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伐吳大勢

字數:354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蜀漢戰鬼 !
    第三章
    伐吳大勢
    盡管趙興輸了,但張飛對於趙興仍然十分看重,尤其是趙興自知不敵主動後退這點。若是其他人打不過就跑,張飛肯定抽鞭子,因為那些人隻是小卒,小卒就算打不過對手也絕對不能當逃兵。但趙興卻有著名將的能力,小卒不能逃跑,但名將卻必須懂得進退。就從這點上,張飛對趙興又高看了幾分。
    “不錯,我大漢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你盡可從我侍衛營中挑選三十人,待我軍至江州以後,我把你推薦給大哥。”
    “興多謝將軍提拔。”
    見趙興不卑不亢,張飛滿意地點了點頭。心想著趙興這個人若是能好好發展,將來可能是個堪比趙雲的人才。
    在場的其他士卒都驚呆了,張飛竟然會對自己的部下如此客氣,還要推薦給劉備,這簡直不可想象。當天,張飛心情大好,操練侍衛營的事也終止了。
    而那天夜晚,侍衛營也是炸開了花。不單是因為談論趙興和張飛比武的事,更是因為張飛所說的那三十個名額。侍衛營的人基本都對張飛對士卒的暴力行為有所怨恨,加上趙興此人對周圍的人素來友善,於是他們都搶著爭趙興那三十個名額。
    同樣爭一個名額,自然是輩分大的優先,就這樣,張達,範強為首的侍衛營元老精英皆被趙興當仁不讓加入了趙興的隊伍。
    “沒想到啊,本來以為趙兄弟初來乍到,不懂世事,沒想到是深藏不露。從今天以後,趙兄弟就是我們的主子了。”範強也不知從哪又搞來些酒水,侍衛營的士卒紛紛向趙興敬酒。
    “哪裏哪裏?興不過是天生得更有些勇力罷了,大家都是漢軍,都是兄弟。我以後可能要指揮諸位在戰場上殺敵,但我並不算你們的主子。大家的主子隻有陛下一個。”
    趙興一番話,又一次拉近了自己和其他士卒的距離,大家開懷暢飲,尤其是那些決定跟隨趙興的人,一個個激動得像過年一樣。
    沒過幾天,張飛便調動大軍前往江州,打算助劉備攻打孫權。這幾天,張飛有了趙興做對手,也不再鞭撻士卒,營中士兵各自操練,氛圍也好了許多。
    這幾天的切磋,張飛對趙興也有了更多了解。趙興這個人天生勇猛過人,但更加關鍵的是他的格鬥技巧十分精妙,在當世很難有第二個人比得上他。不僅如此,當張飛問及趙興兵法韜略時,趙興也是對答如流,甚至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趙興自是沒有讀過這些書的記憶,這些知識也好像是與生自來的一樣,趙興當然是不知道這些知識是他前世勤奮好學流傳過來的,不過既然知道,總比不知道要好得多。張飛對趙興十分滿意,又從自軍軍營中挑選五百將士,讓趙興自成一軍,跟隨自己。
    臨行之前,張飛找到了趙興,兩人開懷暢飲,張飛素來敬佩君子,竟然親自對趙興敬酒。
    “趙興啊,你也真是不給我留點麵子,侍衛營中跟我最久的那些人都被你挑走了,你讓我老張以後怎麽混?”
    “不瞞將軍,那些人都是自願跟興離開的。恕興直言,關將軍去世,整個大漢沒有人不感到悲傷。你的將士們本來都期待著陛下掃清寰宇,降服孫吳。然而將軍卻不體恤士卒,反而鞭撻他們,如此做法,未免寒了這些將士的心啊。”
    “哎,大哥也常這麽說我,可我實在平靜不下來。”張飛痛飲一口,又說道。“趙興,我看你不光勇武過人,也頗有才學,你倒說說,如今大哥伐吳,你倒有何看法?”
