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老學究講義警頑心
字數:3160 加入書籤
話說寶玉從外麵回來,回到了他居住的怡紅院。一走進屋子,就看到襲人從裏間走出來,她迎上前來,關切地問道:“你回來了嗎?”秋紋也在一旁回答道:“二爺早就回來了,剛才還在林姑娘那邊呢。”寶玉接著問:“今天有什麽事嗎?”襲人回答說:“其實並沒有什麽特別的事情。隻是剛才太太叫鴛鴦姐姐過來吩咐我們:現在老爺非常嚴厲地要求你讀書,如果再有丫鬟們和你開玩笑,就要按照晴雯和司棋的例子來處理。我想服侍你這麽久,聽到這樣的話,心裏也有些不舒服。”說著,襲人的心情變得有些低落。
寶玉見狀,連忙安慰她說:“好姐姐,你放心吧。我以後一定會專心讀書的,讓太太不再責怪你們。今天晚上我還要看會兒書,明天師父還要讓我講書呢。如果我需要幫忙,反正還有麝月和秋紋在,你就先去休息吧。”襲人聽了寶玉的話,說道:“如果你真的願意用心讀書,我們也會很高興地服侍你的。”
寶玉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加快了步伐,匆匆忙忙地吃完了晚飯。他迫不及待地叫人點上燈,然後從書架上翻出了之前念過的。他疑惑地問:“我應該從哪裏開始看呢?”於是,他隨意翻開一本書開始閱讀。每一章的內容,他似乎都能理解一些;但是,當他仔細推敲時,卻又覺得並不是很明白。
為了弄清楚其中的意思,寶玉先是查看了書中的小注,然後又閱讀了講章。就這樣,他一直忙碌到了深夜。看著手中的書,寶玉不禁心想:“我在詩詞方麵總是覺得得心應手,可是在這個上,我怎麽就感覺頭腦一片混亂呢?”他感到有些沮喪,便坐在書桌前發呆,陷入了沉思。
這時,襲人走了過來,關切地說:“寶玉,你已經勞累了一天了,還是先休息一下吧。學習這種事情,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見效的。”
寶玉嘴裏隻是隨意地應答著。麝月襲人才開始服侍他入睡,等到他們兩個也進入夢鄉後。然而,當寶玉醒來時,他仍然聽到寶玉在炕上翻來覆去的聲音。襲人問道:“你還醒著呢嗎?你最好別再胡思亂想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還要上學。”寶玉回答道:“我也是這麽想的,但是我就是睡不著。你能幫我把被子掀開一層嗎?”襲人說道:“天氣並不熱,還是不要掀開被子吧。”寶玉說:“我心裏真的很煩躁。”於是自己將被子掀開。襲人急忙爬起來按住他,用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發現他微微有些發燒。襲人說:“你別動了,你好像有點發燒。”寶玉說:“是嗎?”襲人問:“這是怎麽回事呢?”寶玉回答:“沒關係,是因為我心煩的原因。你別吵嚷,免得讓老爺知道了,他會說我裝病逃學。不然的話,怎麽病得這麽巧?明天好了,我就回學校去上課,就沒事了。”襲人也覺得他很可憐,說道:“那我就靠著你睡吧。”於是她和寶玉一起按摩了一會兒脊梁,不知不覺中,大家都睡著了。直到太陽升得很高的時候,他們才醒來。寶玉說:“不好了,已經晚了。”他急忙梳洗完畢,向襲人問好後,就匆匆趕往學校。代儒已經變了臉色,責備道:“怪不得你父親生氣,說你沒有出息。第二天你就變得懶散起來。這是什麽時候才來上課?”
