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為將之仁
字數:493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蜀漢戰鬼 !
第十二章
為將之仁
……
伐吳前的準備工作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而趙興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幾乎一直都能看到關銀屏的身影。期間,關興,張苞兩個小輩,以及張飛和趙雲兩位前輩都與趙興見過幾次麵,但聽說關銀屏的舉動以後,他們不但沒有感到奇怪,反倒都有些高興的樣子。
進行各項訓練的同時,趙興也對士兵傳授自己的棍法,和士兵們一起吃同樣的飯,主動問一些士兵的家事。每天重複著這些事情,並不算是有意思,在趙興看來,嚴明軍紀,強化訓練,體恤士卒是一位將領理應做到的。而關銀屏則果真像一個副將一樣,和自己一起練習棍法,和自己一起與全軍共同開飯。一開始趙興還怕關銀屏吃這種粗糙的軍糧壞了肚子,不過她卻執意要和趙興吃同樣的東西。
“元隆哥哥?”
“嗯?”
“今天晚上有肉吃麽?”
還在訓練士兵的趙興聽到這句話,頓時哭笑不得。
“銀屏你的身份,想吃肉不用問我吧。”
“元隆哥哥才是,明明有俸祿卻和一般士卒一起吃飯。”
“那是因為那些人歸我管,將來我要指揮他們打仗。別的將領怎麽帶兵我是不清楚,但我覺得想讓將士們在戰場上為自己拚命的話,至少要和他們同甘共苦。士兵的戰死是不可避免的,但身為將軍至少應該知道,那些將士們都有自己家,都想要活下去。身為一軍之長,無論在什麽時候都要背負起自己將士的生命,然後才可以想到功名。不過,”趙興又說道。“不參戰的你完全沒有必要和我一樣。”
趙興僅僅表示了自己對士兵們負責的態度,而關銀屏聽到他的話之後,胸口卻是一陣發悶。
“可是歸根結底,如果這次出兵也都是為了父親吧。”
“啊,也可以說是這樣——”在這點上趙興也無法反駁,畢竟按照他的戰略分析,現在季漢即便重新奪回荊州也無法讓荊州發揮隆中對時諸葛亮說得那種一路出漢中,一路出襄樊的戰略意義。
“有點接受不了呢,”關銀屏少有地露出了悲傷的表情。“這些每天和我一起吃飯,一起訓練,互相談及自己的家人的士兵們會在下場戰爭中死去,因為我個人的仇怨……”
“準確地說,他們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陛下的仇怨才行動的。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我身為季漢將領,受陛下殊遇,奉命出征理所當然。而你隻是正好和陛下一樣,與東吳有仇怨罷了。這場仗無論輸贏,結果都是陛下造成的,所以你不必有任何愧疚。”
“即使如此,隻是一起吃飯的話——”
關銀屏的這份執著,趙興並沒有想到,因為當她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她就已經不再是關興所說的那樣,被仇恨占據一切的少女了。說不定在這個兵營裏,她確實看到了一些以前並沒有察覺到的東西,如果說關興他們是因為這件事而為關銀屏感到高興的話,倒還真是這麽回事、
想到這裏,趙興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如果隻是想在軍營裏吃飯的話我自然沒有阻止的理由,但是很遺憾今天晚上沒有肉吃。”
“誒?”
……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出征的時間也越來越越近,而關銀屏和趙興提起伐吳的事情反而越來越越少了。倒不如說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她似乎在有意回避有關東吳的話題。
距離伐吳預定的出征時間還有一個月,大部分輜重已經被運送到了永安。劉備又聚集了所有要出征的將領,做了一次戰前動員。劉備似乎天生就有著凝聚人心的能力,他一番陳詞慷慨激昂,包括趙興在內,所有人都被他為關羽報仇,收複被東吳竊取的荊州的意誌所打動了。
同時,劉備又公布了前軍,中軍,以及殿後部隊的將領名單。在這場戰役中,前軍是先頭部隊,因為三峽地勢險要,前鋒的分量也較多。而中軍則是劉備帶著最信賴的將領以及季漢最精銳的部隊組成的一軍,這支部隊不光要主攻東吳,還要拉攏外族,北拒曹魏,具體的分工劉備還沒有公布,但想必很快就會決定出來。
不出意料,戰鬥人員的名單中並沒有張苞和關銀屏的名字,按照趙興所知道的情況,最近成都就會派人將他們接回去了。
會議結束後回去的路上,趙興還一直在想著關銀屏的事情,雖然的確有那種預感,但他沒想到初次見麵時一直被仇恨驅使的關銀屏竟然完全放棄了出征的事情。正在這時——
“元隆哥哥回來啦!”
隨著如此熟悉的聲音,關銀屏那張不管看多少次都十分迷人的笑臉又一次映入了他的眼簾,她一如既往地跟在趙興的身側隨他一起走著。出征的名單已經定下來了,事到如今,趙興也沒必要再回避這個話題了。
“不打算出征了嗎?”趙興問道。
“一開始不是就說過了嘛,就算不參加這場戰爭,我也要當你副將。”說到這裏,關銀屏以一副不滿的眼神盯著趙興。“難道元隆哥哥不相信我?”
