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三十章 壯觀——大幕開場

字數:272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明史帝仙傳 !
    那卷軸飛臨神峰之巔,浩然長風雲天無涯陣上空,隻見四下雲海茫茫彌漫四方,長風浩蕩煙波滾滾,兩端軸柄徐徐轉動,長卷在空中慢慢打開,
    頓時,雲霧如星馳電射、似飛花逐浪齊向卷軸匯聚而來,卷內光明乍顯,明昧交替閃爍,二王峰升起古琴與洞簫悠揚合鳴,宛如天籟,穿林渡水而來,卷軸終於完全展開,飄然懸立於虛空,
    一個長身而立,吳帶當風的孔子站姿聖像,顯現在畫卷中,正是唐代吳道子所畫的孔聖先師聖像摹本,其身後還有孔門七十二賢跟隨,
    夫子被團團霧靄與朵朵白雲簇擁,衣袂臨風,袍袖如飛,仿佛將這無數的雨露山嵐盡數吸納,又同時毫無保留地盡情揮灑,
    刹那,一股磅薄恢宏到無以言表的浩然之氣悄然而生,風起雲湧擴散開來,浩蕩無邊!充塞於天地之間,散布於神峰書院之內,
    天際隱然有隆隆的雷鳴回響傳來,十國大學堂處萬古流芳牌坊上懸掛的編鍾齊齊感應、依次奏響,與諸多天籟聲水乳*交融。
    此時,飛龍與天鳳二峰各飛出一龍一鳳,俱是光影所化,熠彩生輝,龍鳳合鳴,一飛衝天,圍繞聖像,共舞翩躚,其景祥瑞,妙不可言!
    於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景象出現了,隻見夫子竟從卷軸中脫身而出,雲開霧散,猶似天門大開,後麵還跟著長長的隊列,正是孔門七十二賢,
    夫子一襲青衫,立於雲天之上,微言大義,千裏傳音道:“隨我下世,教化萬民,禮樂並重,永息刀兵,中庸之道,內聖外王,蒼茫天地,仁者無敵!”,
    寥寥數語卻聲震寰宇、響徹行雲,回蕩於高天之上,令在場觀禮的所有人心內都激起層層漣漪,陣陣共鳴,具足威懾心神、蕩滌魂魄的氣息與能量!
    他周身散發出的禮義仁德,讓人由衷體味到一種淵廣博大,個人的法力在他麵前都感到相形見拙,非常渺小,有如滄海一粟,生不起狠暴爭鬥的戾氣。
    場下觀禮的眾宗主不由肅然起敬,暗自驚呼道:“浩然正氣!”,原來這正是至大至剛,無形無相,令天地為之動容的浩然正氣!
    接著飛來神峰自上而下,四麵群峰響起隆隆雄壯威風莊嚴的擂鼓聲,隻見夫子帶領七十二賢列隊如大雁成行從高邈的雲天向觀禮平台飄來,
    伴隨著孔聖與門人降臨的壯觀景象,琴、簫、鍾、鼓合奏齊鳴!每經過一層峰,如三綱、四維、五倫、六藝、七證、八德、九流,
    每一峰都會飛出不少內門靈山的弟子,統一著儒白衫匯合加入孔聖降臨的行列,一時間滿空浩浩蕩蕩,陣容越來越龐大,等到了九流峰時,已經恰好是孔門三千弟子之數,
    這時在觀禮台上的人都看得心旌搖撼,驚得目瞪口呆,而眾名山大川的宗主們,比一般修行者天目要看得更透徹些,他們都不由得驚訝道:“鬥轉星移扭轉乾坤周天搬運大法!”
    原來除了諸峰加入的內門靈山弟子是活人,那孔聖與七十二賢竟是由飛來神峰特產的青白靈玉石雕刻而成的龐大塑像群,
    通過長軸之卷的空間納物法器中被施以大搬運神通之力調出,而且是以完全看得見的方式展現在眾人麵前!真的是亙古未有之宏大奇觀!
    但殊勝卻好整以暇,發現一件頗為有趣好笑的事來,他看到眾名山大川宗主中,唯有那位嵩山少室山的空色大師沒有用天目遙視神通察看,
    他竟然拿著一個由世俗能工巧匠重金打造、價格頗為不菲的一個長方形的新型空間觀物法器“玄光鏡”在觀看“孔聖率眾弟子臨凡”的大典,
    在如此莊重的場合與修行界內,空色大師的行為顯得格外突兀與庸俗,肥頭大耳的他在眾宗主隊列也算得上是一大另類的“奇觀”了!
    孔聖與眾弟子塑像群降臨落在廣場正中心,青岩靈石如泥般凹陷下去,一會兒,又如水般湧填過來,將塑像與地麵的縫隙邊緣彌補得滴水不漏,
    仿佛塑像根本就是從青石內長出來一般,這就是所謂的落地生根吧,讓人感歎造物者的神奇!那三千內門靈山的弟子也如雲中之仙一一臨空落入在廣場內,
    場內觀禮的嘉賓發現,三千弟子空降入場有條不紊,落腳處便自然圍繞孔聖與七十二賢排成橫豎整齊的隊列,竟不需要臨時走動穿插調整,匠心獨運,毫不疏漏。
    三千弟子手持特製的巨型大筆如劍戟般大小,揮動起舞,聲聲呐喊,整齊劃一,聲勢浩大,周圍鼓聲助力下愈加威武壯觀!
    他們口中所誦的話皆是儒門經典,取自《論語》《三字經》中的名言警句,並在動作與念誦的過程中,在每一個節點停頓時,三千弟子排出:
    “內聖、外王”,“忠、孝、貞”,“仁、義、禮、智、信”,“詩、書、禮、易、樂、春秋”,“知、止、定、靜、安、慮、得”等大大的字跡!
    場麵氣勢恢弘,氣場強大,極具感染力,以致帶動觀禮的人都跟著念起儒家經典中膾炙人口的妙語,身心靈之震憾,有如排山倒海,
    最後三千弟子排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幾個大字,場內瞬間響起雷鳴般、經久不息的掌聲與喝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