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五十九章 問道——李者何人
字數:466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明史帝仙傳 !
卻說李鴻基在行至半山腰時,卻突然雷鳴聲大作,狂風四起,天色晦暗,慘淡無光,無怪說六月的天,娃娃的臉,說變就變,接著烏雲密布,電光閃閃,
正午的武當山卻變得恍若夜間,一時間,山上山下行人匆忙倉促奔走,以避風雨,李鴻基也不例外,他急忙四處尋找可落腳避雨的地方,心裏想道:“哪怕有個山洞也好啊!”
但是雨比他還要等不及了,嘩啦啦象密集的箭雨一般,又似油鍋裏煎豆子劈哩叭啦,急促而有力地射向地麵,把李鴻基打得象落湯雞又如四處奔走的喪家犬一樣,
他忍不住罵道:“這該死的鬼天氣,古怪的武當山,真是專會撿不得誌的老實人來欺負,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要半途殺出個程咬金一樣下雨,特意專門挑日子來等著對付我似的!”
正焦急間,突然前方出現了一個自然天成的亭子,他道聲:“天無絕人之路!”便急匆匆闖入亭內,再抖動一身濕透的衣服,陡然他心往下一沉,暗道聲:“不好!官文不見了!”於是身上從頭到腳摸了個遍也沒搜著,這下他是驚出一身冷汗,
按明律丟失官文即便不是死罪,最起碼活罪難逃,“鐵飯碗”是打了的,於是就想奔出雨亭去尋找,奈何雨下得唏哩嘩啦正歡暢得狠,
他想著就算現在去找,與等雨了去找,效果是一樣的,那就幹脆等雨停了再去找也罷。但心裏轉念一尋思,萬一雨大,山中水流湍急,把官文衝走了,也不一定,這可如何是好?正在心裏七上八下,靜坐不能時,
突然聽到一聲宣號道:“無量天尊,官人,此處貧道可以進來避雨嗎?”
李鴻基抬頭一看,隻見一個須發皆白的道人,撐一柄油紙傘立於亭外,稽首向他問詢,
他心中正在煩惱不快之時,也沒個好聲氣,隨便應付道:“仙長隻管進來避雨,此亭又不是我家的,何須如此多禮!”
道人道聲謝,便緩步入內,李鴻基還在自顧著自的尋思該如何找回官文信柬,在亭中踱來踱去,焦躁不安,
道人笑道:“官人為何事如此心緒不寧?可告知老道,看能否幫官人分憂。”
李鴻基,突然想到憑空冒出個道人,或許有些道行,能幫自己免於丟掉“公差”這份營生,於是忙向道人作揖行禮道:“小人有眼無珠,不識道長真人麵目,多有不敬,尚望仙長垂憐!”
“哈!哈!官人何須如此禮,扶危濟困乃修行者份內之事,若不是官人方才許老道進得亭來,貧道還真管不了官人之事呢!”
李鴻基聽出話裏有話,於是繼續恭敬施禮道:“願仙長教誨,請幫小人這一次吧!”
道士道:“所謂神仙也是凡人作,隻是凡人不肯為。我看官人相貌堂堂,也不是這世俗中尋常之人,不如隨老道修行,也可逍遙似仙,如何?”
李鴻基心裏就嘀咕起來,尋思:“說起來世上也許真有神仙,隻是我連人都混得如此不堪,哪裏還敢貪天之想,了道成仙,何況我堂堂八尺漢子,尚未娶妻生子,男女之歡,人生之樂未曾享過,就入山修道,清心寡欲,那不白來世上一遭嗎?”於是臉現猶豫不決之態,
道人笑道:“官人無須糾結,人各有誌,既然與道無緣,道人我也不強求於你,你可是在找隨身攜帶的公函信柬?”
李鴻基連忙驚喜道:“看來小子真是僥幸,遇著了有道真仙,仙長真是料事如神啊!”
道人又忍不住哈哈笑道:“哪裏哪裏,豈敢豈敢,貧道不過見官人身穿官差之服,又是驛站官服,不過是猜測罷了,哪裏說得上是神是仙啊!”
李鴻基一聽,不由得灰心了,嘴上喃喃道:“既然道長也無法幫我,那我幹脆隨道長進山修道算了!”其實他心裏是想,萬一真找不回官文,需要避禍遠走他鄉,還不如當個道長,先消災解難再說!
道人笑道:“官人此話有點勉為其難,不過管它有意還是無心,一念出必有淵源,你紅塵之事未了,即便現在出家,也是機緣未到,猶如水中望月,幻夢一場。”
李鴻基急急道:“那仙長要弟子如何行事,方能解脫?”
道人又道:“先幫你擺平了眼下困境再說,你不是在尋官文嗎?”
