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剩下的不要也罷

字數:15928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紅樓]林氏第一神醫 !
    林薑算了算自己的聲望值,??就在心裏祈禱,聲望值到達一萬的時候,開啟的第五層商店能有更驚豔的商品。
    【主任的眼鏡】和【醫神的靈感】,??她至今還在使用著,但作為第四層商店的商品,??都有明顯的短板。曾經聽係統爸爸提起過,第五層商店才是神醫係統一道真正的分水嶺。
    林薑十分期待。
    一般她從宮裏回來,下午就會補覺。可今日聲望值破了九千,??她心情有些興奮就沒睡著,既然睡不著,索性繼續爬起來啃醫書。
    係統是不會跟她打馬虎眼的。
    【讀書破萬卷】成就,??可不是嘩啦啦翻過一萬本書就算,而是要認真研讀過的書,??才會被算作數量。
    林薑也不知道終她一生,這個成就能不能完成,??但她仍舊不會停下。
    這種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行醫水平的工作,本來就是她作為醫者應該做的。她現在看的脈案看的藥方,??說不定在將來就能幫上哪個病人呢。
    見姑娘沒有補覺而是在看書,??寶石就在外間用紫銅小鍋煮枸杞酒釀蛋,是姑娘昨兒說起想吃的湯點。
    蘭芝院正一片歲月靜好,??忽聽見院子外麵傳來寒暄說話的人聲。林薑看書也看累了,就推開窗子往外看。
    隻見是賈母房裏的鴛鴦,從門口進來,剛跟小丫鬟們說過話。
    寶石也看見了,??連忙迎接出去。
    鴛鴦雖然是這府裏的丫鬟,??但她是賈母的貼身大丫鬟,??別說姑娘小姐們了,就是幾位老爺也得讓她敬她幾分。
    鴛鴦進門,給林薑福了福道:“小林太醫,齊陽長公主府派人送謝禮來了。您可要出去見一見?”
    方才齊陽長公主府女官上門的時候,還把賈家上下驚了一回。畢竟這位長公主在京裏的名聲,很有些女版紹王爺的意思,因是嫡出之女,看在太後的麵子上,連皇上都很讓著這個妹妹,京中誥命們更是不敢惹她。
    見長公主府打發人上門,賈家生怕是不知何處得罪了這位。
    聽說又是為著小林太醫,賈母才連忙命鴛鴦親自來請人。
    林薑起身:“我知道為了何事了,長公主實在客氣。”
    她到了榮慶堂後,隻見長公主府的女官已然在正廳候著了。她們得了長公主的吩咐,客氣恭敬,口口聲聲隻稱林薑大人,以下官自稱。
    在送過禮後,女官又當著林薑給賈母送上一封書信:“老太君,這是我們長公主親筆的信函。今日我們少爺多虧了林太醫調製的玉容膏,長公主心裏記著這份情。隻是宮牆內外有別,長公主不能時時照拂,便請老太君替長公主多照看林太醫吧。”
    賈母親自起身接過長公主的信函,笑道:“還請長公主放心,這孩子在我們府上住著,就同我們府上的姑娘小姐是一樣的待。我們府上雖不是公主這樣的尊貴,卻也知道京中宮裏的規矩——女兒在家時要尊貴著養,萬不能委屈了。”
    旁邊的邢夫人、王夫人、王熙鳳甭管心裏怎麽想,麵上都是一派附和之聲。
    其中年長的一位女官臨行前還又給林薑格外行了個福身禮:“下官惶恐,少爺身邊服侍的小子正是我的那不成器的犬子,沒服侍好主子有大罪,小林大夫的藥治了少爺,便是救了我們一家子!”
