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伐遼不妥
字數:5083 加入書籤
雖說有心節省火力,但久旱逢甘霖,在略做休息之後,依舊是抵住纏綿巫山雲雨了一番。 vw
事畢,再次處於聖賢狀態的樂天,心忽然想起若是這個時候來一支吞雲吐霧的事後煙,該是多麽愜意,也不知道現在洪水旺與船隊到了哪裏。
將思緒收攏了一下,樂天將注意力放在朝的事務,特別是放在了最近聯金滅遼一事之。基於漢人的感情,不止是樂天便是大多數人都將宋當做華夏的主流王朝,相對於遼金更認同於宋。
宋遼為兄遞之國,百年和平,但當金滅遼之際,宋在遼的背後插了一刀,有背信棄義之嫌,結果丟人丟過了火,被金人看出底細,直接滅了北宋,北宋為遼陪了葬;而之後金宋為君臣之國,雖無百年和平,但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懂的,結果滅了金之後,也被蒙元收拾掉。
這一次聯金滅遼,宋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直接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直至整個華夏被腥膻胡朝統治了數十年。
因為身份的問題,此次回朝樂天還是有幾分尷尬的,按理來說做為領兵之臣的樂天是要到樞密院走一趟,交接水軍指揮權,但讓樂天掌管東南水軍的任務是天子下的詔書,根本沒有樞密院什麽事,而且身為樞密使的童貫當時正在率軍與方臘殘餘打伏,所以於理論,樂天根本用不著去什麽樞密院。
古時雖說沒有民主一說,卻有臣製約天子的慣列,曆朝曆代除了腥膻胡朝皇帝搞一言堂,將大臣當奴才養外,其餘華夏曆朝均是講究掣衡之道,天子要受以宰相為首的臣製約,行事處處都要受節製,不僅僅是軍國施政大事,便是連天子褲襠裏的事,臣們也要管,隻要稍有不檢點的流言傳出,大臣們便是一陣疏諫言,弄的天子好沒有麵子。
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哲宗朝時,哲宗趙煦尚且年少,民間有流言說宮欲請奶娘,劉安世與範祖禹立時疏,言辭十分激烈,以致於高太後不得不出麵替哲宗趙煦解釋方才做罷。
但本朝自徽宗趙佶登基,屢屢破了大宋自立朝以來立下的規矩,朝又是蔡京等人掌權,惟恐自己被削了職權,一味的遷讓逢迎趙佶,大宋禮法被趙佶破壞幹淨,以往天子下一道詔令需通過三使司才能正式通過,現下隻需天子一紙詔書,沒有做不成的事。
所以,樂天交權真不需要去什麽樞密院,直接朝可以了。
大朝日。
樂天回汴都的第二日,便是五天一次的大朝日,巧不巧的也不必先去宮裏走一趟了。
正在待漏院吃早點的一幹臣子們正在等著辰時朝,回了汴都的樂天慢悠悠的進了待漏院,擠進了一眾官員的隊伍。
見是樂天前來,有位高權重者鼻冷哼,還有不少人笑著打招呼。
位高權重者,無非王黼白時與樂天有宿怨之流;至於這些與樂天打招呼的,大多都是這幾年從太學入仕的官員,若不是樂天據理力爭保留太學,這些太學生們早回家去了,再者說若是沒有樂天奏天子為七品以下官員漲薪水,這些低級官員們還不知過的有多清貧。
百官之,樂天赫然看到了童貫,還有數年未曾謀麵的種師道。童貫離開兩浙隻自己早了幾天,想來也是在這幾天才來到的汴都;至於種師道,樂天的猜測是童貫想要種師道率軍伐遼,故爾不得不將種師道調到汴都。
至於劉法,童貫是不會調遣的,畢竟統安城一戰劉法險些死於敵手,隨後又被童貫扔了一個巨大的黑鍋背在身,二人的私怨可謂不淺,童貫想調劉法北伐幽雲,也是放不開那張臉,雖說之前曾閑置過種師道有,但二人倒沒有撕破麵皮,故而還是可以調派的。
此時童貫的目光也落在了樂天的身,隻是打量了幾眼,便將目光投向了別處,視若無睹一般。對此,樂天心也清楚的很,童貫出兵的兩次功績皆被自己搶了功搶了先,看自己不爽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種師道看著自己,隻是遠遠的笑了笑,點了點頭,並沒有任何言語。樂天心清楚,自己的身份太過於尷尬,被認做義祖父的種師道也不得不有所顧慮。
鼓聲響起,辰時己到。
一眾官員們按品階排隊,向垂拱殿走去。樂天立在隊伍之,卻看到王黼雖為百官之首,在入宮之時,還落後童貫半步以示尊重。
