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可能是一個遠超想象的秘密
字數:7510 加入書籤
跨越星海、抵達彼岸。
隨著最後一艘護衛艦的艦尾,完全沒入那璀璨奪目的“光門”,由人威永固號率領的第六連隊艦隊,完成了史無前例的跨星係航行,徹底消失在銀河係的疆域。
“光門”在他們身後緩緩旋轉,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將兩個相隔二百五十四萬光年的星係連接在一起。
緊接著,那橫亙於虛空的巨大光門並未立刻關閉。
其邊緣的能量流如同被無形的力量約束,依舊穩定的旋轉、流淌,散發出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動。
遠在銀河係的大裝置01環帶,持續散發著無聲的嗡鳴,並且正以驚人的效率抽取著龐大的暗物質能量,如同一個不知疲倦的燈塔守衛,全力維持著這條連接兩個星係的通道。
而這道“光門”不僅是通往未知的入口,更是帝武卒“遠征軍”至關重要的生命線,確保他們在遭遇不可抗力的危險時,能夠及時撤回已知的宇宙。
在艦隊完成躍遷、重新穩定在目標星係的瞬間,人威永固號艦橋內;
無需隋猛任何吩咐,武姬已然開始高效運作。
全艦的遠程探測陣列功率全開,無形的掃描波束如同巨網般撒向這片陌生的星域。
各種傳感器瘋狂收集著數據:
引力場分布、
宇宙背景輻射、
星際塵埃成分、
能量波動頻譜等等
“初步環境掃描完成。”
武姬清晰的聲音打破了艦橋的寂靜,主屏幕上迅速構建出當前星係的粗略模型,“星係中心為一顆已進入暮年、狀態相對穩定的白矮星,表麵溫度約攝氏9800度,持續釋放著光和熱。
其引力場範圍內,僅存兩顆類地行星在近距離軌道上繞其公轉。”
然而,她的匯報並未結束,更詳細的數據分析隨之呈現。
“但根據對現有行星軌道參數、殘留星雲物質分布,及白矮星本身質量的逆向推算,該星係在遠古時期曾經曆過劇烈的質量損失。
模型顯示,其原有結構應遠比現在龐大,至少包含五顆以上的類地行星,以及數量不明的氣態巨行星和冰巨星。
其總質量.
估計至少是太陽係的五到十倍。”
聞言,不等武姬繼續深入分析,哈爾西已經快步走到中控台前,她的目光掃過星圖和數據,科學家的直覺讓她立刻抓住了關鍵。
科塔娜緊隨其後,開始協助進行更深層次的數據分析。
“白矮星”哈爾西語速很快,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
“這意味著它的前身,疑似一顆質量遠超太陽的藍巨星或更龐大的恒星,藍巨星的壽命較為短暫,它們會在一次絢爛的超新星爆發中結束生命,其外圍物質被拋射殆盡,最終核心坍縮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她指向屏幕上那顆孤寂燃燒的白矮星,語氣變得凝重,並充滿曆史的厚重感:
“這個星係,在極其遙遠的過去,曾是一個龐大而活躍的恒星係統。
但它的輝煌期同樣短暫,其主星很可能在宇宙誕生後‘沒多久’,或許僅僅數十億年內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如果毀滅性的超新星爆發,產生的能量足以摧毀內軌道的一切生命跡象,並嚴重擾動外軌道,導致行星被拋離或相互碰撞、毀滅。”
科塔娜適時補充道:“根據對白矮星冷卻模型的測算,以及周邊星際介質中重元素豐度的分析,這個星係的劇變發生在約100億年前。
我們眼前所見的這片死寂,已經持續了超過百億年,這遠遠超過了太陽係甚至地球的年齡。”
哈爾西則是進行總結:“塔沃蘭提斯人指向這裏,如果真與神印創造者有關,那也僅僅是捕捉到了百億年前殘留於此的一絲.幾乎湮滅的痕跡。
時間,是這個星係最好的保護色。”
“.”
