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散花寺神簽驚異兆

字數:5282   加入書籤

A+A-


    話說鳳姐整理好自己的發型,換上了一身新衣服。她沉思片刻,雖然自己不打算親自去參加活動,但覺得還是應該給寶釵帶個口信。此外,寶釵作為新媳婦第一次出門,自然需要有人去照顧和關心一下。於是,鳳姐先去見了王夫人,閑聊了幾句後,便來到了寶玉的房間。
    一進門,鳳姐就看到寶玉穿著衣服,懶洋洋地躺在炕上,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寶釵梳頭。鳳姐站在門口,直到寶釵回頭才發現了她,連忙起身讓座。寶玉也趕緊爬起來,鳳姐這才笑嘻嘻地坐了下來。寶釵責怪麝月說:“你們看到二奶奶進來,怎麽也不提醒一聲?”麝月笑著回答:“二奶奶剛才進來時不是擺手示意我們不要說話嗎?”
    鳳姐轉向寶玉說:“你還不走,等什麽呢?這麽大個人了,還這麽小孩子氣。人家各自梳頭,你爬在旁邊看什麽?我們整天都在一起,還沒看夠嗎?也不怕丫頭們笑話?”說著,她又哧的一笑,瞪了他一眼。
    寶玉雖然也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但他並沒有在意。他的行為讓寶釵感到非常尷尬,她的臉紅得像火燒一樣,她既不想聽,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就在這時,襲人端著茶走過來,寶釵隻得找話題搭訕,自己遞了一袋煙給鳳姐兒。鳳姐兒笑著站起來接了煙,對寶釵說:“二妹妹,你別管我們的事,你快穿衣服吧。”
    寶玉也在一旁找話題搭訕,忙著找這個,弄那個。鳳姐看了他一眼,對他說:“你先去罷,那裏有個爺們等著奶奶們一塊兒走的理呢?”寶玉回答說:“我隻是嫌我這衣裳不大好,不如前年穿著老太太給的那件“雀金裘”好。”鳳姐聽了,故意慪他道:“你為什麽不穿?”寶玉回答道:“穿著太早些。”
    鳳姐突然想起了之前的一些話,她後悔自己說錯了。幸好寶釵和王家是親戚關係,隻是那些丫鬟們已經聽到了,讓她感到有些尷尬。襲人接著說:“二奶奶還不知道呢,就是他也不再穿那件衣服了。”鳳姐問:“是什麽原因?”
    襲人回答:“告訴二奶奶吧,我們這位爺做的事情總是出人意料的。那一年因為二舅太爺的生日,老太太給了他那件衣服,誰知道那天就燒掉了。我媽生病了,我不在家。那時候還有晴雯妹妹在,聽說她整夜給縫補好了,第二天老太太才沒有發現。去年有一天,天氣很冷他去上學,我叫焙茗把那件衣服拿去給他披上,誰知道他看到那件衣服就想起晴雯來了,說再也不穿了,叫我替他收起來一輩子。”
    鳳姐還沒等襲人說完,就打斷她說:“你提晴雯,真是可惜啊!那個孩子長得好看手也巧,就是嘴巴厲害些。偏偏太太不知道聽信了什麽謠言,竟然把她活活地害死了。還有一件事:那天我看到一個廚房裏柳家的女人,她的女兒叫五兒,那個丫頭長得和晴雯一模一樣。我心裏想叫她進來,後來問了她媽媽,她媽媽說很願意。我想著寶二爺屋裏的小紅跟了我去了,我還沒還給他呢,就把五兒補過來吧。
    平兒說:‘太太那天說了,凡是像那個樣子的都不派到寶二爺屋裏去。’所以我也就放下了這個念頭。現在寶二爺也已經成家了,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呢?不如我就叫他進來吧——隻是不知道寶二爺願不願意?如果他想懷念晴雯的話,隻要看見這個五兒就行了。”寶玉本來要走的,聽到這些話又呆住了。
