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高山詩社春滿園
字數:5999 加入書籤
深夜的賈府靜謐深邃,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庭院,映出淡淡的銀霜。在這寂靜的夜晚,寶玉的寢室卻燈火通明,人影綽綽。
原來,那花襲人並未入睡,她隻是故意裝作沉睡,引著寶玉來尋她玩耍。先聽見寶玉說字問包子,她便保持著安靜,不必起來。摔了茶鍾的聲響,卻觸動了她的警覺,於是她連忙起身。
這時,早有賈母那邊的人來詢問:“發生了什麽事?”襲人忙回應道:“我剛倒的茶,叫雪滑倒了,失手砸了茶鍾。”她以一語帶過,略去了事情的真相。一麵又勸寶玉道:“你若是誠心要攆他走,我們都願意離開,不如就勢兒連我們一齊攆了,你也不愁沒有好的來伏侍你。”
寶玉聽後,方才不言語了。襲人等便攙他到炕上,幫他脫下衣裳。不知寶玉口內是否還說了些什麽,隻覺得他口齒纏綿,眉眼愈加餳澀。襲人忙伏侍他睡下,輕輕地摘下那“通靈寶玉”,用絹子包好,塞在褥子底下,恐怕次日帶時冰了他的脖子。那寶玉一枕上枕頭就深深地睡著了。
次日醒來,清晨的曙光透過碧紗窗,灑在臥房的雕花木床上。床邊,一盞紅木嵌玉小幾,擺著一隻鑲金嵌寶的紫砂壺,幽香撲鼻。當值的丫鬟正精心打理著茶具,壺口微微冒出一縷縷熱氣,淡淡的茶香滿室飄蕩。
這時,隻聽門外腳步聲輕響,有人回道:“那邊小蓉大爺帶了秦鍾來拜。”話音未落,寶玉已急忙整衣衫,邁步走出房門,領了秦鍾向他行禮。秦鍾年紀約莫十二三歲,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形容舉止溫柔得體,宛如年畫裏走出的童子。
寶玉忙接出去,領了秦鍾拜見賈母。賈母見秦鍾形容標致,舉止溫柔,堪陪寶玉讀書,心中十分喜歡,便留茶留飯。於是,丫鬟們紛紛擺設餐台,展出各式各樣的精美食肴。席間,賈母對秦鍾細語溫言,又叫人帶去見王夫人等。
王夫人見了秦鍾這樣人品,也十分歡喜,便叫人把前日備下的表禮拿來。禮單上金銀珠寶、古玩器物一應俱全,單單絲錦緞帛就有八匹之多。賈母看著這些禮物,微微點頭,表示對王夫人的讚許。
此時,賈母又從懷裏取出一個荷包和一個金魁星,遞給秦鍾,說道:“這荷包是我特地為秦鍾你準備的,這金魁星象征著‘文星和合’,希望它能帶給你好運。”秦鍾聽後,趕忙起身謝過賈母。
這時,賈母又囑咐秦鍾道:“你家住的遠,或一時冷熱不便,隻管住在我們這裏,可以一起聽馬先生講講四書五經,就住馬先生旁邊,問功課也方便些,上學隻和你寶二叔在一處,別跟著那不長進的東西們學。”秦鍾一一的答應,並回家稟知他父親。
自那日起,秦鍾便如一顆璀璨的星辰,劃破賈府的寧靜,與寶玉和馬騰騰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如詩如畫,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在大觀園的天地間展開。
春天,陽光明媚,萬物複蘇,正是賞花作詩的好時節。這一日,寶玉一行人走到瀟湘館西側。在一片美麗的花海之中,有一座古樸典雅的亭子,亭台樓閣,雕梁畫棟,美不勝收。三人來到了亭子前,見到一個牌匾《沁芳亭》,隻見四周繁花似錦,香氣四溢,沁人心脾。
寶玉觸景生情,高聲提議道:“我們何不效仿黛玉和湘雲,也來起一個詩社?”秦鍾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笑著點頭答應。馬騰騰則興致勃勃地說道:“好主意!就叫‘高山詩社’,我們就在這裏揮毫潑墨,讓詩情畫意躍然紙上吧!”
