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二十七章大道——毀滅重生
字數:333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明史帝仙傳 !
殊勝又繞到靈碑銀色的背麵,當他正想閱讀碑文時,銀光閃閃,碑上的文字如蝌蚪,竟然在碑中遊動起來,
但是銀色碑上的文字不是人間的字體,殊勝一個也不認識,不由犯了難,不知道該如何明白,怎樣才能讓靈寶在化生池內重生,
一麵又在想,要是能找著洛辰的遺骸就好了,也可以放入池中,正躊躇間,突然銀色的字化成一個又一個神秘莫測,玄奧無比的符錄,源源不斷地從靈碑魚貫而出,並圍繞靈碑轉動不止,
殊勝便將目光望向銀色字符,那些銀光閃閃的字符卻突然沿著他的目光順勢反噬過來,逆光而上,爭先恐後闖入殊勝的神識之中,
殊勝目眩神迷,隻感到腦中天旋地轉,昏匱似瘋長的野草蓬勃肆虐,同時心頭血氣翻滾,胃裏欲嘔欲吐,雙眼皮沉重到無法撐起來,隻想立刻進入沉睡中,清醒與自持都難以維係,
他本能的用雙手撐住化生靈碑,然後抱著碑身緩緩滑落,一下陷入了昏迷無意識狀態,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才從一片空白的昏睡中醒來,
三個五行靈嬰也不知去了哪裏,四周景物依舊,卻根本沒有看見那個古怪的金銀一體的化生靈碑,就好象做了一個夢,什麽也沒發生,
這時,突然他聽到那三個靈嬰小家夥的聲音從遙遠的地方傳來,他四處張望卻找不到他們的身影,可是當他閉上眼睛時,卻發現在神識的深處閃爍著那個金銀色的靈碑,
碑上隻鐫刻著:“化生”兩個大字,不見了靈池,而那三個先天五行靈嬰的聲音竟然是從化生碑上傳來的,他心念一動,一道靈光注入靈碑中,急著把三個小家夥救出來
但是隻有焰光如霞,火焱從靈碑中飛出,並穿越空間,落在了殊勝麵前,卻是滿麵喜色,不見惶恐的樣子,
火焱道:“爹爹,這化生靈碑中藏著生命淨化、得救、重生、更新的大秘密,算得上是天大的玄機,孩兒我從其中悟道,我可以將現在修煉的火極神山當成我的先天皮囊,
隻要在三界內尋一座靈山作為我人間道場,或者說是世間的後天皮囊,我就可以從爹你的內天地中出去,進入三界現實世界空間,象生命重生一樣!”
殊勝心裏想剛才的自己不就好象是痛苦得死了過去,什麽也不知道了,現在清醒過來,恢複神誌,不就是死而複生一般,於是他又問火焱另兩個靈嬰的下落,擔心會不會有危險
火焱道:“妹妹、弟弟被化生靈碑攝入,要領略參悟化生之先天大道,等到有適合他們的靈山當作先天皮囊,他們才可以從靈碑中出得來,現在裏麵如閉關一般在修煉,沒有危險的。”
殊勝這才放下心來,對火焱道:“火兒,你也快回火極神山修煉,等爹爹我在人間找到適合你的靈山道場,你再進入三界除魔衛道!”
火焱行一禮,便又風風火火如一道赤霞閃過,轉瞬消失在遙遠的天邊,火焰山又閃射出陣陣神光,
殊勝閉上雙眼,這裏腦中浮現出好多大道妙理,都與化生有關,原來任何另外界麵的生靈要想進入人界生存修行,必須得具備人界之物構成的本體,這就是後天皮囊,
後天皮囊不單指人體肉身,也包括人界內一切物化存在,所以修行界會有每一處名山大川都對應象征著一位神靈的說法,神指的是另外界麵的生靈,他在人界的本體與顯象就是名山大川。
而現在水淼、金鑫還得給他們尋找到適合的先天皮囊,不然就會永遠困在靈碑中出不來,不過在裏麵他們也不會有什麽危險,這倒是可以放心的了。
殊勝展目望向蓮池,卻見還有兩朵一黃一青鬥大的蓮花在池中搖曳婆娑、含苞待放,而在它們之間又聳立出一座靈碑,上麵寫著“靈池”
殊勝一看,恍然大悟起來,原來之前的“化生靈池”神碑,一分為二,一個變成“化生”靈碑與融進了他的神識裏,一座化為“靈池”溶入了蓮池中,仿佛天地大道與陰陽兩麵。
於是殊勝一動念,出現在靈池石碑上,他將靈猴金石取出,放在了靈池石碑中,蓮池神水瞬間湧來,將石碑浸漫,
殊勝又一動念,回到了靈池岸邊,他深情地看著被靈池之水浸漫的靈寶之石,心裏又升起無窮的希望,願靈寶早日化體重生,自己一定要好好保護它,不再讓它受到傷害!
回到現實中,殊勝不再頹廢散誌,打理好心情,往外望去,不覺已是窗紙發白,東方拂曉,自是睡意全無,
他下得床來,渾身又是汗津津的了,換了身幹爽的衣服,洗了把臉,便就出門了,清晨的武嶽飛來神峰,遠遠眺望已是張燈結彩,披紅掛綠,一幅盛妝喜慶的模樣,
山下已聚集了好多人,都在遠遠觀望,因為十國學堂外圍已由武嶽書院的內門靈山頗多修行外家功夫高深的眾多弟子把守巡邏,禁止閑雜人等進入,
萬古流芳牌坊更是出入要塞,武嶽書院已派出修為達到元嬰境界的數十位書院護法維持秩序,沒有收到請柬又不在書院內部所列嘉賓名單的修士是不能入內的,
即便是收到請柬的修士,也不論是何方神聖,到萬古流芳牌坊前都必須步行,不得駕馭法器或乘駕坐騎,以示對孔聖儒門之敬意!
隻有身份尊崇的三山五嶽四佛地與其他天下各名山名派的宗主掌教,可以攜門下弟子入內,但也須由武嶽書院提供雲車飛舟接入內門靈山,安置在飛來神峰的諸峰宮館,
比如三山(黃山、廬山、雁蕩山)之宗主就被安排在代表象征儒家“忠、教、貞”三涇之峰,四佛地住持則是象征“禮、義、廉、恥”四維的四澗之峰,
五嶽掌教被安排在代表象征儒家“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的五常的五溪峰,
其他天下名山如嶗山、崆峒、青城、武當、終南山、龍虎山、羅浮山、括蒼山等;江河湖海如長江、怒江、青衣江、黃河、淮河、青龍河、黃海、渤海、洞庭湖、青海湖等;
古洞如王屋洞、委羽洞、赤城洞;名島如崇明島、桃花島等,在這些地界修行的名士高人被分散安置在飛來神峰六至九峰,不知名的散修被安排在十國大學堂。
但頂天居與二王宮曆來很少接待落宿外來者,隻因還沒有那麽地位尊貴的客人,然而此次據說有幾個身份格外尊貴,來曆特別神秘的受邀賓客,會直接進見鄭天穹與韓臨天、秋月明,安排留宿於天一峰、飛龍峰、天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