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細枝末節

字數:291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禦乘天下 !
    山上清靜,山下逍遙。
    外門弟子還好說,宗內夥食房采購柴米油鹽醬醋茶等零散物,以及用來敬奉天地的供香,書案上的文房四寶,修繕添改眾多建築的大小物件,無數閣樓房間裏需用到的紅燭白蠟,以及清雅香薰等等,裏裏外外,林林總總,看著很少,可一旦當家人細細盤算起來,則是多如牛毛的必需品,都交由主事長老帶隊外門弟子下山采購。
    臨近的小鎮,多數商家都是被神劍宗這一個主顧給撐起了門麵,都在盼望著三個月例行下山的劍袍弟子們早點到來,屆時如此多的物資,絕非一隊人力可以搬送上山的,就算他們是修道之人也不可能。
    用來裝醋盛油的壇壇罐罐足有人高,誰來抱著背著行上幾十裏上山路?就算是輕盈的布匹,那也是動輒百十人的用量,小山一般高,若是用得著沙土漢白玉石,那更不得了。
    這些東西都需另雇車隊馬夫,還有不少挑夫,全靠他們來“移山”,神劍宗也是出手闊氣的主,一趟下來能掙不少錢,許許多多以此為生的漢子爭著搶著來出力氣。
    至於山上用的特殊的儲物之器——納戒,神劍宗不是沒有,隻是本著謙虛謹慎,能不在外人麵前顯露,就絕對不拿出手。況且十幾輛車馬才能拉完的物資,已經遠遠超出納戒的囊括範圍了。
    但這並不代表著完全不能使用,年前有一次下山購置貨物,返山時天降大雨,道路泥濘,拉著四百餘斤銅質器物的馬車不慎踩空,差點從山道旁的斜坡上滑落下去。馬車與拉車的劣馬,都是車夫的心頭肉,他竟然死死拉住韁繩不願撒手,眼看就要一並墜下山坡。
    幸而帶隊的長老是孫義堂,玄府境高手實力自然不虛,當機立斷,拔劍出鞘恢弘劍氣緊隨其後,一劍斬斷馬車車轅,車廂隨即分離脫落,之後縱身一躍,一手扛住劣馬,一手朝著掉落的車廂淩空一握,頓時馬車車廂上所有銅質器物消失不見,馬夫與劣馬也被推回山道,絲毫未損。
    同行凡夫俗子皆大呼神仙施展神通了,諸位神劍宗弟子也眼前一亮,興奮不已,劍氣斬物,飛身相救,淩空納物,盡顯高手風範。
    所有外門弟子都有機會下山散心,算不上曆練,還能隨欲買一些喜歡的小玩意兒,何樂不為?
    反觀內門弟子,修行功課繁重,武場演練比試日日都有,衣食住行都由外門中人掌管,常常前往魔獸山脈進行曆練,等到學成之時,又有選擇擺在麵前。
    是選擇加入朝廷的軍武行列,成為隨軍修士,充當跋從護衛,全權負責那些個位高權重,兵法超群的將領謀士的安全。亦或是做一名夜行錦衣郎,執行暗殺,諜報,策反,監視等任務。
    有意思的是,皇帝陛下將錦衣一脈的實權盡數交由不過半百之齡的當朝首輔陳黔命負責,他持一把手,命令之重,重過皇帝詔令。
    夜行錦衣郎隻是一個統稱,共有兩個脈係,由武將權利最大者,驃騎大將軍餘漱率領夜行郎,主掌外,有斥候之大用,而撫內的錦衣郎原本由虎踞奉天,地分玉陽,清源,侯泉三郡半國之地的藩王餘長廣統領。
    皇帝餘慶年與就藩南方富庶三郡的餘長廣為一奶同胞的親兄弟,奈何兄弟反目,為弟者欲圖弑兄奪位,其根係錯綜複雜,與天盛王朝牽扯甚多,是天盛國師劉懿江掣肘雪雁的眾多謀劃之一。
    餘漱原名付三水,年少時便以膂力過人,武術精絕之名為雪雁江湖之人所知,皇帝微服出訪時遇勁匪,就在暗中護衛天子的大內高手準備出手之際,途經此地的付三水仗義相助,還對皇帝一陣寬言慰語。
    餘慶年隻覺這個少年有趣,不曾想少年又提議親自護送他離開這窮鄉僻壤,龍顏大悅,隨即亮明身份,收為義子,賜名餘漱,取三水之意。
    之後皇帝陛下又將餘漱送往軍伍,少年極善廝殺,排兵布陣一學及會,為雪雁國打下周邊附屬小國十數個,按功封賞為驃騎大將軍,此時的他不過而立之年。
    皇帝對這個義子信任有加,特成立夜行郎一脈交給他,使他如虎添翼,在戰場上幾乎戰無不勝。
    不過在奉天王餘長廣兵變造反被強力鎮壓之後,皇帝如驚弓之鳥,開始收縮餘漱手上可撼動一國根基的夜行郎一脈的權力,同時將錦衣郎交付給看穿並提前布置對抗反王的陳黔命。
    放權於首輔,“削藩”於餘漱,是皇帝在兄弟相殘,平息反叛結束後,既矛盾又心安的一項政舉,而餘漱的表現,則讓皇帝無法安寢。
    餘漱受到權力上的縮減之初,表現得理所應當,並自願放空一部分培養已久的棋子勢力,越往後“削藩”的動作越大,並且放空的部分夜行郎終於有主,歸攏合並到了大皇子餘震冶下的翻海衛之中,並漸漸轉為真正的翻海義士。
    餘漱對此並不在乎,手上的強軍被削成了土雞瓦狗也毫無怨言,直到大皇子聯合首輔大人共同肅清翻海衛,從中挖出了十餘位在驃騎大將軍帳下前身是夜行郎的人,居然是來自天盛王朝的細作諜子,雖然餘漱表示毫不知情,那十餘人倒是樂於承認與驃騎大將軍有瓜葛,亦真亦假,難分虛實。
    餘漱在軍中實力根深蒂固,威望頗高,無法將之直接拔除,連寧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蠢笨法子都無法行施,更無法找出確鑿證據。
    現在的雪雁一團亂麻,天盛更是不堪。
    詭譎多變的戰場是內門弟子最好的磨刀石,而一旦選擇蹚進這塘渾水,極難全身而退。
    選擇不摻合兩國之事也不是不可以,而天下大勢裹挾,家國之情愈能驅使人直麵生死,修道之人不是避禍之人,他們心中都明白。
    雪雁之心,看破不說破,想要爭取更大的機緣,就要冒險陷身其中,修道者,逐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