秦鍾眼裏的狡黠如同春水般靈動,他點了點頭,應承了馬騰騰的提議。寶玉這樣怡紅公子,似乎總帶著那份不羈的灑脫,如春風般和煦,如夏雨般詩意。他的開辦詩社提議,像是給整個大觀園注入了新的活力。
馬騰騰則是一臉興致勃勃的模樣。他的熱情,如同初夏的陽光,明媚而熱烈。他緊握著紙筆墨硯,仿佛握住了打開文學之門的鑰匙,那種即將揮毫潑墨的興奮和期待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探春、薛寶釵、林黛玉、史湘雲等人聞聽《高山詩社》開社的消息,歡欣鼓舞。史湘雲提議:“他們是高山詩社,我們原有的是流水詩社,何不將兩個詩社合名為高山流水詩社?”此言一出,眾人紛紛拍手稱快。
在這一天,他們齊聚一堂,為高山流水詩社的誕生歡慶鼓舞,詩社的氛圍如同一股清泉,靈動而活躍。探春眼中閃爍著光芒,她口中念念有詞:“這個開社詩題應該以什麽為主題呢?韻腳該如何處理呢?”她的沉思仿佛已經完全沉浸在詩的世界中。
薛寶釵則在一旁微笑著傾聽,她優雅地點點頭,然後輕輕地提出自己的建議:“何不嚐試以‘自然’為主題?這樣能夠更好地體現高山流水詩社的內涵。”林黛玉聽到寶釵的建議,眼中閃過一絲靈光,她立刻附和道:“好主意!自然之美,正是我們高山流水詩社所追求的。”她揮動手中的筆,開始在紙上飛快地寫下腦海中的詩句。
史湘雲更是興奮得滿臉通紅,她手舞足蹈地說道:“這個主題太棒了!我要用我的詩來表現大自然的壯美。”她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創作中,仿佛要將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他們把商討的詩題紙帖在牆上,那是一個春日的詩題——“春花”。看到這個題目,他們仿佛已經看見了滿園春色,聞到了那陣陣花香。
他們的筆下生輝,將春天的花描繪得淋漓盡致。探春筆下的花朵嬌豔欲滴,猶如一位嫵媚的美女;薛寶釵描繪的花朵清新淡雅,宛如一位高貴的仙子;林黛玉書寫的花朵靈動飄逸,就像一位脫俗的精靈;史湘雲勾勒的花朵雄渾壯麗,仿佛一位傲骨的勇士。
他們的詩作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將春天的美好呈現得淋漓盡致。高山流水詩社的成立,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詩意的光芒讓他們的心靈注入了清泉般的活力使之更增秀色.
寶玉寫的題目是《桃花》,“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他的詩句如同桃花般柔美,卻又不失堅韌。
馬騰騰寫的是《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他的詩句如同牡丹般富貴,又不失清雅。而秦鍾則是《柳絮》,“滿天飛絮滾春風,萬花叢中舞影重。”他的詩句如同柳絮般飄逸,又不失靈動。
薛寶釵寫的是《杏花》,“獨立寒秋看杏花,一樹一樹如晚霞。”她的詩句如同杏花般溫婉,又不失堅韌。
林黛玉寫的是《櫻花》,“漫天櫻花春意濃,飄零如雪落人間。”她的詩句如同櫻花般美麗,又不失孤獨。
而史湘雲則是《桂花》,“月中栽下桂花樹,香氣襲人入夢來。”她的詩句如同桂花般香甜,又不失含蓄。
韓清清笑了起來:“隻寫春天裏的花,未免太狹隘了,你們這些爺們也要寫寫春天的宏大景象才行。朱熹的《春日》詩就很好,‘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不過要寫出別具一格、富有哲理的詩詞。”
寶玉提議道:“那我們再來寫以‘春’為題的詩詞吧!不限花草,不限韻腳,不限詞牌。”秦鍾和馬騰騰齊聲讚成。不一會,黛玉和幾個爺們都寫出了詩詞。
【瀟湘妃子·誤春】
春風吹拂繁花落,獨坐沁園思華年。淺笑輕顰逐逝水,故人已去春無邊。
夢回桃李芳菲節,往事如煙難再覓。流光溢彩三十載,飄零何處青春逝。
月映園中映月明,撫琴彈曲念舊情。別後空餘花瓣雨,灑落人間是春心。
幾度春秋已如夢,唯有沁園仍如舊。歲月無情花自落,憶春時節淚如雨。