聞言,隋猛沉默的佇立在觀測窗前,凝視著遠方那顆散發著冰冷、蒼白光芒的白矮星,以及那兩顆在它引力下苟延殘喘、注定一片荒蕪的類地行星。
正如哈爾西所言,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尺度,和一個經曆如此劇變的星係環境下,生命,哪怕是神印創造者那種級別的存在,留下可供追溯的實質性線索的可能性,已然微乎其微。
眼前的景象,更像是一座跨越了百億年時光、空無一物的遠古墳墓。
短暫的沉默後,隋猛轉過身,他的聲音恢複了慣有的沉穩與決斷,在艦橋內清晰的響起:
“命令:第六連隊各分艦隊,按預定偵查編組,分別前往剩餘的兩顆類地行星。
執行全方位、多波段的地表及地下深層掃描,動用一切可用的探測手段,包括但不限於地質雷達、中子掃描、量子共振成像等。
尋找任何非自然結構、異常能量信號或人工造物痕跡,無論其多麽微小或古老。
命令六連分餘出巡洋艦及其護衛艦小隊,留守傳送門坐標,與本艦一同保持最高警戒,啟動所有防禦係統,確保我方退路絕對安全。
所有單位保持通訊暢通,啟用量子加密頻道。
發現任何異常,立即上報,不得擅自行動。
記住,我們麵對的可能是一個存在了上百億年的謎團,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
命令既下,龐大的六連艦隊如同蘇醒的蜂群,開始有序的分散開來。
以帝皇級旗艦為首率領第一分艦隊,朝著較近的那顆行星駛去,而另一艘則帶領第二分艦隊前往較遠的那顆行星。
戰艦的引擎噴射出藍色的尾焰,在死寂的星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他們準備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仔細梳理這片死寂了百億年的星域,尋找那幾乎不存在的、來自遠古的蛛絲馬跡。
與此同時,人威永固號與留守的小型艦隊,則如同定海神針般,牢牢錨定在維持著生機的光門前。
戰艦表麵的裝甲板,在蒼白恒星光下反射著冷冽的光芒,各種武器係統處於待命狀態,“凝視”著這片古老而空曠的星空,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威脅。
在艦橋的一角,哈爾西和科塔娜已經開始對初步掃描數據展開深入分析。
雖然表麵上這個星係看似死寂,但科學家敏銳的直覺告訴她們,在這片經曆了百億年滄桑的星域中,很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每一個異常的能量讀數,每一處不自然的星體分布,都可能是指向真相的線索。
隋猛則始終站在觀測窗前,如同一尊亙古不變的雕像。
其目光穿透遙遠的距離,仿佛要直接看透那兩顆荒蕪行星的本質。
作為帝國原體,他深知這次遠征的重要性——
這不僅關乎對抗神印威脅,更關係到人類帝國對未來可能麵對的古老存在的認知,同時,他必須確保每一個可能性都被徹底排查。
與此同時,各艘戰艦的引擎在死寂的星空中劃出優雅的軌跡,各種探測設備全麵啟動,開始對目標行星進行遠距離掃描。
艦橋內的武姬,則持續接收著來自兩支分艦隊傳回的實時數據,並在主屏幕上同步更新著兩顆行星的詳細參數。
“目標行星A,距離白矮星0.5個天文單位。”武姬的聲音在艦橋中回響,“直徑約6794公裏,質量為火星的1.1倍。
表麵溫度因缺乏大氣調節,向陽麵可達430攝氏度,背陽麵則降至零下180攝氏度。
大氣層幾乎不存在,氣壓僅為地球的千分之一,行星磁場微弱,無法有效偏轉白矮星的高能輻射。”
她切換數據顯示:“目標行星B,距離白矮星1.2天文單位,直徑達到地球的1.8倍,質量約為地球的2.1倍。
該行星擁有濃厚的大氣層,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表麵氣壓相當於地球的80倍。
平均溫度維持在300攝氏度左右,大氣中存在大量硫酸液滴形成的雲層。”
而負責偵查的六連,盡管環境惡劣,帝武卒依然展現出極高的專業素養。
