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三十七章禪堂——秋意盎然

字數:298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明史帝仙傳 !
    周遠望醒來後,老管家在他耳邊輕輕細語,把情況說明告訴了他,他不由地熱淚滾滾,連忙要撐起來感謝殊勝與程濟二人,程濟他們忙客氣地止住,說讓他好好休息,等明日再來看他。
    於是,第二天清早,天還沒有完全亮,聽見禪堂裏傳來聲聲木魚聲,殊勝就醒來,他悄悄起身,沒有叫程濟,一個人打開房門,隻見曉霧還未散盡,朝露晨光中,如煙淡然,幾杆翠竹掩映下,一條曲徑通向禪房深處。
    殊勝身上披拂著秋意與陣陣清風,在古樸典雅的庭院中,向木魚聲方向的禪房,輕輕循聲而來,還沒到禪房,就看到禪堂的香氣如霧般彌漫四方,
    殊勝來禪堂庭院外,一時間恍若離塵之外,心內歎道:“不知什麽時候也能過上這種平靜無憂的生活啊!”,他見周遠望禪堂早課未完,也不去打攪他,就靜靜立於庭中,沐浴在秋天的禪意中,感受慈悲與法喜的力量。
    不覺一聲清脆的引磬回響,嫋嫋升起,餘音繞梁,久久不絕,早課做完了,殊勝便移步到禪堂門前,叩門後靜靜等待,隻聽見裏麵傳來周遠望的問訊道:“請進吧!”
    於是殊勝推門而入,隻見禪堂內檀香淡淡,青煙浮動,正堂上是一尊青銅鑄就的釋迦牟尼佛於九品青葉蓮台上跏趺坐像,手結接引法印,坐姿態威嚴,體形龐大,
    左側是一尊纖細修長青玉雕刻站在翡翠蓮花上的觀音大士塑像,手中還抱著一個羊脂白玉雕成的小嬰孩,菩薩慈眉善目,嬰兒生動可愛。
    右側那尊雕塑最小,也呈站姿,雙手合十,表情淡泊,神態悠然,但是非常奇怪,身上穿著明代的服飾,頭發短短的,像是才還俗不久的一個年青小和尚,殊勝看了一眼,心頭微微一熱,就知道那是玄明的塑像。
    三尊雕塑下是一個潔淨亦是青銅製成的香案,案上供著鮮美的時令瓜果與一個青銅香爐,爐內的香火尚未燃燼,煙霧氤氳在爐中似煙水一樣起伏,宛若佛國真如仙境。
    周遠望匍匐跪在香案之下的一個大大的蒲團上,大禮俯身叩拜,待他直起身子,慢慢站起,轉過身對殊勝道:“讓尊客久等了!多謝尊客救命之恩!”
    殊勝還禮道:“扶危濟困,是小輩應當做的,老員外何須多禮。”
    周遠望看著殊勝,莫名有一種親切而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仔細看殊勝的麵容,卻是從來沒有見過,但是心裏的那種體驗很奇特,無以言表,
    他不由地問:“小哥,老朽總好象在哪見過,但是看外表,卻實在陌生,真是有點奇怪。”
    殊勝一笑道:“員外不用困擾,緣份事講不清的,所以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周遠望道:“小哥,老朽這幾年來為病所磨,苦不堪言,今朝方得解脫!你是佛祖派來搭救我的貴人啊!”
    殊勝突然肅然道:“員外,請恕小可冒昧直言,您這病的來由,您可知道?”
    周遠望還是有點心有餘悸,頗為顧慮,因說起來這也是一樁醜事,他也不想與外人提及,但是殊勝之所以要問,是因為他也想看周遠望是否曾犯下不可饒恕之錯,才惹來如此病痛,佛家曆來講諸善奉行,道家更厲害講究嫉惡如仇
    所以佛家一般隻管善男信女,側重於渡化善根者,而道家修真,講清靜,同時在世間行道時,不但降妖除魔捉鬼誅邪,還非常喜歡懲治惡人,有一句修行界的話,是說道家的,說道家是三天不整人,活得不自在。
    所以殊勝三聖之體秉性中亦有嫉惡如仇的一麵,於是他也想了解周遠望是否在德行中有無過失,他見周遠望不肯言明,不由地有點不滿意起來,
    於是他正色對周遠望道:“員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隻是要敢於自省,知過改之,你就算不說,天地亦會知道,有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周遠望不由慚愧地羞紅了臉,低頭不敢看殊勝,而殊勝性情因為七殺魔氣與六欲魔火的作用,不似玄明那樣衝虛淡泊,有點性烈如火,
    於是殊勝也不留情道:“員外,你如不肯言明,那就是不願改過,那枯井中被你傷害的小嬰孩,怨氣未消,你若不信就叫下人與我一道去看下,如何?”
    周遠望不由地大感震驚,道:“是哪來的小嬰孩,老朽憐貧惜老,從未殺過生,常年茹素,小哥,你這話是從何說起啊?”
    殊勝輕輕搖遙頭,道:“不信,你叫幾個小人,隨我一道去看下吧!”
    於是周遠望也將信將疑,叫了幾個仆人,在殊勝的帶領下,來到周府原來安置殊勝們居住的廂房,隔壁戶外一處僻靜的角落裏,因聽丫環們講夜間常常聽到有人哭泣,說是鬧鬼,
    所以周遠望曾請來道人將那廂房以金絲降魔線從外麵鎖上,戶外那口井有一天也莫名幹涸成了枯井,於是上麵用石頭蓋住,並做法事清理過一遍,後來據說是改善了不少,但是還是讓人敬畏,不敢靠近。
    殊勝讓仆人們推開蓋在井上的石頭,讓人下到井中,用鏟掘土,不一會兒,井下人說發現一具很小的嬰孩殘骸,殊勝叫他帶上來,並用檀木盒子裝好,周遠望這才如夢初醒,喃喃道:“難道還有此隱情!”
    於是周遠望摒退下人,將殊勝帶到一處書房,慢慢將事情經過講給殊勝聽,原來在玄明他們入學沒來以前,因周遠望發妻已亡故多年,膝下未有子嗣,老管家便力勸周遠望納妾,
    但周遠望想年事已高,也自知再娶妻生子,終是鏡花水月,徒勞無功,但老管家替周遠望張羅物色了一個遠房親戚的女兒,然後又請來醫生為周遠望滋補調理,服用生精回陽之天然藥材,
    還專門替請人塑了送子觀音,在廟裏開過光,拿到府中日日上香,祈求添丁,生下一男半女,結果還是春風不度玉門關,老夫少妻夢難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