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2

字數:1256   加入書籤

A+A-


    男人路!
    readntent{style:norht:herit}readntentcite{disy:nonevisibility:hidden}
    她是一個有遠見卓識,而且做事果斷的女人,這也讓她覺得自己有必要為兒子邁步向前做出相應的決定。她曾試探著問振邦是否願意去城裏,就像他哥那樣。振邦的回答肯定而且堅決“不!”她知道振邦是口不對心。他隻是擔心她,體恤她,不想她過分操勞才會做出如此未加思索就脫口而出的抉擇。雖然她不曾在城裏切實地生活過,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村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家鄉,到城裏另尋出路。不管他們的生活怎樣,但均表示不願意也不會再回到那片曾經養育過他們的土地,顯然他們已經無法再忍受毒辣太陽的炙烤,揮汗如雨地在田間耕作。雖然家鄉的月亮依然皎潔明亮,星光熠熠,但沒有霓虹燈的夜晚也就失去了光怪陸離的色彩,太過單調。他們被城市的生活吸引,同化,甚至消融了,仿佛在城裏乞討都要比在農田上耕耘更體麵。雖然他們幹著並不是輕鬆愜意的工作,大多都是在服務行業幹著髒,亂,差的差事,然而他們對於城市的生活仍然如癡發醉。盡管他們被壓榨,忍受著屈辱,甚至失去了尊嚴;他們買不起房,不工作就會被活活餓死,他們的子女在城市的邊緣地帶接受著最稀薄的教育,但回到家鄉,他們卻容光煥發,顯得更有底氣,因為他們兜裏的錢明顯要厚於那些在土地上刨坑撒種的,皮膚被曬得黝黑的莊稼漢。在道德水準以錢論高低的社會中,這是值得炫耀的資本。
    徐嬸不可避免地會被這股洪流影響。尤其是接到振飛的來信以及聽到街坊四鄰的孩子打工歸來,眉飛色舞的描述,徐嬸就很堅定地認為振邦必須走出家門,步入更美好的世界。在三個兒子中,徐嬸最疼愛的是振邦,不僅因為他是最小的兒子,還因為振邦非常的仁義。更何況還有振飛,振華親兄弟的照顧,她沒有什麽不放心的。在信中,徐嬸還婉轉地希望振飛能否先幫振邦找到一個工作,先為他鋪好路。同時她還在信中很高興地提到鄰居家安了電話,如果他有急事可以往鄰居家裏打。
    振飛完全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隻是單純地為弟弟找一個可以糊口的工作,對於振飛來說並非是什麽難事。這些年來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他也積累了一些人脈。他甚至有一些把廢品隻賣給他的客戶。之所以能這樣,振飛憑借的就是他所謂的“一毛錢理論”。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一角錢落到地上,很多人都不屑去撿,但如果他們要是去買東西,賣方少找一毛錢,那麽對於他們來說卻是極大的衝擊,感到很難受,甚至會斷然地拒絕繼續往來,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吃了虧的心理作祟,反之他們會覺得很高興,認為自己占了便宜。貪圖小便宜一直是這個古老國度難以啟齒的詬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