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黃伯羽怒懟黃永父子,典惡來拳震道士師徒(九)

字數:4428   加入書籤

A+A-


    “老子……這屋裏的人跑哪去野了?”趙煙無法解釋他打噴嚏的原因,可是黃舉完全知道這是什麽情況。

    “趙姑娘今日一早便出門了,不知道去往何處。”侍女晴靈平靜回答,她是真的不知道趙煙去了哪裏,也根本不怕舉公子會責罰自己。

    黃舉沒有多說話,就連眼神上也沒有怪罪晴靈意思。趙煙神出鬼沒,性情與眾不同,他是知道的,所有人都在呼呼大睡的時候,也隻有像她這一類人,才會早早起床。

    要不然她的箭法是怎麽練成的?

    怪胎就是怪胎。

    “我知道了。”黃舉已經猜到了趙煙唯一能去的地方,“你先下去吧。”

    她的房間裏行李還在,隻是長木弓和羽箭消失了,想到她特殊的行為,趙煙不告而別的可能性為零。

    再加上她是一個外地人,人生地不熟的,除了能去小樹皮那裏,還能去哪?

    讓黃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剛才打的一個噴嚏,肯定事出有因,那個罵自己的人是誰呢?

    “等等,晴靈……別急著走啊。”黃舉見到那個娟秀的背影漸行漸遠,不得不把她叫回來。

    “舉公子。”晴靈愣了一下,不過還是轉身回到了黃舉身邊。

    “幫我照顧好這個孩子。”黃舉看了一眼懷裏熟睡的典滿,忍不住歎了口氣。

    趙煙出去了,黃舉也能猜出她在小樹皮那裏,可關鍵在於,自己去找她,叫她放下小樹皮,回到府上來照顧一個病怏怏的孩子,趙煙會不會一箭射死自己?

    “送給李大娘?”晴靈小心問道,眼神有點不對勁。

    “李大娘?如果交給李大娘,應該……沒什麽問題。”黃舉證了一下,然後緩緩點頭。

    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過李大娘了,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會忘記,卻終生難忘。

    李大娘是黃舉的奶媽,把黃舉當做親生兒子看待,小傻瓜黃舉在年幼時期的全天候監護人,黃舉和蕭候梓一起玩泥巴的時候,她就在旁邊看著。不過近些年她仿佛人間蒸發似的,所有人都知道黃家有這樣一號人,但所有人都無法在她的身上找到什麽可以交談的話題。

    她淡出了所有人的目光,似乎和以前的黃舉一樣。不過黃舉會找一些漂亮姑娘捉迷藏,用沉迷於酒色來掩藏自己,可李大娘卻無聲無息,仿佛空氣。

    黃舉對李大娘照顧孩子的本事還是比較放心的,所以晴靈一提出這樣的建議,黃舉立馬就應了下來。

    黃舉將典滿交給了晴靈,發現莫浪還沒有回來,而莫家那邊還沒有音訊,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黃舉走在去往書房的路上,得知了張縣令起的比趙煙還要早,而他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開倉放糧,他的這次放糧,比黃舉連續七次放糧加起來的總數還要多上不少,足以讓靈宏縣的難民們支撐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了。

    從這個消息上,黃舉總結出了兩個要點,一:經過黃舉耐心的心理“輔導”,典韋細心的“身體康複訓練”,張縣令這次是真的怕了;二:縣衙裏的糧食經過張末多年的囤積,果然不計其數,已經到了某個巔峰的程度。張末放出來的糧食,隻不過是冰山一角。

    黃舉稍稍放心了,難民們接下來的日子,應該會好過一些。

    回到了書房,琳琅滿目的竹簡就像是超市裏的零食一樣擺在麵前,黃舉從一個偏僻的角落抽出一個竹簡,將裏麵夾著的玉佩捏在手心裏。每當在這個時候,玉佩就會緩緩傳入沁人心脾的清涼,能夠平複黃舉因為諸多事務而導致的疲憊和緊張,進而感到舒適放鬆。

    除了將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以及這個並沒有多大用的好處,黃舉再也沒有從這個樸實無華的玉佩裏麵發現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感到無奈的同時,黃舉不禁想到,當年那個乞丐留下了這樣的一塊玉佩,就僅僅帶來了這點東西?

