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質本潔來還潔去

字數:7756   加入書籤

A+A-


    話說紫鵑見黛玉昏睡過去,以為已經靈魂出竅,大事已了,於是翻開一個黛玉平時保管衣服箱子,準備翻出潔淨衣服,卻不料翻出一個鎏金盒子,打開一看,竟然是一條紅玉帶,上麵玉塊上還刻有字。不及細看。
    突然聽見黛玉喊了幾聲“錯了!錯了!錯錯錯!”醒了過來。黛玉咳嗽了一聲,眾人喜出望外,紫鵑立刻跑到炕邊站著,彎下腰,在黛玉身後輕聲問道:“姑娘,喝口水吧?”黛玉微微點了點頭。雪雁連忙倒了半碗滾燙的白開水,紫鵑接過來托著。黛玉又咳嗽了一聲。紫鵑趁機問道:“姑娘,喝水呀!”黛玉又微微應了一聲,似乎想要抬起頭來,但卻無法抬起。紫鵑爬上炕去,坐在黛玉旁邊,端著水試了冷熱,送到黛玉嘴邊,扶著她的頭,讓她喝了一小口。紫鵑剛要拿開碗時,黛玉表示還想再喝一口,紫鵑便托著碗不動。黛玉又喝了一口,搖搖頭表示不想再喝了,喘了一口氣,然後繼續躺下。
    原來,黛玉雖然病勢沉重,但她的心智仍然清晰。此時,她的生命似乎走到了盡頭,但卻又奇跡般地蘇醒過來。她的夢中情景曆曆在目,仿佛剛剛發生的一切就在眼前。在她的腦海中,一首名為的曲子不斷地回蕩著。黛玉心中的疑團已經解開,自然不再有之前尋死的念頭了。盡管她的身體仍然軟弱無力,精神也顯得有些短少,但她還是勉強能夠回應一兩句了。
    李紈、探春、平兒等人看到黛玉從死亡的邊緣回來,既感到驚喜又安慰了她一番。之後,她們依次離開了瀟湘館,將這個消息傳遞給了賈母、王夫人和鳳姐。在賈母的住處,鳳姐叫來了紫鵑,她問道:“姑娘,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真的讓人如此害怕!”紫鵑回答說:“實際上,我之前看到的情況並不好,所以才敢去告訴你們的。但是沒想到姑娘竟然能夠度過這個劫難,死而複生,這讓我感到很奇怪。”
    賈母笑著說:“你也別太相信他的話。他懂得什麽?他隻是看到不好的情況就說出來,這是他明白的地方。小孩子隻要不懶散、不笨拙就好了。”說完這些話,賈母等人覺得應該沒有什麽大礙,於是就把心放在寶玉這邊。而寶玉也在逐漸康複中。
    話說黛玉的病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終於有了明顯的好轉。這主要得益於她服用了北靜王送來的一些名貴的藥品,其中包括“香櫞大藥丸”和“大力補心丹”等。這些藥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炮製的,具有很好的療效。
    除了服用這些藥品之外,黛玉還按照醫囑,每天將十二顆“子珠”磨成粉末,然後服用下去。這些“子珠”據說具有神奇的療效,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幫助病人更快地康複。
    為了確保黛玉的病情能夠得到及時的診治,王太醫也每隔一天就會前來為她診治。王太醫是宮中有名的禦醫,醫術高超,對黛玉的病情非常關心。在他的指導下,黛玉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製和治療。
    經過不足半個月的治療,黛玉的身體狀況已經明顯好轉。她已經可以下床走動,雖然還有些虛弱,但已經沒有了之前那種病重的感覺。這對於黛玉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也讓她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在事情的進程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緊接著傳來的消息是,賈府已經接受了北靜王的聘禮,並且已經定下了日期,那就是在北靜王春狩之前,黛玉將會過門成為他的側妃。
    黛玉,這個原本心中隻有寶玉的女子,麵對如此殘酷的事實,她的心已經徹底破碎。她曾經夢想著與寶玉共度一生,但現在,這一切都變成了泡影。賈府中的李紈、鳳姐、王夫人、薛姨娘等人輪番上門,苦口婆心地勸說黛玉。黛玉最初堅決不答應,但鳳姐說這件事是為了救寶玉,當初隻是答應了黛玉嫁給北靜王,才能要回通靈寶玉。周姨娘、探春、平兒等人也輪番幫忙說服,再加上北靜王已經求得皇上為此事下旨賜婚,事情已經沒有討論的餘地,否則賈府將會麵臨巨大的災難。黛玉無奈之下,隻能在大哭一場後默默地點了點頭。
