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大會
字數:4640 加入書籤
大安閣中一片嘩然。晉王臉色陰沉。三皇孫卻按捺不住臉上的喜色。廣寧王說要見南必皇後。
知樞密院事伯顏大聲道“皇上駕崩之後,皇後十分悲傷,以至於生了重病。她留在大都養病,並未前來。”
眾王爺麵麵相覷,不知是誰說,沒有皇後恐怕不能開諸王大會。
伯顏聽後怒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何況已經數月有餘。諸位還想拖延,難道是有異心?”
他這麽一說,無人再敢言語。於是會議正式開始。人人都知道新帝隻會在晉王和三皇孫二人之間產生。很快,眾人便對誰更有資格當皇帝議論了起來。
有人說幼子守灶,應該三皇孫繼承帝位,可立即有人反駁說,成吉思汗也未讓幼子拖雷繼位,而是傳給了三子窩闊台。
馬上又有人附和說,窩闊台選擇的繼承人便是長子貴由,而且索咕嚕唐妃推舉的也是長子蒙哥。
翁吉昂將軍大聲表示讚同,說國朝擁有天下,自古以來,以漢唐最盛,皇上也最為推舉漢唐。此二朝傳位便以嫡長子為先。
這時,闊裏吉思開口了。
“翁吉昂將軍熟讀經史,那是好事。可是,據我所知,漢朝和唐朝皇帝也有立了嫡長子為太子後,又廢去的事。比如唐太宗便廢去了嫡長子承乾的太子之位,反而立了第九個兒子李治。
常言說,知子莫如父。因此,誰應當繼位,還是應當看先皇的意思。”
眾人紛紛點頭,然後不約而同地看向幾位朝廷重臣。廣寧王問,皇上是否有遺詔傳下。太子妃說,皇上去世前,伯顏,不忽木一直在身邊,切裏則從皇上重病起就日夜不離皇上的病榻。
於是,伯顏挺身而出道“皇上臨去之時,一直念叨皇太孫的名字。”
切裏在一旁點頭。不忽木卻臉上驚訝。幾位王爺立刻看了出來,紛紛質問不忽木,他到底聽見皇上這麽說沒有。不忽木吞吞吐吐,於是眾人立刻明白,事情未必如伯顏所說的那樣。
伯顏臉色陰沉,三皇孫也坐立不安。翁吉昂又站出來說,伯顏不應當稱呼三皇孫為皇太孫,因為三皇孫雖然在去漠北巡視前得到真金太子的舊璽,卻沒有得到封冊。
“三皇孫雖然奉旨巡視,他卻沒有任何頭銜,無以為持,因此皇上才給了他這塊舊璽,卻沒有冊封。
反觀晉王,由皇上親自撫養,有皇上當年之風。成年之後便受命輔佐北安王,鎮守漠北。乃顏造反之時,晉王功勞赫赫。皇上因此封他為梁王,讓他萬裏迢迢赴雲南安撫一方百姓。
北安王不幸去世後,皇上立即封他為晉王,接替北安王鎮守漠北。晉王這些年來,為國家立下無數功勞,深受士卒愛戴。兵馬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廣得百姓擁護。因此晉王才應當繼承皇位。”
眾王爺聽了紛紛點頭。大安閣內的氣氛為之一變。
這時,闊裏吉思開口道“乃顏造反之時,想派兵與海都會合,北安王命晉王率軍出擊。晉王卻畏縮不前,北安王隻好另派大將前往。
後來,海都又想派兵接應乃顏,晉王再次龜縮不出。我隻好親自率人去攔截海都,一直追了七天七夜。”
眾王爺聽了,沉默不語。三皇孫眼睛一亮。脫脫在他身後大聲說,三皇孫也隨月兒魯去討伐過乃顏餘黨。
接著,大安閣中對於三皇孫是否真的會打仗,以及晉王的治軍水平究竟如何開始了激烈的爭論。終於,一直默不作聲的太子妃開口了。
“論打仗誰能比得上成吉思汗?大汗留下許多格言,教導後人如何治軍打仗。我的兩個兒子,你們誰以為自己能繼承大位,就在這裏背誦一下大汗留下的必裏克吧。”
眾人紛紛點頭。三皇孫當即站起身,背誦起來。輪到晉王時,他卻開始口吃,結結巴巴地隻背了幾句。
翁吉昂大聲說“晉王從小口舌不靈,必裏克雖念得不熟,卻是牢記在心。二殿下自小不能言語,太子妃卻十分寵愛,若二殿下還在世,太子妃是否也會讓他來背必裏克?”
