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議和(上)

字數:5173   加入書籤

A+A-




    見樂天李綱二人反對議和,唐恪前奏道:李大人樂侯爺,如今是金人門來求我大宋議和,而二位大人卻還要再興刀兵之舉,不止是視將士生命於兒戲,難道更是想置陛下於危局

    身為執宰的張邦昌,這時也是前言道:金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戰鬥力極高,更有金兵不滿萬,滿萬無人敵的說話,何況偌大的一個遼國都被金人滅掉,我大宋將士戰鬥及遼人尚有距離,更不要說是金人,所以限於我軍戰力,故而臣讚同與金人議和

    做為主和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張邦昌,拿起了金人戰力說事。手機端 vw

    待張邦昌奏過,新任尚書左丞耿南仲也是前拜道:現下金人提出議和正是時候,若圍攻太原的金人西路軍來至汴都,兩軍合於一處,我大宋危矣

    幾位執宰進諫過後,朝堂亂成了一片,顯然百官們是在為是和是戰而展開討論。

    臣等附議

    半刻鍾之後,有不少官員開始奏,表示讚同議和。

    見張邦昌白時唐恪等一眾執宰主張議和,朝一眾隨風倒的官員連忙向哲宗趙桓拜道。

    看到如此多的大臣支持議和,趙桓立時如有了主心骨一般。

    見到大部臣子支持議和,李綱麵立時變色,向拜道:陛下,金人貪得無厭,縱是今歲議和退了去,難保金人明歲不會毀盟再次攻來,到時我大宋又如何處置,陛下請三思呐

    說到此處,李綱目光掃過一眾朝臣,麵帶著憤意:諸位大人隻知金人退去,便可保自家平安,但諸位大人可曾為大宋的將來想過眼下金人孤軍深入,正是消滅其的大好時機,若我等在處於優勢之下放走金人,將來定會追悔莫急。

    李大人說的甚是有禮李綱話音落下時,最早帶兵進城勤王的徐處仁出列,向拜道:陛下,金人狼子野心契丹更甚,萬一我大宋答應金人議和,這些金人勢必對我朝提出苛刻條件,我大宋若應了金人苛刻條年,每歲供金人金銀,無疑是等於資敵,出錢給金人來屠殺我大宋的百姓士卒

    徐處仁話音落下,朝堂一陣震動,百官更是議論紛紛,顯然徐處仁說的沒有錯,澶淵之盟北宋每年輸入遼人金銀絲帛,無異於是變相資敵。

    樂天前拜道:陛下,金人生於蠻荒不識書不識禮,不事耕種,不事桑麻,怕是連治國之道為何物皆不知,而近來幾年北國屢生凍災,糧食更收,每歲饑餓凍餒致死者甚多,金人糧食尚不能自己,又談何興旺,這幾年金人皆是依仗擄掠遼人支持國庫開支,但此法終不長久,若我大宋不與金人財物米糧,年久金人無力支撐國庫開銷,其必敗亡

    樂天說的沒有錯,金國在立國之初,家國財政來源是建立在以擄掠為主的戰爭經濟之,通過滅掉遼國與對宋發起戰爭,在原擄掠來的財物來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

    即便後來曆史的金國完成對淮河以北,原是漢人地界的原統治,但其落後的奴隸製與封建製混合怪胎形社會體係,怎麽能解放與發展生產力,再加金國曆代奴隸製君主滿腦子崇尚暴力不懂經濟,不懂休養生息,隻知壓迫剝削百姓,使金國立國百多年戰爭充斥著整個曆史,根本沒消停的時候。

    甚至沒有南宋每年貢來的歲幣,金國朝廷不知會是一副什麽慘相。但金人皇帝卻深深明白一個道理,沒錢了可以去南麵漢人那裏搶嘛。

    樂天的話,立時引來百官一陣交頭接耳,這幾年金人滅遼之後,金國多有饑荒,不時會來宋討糧。從個這角度來說,樂天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在百官交頭接耳之際,身為宰相的李邦彥開口道:樂公爺,李大人,徐大人,汴都安危幹係到陛下安危,更幹係到我大宋江山社稷,三位莫非為了個人建功立業,而將陛下置於險地而不顧

    再者,隻要金人退兵,解了眼前燃眉之急,我大宋整修武備,到時與金人一搏,未必沒有勝算

    聽主戰派與主和派吵成一團,趙桓頭大的要命,立時打斷道:好了,你們莫要再爭吵了,朕意己決,明日派使者出城與金人營議和

    陛下

    李綱徐處仁等前欲勸。

    趙桓將袍袖一揮:莫要多說,朕意己決

    李綱徐處仁等人彼此對視了一眼,眼盡是無奈。

    此時的樂天不語,也不會出言再勸,曆史的這位欽宗皇帝本個優柔寡斷沒有主意的投降派,又豈是自己能規勸得了的,自己勸兩下也不過是為了於青史留下自己的清正形像罷了。

    而且樂天更清楚,自哲宗繼位以來,因為對趙桓有擁立之功,朝主戰與主和派也保持著一片和氣,但今日關於議和立時讓兩派涇渭分明起來,之間的矛盾立時浮出水麵,變的尖銳起來。如果說神宗哲宗徽宗三朝朝的矛盾主要集在新舊兩黨的黨爭,現下哲宗朝的矛盾是主和與主戰兩的爭鬥。