對此,樂天不禁搖頭。回想大宋自朝起便重輕武,太祖皇帝更有詔令宦官不得從政,太宗太宗年間如秦翰等一幹能打的太監,雖然立功無數但地位也遠遠低於武官,但在本朝宦官地位己然淩駕於官大臣之,那句國之將亡必出妖孽,可不是白說的。
在一眾宦官與宮婢的服侍下,眼尚有倦意的趙佶坐在了龍椅之,丹墀之下百官山呼萬歲,叩拜。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待百官拜過之後歸位,執殿的小宦官扯著公鴨嗓子叫道。
一眾百官彼此對視了一番,沒有人出麵也沒有出聲。
這時有通政官快步走到丹墀前,稟道:陛下,河北路來報,二月金軍占領遼北安州,隨後前鋒進至鬆亭關古北口,據聞遼國天祚帝見金軍有取燕去之勢,命燕王耶律淳留守南京,自己率軍逃至鴛鴦濼,金元帥完顏宗翰出青嶺追擊天祚帝,天祚帝聞金軍將至,遂率部逃入白水濼,金人取遼西京之後,直逼白水濼,現天祚帝己不知去向
這麽快坐在龍椅之的趙佶方才還打著瞌睡,此時立時醒了困,話語間甚是驚訝。
陛下被打斷了話的通政官正欲繼續稟報,忽又被他人打斷。
這時,宰相王黼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為伐遼在即,若不然幽雲為金人所得,我大宋坐失複幽雲之良機爾
見出列之人是宰相王黼,那通政官隻好閉嘴,將正要稟報的內容停頓下來。
是啊陛下童貫出列,奏道:我朝與金人早己訂下海之盟,然前歲方臘起事,老奴隻得調兵鎮壓民亂,如今金人己經兵壓幽雲,我朝再不出兵,一則為金人詬病,二來坐失收複幽雲之良機,必為後人所恥笑爾。
這時,白時出列奏道:陛下,遼人己如驚弓之島,我大宋兵馬隻需過白溝,聞者無不望而歸順,到時收複幽雲,天下無人不誇讚天子仁明,創滅西夏複幽雲之功,堪稱千古一帝爾。
聽三人一頓馬屁拍的下來,趙佶目光烔烔喜眉楣,幻想著收複幽雲之後的榮光。
陛下在這時,通政官見一眾人不言,才接著奏道:據最近得來的消息稱,遼國天祚帝失蹤不見後,遼山西諸城皆降,遼國群龍無首,群臣擁燕王耶律淳為帝。
耶律淳稱帝趙佶眯起了眼睛,挑眉道:此舉豈不是為僭越,若天祚帝未死,這耶律淳豈不是逆臣
聽趙佶這般說,群臣皆點頭稱是。
陛下,此乃千古之良機呐。這時胡師出列向拱手道:燕王耶律淳被擁為帝,遼人又有幾人肯奉其為主,此時遼人不僅是被金人所迫,更為本國正統所疑惑,此時我大宋出兵,定可兵不血刃得幽雲故土。
是啊,陛下被賜名為趙良嗣的馬植亦是乘機說道:陛下,燕雲本為我漢家故土,燕雲故地漢民對我大宋光複舊地盼的望眼欲穿,今陛下出兵,燕雲故地漢民定開門相迎王師,陛下亦為千古一帝矣
一番馬屁拍的使趙佶目光越來越亮,麵孔也越發的得意起來。
此時這一番話入耳,不止是一眾主張伐遼的主戰派飄飄然,便是一眾不主張伐遼的官員,也開始動搖心態,有擁護伐遼之意。
陛下,臣有話奏這時,隻聽百官之有人出列道。
說趙佶示意道,當目光看清來人時,麵容立時湧出笑意:樂天,幾時回來的,到汴都也不先來朕這裏好好說說話。
樂天忙道:回陛下,臣於昨日回的汴都,恰逢今日是大朝日,便趕來早朝了
平滅東南之亂,汝居功甚偉,朕心甚慰,得婿如此,夫複何求趙佶笑道,又叮囑道:明日帶茂德一起進宮,朕為你設筵請功,記得帶朕的小外孫毅兒一起來
謝陛下樂天連忙拜謝。
若是在哲宗朝之前,天子與駙馬這般敘馬,早被大臣看為不合時宜而製止了,但在徽宗朝有哪個官員嫌官做的久了。
耐心的聽完了趙佶與樂天敘家常,這時王黼才開口道:樂侯爺奉旨率東南水軍剿呂師囊殘部,如今回京,想來是將呂師囊餘部清剿幹淨了
陛下,臣正欲稟報此事樂天拱手向,稟道:陛下,那呂師囊部乘船行於海,末將派兵馬追其至呂宋,那呂師囊部不敵登呂宋島,臣麾下隻得燃起船隻,令其無法在海為匪,亦無法再回大宋。
樂侯爺,口說無憑呐王黼笑道,一副置疑模樣。
杭州水軍指揮使廖師先指揮此次水戰,此次水戰之後,呂師囊部再也未曾在我大宋東南出現,更無侵掠擾亂之事發生樂天回道,隨即看了眼王黼,冷笑道:王相公若不相信,樂某也是毫無辦法,若王相實在想辨識真偽的話,不妨派人去呂宋一控便知。
樂天能這般說話,自然是早早想好了對策,事情自然也是做的滴水不漏。
此事先且放在一旁趙佶的注意力顯然不在東南,而是全部落在了恢複幽雲之,看著樂天說道:樂卿,此次伐遼,朕想聽聽你的建議
在趙佶殷切的目光,樂天思慮片刻,開口道:臣以為伐遼不妥
343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