入大海後來,對於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陸。至於誰最先到達美洲,則是另外的問題,因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為可能的,但這些都不能改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實。
哥倫布的遠航是這個星球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曆史的進程。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李琦,世人努力追尋的《蒙娜麗莎》根本就不存在。用現在的話說,這張畫像根本就是s出來的,我的初衷也並非是開這個玩笑。”
“老師,我畫的時候也是有這種感悟,現在見到真人,我開始確定,您把自己設定成了一個模特兒,而您的思維完全就是在設計這個預言的謎麵。因為1492年大航海時代已經開啟,您想告訴世人,去新大陸,那裏就是迦南,可是中世紀的您卻無法分身,您隻能徘徊於修道院和宮廷之間,因為王公貴族想從你的預言裏得到更多的秘密,因為您清楚,他們得到曆史的密碼會更加瘋狂地掠奪,對嗎?老師。”
“對,哥倫布跟我很少往來,目的就是為了躲開教廷的監視,當時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為後來馬丁路德積累成功的基石。哥倫布也是郇山隱修會成員,但是哥倫布不是先知,哥倫布知道如何保守秘密。你一定覺得瓦薩羅很有趣,他們是同一個人,隻是一個在現代,一個在中世紀。而且他們根本不會意識到他們存在互相依附的潛意識。”
“也就是說現在決定未來,時間就是光,就是真理。對嗎老師?”
“李琦,你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就可以帶你進入中世紀,但是記住,要有信念,否則你就會把這一切忘得一幹二淨,甚至你會覺得著整個過程就是個夢,並且你根本無法記起你夢到了什麽。”
李琦凝視著達芬奇和藹的眼神,感到今生今世從未有過的榮耀和從容。隱隱感到有光束環繞著他們。
李琦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耳邊響起了達芬奇的囑咐“正午的陽光,用意念跟隨這光束。”
“睜開眼睛李琦,現在是1490年的意大利。”
李琦緩緩地睜開眼睛,《蒙娜麗莎》肖像畫的的背景就在腳下。
佛羅倫薩。15世紀還是一座小鎮。自然恬靜,古樸中悄悄地流露出高雅的氣質,涓涓細流勾勒出淳樸的曲線,漸進式的分隔開河床和岸邊。野生的鬱金香被簇擁在常綠灌木叢中,這像是靜中有動的沉默表達。偶爾有修道士穿行而過,神色凝重,似乎在告誡虔誠的居民不要停下禱告。路人誠恐誠惶做出懺悔狀。肅殺之氣就像地中海秋日的陰雲覆蓋著整個歐洲大陸。
達?芬奇聲名鵲起成為佛羅倫薩名畫家要籍其早期作品《基督受洗》。
達?芬奇的老師韋羅基奧受聖薩爾賓諾教堂的委托繪製《基督受洗》,全畫的人物雖已畫完,
但是還剩下背景沒有畫,教堂一再催促,限定韋羅基奧必須在複活節前交稿。這時離複活節僅七天了,可是韋羅基奧又不願敷衍了事,他決定帶著達?芬奇去希莫尼湖寫生,然後再畫背景。
不料途中遇暴雨,韋羅基奧受寒感冒,高燒不止。
時間緊迫,韋羅基奧隻好命達?芬奇來畫背景。達?芬奇趕回佛羅倫薩,反複琢磨體
會老師的創作意圖,模仿老師的畫風,經過一天的辛勤勞動,終於完成了全畫。
第二天早晨,當達?芬奇揭開畫布時,他驚呆了。
原來,老師以達?芬奇作模特兒畫的天使形象竟被嫉妒成性的師兄們刮掉了。他感到事
態非常嚴重,時間又緊迫,他下定決心不辜負老師的委托,為了維護老師的榮譽,自己動手
來補畫這個天使。他找出老師原稿,以自己為模特兒,對著鏡子,重畫天使。
韋羅基奧康複歸來,看到畫作時,激動萬分,他伸出雙手緊緊抱住達?芬奇的肩膀興奮地說“它是如此的完美,看來我以後隻能去拿雕刻刀了。”
也就是在那時,36歲的達芬奇知道了自己先知的身份。
塵世上已經沒有什麽可以擾亂達芬奇的視野,達芬奇已經看到了真理,而鑒於人的愚昧,又不可以和盤托出。那麽隻有暗示,跟隨曆史的節奏被動地暗示。教廷始終以凡夫俗子的智慧引領凡夫俗子,這好像是別無選擇,有時候卻是大錯特錯。
人的原罪是惡的引子,無法回避。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李琦默念著北島詩句,睜開眼睛,現代裝束的瓦薩羅映入眼簾。
不對!拋卻凡塵一切雜念,否則將不會記起發生的一切。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您的名為聖。
願您的國降臨,
願您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
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引誘,
救我們脫離凶惡。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您的,
直到永遠,阿門!
耳邊傳來達芬奇的叮囑“1490年,1490年代。年號明孝宗弘治三年;日本後土禦門天皇延德二年,庚戌年(狗年)。不要講述未來世界,地球是圓的,可以引航哥倫布到達東方。”睜開眼睛,看見達芬奇走來,後麵一張熟悉的麵孔,哥倫布。
“這是我的朋友李琦,他來自未來的東方,也就是你的航海目標——中國。”
哥倫布用右手按住左胸,深鞠一躬“你好!我的朋友李琦!跟隨我的導師認識你真是榮幸之至!”
哥倫布仔細的打量李琦,李琦現代的戶外裝束勾起了哥倫布無以倫比的好奇心。李奇的馬甲,馬甲上的拉鏈,還有防水的麵料都叫探險家歎為觀止。
“李琦,現在你隻能和我交流,因為東方的語言、象形文字很少人學習。在這個年代,西方人眼裏的東方既偉大又神秘,教廷的密探無處不在,在這期間不要展示現代的學識,這很容易刺激教皇的權威,這樣你就會無辜地變成異端,而教皇的手段你也清楚,所以,無論看到愚昧多麽地不可思議,一定不要阻止,毫無用處,他們根本聽不懂。要學會阿諛奉承,假裝讚美,這樣你才可以更加透徹的了解中世紀,也更加透徹地理解文藝複興的背景。”
“老師,我完全理解您的用意。我猜一下,您是否示意我和哥倫布一起去發現美洲新大陸?”
“哥倫布已經遊說了整個歐洲,對他最感興趣的隻有西班牙王儲,最重要的是沒人會舍得為他的巨額探險經費買單。他更需要一個東方人幫襯,你的裝束,還有你的那塊仿古手表,07年瓦薩羅送給你的那塊。送給哥倫布,並教會他如何調時間。哥倫布會轉手送給西班牙王儲,說這個價值連城,炫耀一年仍然走時準確,會把手表作為王室國寶典藏,那麽哥倫布的探險費用就會解決。”
“我知道,老師,我會照做。”李琦盯著達芬奇眼睛,達芬奇已經展現出自畫像中憂鬱的神情,和在臥室裏見到的那個爽朗的表情判若兩人。
“李琦,我是先知,你來自未來,你見過未來的我跟現在的我兩種神態,對嗎?”
“老師,這真的是環境改變人嗎?”
“無論你是人還是神,你在這個世界裏就要遵守這個世界的規則,基督耶穌啟示過世人,即使天地廢去,律法都不能廢去,因為律法是這個世界的共識,法是人與上帝訂立的盟約。所以要改良法,必須先改良思想,這才是文藝複興的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