    這時唐恪前拜道:陛下,此次議和的正使己經挑選完畢,但還要有一個副使一同陪伴前往

    聽唐恪稟奏,趙桓點頭:唐卿所言極是,為表明我大實對議和之事的重視,自然要選派一名副使

    依朝慣製,凡有出使大事,有正使自然要有副使,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二人間也好相互商量一番。

    陛下,臣推薦宗正少卿宗充任和議副使這時禦史大夫陳過庭拜道,又言:陛下,本朝呂老相公曾讚宗澤可謂國爾忘家者,故而臣覺的宗澤充為議和使的人選極為合適。

    目光投向百官,趙桓問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邦彥立時拜道:陛下,臣也覺的這位宗大人做為和議副使合適

    在百官看來,金人凶狠,去金營議和與去送人頭沒什麽區別,誰也不想這樣的差事落在自己的頭,有人舉薦,自然是全票支持。

    趙桓點了點頭,命道:宣宗澤覲見

    宗澤這位曆史有名的抗金統帥,樂天可是如雷灌耳,但這位宗大帥在此時己是六十有七,而且至今不過正六品的官職,此前更還是走了背運,宣和元年宗澤時年六十致仕,也不過是以從六品應天府鴻慶寺,後致仕的宗澤被人誣陷被遠謫巴蜀,直到大赦才得還京。

    李棁宗澤二人做為議和正副 使,向哲宗趙桓見過禮,趙桓問道:卿二人即將去金營議和,不知有何要求,朕一定滿足卿等。

    做為副使的宗澤回道:陛下,臣此行不打算生回了

    為何趙桓知道議和是個危險的事,但為了顯示天顏恩寵親近還是問道。

    宗澤回道:陛下,金人能夠悔過撤兵當然好,若不然臣怎麽能向金人屈節以辱君命呢

    聞言,樂天不由的叫了聲好。抗金名將宗澤是宗澤,回答的這般有骨氣有底氣,舉朝武下怕是沒有幾個了。

    聽聞宗澤之言,李邦彥張邦昌耿南仲唐恪等一眾主和的大臣立時麵色一變,便 是趙桓麵色也是一窒。

    陛下,臣覺的宗澤實不宜充作議和使李邦彥連忙奏。

    趙桓故做不知,平靜的問道:李卿何意

    李邦彥回道:臣觀宗澤此人剛直有餘,卻不知變通,恐怕有害於和議,故而臣不建議由其充當副使

    樂天不由為宗澤感到悲催,這位聞名後世的宗大帥在大宋官場摸爬流滾打了近一輩子,到現在還隻是個六品官,若是充當議和使,回來事定能升一級,現下晉升的路子又被李邦彥擋了下來。

    望春門徐徐開啟,議和使李棁帶著幾個隨從,打著代表大宋使節的旗子出了城門。

    沒想到官家會與金人議和看到李棁出了城門,立於城頭的李綱麵盡是悲奮之色。

    隨著情勢明朗,朝大臣主和派甚多,使的李綱越發覺的悲憤,放眼朝也隻有樂天徐處侍仁等寥寥的幾個大臣主戰,其餘臣子為了避免涉及到黨爭之,一直處於不表態的觀望之。

    主戰的大臣這麽幾個,李綱越發覺的孤立,下過朝後便與樂天一齊來到東城的望春門,金人東路軍主帥宗望的軍大營便設在數裏外,時時可以看到金軍會有什麽異動。

    見李綱神色頹廢,樂天嗤笑了一聲,不屑道:李大人莫 悲憤,咱們這位新官家做事沒底限的很,明日的舉動怕是更會令李大人大吃一驚的

    李綱驚道:公爺的意思是說,官家為了議和,無論金人提出什麽條件都會同意

    歎了口氣,樂天說道:宗翰圍太原,便曾與童貫說過,要我大宋割黃河以北三府之地來向金人賠罪,現下金人己經兵臨汴都,又怎麽會降低議和的要求。

    金人打的一手好算盤,竟無恥到這般地步李綱恨然,麵表情越發的憤怒:河間真定太原,皆是我大宋北方重地,若割讓三鎮,我大宋無險可守,到時金人長驅直入,渡過黃河輕竟便能滅我大宋。

    主要在於咱們的官家會不會答應樂天不多言。

    陛下應該不會答應的。李綱想了想,說道:畢竟天子也知道這三鎮對我大宋的生要性,絕不會輕易割出的

    李大人太樂觀了樂天笑道。

    聽樂天屢屢用無奈的語氣說道,李綱瞪大了眼睛:公爺的意思是

    樂天自然知道是個什麽結果,但絕不會提早說出:李棁出使金營,待回來時看陛下決意便知

    343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