    在這個令人痛心的時刻,黛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無助。她曾以為能永遠陪伴在寶玉身邊,如今卻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她的眼淚止不住地流淌,心中的悲傷難以言表。然而,她明白自己不能讓賈府陷入更大的困境,為了家族的利益,她必須犧牲自己的幸福。
    在眾人的勸慰下,黛玉漸漸接受了這殘酷的現實。她明白這是她唯一能為寶玉做的事,也是她對賈府的責任。盡管內心痛苦不舍,但她還是決定勇敢地迎接新的開始。
    黛玉在婚禮前夕獨自坐在房間裏,回想起與寶玉在一起的日子。那些甜蜜的回憶如同流水般湧上心頭,讓她不禁淚流滿麵。她想起了他們第一次相遇時那個溫柔的眼神;想起了他們一起賞花、遊玩、讀書時那份快樂;想起了他們在一起度過的每一個難忘時刻。
    那日月色蒙蒙,透過雲層,映照在京城的繁華之上。夜幕下的北靜王府和賈府,燈火通明,歡天喜地。北靜王的娶親隊伍在一片喜慶的氣氛中,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榮國府前。他們的到來引起了一陣騷動,人們紛紛從家中走出,來到街頭觀看這場盛大的婚禮。賈府門前的喜慶氣氛彌漫開來,人們歡聲笑語,祝福著新婚夫婦未來的生活幸福美滿。
    鑼鼓的聲音此起彼伏,如同激昂的戰歌,回蕩在整個榮國府上空。鞭炮的聲音更是震耳欲聾,每一聲爆炸都像是在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音樂,讓人感到既激動又興奮。
    按照宮裏的規矩,北靜王的娶親隊伍用十二對提燈來照亮前方的道路。這些提燈都是精心製作的,上麵繪有各種各樣的圖案,既有吉祥的鳳凰和龍,也有美麗的花朵和雲彩。它們在夜空中搖曳,如同繁星點點,給這個夜晚增添了幾分神秘和浪漫。
    在隊伍的最前方,一輛由八名轎夫抬著的華麗轎子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輛轎子是專門為今天的新娘林黛玉精心準備的。它的四周都被紅色的絲綢所裝飾,這種紅色既鮮豔又莊重,給人一種喜慶而又不失威嚴的感覺。轎子的四個角上都掛著金色的鈴鐺,每當轎子移動時,鈴鐺就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如同美妙的樂曲在空中回蕩。
    在這輛華麗的轎子中,坐著的就是今天的新娘林黛玉。她身穿一襲紅色的嫁衣,如同烈火般熾熱而鮮豔,展現出她即將步入新生活的喜悅和期待。她的頭上戴著金光閃閃的鳳冠,那是皇家的象征,也是她身份的證明。盡管她的臉上帶著一絲僵硬,但那幸福的笑容卻無法掩飾,那是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和對愛情的執著。
    她的眼睛緊緊地閉著,仿佛在沉思,也仿佛在祈禱。眼角的淚痕清晰可見,那是她對過去的回憶,也是她對未來的期待。那些淚痕,或許包含了她對寶玉的不適,也或許包含了她對未來生活的擔憂。然而,無論未來的生活將會如何,她都會堅定地走下去,因為她知道,隻有這樣,她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黛玉,你準備好了嗎?”北靜王的迎親隊伍已經等候在門口,他走到林黛玉的麵前,眼中滿是深情和期待。
    林黛玉微微點頭,低頭不語,眼淚又流了出來。她知道,自己即將成為北靜王的妻子,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任性妄為。然而,她的心,卻難以割舍對賈寶玉的深深思念。
    北靜王見林黛玉淚流滿麵,沉默不語,心中有些擔憂。他深知林黛玉對大觀園的眷戀,但也明白她身負重任,需要成為他的得力助手,共同管理好這個大家庭。
    “黛玉,我知道你對大觀園有著深厚的感情,但我們現在要麵對的是新的責任和挑戰。”北靜王輕輕地說道,“作為我的愛妃,你需要放下過去的煩惱,與我一同承擔起管理這個大家庭的責任。”
    林黛玉抬起頭,看著北靜王的眼睛,感受到了他的堅定和決心。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沉浸在對賈寶玉的思念中,而是要勇敢地麵對未來的生活。可是眼角還是不由自主流出了一絲眼淚。