李鴻基連連道:“正是!正是!”
道人道:“正巧,剛才老道上山,撿到此物,可是官人遺失之物?”
說著道人從水合道袍中取出一封信柬似的官文,李鴻基驚喜交加,一把奪過,道:“真是天助我也,失而複得!”
道人搖搖頭,道:“果真原物?”
李鴻基聽出話裏有話,低頭一看,信柬被雨水浸入濕透,透過信封,都可以隱隱看出裏麵的筆墨字跡都模糊一片了,
於是忙問道:“此官文是放在油紙布做成的官袋之內,怎麽隻剩下官文,不見官文袋呢?”
道人笑道:“這個便是天意了,官人不會認為是我有意弄成這樣還給你的吧?”
李鴻基心想:“管你是不是有意,反正你要是不拿出來,我也沒辦法,既然已經如此,那還不隻好再求你幫一下忙,看可否躲過這丟失官文之劫?”
於是便道:“仙長如此真是誤會在下了,在下隻是一時情急,不知所措,不知所雲,還望仙長勿怪!”
道人道:“我可以施些道門小術還原此官文,隻是在這之前我要你能答應我兩件事!”
李鴻基心裏道:“這道士也人老成精,太不爽快,明是要我做什麽事,卻偏繞這麽一個大彎子,真是煞費苦心!”
老道卻臉上微微一笑,道:“其實很簡單,確實如你所想,貧道的目的,是願度化官人,免受塵世之苦,也免世人之憂。”
李鴻基突然想到一事,便問:“道長法號與俗名可否見告?”
道人道:“我的法號還真就是:‘俗道士’,俗名:程濟!”
李鴻基,腦中飛快思尋,看自己或自己祖上是否有與什麽道士有過瓜葛,不過轉念又一想,自家世代居於陝西米脂縣與這武當相差無異十萬八千裏,哪裏能關聯上什麽事呢?
程濟道人又道:“我幫官人複原此官文,但是官人需要答應我兩件事,第一件事,你須在一定的時候再來武當山,隨道人我雲遊天下。”
李鴻基欲言又止,欲說還休,程濟很快又接著道:“你心中所想,未成家室,沒有體驗男女之歡,我可以許你娶妻成親,但成家一年後,就須要到此武當山,不是道人我不近人情,而是,你即便成親娶妻,你也是守不住她的,此是其一,其二,你不來此山隨我修道,禍事會接踵而來,這倒不是道人我施術害你,而是你命中該當有好幾次性命之劫!”
李鴻基半信半疑道:“既我命中該當此劫難,師父你為何要點化救度於我!”
程濟道:“此是天機,我是不會告訴你的,第二件事就是,現在你需要在此陪我等候一人,而且也要不了多久,大概再有幾個時辰就可以了!”
李鴻基道:“仙師,第二件事完全可以不成問題,第一件事容我想想,可好?”
程濟心裏歎息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既如此,隻有順應天道了。”於是對李鴻基道:“好吧,那你先陪我在此等候一人吧,你再看看你手中的官文!”
李鴻基低頭一看,官文已完好如初,根本沒有半點打濕的痕跡與損壞,於是心裏自然更加信服程濟所言,恭恭敬敬陪同程濟在亭中等候,
不過他突然又想到一事,便問道:“仙師,我此來武當是想要拜謁一下武當天柱峰金頂金殿,等仙師要會之人來到,我可否上金頂一觀?”
程濟笑道:“這有何難,我現在就帶你去武當金頂金殿處。”
說著他道袍一揮,靠近亭子四周的風雨便被他的道力吸了過來,並旋轉如風一一打碎,碎化成一團白茫茫極濃的霧靄,包圍了整個亭子,
然後程濟口中念道:“誰將玉指甲,掐破青天痕。影落江湖裏,蛟龍不敢吞!”,頓時,李鴻基隻感到整個亭子驟然發動般一躍而起,然後飛速上升,耳畔隻聽得四周呼呼風響,舉目四望,濃霧彌漫,看不清狀況,
不過看程濟一副怡然自得,這才知程濟果然有道,並非世間耍戲法,變玩意,畫符驅鬼、風水八卦、行走江湖、坑蒙拐騙之道門之敗類,於是他也定下心來,隻管靜觀其後之狀況
終於風停霧散,神清氣爽,李鴻基在亭中都可以感受到長風吹拂,衣袂飄飄,他連忙放眼四看,發現整個亭子已停在一個山峰絕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對栩栩如生的金頂銅鶴,其次見到了那如銅牆鐵壁一般佇立天峰極頂的金殿,殿中一股無形的威嚴散發出來,充斥武當山的天空、山間、溪澗、宮觀、洞岩,真的令人有一種天下名山,道家福地,降妖伏魔,唯武當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