    林薑抬手攙扶:“您這話就嚴重了,都是我為太醫的職責所在,自然盡心盡力。”
    公主府的女官一走,賈母轉過頭來,剛想跟林薑說點什麽,林薑就已經露出困倦之色:“一早入宮又出宮,實在是累了。老太太,我就先告辭了。”並沒有應酬賈家人的意思。
    賈母張了一半的口,也隻轉了話音道:“我正是這個意思,快回去歇著吧。”
    林薑轉身就走,倒是走到門口,忽然轉頭跟王熙鳳道:“璉二奶奶,多謝你上回幫我尋的那兩味藥材。我調製玉容膏之餘,也按著古籍做了幾盒麵脂,明兒不入宮有些空閑,到時候給二奶奶拿兩盒去用。”
    鳳姐兒先是一怔,然後臉上就都是笑:這小林大夫是借著長公主這事,給自己立體麵威風啊。
    這就是當眾告訴榮國府主子們:我對你們別的人都沒什麽情分,也不想多說,別靠近我咱們不熟!
    倒是跟璉二奶奶,我還覺得投緣些。
    果然,林薑說這話時,賈母等人看鳳姐兒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薑妹妹客氣了!妹妹住在我們家,正該我送好吃的好玩的去給妹妹解悶呢。”王熙鳳多麽精明的一個人,立刻連稱呼都改了,仿著黛玉的叫法,直接叫了一聲‘薑妹妹’。
    之後更親熱道:“不過我這人,就喜歡好東西,薑妹妹調製的麵脂必是上好的。既然肯想著我,我可舍不得推出去!”
    林薑笑眯眯:“那說好了,明兒我跟林妹妹去找鳳姐姐玩。”
    她實在不介意給王熙鳳搭新橋,把王夫人從舊橋上擠下去掉到河裏。
    王熙鳳也就從王夫人背後閃身出來,還親手打了下簾子送林薑出去,看起來倒真像頗為投緣的姐妹倆似的。
    “好,那我明兒一定準備上好的茶點,等著兩位妹妹來玩。”
    然後又轉頭緊著跟賈母請示:“還請老太太放我半日的假,讓我也沾沾兩位妹妹的仙氣兒。”
    賈母此時已經換了慈祥笑臉,連連點頭:“好,很好,就給你半日假,你可得替我好好陪陪你兩個好妹妹。”
    一時屋內其樂融融。
    唯有王夫人在旁看的咬牙。這回不是生林薑的氣,而是生鳳姐兒的氣:鳳姐兒明知道她討厭林家這姐妹倆,卻私底下跟她們走的這麽近,姐姐妹妹起來了!
    真是眼裏沒有她,難道翅膀硬了,在賈家當了幾年家,還真以為自己是當家奶奶了?
    王夫人腹內醞釀著要敲打教訓鳳姐兒一回。
    偏生這邊送走了林薑,賈母就拉著王熙鳳說話,交代明日怎麽招待林薑和黛玉,怎麽建立情分的事兒,把王夫人在一旁撇的沒上沒下,憋得要命。
    邢夫人看王夫人想說話,反而故意道:“老太太,您跟鳳哥兒有話商議,我跟弟妹就走吧,別在這兒添亂了。”
    賈母揮手:“很是,你們去吧。”
    王夫人:氣死!
    -
    第二日,黛玉與林薑也並沒有安安生生在鳳姐兒屋裏待多久。
    倒不是有人作妖,而是宮裏的內監上門來了。
    內監送來的是一張請帖似的大紅紙,上頭是用金粉寫成的字,封麵寫的正是林如海的官職名。
    雖長得像請帖,但皇家威儀,中宮皇後是不會下請字的,故而這是一張召帖。
    裏麵寫了些褒揚之詞:諸如林氏長女出身名門,才德兼備,性情恭謙等話。
    當然,這些都是模板不是關鍵,著緊的是後麵的話,擢林氏女代京中千萬閨閣瓊秀入宮給太後拜壽,領受太後慈恩賜福。
    這是一份光榮的派選代表的任命書。
    此事塵埃落定,賈母極是高興,給了兩位傳旨太監各一個碩大的紅封。那小太監自然也願意多說幾句:“史太君,這宮中召請的姑娘共有大幾十位呢,但這第一日收到召帖的卻隻有十五家姑娘,其中就有府上林姑娘。”
    賈母聞言笑得更歡喜了:“天家的隆恩,府上感恩戴德!”