    “我會努力的。”林黛玉輕聲說道,“我會盡力成為一個好妻子,也會與你一起管理好這個大家庭。”
    北靜王聽到林黛玉的承諾,心中鬆了一口氣。他知道,林黛玉是個聰明且堅強的女子,隻要她願意放下過去,他們定能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黛玉,你會是我的好王妃。”北靜王柔聲安慰,試圖消解她內心的憂慮和不安。
    林黛玉抬起雙眼,與北靜王對視。她深知,這是她的命運,也是她的責任。於是,她緊咬牙關,微微點頭,表示已做好準備。
    北靜王微笑著緊握她的手,引領她走向迎親隊伍。他將林黛玉送上轎子,自己則騎上一匹高大的馬走在轎前,一路熱鬧地回到北靜王府。
    北靜王府,位於繁華的京城之中,卻仿佛與世隔絕,自成一景。府邸的大門緊閉,門前兩側矗立著兩隻石獅,威武莊重,仿佛在守護著這座府邸的安寧。大門上方懸掛著一塊匾額,上麵刻著“北靜王府”四個大字,筆劃蒼勁有力,顯得十分威嚴。
    走進府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寬闊的庭院。庭院中央,一座巨大的假山巍峨聳立,山上綠樹成蔭,鮮花盛開,顯得生機勃勃。山下有一條小溪,溪水潺潺,清澈見底,水中的魚兒在遊動,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庭院的四周,是一排排精致的房屋。這些房屋的屋頂上覆蓋著青色的琉璃瓦,陽光照射下來,閃閃發光,顯得十分華麗。房屋的牆壁上,鑲嵌著各種精美的磚雕,每一幅磚雕都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在講述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
    庭院的一角,有一座小型的花園。花園中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草,有嬌豔的牡丹,有清新的菊花,還有高雅的蘭花。這些花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在那個充滿喜慶氣氛的洞房花燭之夜,黛玉久久地坐在燈燭下,期待著北靜王解開她的蓋頭。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子時已過,卻依然沒有見到北靜王的身影。黛玉感到有些困倦,於是她自行更衣上床,蓋上了龍鳳錦被。她忐忑不安地繼續等待,心情愈發緊張。
    終於到了醜時,北靜王才小心翼翼地上床,很快就睡前了。黛玉作為一個未經人事的少女,麵對眼前的情況感到無比震驚。她輕輕地側過頭,目光落在已經安靜入睡的北靜王身上,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歎息。她默默地想:“他外表清新脫俗,卻真真是一個銀樣鑞槍頭的人啊!”她的眼淚無法控製地流了下來,濕潤了床單。
    盡管她的內心充滿了驚訝和無奈,但她也明白,事情已經發生,無法再有任何改變。於是,她隻能接受這個事實,順其自然地麵對新的生活。那個夜晚,黛玉在淚水和驚訝中逐漸沉入夢境……
    在夢中,黛玉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她原本的居所——太虛幻境。然而,她的歸途並非一帆風順,她在途中遇到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他們邊走邊談,討論著一段發生在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神秘故事,這就是人們口中的“風流公案”。
    渺渺真人開始講述:“據傳,神瑛侍者曾經下凡,化身為榮國府賈政的兒子,他的乳名叫寶玉。而絳珠仙草也不甘示弱,她下凡降生為巡鹽禦史林如海的女兒,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林黛玉。世人都認為,神瑛侍者就是賈寶玉的前身,他對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有過灌溉之恩,這是否真的呢?”