“坦率地說確實不相信,因為第一天見到你的時候你實在努力過頭了,無論是變向威脅還是揮棍的速度……”
“為了打到元隆哥哥我倒是盡全力了,可是變向威脅什麽的我沒有做哦。”
關銀屏若無其事地掛起了燦爛的笑容,不過那故意敷衍的笑容毫無疑問是在遮掩謊言。
“不過,坦率地說我當時的確很不甘心的,”收起了敷衍的笑容,關銀屏略有些嚴肅地說著。“我在遇到元隆哥哥以前,一直因為能夠打敗病弱的哥哥而自滿,認為自己比哥哥更應該參加這場為父報仇的戰爭,可是沒想到,竟然五十招都沒能碰到你一下。因為父親的影響,我雖然是姑娘家,但從小長大一直沒有停止練武,而即使如此我卻輸了,而且是在條件對我絕對有利的條件下輸了。雖然很不甘心,我卻必須承認我的武藝還不夠水準。”
“也沒必要這樣要求自己吧,我還沒聽說過你這個年紀的姑娘有幾個武藝能超過你的。”
當然,趙興一共也不認識幾個像關銀屏這種年紀的姑娘就是了……
“所以說,那是把我當成姑娘家的前提不是嗎?敵人難道會因為我是女的就站著不動讓我打?”關銀屏不悅地白了趙興一眼。
“說得也是。”
“總之,敗給你以後我認為我對自己的武藝太過自滿了。那天分別以後我好好考慮過,記得父親說過,武藝對將領來說固然重要,但武藝的作用隻有在能夠自如指揮士兵的前提下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就隻能是匹夫之勇。所以我就在想,之所以我替代不了哥哥是不是因為軍略上的不足,畢竟我確實沒有指揮部隊的經驗。總之,如果證明了我有指揮能力的話,是不是能改變你的看法,我一開始是這麽想的。”
說到這裏,關銀屏的臉頰有些泛紅,而趙興則有些困惑。
“不說證明,銀屏你跟著我這麽久有自己指揮過軍隊嗎?”
“所以說隻是一開始是那麽想的,實際上指揮根本沒有我想得那麽容易。看到元隆哥哥指揮訓練的時候我才知道,作為統帥不但要懂軍略,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士兵服從指揮。元隆哥哥的士兵就一向對元隆哥哥說一不二,光是這一點連父親都自歎不如。”
“那倒是銀屏謬讚了,子龍將軍說過,不同的將領有不同的帶兵方式,二將軍水淹七軍,擒於禁誅龐德,威震華夏,如此強悍之師實乃當世少有。”
聽到趙興的稱讚,關銀屏的麵色卻並沒有一點喜悅。
“可是也正是這支強悍之師,在家鄉被呂蒙搶占後,紛紛拋棄父親,投降東吳。當時我隻恨那些拋下父親離開的士卒,但這一個月來,我好像理解了他們拋下父親的原因。父親以威勇服人,和元隆哥哥不一樣,永遠是高高在上的樣子,因此隻因家人被呂蒙施以小恩小惠就盡數投降。在這一點上,我也是一樣的……”
“在此之前,我一直都跟父親生活在荊州,父親對我管教嚴厲,但也極其疼愛。對我來說,父親就是我的一切,在父親死前,我甚至從未去過益州,隻是在不太懂事時在荊州見過陛下幾次。而這樣的我,在父親死後被陛下收留,一心想著用季漢的力量報複仇。我隻知道自己必須借助季漢士兵的力量,卻從未想過這些士兵是抱著什麽樣的想法出征的。”
“如果沒有遇到元隆哥哥的話,我恐怕永遠不會意識到。而當我看到那些士兵說起自己在戰場上犧牲的父親或兄長,提及自己家裏需要撫養的的妻兒弟妹,他們無非是相信在季漢當兵能夠讓他們家人平安,所以才做出了戰死沙場的覺悟。對這些士兵說‘我要報父仇,所以請你們拚命戰鬥’,這種話實在太自私,我說不出口。”
“所以我想我現在還沒有帶兵的資格,元隆哥哥和陛下出征的這段日子,我會好好在益州看看,找到自己除了複仇以外的參戰意義。”說到這裏,關銀屏又露出了以往的笑容。“到那時候,希望元隆哥哥讓我做副將。”
“嗯,你覺得沒問題就好。”趙興答道。
這世界上,的確有人為百姓而戰,也有人為兄弟而戰,還有人為道義而戰,自然,為一己私欲而戰的也絕不占少數。在這個世道上,與曾經的關銀屏一樣以複仇為由指揮士兵作戰的將領也不占少數,但能因為內心這份善良改變自己的看法的人卻少之又少,關銀屏的這種改變絕不是理所當然的。作為一個官職不算大的軍官,趙興對她的這種改變十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