    賈赦賈政也在旁邊等著,聽聞親外甥女有此榮耀,也覺得光輝。賈赦就擺手讓賈璉去送兩位公公,宮裏的人嘛,哪怕隻是個傳旨太監,也不要得罪了去。
    賈赦這麽一擺手叫賈璉去應酬人情往來,賈政就不免想起自己兒子,回頭去找,卻發現根本沒有寶玉人影,腹內不免就開始運氣。
    待眾人輪番恭喜過黛玉,一起起散去後,賈政就問著一同出門的王夫人:“這樣天家傳旨的大事,寶玉如何不見?”
    王夫人知道內情,也不敢說實話,隻道:“寶玉身子不爽快,老太太叫他歇著養病呢。”
    賈政跟王夫人雖然感情一般,但到底也是多年的夫妻了,王夫人那瞬間的停頓猶豫立刻被他捕捉到了。隻是賈政也不吱聲不言語,隻是在跟王夫人分開後,又繞回榮慶堂,往寶玉的住處去了。
    寶玉十歲前,是睡在賈母內室的碧紗櫥裏,十歲後,就搬到榮慶堂後單獨的房舍中,不必從賈母屋子裏穿過,可以走旁邊穿堂。
    這會子賈政轉回來,沒有驚動賈母,隻撲寶玉後房而去。
    門口有坐著纏線團的小丫鬟,被他一個眼神嚴厲止住通報,隻好跪在那裏,眼睜睜看著賈政走進門去。
    冬日裏炭氣重,故而寶玉屋裏的門並沒有徹底關上,隻是虛掩著留著縫兒通氣,橫豎屋裏麵有厚簾子也不會灌冷風。
    可這會子,這條縫兒就把寶玉的話一句句吹出來了。
    “有什麽可賀喜的?這事兒老太太前幾日就告訴我了,那時候我便不高興!”
    “宮裏是什麽好地方?大姐姐去了就再也沒出來過,苦苦煎熬著。這會子難道林妹妹也要進去?”
    襲人晴雯麝月等人紛紛上來勸寶玉,隻說這是極體麵的大好事,且林姑娘去去就回來的。
    寶玉卻是個越勸越上頭的性子,開始還隻是自己摔摔打打,後來見人都勸他說這是林姑娘的造化好事,直接給他勸瘋了:“什麽好事!女兒去那見不得人的地方能是好事?這是混賬事!”
    賈政在外:這個混賬!
    而寶玉方才嚷嚷的話,也說中了他的心病。
    當年父親賈代善是太上皇心腹重臣,賈家榮耀無比。可輪到他們這一輩,大哥賈赦他是一點兒也看不上的,讀書習武都不行酒色財氣之人。他自己本是立誌讀書出仕的,偏生吧,怎麽考怎麽不過,還是父親臨死前上了一本給他要了個官。
    元春入宮,就是寶玉說的,為什麽要送女兒家到那見不得人的地方耽誤一世?
    賈政的憤怒裏,還夾著自己也不願意承認的羞惱。
    他掀開簾子大步衝了進去。
    -
    榮慶堂內,賈母打發了眾人,正在拉著黛玉細細囑咐。
    賈家曾經送過女兒入宮競選,這事兒還真有經驗。所以賈母說的頭頭是道:到時怎麽穿衣打扮才能不張揚又顯得不落俗套,怎麽答太後娘娘皇後娘娘的話才恭敬有禮。
    正在交代著,外麵忽然喧鬧了起來。
    賈母皺眉:“鴛鴦出去看看,大好的日子,是誰在生事狼嚎鬼叫的!”
    鴛鴦出去一看,嚇了一跳:生事的是二老爺,鬼叫的是寶二爺。
    於是連忙回來回稟:“老太太,二老爺不知怎的折回來去了寶二爺房裏,還生了大氣,在拿著夾炭火的鐵夾子打寶二爺呢!”