寶玉將昨天發燒的事情詳細地描述了一遍,然後才繼續讀書。到了傍晚時分,代儒對他說:“寶玉,有一章書,你來講解一下。”寶玉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後生可畏”這一章。他心裏想:“還好!幸虧不是這兩本書。”於是問道:“怎麽講呢?”代儒說:“你把節旨句子仔細地講出來。”寶玉先把這章書大聲朗讀了一遍,然後說:“這章書是聖人用來勉勵年輕人的,教導他們要抓住時機努力,不要讓自己落到──”說到這裏,他抬頭看了看代儒。代儒明白了他的意思,微笑著說:“你隻管說,講解書籍並沒有什麽需要避諱的。上說:‘臨文不諱’。你隻管說,不要讓自己落到什麽地步?”寶玉回答:“不要讓自己到了年老時還一事無成。先通過‘可畏’這兩個字激發年輕人的誌氣,然後再用‘不足畏’三個字提醒他們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說完,他看著代儒。代儒說:“這樣講也還可以。那串講呢?”寶玉回答:“聖人說:人在年輕的時候,心思、才力都很強,樣樣都聰明能幹,這是很可怕的。誰能預料到他未來的日子會怎麽樣呢?如果一個人虛度光陰,到了四十歲、五十歲還沒有成就;雖然他年輕時看起來很有出息,但到了那個時候,他的一生就沒有人會敬畏了。”代儒笑著說:“你剛才對節旨的解釋還算清楚,隻是句子裏有些孩子氣。‘無聞’這兩個字並不是指不能做官。‘聞’是指真正能夠明理見道的人,即使不做官也是有聲望的;否則,古代聖賢中有‘遯世不見知’的人,難道他們也是無聞嗎?‘不足畏’是用來讓人預知未來的,與‘焉知’的‘知’字相對應,並不是害怕的意思。要從這些地方去理解,才能更深入地領會。”
“你理解了我所講的內容嗎?”寶玉回答道:“我已經理解了。”代儒接著說道:“還有一章,你也講解一下。”說完,代儒向前翻到了下一篇,並指給寶玉看。寶玉看到標題是“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寶玉覺得這一章有些觸動他的內心,於是他微笑著說:“這句話沒有什麽特別需要講解的。”代儒反駁道:“胡說!比如在考試中出現了這個題目,你也會說你不知道怎麽做嗎?”寶玉無奈地回答:“是的,聖人看到人們不願意追求美德,而對美色卻如此癡迷,但實際上美德是我們本性中本就存在的東西,人們卻偏偏不願意去追求它。至於美色,雖然也是天生就有的,沒有人不喜歡的,但道德是天理,而美色是人的欲望,人們怎麽會把天理看得像人欲一樣重要呢?孔子這樣說雖然是歎息的話,但也表達了希望人們能夠回歸正道的意思。而且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對美德的追求隻是表麵的,真正要像追求美色一樣去追求美德,那才是真正好的。”代儒點頭道:“這也講得不錯。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既然你懂得聖人的話,為什麽還會犯這兩件毛病呢?我雖然不在家,但你的父親也沒有告訴我你的具體情況,其實我對你的毛病了解得很透徹。作為一個人,怎麽能不追求進步呢?你現在正是‘後生可畏’的時候。‘有聞’和‘不足畏’都在於你自己的努力。我現在限你一個月內,把之前學過的舊書全部整理清楚。然後再花一個月的時間學習文章寫作,之後我會出題目讓你寫文章。如果你懈怠了,我是絕對不會容忍的。古人說:‘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要牢記我的話。”寶玉答應了下來,也隻能每天按照課程要求努力學習。關於這個話題就先不說了。
且說寶玉上學之後,怡紅院中變得異常寧靜和閑暇。襲人覺得這是一個好時機,可以開始做一些手工活計。她拿起針線,準備繡一個檳榔包兒。想到如今寶玉有了功課,丫頭們也不再挨餓受凍了,如果早些日子就這樣安排,晴雯就不會落到那樣悲慘的結局了。兔死狐悲,襲人不禁感歎起來。
突然,襲人又想到了自己的終身大事。她明白自己並不是寶玉的正妻,隻是一個偏房。雖然寶玉的為人還算可靠,但她擔心將來會娶到一個厲害的妻子,自己就會像尤二姐和香菱一樣受苦。素來觀察賈母、王夫人和鳳姐兒的態度,以及黛玉時常流露出的話語,襲人自然而然地認為黛玉就是那個厲害的人。黛玉本身就是一個多心的人。
想到這裏,襲人感到臉紅心跳加速,手中的針也不知戳到了哪裏。她放下手中的活計,決定去黛玉那裏試探一下她的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