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二章往來——我輩登臨
字數:3233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明史帝仙傳 !
於是眾人皆屏住呼吸,凝神觀看,各峰之主,表情各異,但有一點都相同,就是替玄明捏了一把汗!
當看到玄明被陰帝、鬼主、屍王聯手攻擊時,眾人不禁發出一陣驚呼!但等到玄明運無音神雷之掌,以碎身滅邪魔,以毀神降妖孽,發出身體自爆時,在場觀察之人無震驚、惋惜、痛心歎息,一片嘩然。
其中一位蒙著紗巾的女修,也不知是何峰之主,竟忍不住當眾落淚,二話不說,轉身如一道飄渺的孤鴻,倩影如電射星馳飛離茫茫雲海倚天居,
令在場的眾生更是麵麵相覷,接著天空飄起了雪花,各峰之主看著下得越來越大,根本沒有停歇跡象的漫天猶如玉龍飛卷的風雪,不由得從心底裏生起一種悲涼之感!
此時眾人很自然地將目光移向那位身材高挑,長眉入鬢,清雅與威嚴並重的中年男子,一位峰主心直口快,終於越眾問道:“聖君,此天象是何征兆?”
那位鶴立雞群的中年男子就是這武嶽書院的現任院長府君鄭天穹,他此時亦是麵色凝重,眉頭深鎖,待屬下問詢時,
他轉過身,滿臉盡是惋惜之情,道:“咐吩下去,立刻查出這名深入地界,以身滅魔男子的來曆,全武嶽書院上下,四十六峰及十國書院素縞銀妝,
設拜祭靈堂,哀悼三日,並將其事跡鐫刻入書院後山的功德林碑文中,以此祭奠告慰這名青年,讓武嶽之人永誌不忘,替天行道!”
很快十國書院長老在安定好入學新生後,急急趕到昆侖玄圃莫高峰,見過鄭院主,將玄明之出處、來曆、籍貫一一回稟,
鄭天穹昂首看向蒼穹,那雙淡漠深遠,又無限寂寞恰似這漫天飛舞的白雪一樣的眼眸,化作一聲輕歎道:“舍身取義,殺身成仁,無所謂得失、盈虧、勝負、成敗,有誌不在年高,讓我們以這位年少無畏的永州史玄明一樣,各盡本分,除魔衛道,匡正人間,以待春滿乾坤,兆劫更新!”
眾峰之主齊聲答道:“謹遵府君之意,屬下自當恪盡職守,不負所托!”然後眾人皆退去,但鄭天穹突然對一名上首座峰主道:“臨天暫留,各位自去!”
於是見一名著藍衫,豐神絕世,俊逸無雙,身形勻稱,骨格挺拔,風姿如皓月臨空,氣度似人中龍鳳的年青男子!
隻是這名男子卻隻露出半邊俊美無可匹敵的臉,另半邊臉卻戴著令人可怖的藍色麵具,上麵刻畫著一幅龍鳳戲珠圖,龍是金色,鳳是銀白,戲珠之處正是眼眸開孔之處。
這個麵具的奇特之處就在於,無形中給人帶來一種不可理喻,無以言表的威壓、孤傲與清冷!有一種與眾不同、目無下塵的高貴,同時又冷若冰霜、嫉惡如仇、令人望而生畏,不敢直視麵對他。
隻見那青年男子本已轉身準備離去,聽到院長府君之話,便暫停住了腳步,但是卻沒有回轉身來,隻是淡然地問:“府君有何事,需要在下去做。”
鄭天穹輕聲卻字字清晰地道:“你現在居飛龍峰,可還過得滿意?”
原來此青年男子竟是武嶽飛來峰書院排名僅次於府君的龍吟蒼宇傲神峰的飛龍在天王——韓臨天,韓臨天還是淡然道:“我過得滿意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能讓你滿意的安排!”
鄭天穹收回望向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道:“這麽多年了,你還是在恨我。”
韓臨天道:“曾經是,現在不了,因為恨對你我都於事無補,而你現在比讓我恨你更能讓你懺悔,這就足夠了,也許正是因為沒有你,所以讓我變得如此之好!”
說著,他頭也不回,也不見他禦空飛行,隻見他還是步行,卻漸行漸遠間,身影每前進一步,便由實化虛一分,終至淡得如稀薄的空氣,消散在廣大的虛空之中。
“淩空虛渡,飛龍在天、玉樹臨風、君臨天下!”鄭天穹驚異地道,隨即頗有些震驚,他是沒想到韓臨天能修成昔日威震古今,縱橫無敵,開創密宗之始祖,集正邪之術一身的龍樹菩薩的隱身之法。
但也僅是一怔,鄭天穹便恢複了常態,臉上似憂還喜,自語道:“有些事並不是有能力就是最好,神通術法皆是向外求道,格物致知、明心見性方為正道!”
說著鄭天穹昂首向天,閉上雙眼,打開天目施展“法眼無量觀照三界”之大神通,目光穿透無數雲層,直射蓬萊、瀛洲、方丈三座天界海上關口要塞的仙山,
隻見仙山飄渺,未見絲毫異常,他方收回神光法目,沉思默想片刻,望向武嶽飛來神峰之雲海雪山,喃喃道:“但願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力挽三界大劫,縱使讓我死也瞑目矣!。”便踱進倚天居內室不提。
而韓臨天迎著飛雪,踏歌而行,天地蒼茫,曠野寥廓,方才是他故意施展龍樹隱身之法,展現給鄭天穹看的,他心裏是想得到他的期許與肯定,也是想以此打擊下他,讓他服老,
因為他曾經間接地帶給自己無比巨大的苦難,自己九死一生,總算死裏逃生,說來也是拜他所賜,現在終於讓他刮目相看,一種揚眉吐氣的痛快湧上心頭,
讓他不由地吹響玉簫,寒風蕭蕭,白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這首歌卻正是一曲禪樂:
《寒山僧蹤》
昨夜訪禪登嵐峰,山間隻一片霧朦朧,
水月鏡花心念浮動,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天地有醍醐在其中,
寒山鳴鍾,聲聲苦樂皆隨風,君莫要逐雲追夢,
拾得落紅,葉葉來去都從容,君何須尋覓僧蹤!
音如天籟,響徹雲霄,雪意更濃,雪勢更大,但終究還是掩不住他內心深處那份沉甸甸的寂寞與憂傷,卻正是天下有雪,英雄無敵,高處清冷、寂寞如雪啊!
也不過瞬間,他的身影與聲音便消失在茫茫無邊無際的風雪之中,此情此景也不由地讓人想起了一首唐詩,正是: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