    賈母立刻起身,失色道:“這還了得?這還了得!拿那要命的東西打我的寶玉,豈不是要打壞了。”
    說著由鴛鴦琥珀扶著起身,柱上拐就一陣風似的去了。
    而黛玉孤零零被留在了原坐。
    她看著旁邊賈母坐過的錦墊——外祖母對她總是比對別的姑娘親熱,會叫她上來跟自己坐在一處榻上,三春反而沒有這樣的待遇。
    正如剛才外祖母口口聲聲說,自己要入宮是天大的事兒,她會為自己籌謀。
    可遇到家裏寶玉的事兒,還不是立刻忘記了自己,抬腿就走了?
    就像一月前,王夫人身邊的陪房周瑞家的各處送宮花,說是薛家太太得了上好的宮花,讓分給各位姑娘,到自己的時候卻隻有兩支花孤零零躺在一個大盒子裏,甚至沒有薑姐姐的。
    周瑞家的隻道:小林太醫是穿官服的人,太太想著她必然不愛簪花,這兩支是送給姑娘帶的。
    而剩下的兩枝花,顯然也是別處先拿完,最後剩下的兩支。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黛玉心裏知道,這是二舅母不喜歡自己,在這種旁人不會發現的細節之處讓自己難堪,給自己臉色看。而她若是計較起來,來日就會傳出一個小氣刻薄的名聲。
    她當時是寒心,是生氣,但是,她不會傷心。
    這榮國府的人,連著親外祖母在內,都給她挑剩下的感情又怎麽樣,這原本也不是她的家!
    在她的家裏,有著凡事以她為重的父親和姐姐。
    再想想,她要入宮的消息傳給父親,父親表達的可是寧可不做這正二品大官,也不讓女兒進宮受委屈的決心,對比榮國府把元春送進宮去做女官熬日子,真是天壤之別。
    可見榮國府的感情,至親骨肉的深情也不過這樣,何況那些剩下來的,又有多少?不過是淺薄的一層罷了。
    黛玉從沒有一刻看的這麽分明過。
    她思緒轉的很快,這些想法不過是瞬息之間。
    此時賈母房內的大丫鬟鸚鵡也已經上來描補道:“姑娘不知道,二老爺打寶二爺可厲害了,有一回差點打壞了寶二爺。老太太這才著急去攔著,並不是忘了姑娘呢。”
    又殷勤道:“我給姑娘換盞新茶吧。”
    黛玉回神,隻是一笑:“不必了。外祖母回來,你隻管回明我與薑姐姐商議此事便罷了。”
    鸚鵡一路跟著送出來,小心翼翼道:“姑娘慢走。”再轉回屋內後,另一個正在收拾茶盞的大丫鬟就問道:“你看著林姑娘沒生氣吧。”
    鸚鵡搖搖頭:“林姑娘是什麽身份,是宮裏都要選了去給太後娘娘拜壽的大家閨秀,哪裏就為這事兒生氣了?”
