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無奈降曹
字數:4156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蜀漢戰鬼 !
第十一章無奈降曹
不過趙興自己也損傷慘重,所剩能戰之士隻有三百餘人,重傷的士兵無從治療,隻能等他們死亡後掩埋。從某種意義上講,不得不拋棄重傷兵這件事要比屠殺俘虜更讓趙興痛心。
趙興隻掩埋了自己將士的遺體,至於吳軍的屍體則留給朱然的追兵,他又讓部下回收了當初扔在戰場上的糧食,能帶走的盡量帶走,不能帶走的放火燒掉。
火堆之前,趙興麵對著剩下的三百將士。
“這場仗打得十分慘烈,我們漢軍上千同胞喪命於此。不過這些死去的弟兄,都是大漢一等一的好漢,而活下來的這些,也都是勇士中的勇士。孫權絕對想不到,我們以僅僅兩千人的代價,打掉了他兩萬吳軍。夷陵之戰,你們要居首功!”
趙興一番話說完,士兵們盡其一片助威之聲。盡管死了很多弟兄,但趙興每場仗必然製定完備的計劃,在戰場上身先士卒,斬孫桓,殺陸遜,退潘璋,趙興一直和士卒站在一起。趙興體恤士卒,讓這些士卒對趙興也有了感情。
“雖然耽誤了些時間,但如今最大的追擊者潘璋已經被我們打跑了,從現在起,大家連夜行進,爭取三百將士全部回到巴蜀!”
“嗷!”
之前,趙興以大部分士兵陣亡的代價,換取了吳軍潘璋部七千將士的性命。江北最大的追兵已經無力再追,入川大計幾乎可成。
然而僅三天之後,事實又給趙興潑了噴冷水。
遠遠地,從長江岸邊一直向北,吳軍的大營一個接著一個,像一條封鎖線一樣,將趙興和他的將士們擋在了西歸的道路前。
“終究沒有跑過吳軍的戰船麽?”趙興無奈地歎了口氣,看來吳軍的水軍行動十分迅速,已經逆流而上將大量吳軍運了過來。
“隻要有老大在的話,就算是這樣的封鎖線,我們也能突破。”範強說道。
“不行,吳軍已經到了這裏,數量誰也不知道。隻要有一條封鎖線已經結成,就意味著後麵還可能有第二條,第三條。我們僅有三百人,還要背輜重,強衝這些封鎖線也很可能是白送性命。大丈夫死則死矣,但沒必要去做這種沒有必要的犧牲。”
就這樣,趙興止住了部眾的腳步,隱匿起來。趙興獨自從樹林中穿。當天,趙興直到很晚才回到部眾身邊,讓部眾偃旗息鼓,不許生明火,就這樣在東吳的封鎖線前隱藏起來。
“我大約看了一下那些大營,估計是有五千人在攔截,守將大旗上有個韓字,依我猜測多半是韓當。以我們三百人,從他手裏衝過去實在太難了,看來入川的事已經不可行了。”
毫不隱晦,趙興對將士們說出了實情。聽到趙興的話,將士們多有些沮喪,但卻沒有一人說要投降。
“嗨,東吳為了我們這三百人,至於用這麽多人看守嗎?”張達氣憤道。
“本來倒不至於,但誰讓我擰斷了他們大都督的脖子?”趙興苦笑道。“被敵將深入腹地,反被詐降使主將被殺,又以不到兩千人大破潘璋所部,將潘璋中創,這事本來已經讓那孫權老兒顏麵掃地了,如果再被我活著逃了出去,他孫權直接找根繩子上吊得了。”
說到這裏,士兵又是發出一陣笑聲,沒錯,趙興之前一仗,不但為關羽報了仇,還打出了季漢的威嚴。在絕境中有如此膽略,臨陣不懼,又能奮勇作戰,實在值得稱道。但趙興立下的赫赫戰功卻不能改變他們現在的處境,東吳的重圍擺在他們眼前,而後麵說不定什麽時候會有追兵來到。
“範強,士兵們背的糧食還夠多久?”
