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漢並天下

字數:547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楊漢 !
    高祖劉季的一曲“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傳頌千古。
    盡顯其人內心豪邁,展帝王威,帝主天下之重責。
    始於公元前209年2月,高皇帝邦攜三尺青鋒,率領麾下鄉勇沛縣起兵。曆經入關滅秦;楚漢之爭為終;曆時七年征戰;結秦末紛爭。
    公元202年2月,於山東定陶汜水之陽登基為帝!隨後定都長安,開基肇始。
    其親手締造昌盛輝煌的大漢帝國,為華夏民族甚至人類曆史開啟了新紀元。
    春秋戰國始,自漢王朝建立!五百年間!華夏民族均是戰亂紛爭不休!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此漢王朝采取“與民休息”之政,大力重視農業發展。廢除秦末苛政,采取“德主刑輔”寬柔相濟之策,訂立〈九章律〉。民心由此歸附凝聚國力逐漸提高、恢複。
    正應了“有以無難而失守,有以多難而興邦”
    新生帝國的車輪似乎正平穩的向前邁動。
    但!外在的危襲卻是隨之而來。
    秦末紛爭時。漠北匈奴南下,重占河套以南之地(今內蒙古河套地區)。
    漢初更是不斷襲擾疆域邊郡,劫掠、虐殺邊郡之民。
    公元前201年,韓王信懼怕匈奴兵鋒,繼而投降匈奴,隨後率兵親助匈奴直驅太原晉陽城。
    此地卻是距離大漢長安不足千裏。新生帝國麵臨有始以來最強之敵。
    高皇帝劉邦於次年親率兵卒三十餘萬征討,由於輕敵冒進,被匈奴四十萬鐵騎圍困於白登之地(今山西大同東北)達七晝夜。後采用謀士陳平之策以重金賄賂單於閼氏(即匈奴皇後)才得以脫險。
    脫困後高皇帝采用大臣婁敬和親之策,以宗室女為公主遠嫁匈奴,年年給予其大批珍寶,以此緩和匈奴兵鋒。
    隨後的文景二帝除秉承高皇帝的國策外,再加以深入革新,使國力大大增強。
    有詩讚此二帝時代“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內有朽貫之財”
    經濟高速活躍的同時,但是依靠女人胸脯換來戰戰兢兢的數十年邊患緩和,似搭建於暴風中的朽木建築,隨時可塌陷毀滅。
    非我之族,其心必異!
    文景二帝在位時期夯實的經濟基礎,為新帝劉徹革新軍備創造了條件,皇帝劉徹自親政始便大手筆整備軍製,修築軍事要道,側重加強機動騎兵的建設,在此期間選拔了大批優秀的年輕軍事將領。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開啟對匈之戰的序幕。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金帆上穀、漁陽等地,武帝遣衛青率軍擊之,收複河南地。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衛青任車騎將軍,率均出朔方,進漠南,破右賢王王廷。迫使匈奴主力退卻漠北一帶。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三月,霍去病親率精騎萬人出隴西,越烏鞘嶺,進擊河西走廊。一路長驅直入短短六天連破匈奴五王國,翻越焉支山千餘裏,與匈奴軍鏖戰於皋蘭山下,連戰皆捷,凱旋而還。
    同年夏天,霍去病再次統軍出擊,親率精騎數萬,出北地郡,繞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縱深達千多公裏,遠出敵後,由西北向東南出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打破匈奴各部,在祁連山與河西匈奴主力展開決戰,殺敵數萬,由此全部占領河西走廊之地。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皇帝劉徹為徹底殲滅匈奴主力,從根本上解決邊患問題,令衛青、霍去病各率精騎五萬出定襄、代郡。沿東西兩路北進,於漠北之地與匈奴主力決戰。以其殲滅匈奴九萬餘人,嚴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勢力,使得其從此無力大舉南下。至此漢匈之戰由漢王朝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有此讚曰:“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
    此間衛、霍領數十萬大漢男兒馳騁大漠,讓後世無數華夏男兒神往之。
    霍驃騎“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壯語為千秋華夏男兒所推崇。
    經此一係列的軍事打擊使漢王朝重掌西域、河套肥沃之地,進一步鞏固疆域安寧。如此!號稱控弦之士三十餘萬的匈奴又若何?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輝煌一時的匈奴族如落日餘暉般衰亡,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因對匈之戰而無意開啟的連通西域與歐亞商路。成為連接東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也是讓漢文化進一步擴大了對世界的輻射影響。