    也是黛玉入榮國府幾月來,除了晨起給賈母請安,晚上再問個好外,極少外出,所以賈家下人們都沒跟她說過幾句話,隻知道林姑娘生的極美又有氣度,最要緊的蘭芝院可是給賞錢最痛快的去處,當然口中隻有好話。
    兩人邊收拾東西邊議論道:“說來,咱們府上姑娘最多——自家的幾位姑娘先不提,隻說這幾位常來往的親戚家姑娘。”琉璃把茶盞收完交出去給小丫鬟去洗,自己就拿帕子擦了擦手,開始數手指。
    “其中小林太醫沒的說,都不能拿姑娘的例子來比她,人家自己就是個五品官兒!其餘的,便是林姑娘、寶姑娘和史大姑娘了。”
    鸚鵡想著賈母一時半刻也不會回來,就跟琉璃湊在一起聊起了悄悄話。
    “正是呢,這裏頭,林姑娘出身最好,打賞下人也最大方,且聽說蘭芝院從來不打罵丫頭的。最難的是,不打不罵還能安安穩穩管教的從不出事。”鸚鵡表示欽佩,她們都是賈母房裏的大丫鬟,許多時候小丫鬟不懂事各種拌嘴手欠,她們都要去打兩下威嚇住。
    琉璃極為讚同:“隻是林姑娘性子又安靜又淡,除了給老太太請安,都極少出門,隻是在房內看書。到底是林姑老爺的女兒,咱們姑老爺當年可是探花郎呢。”
    鸚鵡接話:“論起脾氣親和來,誰又能比過寶姑娘呢?”她說這話卻帶著點特殊意味。
    她們榮慶堂的丫鬟因為跟著賈母,難免就自視甚高,看姑娘們也有些點評的意思。
    那位薛家的寶姑娘,不是她們說,簡直是林姑娘的反麵,也太愛串門了些!每日都要把榮國府各處主子奶奶姑娘們走一圈,至傍晚才回自家。
    連賈母都曾私下說過:這寶姑娘年紀也不大,倒有這樣的耐性應酬敷衍,各處與人結交為善樂於經營,真是稀奇。
    這話可算不上什麽讚揚褒義。
    “至於史大姑娘,那是咱們老太太的娘家人。她性子倒是豪爽,可憐現在史家窮起來了,她不免跟著受磋磨。老太太屋裏的人,自然不會小瞧她拿不出賞錢,可家裏別的婆子丫鬟就不一樣了,背地裏不少笑話史大姑娘的呢。”
    鸚鵡聽琉璃這麽說,倒想起一事,連忙道:“說起這個,上個月史大姑娘不是來住了幾天嗎,寶姑娘跟她卻是極為親密的,史大姑娘還去梨香院住了幾晚上。”
    兩個人正討論著,忽然聽見外麵賈母的聲音,可見是帶著寶玉回來了,就連忙止住話,出去迎接倒黴的寶二爺。
    寶玉被打一事,喜聞樂見地在賈府傳開了。
    當然喜聞樂見這個詞是林薑加上的。雪雁陪著黛玉回蘭芝院後,就氣鼓鼓將方才賈母拋下黛玉就走的事兒吧啦吧啦說了,順便還把林薑等人不知道的宮花事件也翻出來叨嘮了一遍。
    夏嬤嬤氣的臉上皺紋都多了兩條。
    在他們林家,什麽好東西不是先由著姑娘選,哪怕一草一苗一碟果子,老爺都會吩咐,最好的先送給姑娘們吃去。
    可到了榮國府,居然連什麽簪花都送完了別人,剩下兩支給姑娘。
    夏嬤嬤看起來,很有準備衝出去打周瑞家一頓的架勢。
    直到寶玉挨打的消息傳了過來,夏嬤嬤的鐵麵才放鬆了些。而賈母,也是直到晚間忙完了安置寶玉,教訓賈政等事後,才叫鴛鴦來安慰黛玉,說是明日再教她入宮之事。
    鴛鴦說話,黛玉也隻是聽著,聽完後關門送客。
    鴛鴦能混成賈母身邊第一人,就不是鸚鵡能比的。她察覺出了林姑娘的冷淡,隻是她唯有苦笑。在老太太心裏,當然誰也比不上寶二爺,林姑娘雖是嫡親外孫女,可才來了幾個月,感情就差些。
    而老太太方才情急之下表現出來的親疏,也實在有些傷人心。
    鴛鴦隻好走了,回去後也是報喜不報憂,隻說林姑娘正在擬年節下的禮單子,是要給林家在京城的故舊安排年禮。
    賈母也就點頭:“玉兒是個極聰慧的孩子,正如當年的敏兒。”然後又煩憂:“要是有個敏兒那般的兒媳婦做臂膀,我也就不愁了。如今你看看府裏這兩位好太太!一個著三不著兩,專會怕老爺和扣銀子,一個看起來吃齋念佛不管事,其實心裏把著這管家權不放,還不如真撒手不管,倒少替府裏得罪些人!”
