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 雨村遇恩公指點迷津

字數:4146   加入書籤

A+A-


    話說賈雨村,這位曾經的落魄書生,如今已經升任京兆府尹,同時還負責稅務事務。有一天,他需要出城去查勘開墾地畝的情況,途中經過知機縣,來到了急流津。正當他準備渡過彼岸時,因為等待隨行的人員和馬匹,所以暫時停下了轎子。
    賈雨村坐在轎子裏,心情有些激動。他回想起自己當初的落魄日子,如今卻能夠擔任如此重要的職位,實在讓他感慨萬分。他深知自己的成功離不開賈府的培養和支持,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和才華。
    正當他沉思之際,轎子突然停了下來。他掀開轎簾,看到了急流津的壯麗景色。河水湍急,波濤洶湧,仿佛在向他展示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麗。
    賈雨村下了轎子,走到河邊。他看著對岸的土地,心中充滿了期待。這次出城查勘地畝,是他擔任京兆府尹以來的一項重要任務。他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查勘,了解土地的開發情況,為京城的發展做出貢獻。
    然而,正當他準備渡過彼岸時,他卻遇到了一些麻煩。隨行的人員和馬匹還沒有到達,他隻能暫時停下腳步。他環顧四周,發現附近有一座小村莊,於是他決定先到村莊裏稍作休息。
    賈雨村走進村莊,村民們熱情地迎接著他。他們聽說他是京兆府尹,都感到非常榮幸。賈雨村與村民們交談,了解到這個村莊的生活狀況和困難。他想日後要幫助村民們解決困難。
    在這個時刻,他的目光被村邊一座小廟所吸引。這座廟宇的圍牆已經破敗不堪,倒塌在地上,露出了幾株蒼老的古鬆樹。賈雨村從轎子裏走了出來,慢慢地走進了廟內。他看到廟內的神像金身已經脫落,殿宇也歪斜不正。旁邊還有一塊斷石碑,字跡模糊不清,讓人看不明白。他想要走到後殿去看看,卻發現後殿被一株翠綠的柏樹遮擋住了視線。在柏樹下,有一間茅草屋,屋內有一個道士正在閉目打坐。
    賈雨村走近那間茅草屋,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敬畏。他輕輕推開門,進入了屋內。屋內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清香,讓人感到寧靜和舒適。道士依然閉目打坐,仿佛沒有察覺到賈雨村的到來。
    賈雨村環顧四周,發現屋內陳設簡單而古樸。牆壁上掛著一幅古老的山水畫,畫麵中的山巒起伏,水流潺潺,給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感覺。屋內還有一張木製的床榻,上麵鋪著一床白色的被子,看起來幹淨整潔。
    賈雨村靜靜地坐在床榻旁,開始觀察道士的神態。他發現道士的臉上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氣息,仿佛與天地相通。他的呼吸平穩而有節奏,身體散發著一股神秘的力量。
    賈雨村走近一看,覺得這個道士的麵孔非常熟悉,仿佛在哪裏見過,但一時又想不起來。他的隨從想要大聲喊叫,卻被賈雨村製止了。他慢慢地向前走去,輕聲叫道:“老道。”那道士微微睜開眼睛,微笑著問:“貴官有何事?”賈雨村便說:“本府出城查勘事件,路過此地,見老道靜修自得,想來道行深通,意欲冒昧請教。”
    那道人微笑著說道:“來自有地,去自有方。”賈雨村看出這道士絕非尋常之輩,於是深深地作揖一禮,尊敬地問道:“老道士從何處修行,在此建廬?這座廟的名字是什麽?廟中一共有多少人?如果想要真正修行,難道沒有名山嗎?如果想結緣,為何不通過大路?”
    那道士回答道:“葫蘆是安身立命之所,何須在名山之上修建道廬?廟名早已隱藏,斷壁殘垣猶存,人影相隨,何須募化?豈能像那些‘玉在櫝中求善價,釵在匣內待時飛’的人一樣呢?”
    賈雨村聽了道士的話,心中一動。他想起了自己曾經在京城的寺廟裏見過這位道士。那時候,他還是一個年輕的官員,正在尋找人生的指引。而這位道士給了他一些智慧和啟示。
    賈雨村感激地看著道士,說道:“原來您就是那位曾經給我指點迷津的前輩。我一直想再次見到您,向您請教一些問題。”
    道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貴官有心向道,實屬難得。請坐下說話吧。”
    雨村原本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他的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然而,當他第一次聽到“葫蘆”這兩個字時,緊接著又聽到了“釵玉”這個詞語,他突然想起了甄士隱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甄士隱是一個道士,他以葫蘆和釵玉為道具,展現了人生的真諦。