《怡紅公子~訪春》
怡紅快綠滿園春,
賞花遊園樂無邊。
倚檻細觀花世界,
碧波蕩漾映花顏。
風來花舞添情趣,
春光蕩漾入心懷。
訪春賞花情未盡,
詩酒琴棋共雅懷。
以下是秦鍾的《遇春》:
《金田玉穗~遇春》
萬物複蘇春意濃,
枝頭柳綠映碧空。
風吹暖陽照大地,
桃李綻放笑顏中。
蝶舞蜂鳴戲花蕊,
踏青賞景樂逍遙。
遇春之際心歡喜,
詩情畫意任我揮。
《高山流水~沁園春·憶春》
雪霽初晴,寒氣消盡,春滿瀟湘。
望華夏內外,芳草新綠;神州大地,更新萬象。
楊柳垂絲,桃花綻放,欲與牡丹比誰豔。
須春風,拂流水潺潺,往事如煙。
春天如此多美,引風流才子齊頌揚。
惜輕雲漫卷,繁花似錦;花影婆娑,春色無邊。
桃李芳菲,萬紫千紅,穿越紅樓夢一場。
憶春光,品春意盎然,國色天香,
薛寶釵高聲讚歎道:“高山流水君的《沁園春·憶春》展現了一幅初春的美麗畫卷,用詞精煉且生動。就像一幅山水畫,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特別喜歡其中的‘憶春光,品春意盎然,國色天香。’,這句話用詞精準,寓意深遠,將春天的生機和活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這首詞的意境深遠,讓人沉醉其中。”
林黛玉笑笑讚道:“這首詞的美麗和深度讓人驚歎。騰飛將春天描繪得如詩如畫。我特別喜歡‘輕雲漫卷,花影婆娑’這一句,用詞精妙絕倫,讓人仿佛置身於春天的花海之中。而且,整首詩都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氣息,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希望。”
史湘雲不停拍掌讚歎道:“這首《沁園春·憶春》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和美好。高山哥的用詞精煉而富有感情,每一句都充滿了對春天的熱愛和感慨。特別是‘須春風,拂流水潺潺,往事如煙。’這一句特別新奇,將春天的生機和活力表現得淋漓盡致。整首詩充滿了春的氣息和才情,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高山詩會舉辦得如火如荼,把大觀園的春天渲染得詩意盎然。
他們的詩句猶如春風,帶著花香、暖意、色彩和活力,輕拂過萬物,激發出春日的生機與活力。每一首詩都獨特地烙印著他們的情感與個性,猶如一個個靈動的生命,展示著他們靈魂的萬般風采。
當詩社活動落下帷幕,他們不禁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與歡愉。那是一種從心底湧出的愉悅,仿佛春天的暖風將所有的煩惱與憂慮都吹散,他們沉浸在這份春日的美好中。
在詩歌的國度裏,他們找到了真我,也找到了彼此之間的紐帶。他們的友誼在春風中變得更加深厚,他們的心靈在詩歌的滋養下變得更加豐富。他們意識到,這正是他們所向往的生活——充滿詩意,如花般綻放。
隨著詩社的成立,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他們在詩歌中傾訴情感,分享快樂與憂慮。詩社不僅吸引了他們的注意,更成為了大觀園中才子佳人的聚集地。在這裏,友情如同春水般深厚綿長,不斷流淌。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流水詩社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他們的詩歌如同流水般清澈明亮,充滿了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之情。這些詩歌不僅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更能夠引起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