    鴛鴦就勸道:“老太太別憂心,還有璉二奶奶呢。”
    賈母點頭:“看今日小林太醫行事,想必鳳丫頭沒摻和進禍害人家生意的事兒裏頭去。否則都是王家的出身,小林太醫絕不會對鳳哥兒那麽客氣。”
    賈母搖頭一笑:“那小林太醫對鳳哥兒和氣,大半也是做給咱們看的,叫咱們別會錯了主意,當她是糊塗年輕女孩子糊弄——到底是誰想算計她家裏,她心裏門清!”
    鴛鴦見老太太苦思冥想的憂慮,心裏對兩位太太不免都有不滿:老太太這麽大年紀了,還得給家裏操心不說,還要為二太太收拾得罪人的後果,真是……
    方才兩位老爺也是,林姑娘要入宮的消息一出,兩位老爺就巴巴站在這兒異口同聲:請母親拿主意。
    明明都是四五十歲的老爺了,遇到正事還是沒有主意,納小老婆的主意倒來的很快。
    -
    臘八這日,宮裏各處都分送臘八粥。
    除了太醫院的臘八粥有林薑的,太上皇、皇上處又單獨給她賜了一碗,甚至連太後娘娘都命女官額外送了一份。
    誰知太後送過後,後宮諸嬪妃也跟著動起來:反正有大佬在上麵頂著,兩位陛下要怪她們拉攏太醫也得從太後開始怪,所以各宮各院都打發太監給小林太醫送了臘八粥過來。
    送粥是小事,主要是讓宮人打聽打聽:小林太醫您開始做玉容膏了嗎?過年可不是休息的理由啊,趕緊工作起來。
    林薑都是打太極:父親還沒回京,最重要的一味藥引子都沒有,實在做不出來。
    倒是皇上聽聞此事後,還特意去了一趟鳳霖宮中尋皇後:“你是六宮之主,管束好嬪妃。今年母後賞臘八粥,為的是齊陽妹妹得了小林太醫的藥,給外甥治臉麵,那是父皇跟前過了明路的,母後才破例賞了一碗臘八粥。”
    “她們那起子人跟著瞎起什麽哄?竟都忙著派人去太醫院,把這好好的太醫院當成集市逛了。還去預定什麽玉容膏,簡直胡鬧!父皇囑咐過小林太醫,讓她不要在這些不要緊的養顏方子上費工夫,她們倒是輪番去攪和,這是大過年的招不痛快呢?”
    皇後連忙答應下來,將後宮嬪妃敲打了好一陣子,林薑這裏才算清淨了。
    否則開了先例,這回送臘八粥,下次送過年酒的,她這裏永無寧日不說,來往多了總有瓜田李下的嫌疑。
    不過後宮娘娘們送來的臘八粥,都是格外精細的粥點,還另配了許多點心,反正比禦膳房送來的大鍋粥好許多。
    眼見十來碗粥和數十道點心,她也吃不了,就叫了小太監幫她一起拎到前頭大堂去,準備請今日當值的太醫一起吃。
    今日當值的也有一位院副,名馬寶仁,性格比劉院副開朗些。
    見林薑想跟他們分享粥點,就先單獨叫住她笑道:“小林太醫,你還是年輕不知道宮裏頭的事兒,這粥點再好咱們也不能吃。”
    林薑聽出他言外之意,不由有些詫異:“怎麽?各宮娘娘與我都不曾見過麵,難道還會下毒?”這犯不上啊。
    馬院副揣著手笑道:“她們本身是沒道理給你下毒的,但擱不住這粥點一路送過來,說不定就叫旁人動了什麽手腳——萬一你吃了哪一宮的粥點出了事,以小林太醫你現在的地位,那位娘娘肯定是要倒黴的。”
    “這借刀殺人,在後宮可是常事。”馬院副笑道:“雖說可能性很小,但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咱們太醫院也有過太醫突發惡疾沒了的先例,所以這些年,除了兩位陛下宮裏的賞賜,別的吃食一概都不用的。”
    其實他不敢明說的是,就連禦賜的食物,他們也都是供著,一般不入口。
