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拜師

字數:3056   加入書籤

A+A-


    “子梁先生的見識,真是遠超我的想象!您的這個王朝周期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前漢和後漢這兩個王朝的興衰,子梁先生真是大才!”
    告別了諸葛玄一行人,陳棟帶著諸葛亮返回劉備暫居的小沛。而就在這個時候,陳棟驚訝得發現諸葛亮竟然是會騎馬的。
    其實這並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這年代的士人都是上馬管軍下馬官民的複合型人才,像是杜預這種進了武廟卻不會騎馬的才是奇葩。琅琊諸葛氏好歹也是官宦人家,諸葛亮會騎馬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真正該讓陳棟感慨的,應該是劉備團夥究竟幹了些什麽缺德事,才讓眼前一個縱馬狂飆的青蔥少年,變成了一個隻能坐在四輪車上看人飆馬的老年巨嬰。
    這一路上,處於對諸葛亮的崇敬,陳棟一路上對他可以說是無微不至,關愛有加。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兩人還時不時討論一些問題。陳棟自然是又把那一套後世的王朝周期說拿出來,真得是把諸葛亮給聽得讚歎不已。當一隊人馬停下來休息的時候,諸葛亮心悅誠服得對陳棟說道。
    “這也是我仔細思索得來的!”陳棟本來想謙虛一番,譬如說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問題,但問題時還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兒,於是他便裝模作樣的承認下來。
    “諸葛亮想要拜子梁先生為師,不知道您能否收下我這個劣徒?”隻是就在陳棟說完話後,那邊諸葛亮卻是跪伏在地,向陳棟行起了一個大禮。
    “你這是幹什麽啊?”陳棟沒想到諸葛亮會來這麽一手,趕緊想要攙扶起諸葛亮,但是後者力氣不小,又一心拜師,於是乎便成了一個陳棟扶不起來的諸葛亮。
    “諸葛亮一直跟著族中長輩學習經義,族中長輩認為治學要務於精熟,但我卻覺得尋章摘句這樣的治學不學也罷,更喜歡觀其大略。這一日與子梁先生交談,發現子梁先生見識廣博,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正是諸葛亮心目理想的老師,希望子梁先生能夠不因我卑鄙,收下我這麽一個學生!”
    諸葛亮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學習的時候喜歡“觀其大略”,這也讓他擁有了非常充足的知識儲備。不過諸葛亮的這種學習方式,卻也不被很多人理解。
    這次諸葛亮認識的陳棟,因為穿越者的緣故,他的經義基礎很渣,但是因為後世的各種信息轟炸,知識麵意外的廣博。即便是陳棟各種知識都很淺顯,但兩千年的差距,卻也讓陳棟不少淺顯的知識,在這個時代都成了最先進的知識。
    這才相識一日時間,諸葛亮便已經對陳棟崇拜異常,更感覺陳棟治學的態度和自己很像,跟著陳棟學習,更加有助於自己的進步。
    治學的態度是一方麵,陳棟本身穿越者的知識體係,也是諸葛亮渴求的一方麵。僅僅是接觸了一天,和劉關張不一樣,敏銳的諸葛亮便發現,陳棟有一套成體係的學問,他表露出來的那些知識,隻是他龐大知識庫中的冰山一角。
    這些知識,和諸葛亮在琅琊跟隨族中長者學習的知識不一樣。徐州的士族有不少,彼此之間也有一些交往,像是諸葛亮便有幾個族人,和東海王氏有著姻親關係。要不是因為亂世,後世籍貫臨沂沂南縣的諸葛亮,未必不會和籍貫臨沂郯縣的王朗成為親戚。
    這個年代的知識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而根據諸葛亮通過和其他士族子弟之間的交流,他發現這些世家大族的知識體係大同小異,最多就是治的經典不同,甚至是對同一部經典有著不同的理解。
    但陳棟就不一樣了,他的那套知識體係,是和當今社會的知識體係完全不同。而陳棟的這些東西,更加對諸葛亮的胃口。甚至在諸葛亮拿敏銳的感知之中,這些知識似乎更加有用。
    “如果你想要學我的東西,我一定傾囊相授,那我就認下你這個學生了,趕快起來吧!”看著諸葛亮居然要拜自己為師,陳棟更是心花怒放。
    之前陳棟還有些擔心諸葛亮不習慣劉備集團那股遊俠風,待不習慣而選擇離開,現在拜了自己為師,這就是和自己綁定了,自然不會再想著離開——我和我的學生實在太強了,一定能夠匡扶漢室。
    “多謝老師,請受學生一拜!”隻是諸葛亮卻沒有起來,而是按照這個年代慣常的拜師禮儀,又給陳棟行了一個禮。
    就這樣確定了師徒關係,陳棟一行人繼續踏上了返回小沛的旅途。而隨著和諸葛亮確定了師徒關係,陳棟整個人呼吸都順暢了許多,畢竟之前跑諸葛亮這個一個千古傳誦的人物跑掉了,陳棟可是一直緊繃著精神。現在把諸葛亮騙到手了,自然不用像之前那樣謹慎了。
    一路上沒有其他的事情發生,就在臨近小沛城的時候,陳棟突然間湧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這諸葛亮拜自己為師,不隻是看上自己的學問了,連自己身為劉備主簿的身份也給考慮了吧?畢竟這年頭主薄一般都是官員的心腹擔當,諸葛亮到劉備這裏來,還是需要一個靠山的。
    細細想來,陳棟越發覺得這也是諸葛亮拜自己為師的一個原因,畢竟諸葛亮實在很會做人。
    很多人都被諸葛亮高尚的道德情操,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所吸引,往往忽略了他為人處事的長袖善舞。
    根據晉朝人王隱的《蜀記》記載,譙周在第一次見到諸葛亮時,可能是因為相貌怪異外加口吃,讓諸葛亮左右之人忍不住失笑。事後有司追究起這些官員失笑失儀的罪責,諸葛亮以一句“我都沒有忍住,何況他們呢”,把這件事的責任給攬了下來。
    有些人說諸葛亮娶黃月英是看上了黃承彥的家世,想要做鳳凰男。但實際上諸葛亮的兩個姐姐,一個嫁給了蒯氏的蒯祺(曹魏房陵太守),一個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曹魏黃門侍郎),都是荊州士族中響當當的人物。
    人家諸葛家也是被荊州的幾大士族承認的同路人,郎才貌女才、門當戶對的婚姻,偏偏被不少醜八怪認定為鳳凰男抱大腿,
    這個想法很快便被陳棟拋到了腦後,甚至還有些覺得自己想多了,人家諸葛亮就是看中了自己那滿肚子的後世學問。
    畢竟諸葛亮他爹諸葛珪是相當於一郡二把手的郡丞,他叔諸葛玄馬上也能做太守,沒理由把陳棟這麽一個太守的秘書太當成一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