    黃舉負麵的情緒在瞬間就被玉佩帶來的清涼所稀釋,他放下了玉佩,拿起了桌子上的書開始閱讀。

    宦官蔡倫改良了造紙術,無疑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可書籍在這個時期仍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貴物品。

    一些貴族世家多少會留下一下寶貴的書籍。書籍的流傳方式大多都是用手抄寫的,所以很多的書至今都是孤本,這三條信息相互交集,相輔相成,也就說明,書籍的流傳是多麽的難得。

    物以稀為貴,書在這個時候的價值不言而喻,普通人家遇不到,貴族世家會花大價錢弄到,所以黃舉前世那些在街頭賣盜版書的小販,如果掌握了印刷技術,很有可能會在這個世界成為億萬富翁。

    用手來抄寫實在是太浪費精力和時間,而掌握了印刷術,就等於是掌握了大量的銀子,甚至是金子。

    這就是黃舉必須要求陶工司馬羊無條件忠誠於黃家的原因——科技不發達,黃舉根本製造不出印刷機,而活字印刷術,就是撈銀子的最佳方式。

    黃舉之所以等到現在才開始最初的計劃,是因為需要時間來消除黃家那些異樣的聲音,取得真正的話事權,而做到這一點所用時間,就是他成年禮到現在的三個多月。換句話來說,黃舉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讓那些絕大多數的頑固分子對他的能力不在表示懷疑。

    如果讓那些人在一開始就對一個沉迷於酒色的紈絝子弟報以厚望,那些精明的商人不是傻子,就是白癡。三個月的時間,就是黃舉當年韜光養晦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而現在,除了黃永那邊還有些難辦之外,黃舉基本上完成了他的第一步。

    ……

    ……

    “李大娘,舉公子托我把這個孩子交給你照顧。”晴靈抱著典滿來到了李大娘的居所,正好看見她閑來無事。

    李大娘年近中年,比主母莫氏還要小上幾歲,不過眼角的皺紋比莫氏還要嚴重得多,渾濁的眼珠似乎沾上了少許的灰塵,搭配上一身淡色土黃色衣服,讓她顯得過於疲憊,仿佛垂暮之年。

    她身後的大樹逐漸掉了一片片葉子,葉子落了一地,偶有風起,綠中帶黃的葉子便被微寒的秋風吹到她略顯佝僂的肩膀上,微風也吹動了她微白的鬢角。

    中年女人被人叫了一聲,緩緩抬起頭來,看見了一個娟秀的身影,那個年輕女子懷裏抱著一個孩子……

    她靜靜看著這一幕,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有人來找我了?”她自言自語。

    “李大娘?”晴靈走近了,見李大娘雙眼無神,輕輕呼喚了聲。

    “哎!什麽事兒啊?”李大娘回了神,見來者是現在黃家最有權勢的侍女,也是自己的老鄉,疑惑問道。

    “舉公子叫我把這個孩子交給你照顧一下。”晴靈耐心重複了一句剛才說的話。

    “哦。”李大娘隨便應了聲,起身瞥見了晴靈懷裏的典滿,典滿臉色蒼白,她一看就知道是傷寒病,她並不是醫術高超的人,而是因為,她印象最深刻,陪伴時間最長的那個人,也是因為傷寒病,葬送了大好人生。

    在這麽一瞬間,她想到了很多事情。

    她從晴靈懷裏抱過孩子,目光複雜至極。

    晴靈深深看了李大娘一眼,想要跟她說些話,可話到嘴邊,她卻說不出來了。

    晴靈最終還是一聲不吭的離開了,周圍重新恢複了寂靜,隻有呼呼的風聲,更顯寂靜。

    “是舉公子吩咐的嗎?”

    周圍空無一人,典滿正在熟睡之中,李大娘輕聲呢喃了一句,似乎是在問自己。

    寂靜裏,李大娘看著懷裏的典滿,聯想到晴靈剛才說的話,混濁的眼睛裏充滿了黯然的氣息。

    “舉公子難道是知道了當年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