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梅花三琴聲悠悠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這日,寶玉去探望寶釵,寶玉與寶釵並肩坐在暖意融融的屋內。他們的對話如涓涓清泉,暖和而和煦。寶玉,這位賈府的寵兒,生來就帶著玉的靈性。他聰明伶俐,有著純善的內心。他的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如貓眼一般,對世間萬物都充滿了獵奇與探索。而寶釵,美麗端莊、沉穩內斂。她身上那陣奇妙的氣息,像一團迷霧,深深吸引著寶玉去探尋。
寶玉瞥見寶釵床幔上懸掛著一支玉笛,心中不禁泛起微瀾。他依稀記得那日在螃蟹詩歌會上,寶釵那如天籟之音的笛聲,如晨曦初現,令人陶醉。他抑不住心中的好奇,便向寶釵詢問當日吹奏的是何曲子,它又有著怎樣的來曆。
寶釵微微笑,那笑容如春水微波,她輕聲道:“那日我吹奏的曲子,名叫‘梅花三弄’,它本是一首笛曲,後來也成為了琴曲。”她的聲音仿佛是微風輕拂著琴弦,低沉而優雅。
“梅花三弄”,寶玉重複著這個美麗的名字,它像是一首富有詩意的樂章,引領著他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
寶釵娓娓道來,她說起了那個在東晉的都城建康,王徽之應召而來的故事。那日,王徽之乘坐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遇到了桓伊。盡管兩人並不相識,但船上一位客人的一句話,讓王徽之知道了這位高官貴胄的身份。他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在這簡短的話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王徽之的自信與灑脫。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欣然應允,下車上船。他坐在胡床上,出笛吹奏起那“梅花三弄”,笛聲高妙絕倫,令人如癡如醉。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這就是那個曠達不拘禮節、磊落不著形跡的晉人的風範,它由此事可見一斑。
寶玉聽著寶釵的講述,仿佛穿越了時空,置身於那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場景之中。他感到了那種脫離塵世紛擾的寧靜,那種心靈的自由與思想的靈動。而那支玉笛,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一扇通向古老文明的大門。
隨著寶釵的講述,寶玉仿佛看到了梅花盛開在桓伊的笛聲中,如詩如畫。他感受到了王徽之的自信與灑脫,那種無拘無束、磊落灑脫的個性。而桓伊那高妙絕倫的笛聲,則像是在訴說著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化底蘊與精神風貌。
“梅花三弄”,寶玉心中默念著這個美麗的名字,它如同一首優美的詩歌,令他感受到了古老的文明與現代的情感交融。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仍能從這些古老的故事中汲取智慧與力量,感受那種永恒的美與力量。
寶玉與寶釵相對而坐,兩人沉默著,仿佛在品味著那個美好的故事帶來的甘甜與寧靜。他們的心境在這片靜謐中得到了升華,一種深深的情感在空氣中流動。這就是他們所追求的——那種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與傳承,那種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
“姐姐,你身上是什麽香氣?我以前從未聞到過這種味道。”寶玉突然又興奮起來,他湊近寶釵,目光誠摯地望著她。
寶釵淡然一笑,猶如春日裏的暖陽,照亮了周遭的一切。她眉眼一彎,輕聲細語道:“我最討厭用香料熏衣服了。好好的衣裳,為什麽要用香料熏呢?”
寶玉聽後一愣,心想這世間竟有人對香料不感興趣,倒也稀奇。他撓了撓頭,仍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那這究竟是什麽香氣呢?”
寶釵沉思了片刻,腦海中閃過一絲靈光。她如秋水般的眼眸裏湧動著笑意:“對了,是我早上服用的冷香丸的氣味。”
寶玉聞後,隻感覺心曠神怡,忍不住流露出驚喜之色:“什麽‘冷香丸’,這麽好聞?好姐姐,能不能給我一顆嚐嚐呢?”
寶釵聞言,忍不住笑出聲來:“你又胡鬧了。藥是隨便亂吃的嗎?”雖然嘴上這般說,但她心裏卻明白,寶玉不過是出於好奇,想要嚐試這冷香丸。於是她微笑著搖了搖頭:“這可不成。冷香丸是我特意找醫師開的,可不能給你亂吃。”
自此之後,寶玉對寶釵身上的冷香丸氣味愈發癡迷。每每與寶釵相處時,他總是忍不住細細品味著那淡雅宜人的香氣。而寶釵也樂於將冷香丸的知識分享給寶玉,讓他對這種奇特的藥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寶玉為了調配出那獨特的冷香丸氣味,四處尋訪名醫,學習醫藥知識。而寶釵則以自己的智慧和善良引導著他,使得這段旅程充滿了溫馨與歡樂。
在一個晨,寶玉輕輕舔了舔那顆丸藥,隻感覺舌尖上傳來一陣清香微甜的味道,猶如品嚐甘露一般美妙。他不禁欣喜若狂:“好姐姐,成功了!”在馬騰騰和韓清清的幫助下,終於成功調配出了冷香丸,後世改進提煉為“氨茶堿”藥片,是一種治療哮喘病的良藥。