    襲人說:“為什麽不願意呢?早就想讓他進來了,隻是因為太太說的話太堅決了而已。”鳳姐說:“那麽明天我就叫他進來吧。在太太麵前有我在呢。”寶玉聽了之後非常高興,才走到賈母那邊去了。
    在這個場景中,寶釵正在穿著衣服。鳳姐兒看著她和她的丈夫如此恩愛纏綿,心中不禁想起了賈璉剛才那種失落的神情,感到非常傷心。她無法再坐在原地,於是起身向寶釵微笑著說:“我和你一起去太太的屋子裏吧。”說完,她笑著離開了房間,與寶釵一同去見賈母。
    與此同時,寶玉正在賈母麵前告訴她他要去舅舅家的事情。賈母點頭表示同意,並對他說:“去吧,隻是要少喝酒,早點回來,你的身體狀況才剛剛好轉。”寶玉答應著離開了房間,剛走到院子裏,他又轉身回來,在寶釵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但具體內容不得而知。寶釵聽後笑著說:“好的,你快去吧。”然後催促著寶玉離開。
    在這個場景中,賈母和鳳姐正在與寶釵交談,他們的對話還沒有超過三句。突然,秋紋走了進來,她帶來了一個消息:“二爺打發焙茗回來說,請二奶奶。”寶釵有些疑惑地問:“他又忘了什麽,又叫他回來?”秋紋回答說:“我叫小丫頭問了焙茗,他說是二爺忘了一句話,二爺叫我回來告訴二奶奶:若是去呢,快些來罷;若不去呢,別在風地裏站著。”
    聽到這裏,賈母、鳳姐以及在場的老婆子和丫頭們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寶釵的臉上泛起了紅暈,她嗔怪地瞪了秋紋一眼,說道:“好個胡塗東西!這也值的這麽慌慌張張跑了來說?”秋紋也笑著回去叫小丫頭去罵焙茗。
    那焙茗一邊跑著,一邊回頭說道:“二爺把我巴巴兒的叫下馬來,叫回來說的。我若不說,回來對出來,又罵我了。這會子說了,他們又罵我!”
    那個活潑的小姑娘,滿臉笑容地跑回來,向賈母報告了一些事情。賈母看著寶釵,溫和地說:“你可以走了,省得他這麽擔心。”寶釵聽了,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但又被鳳姐逗樂,隻好笑著離開了。
    這時,散花寺的姑子大了走了進來,恭敬地向賈母請安,然後見過了鳳姐,便坐下來喝茶。賈母看著她,問道:“這些日子你怎麽沒來?”大了回答說:“因為這幾天廟裏正在舉行一些活動,有幾位誥命夫人不時在廟裏坐鎮,所以我沒有空閑時間過來。今天我特意來告訴老祖宗:明天還有一家要舉行活動,不知道老祖宗是否願意參加?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去隨喜一下。”
    賈母好奇地問:“是什麽活動?”大了解釋說:“上個月,王大人府上發生了一些不吉利的事情,有人看見神鬼出沒。而且那位太太在晚上還看見了去世的老爺。因此,昨天她來到我們廟裏,告訴我要在散花菩薩麵前許願燒香,做四十九天的水陸道場,祈求家宅平安,亡者升天,生者得福。所以我一直忙著處理這些事情,沒有時間來看望老太太。”
    話說王熙鳳,平日裏最是厭惡這些神鬼之事。自從昨夜遇見了鬼魂,她的心中總是充滿了疑惑和不安。如今聽了大了的這番話,她不禁對往日的看法產生了改變,已經相信了三分。於是,她好奇地問道:“這散花菩薩是誰?他怎麽就能避邪除鬼呢?”