在行星A上,大量登陸艇頂著強烈的輻射降落,釋放出專門強化過防護的偵察機器人,以及身著重型防護服的輔助軍士兵。
他們在這片死寂的世界中仔細搜尋,用鑽探設備取樣分析,不放過任何可能的線索。
行星B的偵查則麵臨更大挑戰。
當首批偵察機器人降落到其表麵時,傳回的畫麵顯示出一個真正的地獄景象:
濃密的黃色雲層下,是翻滾的硫酸海洋和裸露的岩石地表,高溫、高壓的環境,讓普通偵察設備在短時間內就出現故障。
“根據現有數據判斷.”武姬繼續向隋猛進行著匯報,“行星B的環境對碳基生命而言是致命的,即便存在生命形式,也隻可能是某些極端微生物。”
就在這時,哈爾西博士突然快步走到控製台前,眼中閃爍著敏銳光芒。
“等等!”她打斷道,“這個大氣成分.溫度分布模式科塔娜,立即調取所有關於矽基生命形成條件的資料。”
科塔娜立即響應,迅速從數據庫中提取相關信息。
一道全息投影在空中展開,詳細羅列出矽基生命可能存在的環境條件:
適宜的溫度範圍:200至500攝氏度、
富含矽酸鹽的地質環境、
特定的氣壓條件、
存在液態介質,如液態硫或硫酸等。
“將行星B的環境參數,與這些條件進行對比分析。”哈爾西急切道。
科塔娜快速運算著,投影上的數據不斷更新匹配。
“經過比對.”很快,科塔娜便給予回複:“行星B的環境與矽基生命存在的條件匹配度達到58%,特別是其地表溫度、大氣成分和地質特征,都非常適合矽基生物的演化。”
頓了頓,科塔娜進一步分析:“考慮到該星係已有超過百億年的曆史,以及行星B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根據生命起源概率模型計算,該行星演化出矽基生命的可能性約為16%。”
這個數字在艦橋內引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
在宇宙學的尺度上,16%的概率已經相當驚人。
隋猛凝視著屏幕上那顆被黃色雲層包裹的行星,沉思片刻後做出了決定:“準備我的專屬登陸艙,我要親自去行星B表麵探查。”
哈爾西立即表示反對:“孩子,那裏的環境極端危險,80個大氣壓和強酸環境.“
“正因為環境特殊,才更需要親自確認。”
隋猛平靜的打斷對方,“如果真如推測那樣存在矽基生命,或者.其他什麽東西,我必須親眼見證。”
他轉向武姬:“在我登陸期間,你與副官負責艦隊的整體指揮,保持最高警戒狀態,特別是對那個傳送門的監控。”
“遵命,長官。”武姬微微躬身。
隨著命令下達,艦橋內頓時忙碌起來。
器械庫內,技術人員開始為隋猛的動力甲進行特殊強化處理,增加耐酸塗層和壓力調節係統。
登陸小組迅速集結,包括先前的陷陣者衛隊和四名戰爭侍女,哈爾西和科塔娜則抓緊時間完善著偵查計劃。
“我們需要重點監測任何異常的地質活動或能量波動.”哈爾西指著行星B的地形圖說,“矽基生命的新陳代謝,可能完全不同於我們熟悉的模式。”
科塔娜補充道:“我已經調整了掃描儀器的參數,重點探測矽酸鹽異常聚合,以及特定的熱能分布模式。”
半小時後,一切準備就緒。
隋猛站在專屬的雷鷹炮艇前,動力甲在燈光下閃耀著威嚴的光芒,陷陣者們已經先行登上了雷鷹炮艇,戰爭侍女們則隨侍在側。
“保持通訊暢通。”隋猛最後囑咐武姬,“如果發現任何異常,立即報告。”
雷鷹炮艇的艙門緩緩關閉,隨著一陣機械鎖定的聲音,整個艙體開始向發射通道移動。
在人威永固號的腹部機庫中,專用的發射艙口開啟,露出了外麵璀璨的星空,以及那顆等待著探索的神秘行星。
隨著倒計時結束,專屬雷鷹炮艇被猛的彈射出去,朝著行星B濃厚的大氣層直衝而去。
在其周圍,數艘護衛機緊隨其後,組成一個嚴密的保護編隊。
艦橋的觀測窗前,哈爾西注視著逐漸遠去的編隊,輕聲說道:
“願知識、帝皇指引我們找到真相。”
她的眼中既有科學家的期待,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在這個存在了百億年的星係中,他們即將揭開的,可能是一個遠超想象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