寶釵看著他那喜出望外的模樣,心中也是滿滿的欣慰。她淡然一笑:“隻要心中有愛,便沒有什麽不能克服的困難。”
在那個寧靜的夜晚,月光如水,灑在賈府的古樸庭院裏。這是一個平常的夜晚,然而,隨著麝月的一聲驚叫,寧靜被打破。
“快看!快快來看!這撕裂的扇子上題了一些古怪的字符!”麝月的叫聲充滿了驚訝和興奮。她的聲音清脆而獨特,猶如清晨的鳥鳴,將人們從日常的沉靜中喚醒。
韓清清放下了手中的活計,拾起那把扇子,凝目望去。她的眼神在那些缺胳膊少腿的字符上流連,她的手指輕輕地撫過每一個字跡,仿佛在讀取一個古老的故事。她的臉上閃過一絲了然,她說:“別大驚小怪,這是“梅花三弄”琴譜,我也可以彈奏的”。
話語間,賈寶玉也聞聲而來,他的目光在琴譜上短暫的停留,然後轉向了那把古琴。他讓麝月拿出那把蔣玉菡贈送的古琴,交給了韓清清。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期待:“清清,這可是蔣玉菡送我的禮物,你要好好彈奏,讓我們都聽聽你的琴藝。”
韓清清微微點頭,她開始彈奏。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躍,如同山澗流水般流暢。她的琴聲如同一股清泉,悠然自得,洗滌著每一個聽眾的心靈。那音符如同一隻隻小鳥,在空中歡快地跳躍,將夜晚的寧靜打破,帶來了生動的氣息。
隨著琴聲的流動,王夫人、薛寶釵、林黛玉等賈府的姊妹們也被吸引而來。他們的步伐輕盈,如同月光下的花朵,悄然而至。他們圍坐在韓清清周圍,聆聽著那悠揚的琴聲,感受著那獨特的旋律。
琴聲中,他們仿佛看到了那一片銀白的梅花,淩霜傲立,不畏嚴寒。每一個音符都像是梅花的花瓣,在寒風中輕輕飄落,帶著一種堅韌和毅力。那琴聲中透露出一種深沉的哀愁,但同時也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
當琴聲結束時,周圍一片寂靜。聽眾們仿佛被琴聲所淹沒,沉浸在那悠揚的旋律中。然後,一陣掌聲傳來,打破了寧靜。那是王夫人和薛寶釵帶頭鼓掌,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讚賞和敬意。
林黛玉則是滿臉的驚訝和敬佩。她走到韓清清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清清姐姐,你的琴藝真是舉世無雙。”她的話語中充滿了真誠和敬意。
那個夜晚,月光如水,琴聲如夢。韓清清的琴藝讓每一個聽眾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感動。那琴聲如同一個故事,講述了梅花的堅韌和高潔。它也像一首詩,喚醒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這個故事在這個寧靜的夜晚結束時,卻留下了一種永恒的感動。
午間的陽光透過紗窗灑在靜謐的庭院中,王夫人、薛寶釵、林黛玉等諸位姊妹靜靜地坐在涼亭下,享受著琴音帶來的寧靜。這琴音如山澗溪流,悠揚激昂,引人入勝。
突然,一個丫鬟急匆匆地跑進庭院,朗聲報道:“史大姑娘來了。”話音剛落,就見史湘雲帶著一眾丫鬟媳婦走進了院子。寶釵和黛玉等人立刻迎上前去,他們在階下與史湘雲相見,彼此間的親切感無需多言。
眾人相互寒暄後,進入房中坐下,賈母關懷地問候著他們。史湘雲笑著回應,舉止間透露著天真爛漫。看著史湘雲活潑的樣子,王夫人打趣道:“你們這是在做什麽?”史湘雲笑容滿麵地回答:“都是二嬸嬸讓我穿的,我其實不太願意穿這些。”
寶釵在一旁微笑著說:“姨娘可能不知道,他更喜歡穿別人的衣服。你還記得舊年三四月的時候嗎?他在這裏住著的時候,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甚至還把寶兄弟的帽子戴上,把他當成了寶兄弟。他站在那椅子後麵,逗得老太太一直在叫他‘寶玉,你過來,小心別讓那上麵的燈穗子灰了你的眼睛’。他隻是笑,就是不過去。最後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出來,老太太也笑了。”
林黛玉接過話茬,說道:“這算什麽。我記得前年正月的時候,他來我們這裏住了沒兩天就下起了雪。那天老太太和舅母剛從廟裏回來,他們的新猩猩氈鬥篷還在那裏。誰知道他眼花看錯了,就把那個鬥篷披在了自己身上。那個鬥篷又大又長,他就拿了個汗巾子綁在腰上,然後和丫頭們在後院子裏玩雪人。結果他一跤跌進了溝裏,弄得一身泥水。”
眾人聽到這裏,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寶釵看著周奶媽笑道:“周媽,你們家的姑娘還是那麽淘氣嗎?”周奶媽也笑了。迎春則笑著說:“淘氣也就算了,我就是嫌她話太多。她就算在那裏躺著,也要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也不知道她哪兒來那麽多話。”
王夫人則說:“現在應該好多了。前幾天有人家來提親,看起來他是真的有婆家了。”賈母聽後問道:“你們今天要住在這裏還是要回家去?”周奶娘帶著笑意說道:“老太太沒有看見衣服都帶了來,可不住兩天?”史湘雲好奇地問道:“寶玉哥哥不在家麽?”
就在他們談論著的時候,隻見寶玉興高采烈地走了進來,臉上洋溢著笑容,他開心地說道:“雲妹妹來了。怎麽前兒打發人接你去,怎麽不來?”王夫人有些無奈地解釋道:“這裏老太太才說這一個,他又來提名道姓的了。”
午後的陽光透過紗窗灑在庭院中,琴聲依舊悠揚。在這寧靜的午後,他們的笑聲和談話聲與琴音交織在一起,編織成一幅美好的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