    大了見她問起,便知道她已經有些信服了。他回答道:“奶奶要問這位菩薩,等我告訴你奶奶知道:這個散花菩薩,根基不淺,道行非常,生在西天大樹國中。父母打柴為生。養下菩薩來,頭長三角,眼橫四目,身長八尺,兩手拖地。父母說這是妖精,便棄在冰山背後了。誰知這山上有一個得道的老猢猻出來打食,看見菩薩頂上白氣衝天,虎狼遠避,知道來曆非常,便抱回洞中撫養。誰知菩薩帶了來的聰慧,禪也會談,與猢猻天天談道參禪,說的天花散漫,到了一千年後,便飛升了。至今山上猶見談經之處,天花散漫,所求必靈,時常顯聖,救人苦厄。因此,世人才蓋了廟,塑了像供奉著。”
    鳳姐道:“這有什麽憑據呢?”大了道:“奶奶又來搬駁了。一個佛爺可有什麽憑據呢?就是撒謊,也不過哄一兩個人罷咧,難道古往今來多少明白人多被他哄了不成?奶奶隻想,惟有佛家香火曆來不絕,他到底是祝國裕民,有些靈驗,人才信服啊。”
    鳳姐聽了覺得大有道理,因道:“既這麽著,我明兒去試試。你廟裏可有簽?我去求一簽,我心裏的事簽上批的出來,我從此就信了。”大了道:“我們的簽最是靈的,明兒奶奶去求一簽就知道了。”賈母道:“既這麽著,索性等到後日初一,你再去求。”說著,大了吃了茶,到王夫人各房裏去請了安,回去。不提。
    這裏鳳姐勉強紮掙著,到了初一清早,令人預備了車馬,帶著平兒並許多奴仆來至散花寺。大了帶了眾姑子接了進去,獻茶後,便洗手至大殿上焚香。那鳳姐兒也無心瞻仰聖像,一秉虔誠,磕了頭,舉起簽筒,默默的將那見鬼之事並身體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才搖了三下,隻聽唰的一聲筒中攛出一支簽來。於是叩頭,拾起一看,隻見寫著“第三十三簽,上上大吉”。大了忙查簿簽看時,隻見上麵寫道:“王熙鳳衣錦還鄉。”
    當鳳姐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她感到十分驚訝。她急忙向大了詢問:“古人中也有叫王熙鳳的嗎?”大了聽到這個問題後,笑了起來,回答說:“奶奶您最是通曉古今的,難道您不知道漢朝時期有一個名叫王熙鳳的人曾經求官的事情嗎?”
    周瑞家的在旁邊也笑了起來,她說:“前年李先兒還跟我們說起過這個故事呢。我們還告訴他要尊重奶奶的名字,不要隨便叫。”鳳姐聽後笑了笑,說:“是啊,我竟然忘記了這件事情。”說著,她又繼續往下看,隻見底下寫著:
    去國離鄉二十年,於今衣錦返家園。蜂采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訟宜和。婚再議。三人木。事更哀。
    在看完簽文之後,鳳姐並沒有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這時,大了開口說道:“奶奶,這是一個非常吉利的預兆。您從小就在這裏長大,從來沒有回過南京吧?現在老爺被派往外地任職,或許他會接家眷一起去,順便回家探望,這樣一來,奶奶豈不是要‘衣錦還鄉’了嗎?”說著,他一邊抄錄了簽文交給丫頭,一邊繼續說道。
    鳳姐聽了這話,心中半信半疑。大了見狀,便擺上了齋飯。然而鳳姐隻是稍微動了動筷子,就放下了碗筷準備離開。臨走時,她還給了大了一些香火錢作為答謝。大了雖然苦苦挽留,但最終還是無法留住她,隻得讓她離去。
    回到家中,鳳姐見到了賈母、王夫人等人。她們問起剛才的簽文,於是命人進行解讀。結果大家都非常高興地說:“也許老爺真的有這樣的打算,我們去一趟也無妨!”看到大家都這麽說,鳳姐兒也就相信了這個說法。至於具體的情況如何,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在這一日,寶玉正沉浸在午睡的甜美中。當他慢慢睜開眼睛,發現身邊的寶釵不見了。他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寶釵通常都會在他醒來的時候陪在他的身邊。他正要起身去尋找寶釵的時候,寶釵恰好走了進來。
    寶玉看到寶釵,立刻問道:“你剛才去哪裏了?我竟然半日都不見你。”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對寶釵的關心和疑惑。
    寶釵聽到寶玉的詢問,微笑著回答:“我剛才去給鳳姐姐瞧一回簽。”她的聲音中充滿了輕鬆和愉快。
    寶玉聽到這個答案,立刻產生了興趣,他問寶釵:“那個簽是怎麽樣的?”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
    寶釵把簽帖念了一遍,然後說:“家中人人都說好的,但據我看,這“衣錦還鄉”四字裏頭還有緣故,後來再瞧罷了。”她的語氣中充滿了深思熟慮。
    寶玉聽到這個解釋,立刻反駁道:“你又多疑了,妄解聖意。“衣錦還鄉”四字,從古至今都知道是好的,今兒你又偏生看出緣故來了。依你說,這“衣錦還鄉”還有什麽別的解說?”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不滿和質疑。
    寶釵正要解釋,突然王夫人那邊打發丫頭過來請二奶奶,寶釵立刻過去。寶玉看著寶釵的背影,心中充滿了疑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他決定等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