    雨村對這個故事非常感興趣,他決定仔細觀察那個道士一番。他發現,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但這個道士的容貌依然如故。他的臉上依然帶著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深邃的智慧。
    於是,雨村讓周圍的人都退下,然後問道:“您家莫非是甄老先生嗎?”他的聲音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那道人微微一笑,回答道:“什麽‘真’?什麽‘假’?要知道‘真’即是‘假’,‘假’即是‘真’。”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
    雨村被道士的回答所震撼,他開始思考著“真”與“假”之間的關係。他意識到,人們常常將事物分為真假兩個極端,但實際上,真實與虛假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有時候,看似真實的事物可能隻是一種幻象,而看似虛假的事物卻可能蘊含著深刻的真理。
    當雨村聽到道士說出“賈”字時,他更加確信了自己的猜測。於是,他重新向道士行禮,說道:“學生自從蒙受您的慷慨贈禮來到都城,托庇於王公,受到聖上的任命,才知道老先生已經超脫塵世,飄然升入仙境。學生雖然思念之情切切,但自知自己隻是一個風塵俗吏,無法再次見到仙顏。如今在此處相遇,實在是我的榮幸!懇請老仙翁指點我這個愚鈍之人。如果您不嫌棄我,京城離這裏很近,學生一定會供奉您,讓您能夠朝夕教誨我。”
    那道人也站起來回禮,說道:“我在蒲團之外,不知道天地間還有什麽事物。剛才尊官所說的那些話,貧道一概不懂。”說完,他又坐了下來。
    雨村心中一動,他感到這位道士似乎並不了解世間的事物,但他仍然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指導。於是,他繼續說道:“老仙翁,學生雖然來自塵世,但我對修行之道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我希望能夠學習一些道家的智慧和修煉方法,以便能夠在塵世中更好地修身養性。”
    道士微微一笑,他看出了雨村的真誠和渴望。他緩緩地說道:“年輕人,你的願望是可貴的。然而,修行之道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努力。你是否有足夠的毅力和決心去追求?”
    雨村毫不猶豫地回答道:“老仙翁,我願意付出一切努力去追求修行之道。我相信隻要我堅持不懈,一定能夠取得進步。”
    道士點了點頭,他說道:“好吧,既然你如此堅定,我可以給你一些指導。首先,你要明白修行之道並不是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和功名利祿,而是要超越塵世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平靜和智慧。你需要學會放下世俗的欲望和執念,專注於內心的修煉。”
    雨村聽後心中一片明朗,。他對道士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說道:“謝謝老仙翁的指點和教誨!我會努力修行,不負您的期望。”
    雨村心中又開始懷疑起來:“難道他不是甄士隱嗎?為什麽他的相貌如此相似?我們離別已經十九年了,但他的麵色依然如舊。一定是他修煉有成,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前世身份。但我既然遇到了恩公,又不能當麵錯過這個機會。看來不能用富貴來打動他,更不用說妻女之間的私事了。”想到這裏,他又說道:“仙師既然不肯透露前因後果,弟子怎麽能忍心呢?”
    雨村深知甄士隱修煉有成,擁有非凡的能力。他相信甄士隱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前世身份,可能是因為他不希望被人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這種修煉者常常選擇隱居山林,遠離塵世紛擾,追求內心的平靜和超脫。
    於是,雨村再次開口說道:“仙師既然不肯透露前因後果,弟子怎麽能忍心呢?弟子願意以最真誠的心向您學習,無論您是否願意透露您的前世身份。請仙師看在弟子一片誠心的份上,給予我一次機會。”
    正當雨村準備下跪行禮的時候,突然從門外走進來一個人,他向雨村稟報道:“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請您盡快過河。”雨村此時正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就在這時,那位道人開口說道:“尊敬的官人,請您迅速登上對岸,我們還有見麵的機會。如果耽擱太久,風浪就會立刻湧起。如果您不嫌棄的話,貧道將來還會在渡口等候您的教誨。”說完這番話後,道人又閉上眼睛開始打坐。
    雨村無奈之下,隻得向道人告別,離開了廟宇。他正準備過河時,突然看到有一個人飛快地朝他奔來。雨村並不知道這個人是誰,隻能留待下一回再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