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賈敬大悟離家修道
字數:2743 加入書籤
馬騰騰和韓清清自到了賈府後,認識了很多人物,也親曆了不少《紅樓夢書中》情景和事件,不知不覺,今日已經是中秋節了。
中秋節是家族團圓的日子,賈母和子侄晚宴設在嘉蔭堂。嘉蔭堂前月台上,焚著鬥香,供著瓜餅果,隻坐了半壁。
賈母說,常日倒不覺得人少,今天人太少了,要是再去叫,他們都是有父母的,都去家裏應景,不好來,就叫女孩都坐那邊吧。
迎春、探春、惜春就出來,韓清清、林黛玉、史湘雲也來了。
賈母命人折了一枝桂花,一個媳婦在屏後擊鼓,作擊鼓傳花令,定規矩:花到誰的手裏,飲酒一杯,講一個笑話。幾點咚咚的鼓聲,時急時緩,時響時停,明月無語。一時大家玩了一場。
酒飯過後,賈母見月亮升到中天,比以前更加精彩可愛,便說:“如此好的月亮,不能不聽笛子。”……不久,隻聽見那桂花樹下,嗚嗚咽咽,悠悠揚揚,傳出笛聲來,配上這明月清風、天空地淨的美景,真讓人感到心情舒暢,所有憂慮一掃而光,大家都安靜下來。
夜深人靜,明月高懸,但隻聽桂花陰裏,嗚嗚咽咽,嫋嫋悠悠,又傳來一縷笛音。大家寂然而坐,夜靜月明,笛聲悲怨。
中秋之月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林黛玉也不禁對景感懷,自己一個人去附在欄杆上垂淚。
幸虧有史湘雲替她解悶,去除煩憂,史湘雲發了一通關於薛寶釵不管不顧姐妹之情,自己回家了的牢騷,又勸解慰了林黛玉一番,提議趁這月圓之夜,不如對景聯詩,明日羞她們一羞。
林黛玉見史湘雲這般勸慰她,釋懷了一些,對史湘雲說,你看這裏這等人聲嘈雜,有何詩興?史湘雲便說不如去凹晶館聯詩,兩人便一同前往。
史湘雲感歎道:“貧窮之家自以為富貴之家事事稱心,告訴他們不能遂心,他們也不相信,隻你我就有許多不遂心的事。”
林黛玉點頭道:“不但你我不稱心,就連老太太、太太以及寶玉、探丫頭等人,無論事大事小,有理無理,也不能遂心,何況你我旅居客寄之人了。”
史湘雲微笑著說:“是啊,我們雖然有些不如意,但是也不能放棄希望和努力。對景聯詩,或許能夠讓我們的心情好一些。”
林黛玉點點頭,跟著史湘雲一起走向凹晶館。兩人在館內找了一處安靜的角落,開始對景聯詩。她們的詩句如清泉般流淌出來,讓人陶醉其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史湘雲開口說道。她的詩句優美而又充滿哲理,讓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林黛玉接著說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她的詩句深情而又充滿情感,讓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親情的重要性。
兩人繼續聯詩,詩句如流水般流淌出來。她們的詩歌不僅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展現了她們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史湘雲和林黛玉又去到園中的小亭子裏,靈感如泉湧般迸發出來。她們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聯詩起來,詩句如同清泉般流淌出來,讓人陶醉其中。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林黛玉開口說道。這句詩對偶工整、高度凝練、耐人尋味,達到了詩歌藝術爐火純青之巔峰。
史湘雲聽後,不由得讚歎道:“這兩句詩真是妙極了!寒塘渡鶴影,讓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淒涼和孤寂;冷月葬花魂,則讓人想起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真是相得益彰啊!”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史湘雲接著說。這句詩表達了對青春美好的向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林黛玉聽後,不由得感歎道:“這句詩真是情真意切啊!人生若隻如初見,那麽我們就可以一直保持著那份純真和美好;可是秋風悲畫扇,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時光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真是令人感慨啊!”
兩人繼續聯詩,詩句如流水般流淌出來。她們的詩歌不僅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展現了她們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整個小亭子都被她們的詩歌所籠罩,仿佛置身於一個詩意盎然的世界之中。
就在史湘雲和林黛玉聯詩如火如荼之時,韓清清突然走過來小亭子裏。她也說要過來聯詩,與史湘雲和林黛玉相互切磋。
“綠野仙蹤鹿飲泉,紅樓玉砌蝶戀花。”韓清清開口說道。她的詩句清新脫俗,充滿了自然和生命力。
史湘雲和林黛玉聽後,不由得讚歎道:“這兩句詩真是妙極了!綠野仙蹤鹿飲泉,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好;紅樓玉砌蝶戀花,則讓人想起了那個繁華世界的美好和絢爛。真是相得益彰啊!”
“春風十裏不如你,夏雨百年無怨尤。”韓清清接著說道。她的詩句深情而又充滿哲理,讓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林黛玉聽後,不由得感慨道:“這句詩真是情真意切啊!春風十裏不如你,表達了對愛情的執著和珍視;夏雨百年無怨尤,則表達了對友情和親情的珍重和堅持。真是令人感動啊!”
三人繼續聯詩,詩句如流水般流淌出來。她們的詩歌不僅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展現了她們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整個小亭子都被她們的詩歌所籠罩,仿佛置身於一個詩意盎然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