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是個滋味
字數:4408 加入書籤
夫人她又讓別人懷孕了!
“好!我就信你一回。”
說來也巧,一番交談後,江小綿也曉得了這嬸子就姓朱。
將錢先給了她五元做定金後,江小綿又在村裏找起了其他家。
她這大崽生小崽的能力可不限製,多串聯幾家,她的錢也就掙得越多。
至於本錢……
江小綿的兜裏如今還有一百九。
除去和朱嬸子約好的三十隻,還可以再搞三十隻回來。
但是這些雞,要怎麽從鎮子上弄來,雞蛋又要到哪去賣,江小綿還得再琢磨琢磨。
村裏畢竟也不大,江小綿逛遊一圈後,和幾戶人家商量的事情,也不知道怎麽的,就被傳到了顧媞婉的耳中。
“小綿,我聽說你在村裏是要做生意了?”
吃飯的時候,顧媞婉看似無意地提了一句,讓顧昱斐拿著碗的手都頓了一下。
“大姑,是……”
顧昱斐本想幫江小綿遮掩一二,卻沒想到江小綿直接開口打斷了他的話。
“對的,大姑,我家的情況不算好,我想多賺點錢貼補一下。”
江小綿目光真誠,這一番坦白也讓顧媞婉的心裏順氣了不少。
如果不是打聽清楚的話,她也不會這樣主動問。
“其實這種事情你不用瞞我的,雖然說你跟小斐現在還不是正式的夫妻,但到底喊我一聲大姑,錢方麵有需要,來找我也是可以的。”
顧媞婉在田上村也算是財大氣粗,她以為江小綿弄這些,賺的也都是些小錢。
“大姑,謝謝您好意,但這也是我娘家的事情,向您張這個口,我也不好意思。”
顧昱斐看了一眼江小綿。
見她的眼神從容不迫,舉手投足間隱隱還有股自信的氣場,讓他也不禁相信了她自己是真的有主意的。
“我說的也是借,不是直接給你。”
顧媞婉揚了揚唇角,越是和江小綿相處,她越是覺得這個姑娘的是性情很對她的胃口。
“我知道你身上的本錢並不多,等你賺了錢以後再還我也是一樣的。”
對於這樣的江小綿,她自然也會去尊重。
“好,如果我真的有需要,那到時候就真的要麻煩大姑了。”
江小綿眨了眨眼睛,如果本金能夠再多一些,她前期的投入可以更多,這對她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她似乎並沒有什麽理由去拒絕。
顧昱斐看著顧媞婉和江小綿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互相夾菜,自己好像是個透明人一般被忽略在了一旁。
他的心裏突然就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好像這兩個人才是一家人,而他就是一個外人一樣。
“咳咳。”
顧昱斐故意咳嗽了兩聲,這才引來了顧媞婉的注意。
“小斐你怎麽了?是身體哪裏又不舒服了嗎?”
顧媞婉的關心,讓顧昱斐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他側頭看過去,江小綿在努力地扒飯,一點也不關心自己。
“大姑,我沒事,就是被飯嗆了一下。”
“哎,你這孩子,多大的人了,竟然還能被飯嗆到。”
顧媞婉起身就給顧昱斐倒了杯水。
看著自始至終都沒拋個眼神給自己的江小綿,顧昱斐的心梗塞了。
“小綿。”
這一聲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輕,江小綿過了半晌才緩過神似的應了一下。
“嗯?”
“沒什麽,回屋再說吧。”
當著顧媞婉的麵,顧昱斐也不好說什麽。
隻是看著江小綿這麽一幅懵懵懂懂的樣子,他的心裏總歸是有些著急的。
照這樣下去,三個月之後,他真的能夠如他心願嗎?
江小綿一頭霧水地吃完了這頓飯。
她怎麽也沒有想到,在自己心無旁騖的時候,自己就已經被人惦記上了。
“小綿,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領證,但是在別人眼裏我們或許已經是夫妻了。”
回屋之後,顧昱斐一本正經地拉著江小綿,認真地探討這個事。
“我知道啊,我在村裏麵走的時候,一個嬸子都叫我顧家那口子,弄得我還有點怪不習慣的。”
“所以,做生意這種事情,你也可以多來找我幫忙。”
顧昱斐說的很認真,可是江小綿卻不敢相信。
她還記得那天在從下田村回來的路上,顧昱斐麵對一個賣菜的嬸子,所表露出來的窘迫。
在她眼裏,顧昱斐就是一個讀書人,在生意方麵根本一竅不通。
“我現在自己都還能搞定。你的身體現在也不是很好,我就想著不用麻煩你了。”
實話江小綿考慮了一二,還是沒說出來,她婉轉的拒絕了顧昱斐的好意。
卻沒想到她的委婉拒絕正中了顧昱斐的下懷。
顧昱斐要的,就是江小綿對他的關心,不管是表麵上的,還是真心的。
“小綿你醫治我的身體,我自然是放心的。”
這話,還真沒有多少私心在裏麵。
顧昱斐也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次那苦到死的藥了。
可他身體上的變化,卻也是顯而易見的。
他如今走路不像從前那般氣喘,咳嗽也是少有,整個人的身體狀態都輕快了不少。
這一切都要感謝江小綿。
“所以,不光我大姑有錢,我自己也可以幫你的。”
顧昱斐將話頭又繞了過來。
這份熱情,讓江小綿有些不適應。
“好,我知道了,我這兩天要去鎮子上,家裏的自行車再借我用用可以嗎?”
“當然可以,但我有個要求。”
“什麽要求?”
“我也要去。”
顧昱斐說到做到。
家裏還真的有兩輛自行車。
起初顧媞婉也是不同意的。
可顧昱斐騎上自行車後,人也沒什麽疲累的樣子,再加上對江小綿自帶福氣的屬性深信不疑,顧媞婉也就沒再阻止。
兩人就這麽在第二天一早踏上了趕集之旅,顧昱斐的心情是有些激動的,因為這事他好久以來,第一次騎自行車出遠門。
而江小綿的神情,就比較凝重了。
她走這一趟,就是要定好雙黃蛋的銷路和六十隻母雞的事情。
可這麽多母雞,鎮上的所有市場也湊不齊。
平時能下蛋的母雞家家戶戶多半都是自己留著,市場裏留下的基本也沒什麽好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