    茫茫大士聽後,哈哈大笑起來:“世間的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難以分辨。後世的人們以為神瑛侍者就是賈寶玉的化身,但實際上,賈寶玉隻是神瑛侍者的一個投影,或者說是一個替代品。真正的神瑛侍者並不是賈寶玉,而是北靜王。至於這個秘密,天機不可泄露。”
    那僧人微笑著說:“這件事情說起來真是令人發笑,竟然是一個千古未聞的奇聞。原來在西方靈河岸邊的三生石旁,生長著一株絳珠草。這株絳珠草時常受到赤瑕宮神瑛侍者的照料,他每天都會用甘露來灌溉它,因此這株絳珠草得以長壽。要知道,這株絳珠草生長在三生石旁,是因為情感而生的,它的血淚凝聚在一起,世間隻有這麽一株,可以說是非常稀有的植物。
    西方佛國赤瑕宮的神瑛侍者,對世間的“情苦”感到憐憫,他不願意看到這株絳珠草因為枯萎而死去,於是心生善念。這所赤瑕宮原本是佛門中用來懲戒修行者思過的地方。一旦有人犯了錯誤或者修行出現問題,就會被安排到赤瑕宮中進行修行。神瑛侍者曾經因為對嫦娥的癡心妄想,導致修行出了差錯,於是他被安排到赤瑕宮中居住。也正是因為修行不圓滿,道心有瑕疵,他才會對因情感而生的絳珠草產生憐憫之情。”
    那僧又繼續說道:“於是,神瑛侍者找到了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希望能夠得到她的幫助。觀音菩薩取出楊柳枝,將其蘸入瓶中的甘露中,然後在神瑛侍者的手心裏畫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她告訴神瑛侍者將這道符字放在草根之下,隻要看到水從那裏湧出,就說明已經成功了。
    觀音菩薩的玉淨瓶中的甘露是拯救萬千生靈的功德所化,號稱三界中無物不能救治。因此,自然能夠讓絳珠草起死回生。然而,後來的情況卻出乎意料。絳珠草不僅受到了天地精華的滋養,還得到了雨露的滋潤。這使得它能夠擺脫草胎木質的狀態,轉變為人形,最終修成了一個女性的身體。”
    那位僧人繼續他的講述:“那絳珠草整日都在離恨天之外遊蕩,當它餓了的時候,就會以蜜青果作為食物來充饑;當它渴了的時候,就會飲用灌愁海水作為飲料。然而,由於它尚未報答那些曾經灌溉過它的恩人,所以它的內心深處就鬱結著一段無法割舍的情感。道家將絳珠仙子收編後,便將她安排在了太虛幻境,由警幻仙子負責照顧。
    那絳珠仙子來到了離恨天。在這個神秘的地方,她與神瑛侍者相遇了。然而,他們分別屬於佛道兩家,注定他們不能走到一起。盡管如此,絳珠仙子對神瑛侍者產生了男女之間的感情。
    當神瑛侍者下凡投身皇室享受榮華富貴時,絳珠仙草也偷偷地跟隨著他,投身官宦之家。她希望能夠在日後有緣相見,用一生的眼淚來償還當年所受的灌溉之恩。
    慈悲心固然是美好的品質,但如果心生妄念,或者不願意割舍掉心中的掛礙,那麽這些妄念就會成為心魔。因此,絳珠仙子和神瑛侍者都需要學會放下心中的執念,才能真正地走到一起。
    三生石原本是情之所聚的地方,卻成了斬斷情緣的地方。情感墮落後化為血淚,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絳珠草。絳珠草是由血淚凝結而成的,神瑛侍者因為情感而被罰在赤瑕宮中,又因為情感而與絳珠草產生了因果關係,更因為情感而無法超脫得成正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善哉,善哉。”
    “說得切,說的切。”渺渺真人笑了起來,聲音清脆而悅耳。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絲神秘和智慧,仿佛他的話語中蘊含著無盡的真理。
    兩人麵對麵地站著,他們的身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給予他們一種溫暖和寧靜的感覺。他們的笑聲回蕩在空氣中,如同之音,讓人心曠神怡。
    渺渺真人的笑聲漸漸停止,他的眼神變得深邃而迷人。他輕輕地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示意他們繼續前行。兩人默契地點了點頭,然後一起邁開了步伐。
    他們的步伐輕盈而有力,仿佛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他們穿過茂密的樹林,越過清澈的溪流,踏上了一片開闊的草地。草地上的花朵競相綻放,散發出迷人的芬芳。
    兩人繼續向前走去,他們的笑聲漸漸消失在遠方。他們的身影逐漸模糊,最終消失在了視野之外。然而,他們的笑聲卻依然在耳邊回蕩,仿佛永遠不會消失。
    在第二天的清晨,太陽剛剛升起,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黛玉的床榻上。她慵懶地睜開眼睛,卻發現身邊的北靜王不見了蹤影。她的心中不禁湧起一陣疑惑,不知道他為何會突然消失。
    紫娟和一眾丫鬟看到黛玉已經醒來,立刻忙碌起來,開始為黛玉準備起床後的事宜。她們小心翼翼地走到黛玉的床邊,輕輕地叫醒了她。黛玉慢慢地坐起身來,看著眼前的丫鬟們,心中仍然充滿了疑惑。
    紫娟看著黛玉滿眼的狐疑,知道她一定是在想北靜王的事情。於是,她走上前去,輕輕地告訴黛玉:“王爺已經去宮裏參加皇家春狩活動去了,說是一月之內不會回朝。”聽到這個消息,黛玉的心中的疑惑才稍微得到了解答。
    紫娟和丫鬟們幫助黛玉穿上了衣服,開始為她梳洗打扮。她們小心翼翼地梳理著黛玉的秀發,用各種飾品裝飾著她的發型。黛玉坐在鏡子前,看著自己幹幹淨淨的倒影,心中突然浮出一句昔日詩句:“質本潔來還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