    林薑還真不想宮裏到了這等地步,沒入後宮,還會被後宮的刀劍傷到。不由問道:“那咱們每日總要吃喝,禦膳房也每日會送茶點來,這些……”
    馬院副笑道:“禦膳房專給太醫院做吃食的三間屋子和幾位大廚,都是太醫院盤熟了的,且這種負責供應外臣的大廚房,跟宮妃們的根本不在一處,各宮也伸不進手去。”
    見林薑對宮裏事兒還是知道的少,趁著今日臘八,太醫院工作清閑(一般不是重病大家都不會節假日宣太醫免得不吉利),馬院副索性就跟林薑掰扯清楚:“不光外臣的大廚房是另做的,連太上皇、皇上這兩位陛下的禦廚房,也不跟後宮摻和著,都有人緊盯著。”
    “這曆代宮廷啊,喪心病狂的人和事兒多著呢,說不定就有什麽迷了心竅的宮女太監要害主子,陛下們哪裏能冒這種風險?當然是要另做飲食的,而且同一道菜品要好幾個禦廚房都做了送上去,誰也不知道,陛下們吃的到底是哪一道!”
    這才是下藥都沒處下去。
    林薑聽馬院副講了許多宮闈密事,受益匪淺,起身行禮道謝。
    要說從前他與兩位院副隻是井水不犯河水,麵上的和氣,那現在肯將這些經驗教訓隱秘宮事分享給她的馬院副,才算是把她當成了同僚,還是那種關係不錯的同僚。
    這裏麵,便有黛玉這幾個月替她做下來的水磨工夫。
    也因為林薑入宮緣故特殊,外頭官宦人家也不敢請她,就不會跟太醫們搶外快。
    故而,馬院副在留心觀察了幾個月林薑的為人行事後,終於拋出了橄欖枝。
    小林太醫還是起步期,這會子雪中送炭一下絕對沒壞處。
    他覺得自己運氣很好——平白上去跟小林太醫扒拉後宮的陰暗沒道理,正好今天娘娘們的臘八粥,給了他一個絕佳的機會。
    看小林太醫對他認真道謝,就知道她承了這份情。
    馬院副摸著胡子,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
    林薑卻有些心疼:“唉,可惜了這麽多糧食。不知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畢竟這些連賞給小宮女們吃都不能,萬一真有點什麽事兒,給人吃出毛病來她如何過意的去。
    馬院副在宮中多年,見慣了貴人們的靡費鋪張,眉毛都不動一下,讓兩個負責拎進來的小太監,再原樣拎出去,等晚上再悄悄倒了去。
    看小太監們咽口水,馬院副就道:“你們知道太醫院的規矩,要拿去分著吃了也行,但若吃出了事可沒人管你們。”
    小太監們千恩萬謝磕頭去了。
    林薑就知道他們應當還是會吃:冬日天寒,這些小太監們飲食又沒有肉和油水,各個瘦瘦小小。有這樣美味的食物,別說很大可能沒問題,就算告訴他們有毒,他們說不定也會壯著膽子吃了的。
    飲鴆止渴無外如是,橫豎他們命比草還賤,吃了不死賺了,要是吃死了就去投胎過下輩子,反正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想到這些,林薑情緒略微有些低落,同時在腦海中打開係統商店,準備搜尋點驗毒辟毒的寶物。
    馬院副也不再勸她:剛進宮的年輕人啊,總是這樣的,以後看不慣的陰私詭譎事兒多了也就慣了。
    林薑正在雲逛街,隻見眼前閃過一片寶石般的金光。
    她抬頭,果然是衛刃站在她麵前,手裏還拎了一個黑漆木的食盒。衛刃一進大堂見她就坐在堂內,不由走過來問:“天氣寒涼,林太醫怎麽坐在這曠處?”