“最多也隻能吃半個月。”
“半個月……”趙興歎了口氣,說道。“我們現在接近秭歸,這點時間陛下不可能會派兵支援我們,那樣反而會使支援我們的士兵陷入危險,東吳也不會因為半個月而放棄對我們的圍追堵截。”
趙興用自己的棍棒指起身體,站在自己的部眾麵前,義正言辭道:“你們在之前的戰鬥中九死一生,對得起大漢,也對得起陛下。如今陛下當然希望我們能平安回去,但既然我們肯定回不去,也隻好另求生路。如今吳國孫權見利忘義,荊州背盟殺害關將軍,與陛下是世仇,而陛下與曹操,則是道義上的不合。因此我——”
趙興知道,當自己說這出下麵的這句話,就是真的與季漢的離別,從此以後,他可能再也見不到劉備,張飛,趙雲他們,在離別前與關銀屏做出的約定也無法實現。但是他沒有辦法——
“我認為,如今我軍走投無路之際,寧肯投降曹丕,也不能投降孫權。”
趙興不知道自己的話會不會引起部眾的反感,畢竟作為首領,帶頭說出讓部眾投降的話有所不妥。但作為統帥,他既希望保全自己,又希望保全部眾,同時也要為主盡忠,因為自己微妙的立場,說出投降這種話,趙興的心裏也不是個滋味。
然而——
“老大說得好,降曹不降孫!”
“降曹不降孫!”
由張達和範強帶領,士卒們竟大喊出了“降曹不降孫”的口號,這點連趙興都有些難以置信。
卻見張達拍了拍趙興的肩膀,說道:“我們弟兄們,都是老大你的兵,老大說降曹,我們絕對降曹,絕沒有二話。”
聽到這句話,趙興也為這些一直以來與自己同生共死的士兵們感動不已,他眼角不知不覺變得濕潤了。
“趙興在這,謝謝各位兄弟了!”
其實就算趙興不說,將士們也知道,在這些人裏麵,趙興或許確實不算個老兵。但他對季漢的感情,卻絕沒有半點虛假,降曹雖然是趙興的決定,但因為這個決定最痛苦的也是他。
次日,趙興便改變原本的入川計劃,轉而向北前進。早在曹丕稱帝之後不久,便與群臣商議,認為關羽北伐雖然失敗,卻給魏國的樊襄地區造成了巨大破壞,以致該地區無穀,不可禦賊寇。因此命曹仁焚燒襄陽,轉戰合肥。
如今實際控製樊襄的其實是東吳,但這兩城基本也是沒人看管的空城。繞過樊襄繼續北進,直到新野,就到了魏國如今在荊州的前線,曾經劉備在此停駐七年的新野。
“弟兄們,告訴你們的事記住了嗎?我叫什麽名字?”
“將軍姓趙名原字舒文!”
“好!誰一會兒敢說我叫趙興,我踹死他!”
趙興讓手下隱瞞了自己的名字,其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決定投降後還有逃回蜀漢的心思,而是自己殺了孫桓,陸遜,如今在東吳名號太響。如果趙興如實報出自己的名字,如果曹丕像他爹一樣唯才是舉,胸襟寬廣,自然會重用,但曹丕是個什麽人?曾經五虎上將之首,唯一一個假節鉞的大將於禁在投降關羽後輾轉至孫權之下,最後回到魏國,被曹丕羞辱之死。
當時的於禁麵對大水毫無辦法,除了投降,就隻能讓數萬將士陪自己一起犧牲。當時的於禁,比自己如今的情況好多少?很顯然,曹丕看不起降將,即便他是走投無路而降。況且曹丕猜忌多疑,剛登上帝位不久就下令毒殺了並無多大罪過的甄氏。如果趙興說自己不希望與季漢交戰的話,曹丕又會待他如何?
魏國推行九品中正製,士族門閥掌握大權,這和季漢不一樣。曹丕雖有治國之能,但好大喜功,生性多疑,缺乏容忍之量,這和劉備不一樣。
從這些趙興知道的事跡來看,如果不出意外,曹丕在知道趙興曾經為與曹魏為敵的蜀漢立下如此大的功績後還來投降,且不欲與季漢作戰,他絕對會猜忌,甚至會殺害趙興。
因此,與其拿在蜀漢的功績說事,還不如踏踏實實做人,從頭開始。就這樣,趙興把自己的趙字軍旗毀了,典軍中郎將的印綬也找了棵顯眼的大樹埋了起來,就這樣帶著自己的三百多人來到新野城,向駐守新野的揚武將軍滿寵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