眾人聽了默然。太子妃臉上發窘,對翁吉昂說道“幾個兒子我知道誰更好,不用你講。他們出生時都讓先生算過命,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命都不如我的小兒子好。”
“對,誰的命好,誰當皇帝!”
不知是誰說了這麽一句。眾人紛紛點頭,又為兩位皇孫誰的命更好而議論紛紛。
有人說,晉王命好,兒子多,晉王的大兒子都已當上了梁王,現在鎮守雲南。三皇孫年紀也不小了,卻連一個子女都還沒有。
三皇孫聽了臉上發紅。太子妃怒道”我媳婦就要生了!“
有人輕聲說“生了也未必是兒子。”
太子妃聽到了,氣得差點朝那人衝去。
這時,闊裏吉思悠悠說了一句“命好不好,須看天命,與兒子多少無關。“
立即有人問他什麽是天命。
闊裏吉思道”天命就是長生天中意誰,便將持舉天下的信物送給誰。真命天子有了長生天賜給的信物,才能代長生天執掌天下。“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有人輕聲說,皇上剛駕崩時,大都便冒出一塊傳國玉璽。
眾人十分好奇,紛紛向他打聽起來。那人說,玉璽是從太師國王木華黎的後人碩德家裏來的。幾個大學士看了,都說是秦始皇傳下來的那塊。眾人又驚又喜,都說一定是金朝滅了之後,流入木華黎家的。
但很快有人表示懷疑,說木華黎家得了玉璽,怎麽敢私藏。那人說,玉璽上的文字十分古怪。當時沒人認得。眾人有點不信。
三皇孫一直靜靜地聽眾人議論,這時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他朝身後的張九思點點頭。張九思立即衝懷中取出傳國玉璽,手捧著來到眾人麵前。
看到眼前的流光溢彩,眾人大驚。張九思說,三殿下已由天授,得到了這塊傳國玉璽。他向眾人展示玉璽的印麵。眾人看到那一團團花鳥魚蟲的紋樣,紛紛稱奇,再也沒有絲毫懷疑。
翁吉昂見狀,臉上著急,忽然對張九思大聲說“這塊玉璽便是太子妃讓你帶去給他的,對不對!太子妃對三兒子偏心,得了玉璽後讓你送給他,這怎麽能叫天授!”
眾人麵麵相覷。幾位王爺輕輕點頭。
這時,伯顏站起身,手中點指著翁吉昂道“是不是你讓塞羊半途打劫玉璽?還是他自己私自想進京鬧事?你兩個費盡心機,傳國玉璽還是到了三殿下手中,難道這不是天命?”
翁吉昂怒而不語。
這時,廣寧王妃在丈夫耳邊低語了幾句。廣寧王隨即說道“這也不能算天命。皇帝駕崩,理應由皇後監國。木華黎家發現了玉璽,應當交給皇後才是,誰知怎會落到太子妃那裏。”
幾個東路王爺紛紛點頭。太子妃臉色鐵青。伯顏見是這般場景,當即勃然大怒。他噔噔噔大步來到大安閣正中,嗖的一聲拔出佩劍。眾人嚇了一跳。
伯顏大聲道“皇帝病危時,召我與月兒魯大人進京。我二人與不忽木一同受皇帝顧命,擇立新君並輔之。三殿下乃皇帝嫡孫,由皇帝親授皇太子寶。由長生天親授傳國璽,宜為新君。
哪個敢不從!難道你們都想像賽羊那樣找死麽?你們看,這劍上是誰的血!”
眾人定睛看去,都嚇了一跳。伯顏手中的劍上真的帶有一道血跡。伯顏抖了抖手中的劍。幾位王爺也隨之渾身一抖。廣寧王還想說什麽,身邊幾位東路諸王使勁拉住他。
切裏衝到晉王麵前說“皇帝駕崩已有三個月。神器不可久虛,國家不能無主。三殿下有先帝所賜儲君之寶。先帝已立他為嗣。如今他又已得寶璽。王爺是宗室之長,怎能不說一句話呢?”
除了按太子妃之命背誦比裏克外,晉王到目前為止就沒說過一句話。此時,他終於站起身來,猶豫之後,結結巴巴地說“弟弟繼位,我願願北麵事之。”
大安閣中一陣轟動。眾王爺駙馬紛紛向三皇孫道賀。突然間,隻聽廣寧王一聲慘叫“阿爹,你怎麽了!”
眾人回頭看去。翁吉昂已經捂著胸口栽倒下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