    “陛下之命,為臣者固然應該聽從,更何況是我這種小卒,本是無權發言。不過在興個人看來,此次伐吳實在不妥。”
    “哦?”張飛還真沒想到,趙興竟然敢在自己這個力主伐吳的人麵前說處反對伐吳的話。他沉聲道:“你且說說有何不妥?”
    張飛的口氣,好像趙興說得不再理就要打他一頓似的,而趙興則麵不改色。
    “如今國賊是曹丕,不是孫權,如果打贏魏國,孫權自然會臣服。而如果先打孫權,即便打贏,魏國也不會坐視不管,我軍最多隻能收複荊州。興曾聽說諸葛先生為先主定下取荊州,巴蜀,兩路伐魏的計策,但這個計策必須要建立在孫權與我方結盟的前提下。孫權窺視荊州已久,若失去荊州,孫權便會故技重施,聯合魏國來攻打大漢。如此一來孫劉拉鋸,最終得利的是曹魏。”
    “再者,如今天下魏國占據十州半,大漢一州,孫權兩州半。這意味著魏國的人口增長速度是我大漢的數倍,士兵的增長速度也會是我軍的數倍。無論大漢固守領土,或是與孫權開戰,隻要不削減曹魏,讓曹魏陷入戰亂的話,兩國的差距就會不斷增大。而天下如今可以對抗曹魏的勢力隻有孫權和大漢,陛下欲掃清寰宇,匡扶漢室,故廣納賢才,稱帝建國。然而如今卻因為為關將軍報仇,空損反曹勢力的力量,讓曹魏得以修生養息。關將軍若知陛下本末倒置,拋下大業為自己複仇,真的會高興嗎?”
    “二哥他……”
    酒過三巡,提到關羽時,張飛痛哭流涕,卻也沒有怪罪關興。他似乎想起了三十年前,劉關張三人舉義兵結義的事情,張飛和關羽從那時開始就跟隨劉備,完成他匡扶漢室的理想。
    想到這裏,張飛不禁自嘲地笑道:“趙興,你和子龍都是明白人,你說的話跟子龍別無二致,還更加深入一些。當初子龍也曾勸諫過我大哥,不過大哥最後還是堅持討伐孫權。或許對大哥而言,兄弟的性命真的比昔日理想還要重要。不過,這麽多年了,大哥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大哥說不要匡扶漢室了,讓我為二哥報仇,那我老張就照做,絕沒有二話。隻是這麽一來,就對不住那些為了大哥的理想拚命的將士了。”
    匡扶漢室這個理想,既可以說大,也可以說小。說它大,因為它是國家大事,但說它小,漢室的存亡如今已經與百姓的死活沒什麽關係了。不如說,直到現在還靠一個靠著匡扶漢室的口號拉攏民心,反倒讓人覺得有些虛偽。
    不過趙興似乎明白了,匡扶漢室,不過是大義,是名分,真正將季漢的人聚在一起的是真實的情義,而不是虛偽的大義。劉備的這個舉動,盡管不理智,卻反而讓天下人知道了他的性情。
    想到這裏,趙興平靜地說道:“陛下的文臣武將,皆因陛下義氣恩德而跟隨左右,就連我也是因受將軍提拔之恩。為將軍分析大勢,我身為將軍麾下,直言不諱是為人下的本分。但即便我直言反對伐孫權,隻要將軍一聲令下,我帶兵衝鋒也絕沒有半點猶豫,這是為將的本分。既然陛下執意要伐吳,我等為臣者竭盡全力便是,無需考慮過多。”
    張飛聞言,頓時眉開眼笑。
    “哈哈哈,元隆說這話我愛聽!”
    兩人隨即又對飲了起來。
    緊接著,張飛便帶著大軍出發,來到江州。現在的趙興並不知道,曆史上的張飛在離開閬中前就已經被張達,範強二人暗殺。而如今由於趙興的加入,張飛鞭撻士卒的暴行停止,張達和範強兩人也改受趙興統帥,使得本來應該被手下殺害的張飛並沒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