    起初漢武皇帝遣使張騫聯絡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大月氏人卻是不願與匈奴人為敵,卻以此打通了西域諸國與漢王朝的聯係,隨後西域諸國紛紛歸附。
    公元前60年漢宣帝劉詢設立西域都護府。從此新疆地區隸屬中央的管轄,成為此後中國不可分割之一部。
    依靠鐵血征伐與黔首之身的高皇帝劉邦開創的大漢帝國,注定對“孔儒之學”毫不推崇,高皇帝至漢武前期均提倡“黃老之學”經略帝國,“君無為而臣有為”無為而冶為漢王朝穩定民心、恢複社會生產占據了決定性的影響。
    公元前135年,劉徹采納廣川人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之策,至漢武一朝始孔儒之學占據顯學地位,士人多吹捧之,此後並漸漸被後續統治者所推崇。
    輝煌的背後卻是不可避免的暗淡、衰落。
    自元帝劉奭始,西漢朝土地兼並盛行、中央集權衰落、階級矛盾加深致使西漢由盛轉衰。皇室劉姓在社會上、部分官僚地主中失去威望。
    外戚世家出身的王莽迅速崛起,就此在地主官僚的擁護下,於公元8年,大司馬王莽立新王朝。
    西漢曆經一十四帝,曆經211年,盛衰兩百年的王朝就此落下帷幕。
    王莽所立新王朝至公元23年被王匡所率領的綠林軍覆滅,享16年國祚。
    曆史的車輪由歲月的催動,不停的朝著前方駛去。
    17年後,公元25年末,以一介布衣之身並有前漢血統的劉秀,於河北稱帝,定都洛陽。
    東漢王朝就此開啟它的輝煌曆程。
    劉秀複漢後,以前漢國策為藍本,再加以深化形成更適應東漢王朝的政治形態。
    東漢王朝的選官製度沿襲前漢製度,士人通過察舉、征辟出仕。
    自漢武皇帝始,儒學成為顯學以來,兩漢王朝以儒學的經籍、禮法取士逐漸成為定製。
    經學成為士人是否大材的根本,由於經學教授往往是將獨特見解傳承於子弟,代代相傳,累世經學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雛形由此漸漸浮現。
    經學傳家的家族同時也是自西漢時期便湧現的田連阡陌的大地主,一部分的地主富室與儒術禮法相結合。
    “經明行修”通過朝廷的征辟,郡國的察舉,累世做官,從而形成門閥世族。
    門閥世族甚至擁有莊園私人力量,漢末的諸侯爭霸就此埋下伏筆。
    章帝劉炟晚年重用甚至放縱外戚集團,致使和帝扶持、聯合宦官力量打擊外戚集團,由此外戚、士大夫、宦官開始長達近百年的黨爭,東漢王朝由光武、明帝、章帝三者開創的東漢盛世逐漸衰弱。
    草原的東胡,隴西的羌族,西南的蠻族,相繼反叛。
    就此平和數十年的邊郡連年戰亂不斷,漢王朝漸漸對其掌控後繼乏力。以至外族鐵蹄長驅直入的掠我漢民。乃至百年後的五胡亂華更是在此時埋下因由。
    至中平元年,政局愈發不穩,外戚專政,宦官專權,對西羌戰爭持續數十年,話費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並現象嚴重,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十常侍賣官鬻爵之事更是常有發生。
    時有巨鹿人張角以符水治病為基,創太平道,自立為大賢良師。信眾多達數十萬人,更是暗結十常侍。
    於公元184年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因其眾皆是頭縛黃巾,便稱之為“黃巾”軍。
    張角自起事以來,便是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一個月內,青、徐、幽、冀、荊、揚、兗、豫等八州二十八郡均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於是皇帝劉宏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鎮守京師。接納皇甫嵩之言,大赦黨人,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深明戰略之人至公車署。
    次月,遣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占線。
    遣皇甫嵩及朱儁各領一軍,控製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數萬人,討伐潁川一帶,
    公元185年8月,張角戰死,11月皇甫嵩與巨鹿太守郭典攻下曲陽,斬殺張寶,俘虜黃巾軍十數萬,黃巾之亂遂被平息。
    亂世雖平,但漢室威信遇上嚴重的打擊,後續各地不斷發生小型叛亂。於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靈帝讓各州州牧擁有地方軍、政之權,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由此有效進剿黃巾於眾。
    正是靈帝下放權力,助長州牧擁兵自重,群雄互相攻略,逐鹿中原。視皇帝如無物,東漢王朝就此名存實亡。
    東漢亂世的開啟、三國時代的大幕就此拉開。
    在中國發展史上留下重要足跡的兩漢王朝,以其驚人的魅力使漢文化進一步的發展、傳承。所形成的影響滲透到漢民族的方方麵麵。
    輝煌的王朝造就的燦爛文化;抑或者絢爛的文明造就屹立於世界之巔的帝國。
    不如讓我等就此清茶一杯、羽扇輕搖。如那諸葛孔明一般,羽扇綸巾,獨坐城頭,輕彈古箏。回溯逝去的時光,尋著過往的足跡,回到那縈繞千年的漢地,一品兩漢如詩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