    太醫院大堂占地麵積廣,地方一大自然就空曠陰冷些,點再多火盆子也不如小屋子暖和。
    所以這宮裏貴人的居所,沒有很大的,都是小巧精致為上,為的就是夏日放冰涼氣不散,冬日炭火暖氣不跑,並不是誰住大平層誰就有錢。
    旁邊馬院副腹誹:這話說得,我在這兒曠處坐著就不冷啦?
    隻是他知道衛副統領是皇上的心腹,隻以為皇上另有賞賜吩咐,於是連忙見過官禮就往邊上閃去。
    林薑也以為皇上有事,就讓著衛刃向後走,準備去辦公室說。
    才到辦公室門口,林薑就看到小雀兒正蹲在裏麵給她撥火爐:“大人,我怕這炭滅了,您回來凍著。”
    林薑笑眯眯:“那多謝小雀兒啦。”
    小雀兒見還有位穿甲胄的大人跟著進來,就連忙告退跑了出去。
    林薑讓著衛刃坐,接過他手裏的食盒,見是一碗臘八粥,不由笑道:“陛下怎麽還賞兩回?”
    就聽衛刃道:“這不是陛下賞的,是我送你的。”
    林薑一怔。
    衛刃低頭看著茶杯解釋道:“京中舊俗,臘八粥要分送親友。可我家中沒有任何親眷,要論友也極少。這粥……我就想著給林太醫送一份來。”
    林薑理解,作為皇上心腹,還是負責安全工作的心腹,實在也不能有什麽朋友。估計紹王世子跟他關係不錯,也是經過了皇上的首肯。
    那怪不得他沒有人可送臘八粥呢,實在是無親無友。倒是自己醫治過他,兩人熟悉些。
    於是林薑便點頭道謝:“多謝衛大人的臘八粥。”見旁邊就有勺子,林薑就直接嚐了一口。
    嚐過後不由手一頓,努力措辭勉強讚道:“衛大人家的大廚這手藝,嗯,很有人間煙火氣。”
    也太煙火氣了,這粥底糊了啊大哥!
    衛刃還以為是誇獎,立刻表現道:“這並不是廚子做的,而是我熬的。陛下登基後賞了我宅子和家仆,隻是我自己慣了,凡事都親力親為,家中也沒有侍女。”
    林薑擱下勺子,語重心長地勸道:“衛大人常日在宮中當值,回府住的日子不多,侍女沒有就算了,但這廚子,還是聘一個吧。”
    見衛刃不解,林薑就找出禦賜粥配的勺子來給他:“衛大人早起忙著入宮,還沒嚐過自己親手熬的臘八粥吧。”
    這話沒錯,衛刃一早就忙著盛粥,還仔細的斟酌挑選。給林薑的這小小一份粥裏,都是他用勺子在鍋裏挑來挑去,選出來好看的果仁。
    這一折騰,自己就連早飯都沒吃,直接入宮來了。
    衛刃此刻嚐了第一口自己熬的臘八粥,臉上立時就五顏六色起來:“抱歉,這臘八粥我是第一年做,多放了些果米,跟平時的清粥不同,就……”就沒把握好熬糊了。
    林薑見他難得窘迫,忽然生了惡作劇之心,故意一本正經道:“衛大人,沒關係的,我倒覺得這粥比禦膳房的好,宮裏的臘八粥純是糖的味道,都沒有果仁的清香了。不像衛大人的粥,果子有種炒貨的特殊香氣呢。”
    衛刃聞言更坐不下去了,很快起身告辭,稱得上是落荒而逃。
    剛回到明正宮,就見冷著臉的畫眉公公來叫他:“衛大人,皇上宣你進去。”
    畫眉公公一貫是板著臉的,但衛刃總覺得,近來畫眉公公對著他似乎更冷了些。
    而他進門後,皇上就興致勃勃問道:“朕知道你拎著食盒殷勤去了,如何?”
    衛刃:……不想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