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上庸風雲
字數:335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蜀漢戰鬼 !
第十六章上庸風雲
實際上,諸葛亮以探望諸葛喬的名義離開長安以後,將長安事物臨時委任給廖立。諸葛瑾為了東吳的利益,仍然前去催促廖立迅速給出答複,結果——
“讓我們快點答複?我本以為東吳自上次背盟以後,也應該知道所謂責任二字該如何去寫。為何我季漢遲遲不答複?那是因為你們東吳,曾經一度背盟,奪我荊州,季漢上下,無不為之痛恨。如今天下未平,吳王竟言稱帝,更可笑是爾等吳人竟以魏國以南郡為餌要挾季漢支持吳王稱帝。真是何等下作,自私自利,為君子所不齒,爾等唯利是圖之人,讓我季漢如何相信你們東吳不會再度背盟。數年前,我等北伐漢中,正欲東西並進,一舉興複漢室,殲滅曹賊,卻因東吳背盟,北伐大計毀於一旦。當時我季漢剛將荊南兩郡歸還東吳不久,你東吳尚且背盟偷襲,如今你們向我季漢討要帝位,是不是我們給了你帝位,你們又會想偷襲益州呢?”
“與其催促季漢回複你們,還不如趁此機會,好好檢討季漢為何不能迅速給予爾等答複。這一切禍根都是你們自己種下的,讓你們多等幾天,有何不可?你們可知道,沒有我們季漢拿下關中,曹丕攜南郡大勝之勢直下江東,吳王早已成了曹魏之階下囚了。東吳若無背盟之意,季漢絕不希望東吳滅亡,這點你該明白吧!”
一串連珠炮讓諸葛瑾應接不暇,他隻好連聲應和。
“明白就好,所以答複終究會給的,難道你們吳王遲幾天稱帝會少塊肉?我記得當初曹丕封大魏吳王的時候,吳王可是欣然領受的啊。”
就這樣,廖立在話語上完全占據主動,說得諸葛瑾隻能按照廖立所說的那樣乖乖等候。而在此期間,季漢的戰略計劃還在繼續施行。
……
上庸城上,孟達站在城樓上看著司馬懿大軍圍城,頭上是冷汗直流。不出趙興所料,司馬懿絕不是等閑之輩,他不可能等孟達準備完全才趕來。司馬懿來之前的幾天裏,扮演著傭兵團團長趙原的趙興與孟達“情投意合”,被孟達當成了“軍師”,讓其形影不離地跟在自己身後,如今也是這樣。而如今魏軍將上庸城團團圍住,孟達沒了主意,隻好求助於趙興。
“這下不好辦了啊,畢竟征東大將軍可是十分信賴太守的,怎麽也要七天以後才能到吧。不過孟太守智勇過人,這種小意外也不算什麽,以孟太守城內五千守軍,該不會連七天都守不住吧。”
趙興這麽說,孟達也無法發作,畢竟是他算漏了司馬懿的動向。
“趙帥說得是,可這守城之事,不知趙帥能不能幫我們一把,我願意付錢,如果上庸城被攻破的話,你們也拿不到報酬了吧。”
“嗬嗬,上庸城固若金湯,沒什麽好擔心的。”趙興擺了擺手,淡淡笑道。“如果孟太守真的守不住城的話,我們確實也隻能接下這活,不過不到萬不得已,我可不會讓我的人去守城。傭兵們死一個少一個,而這些多年攢下來的人,每一個都是我過活的資本,還望孟太守諒解。”
“而且——”趙興看著司馬懿圍城的軍隊,對孟達說道。“司馬懿的軍隊千裏疾奔,確實出乎孟太守的意料,不過他們如今卻隻造勢,不攻城,明顯是因為千裏奔襲後,人困馬乏,士氣不足。等他們休整完,征東大將軍的隊伍也該來了。”
說罷,趙興告別了孟達,泰然自若地回到了自己的營利。然而跟在他身旁的張達卻有些犯糊塗,他不禁問道:“老大,七天後我們的兵不會來啊。說好了要等城破之後再行動,但七天內城池破不了,我們的軍隊又沒有來,到時候孟達怪罪下來,我們可吃不消啊。”
“不,七天之內,上庸必破,司馬懿攻不下來,我會幫司馬懿打下來。”趙興毫不猶豫地說道。“你以為司馬懿真是因為人困馬乏而不攻城?自古以來,強攻城池都是在其他手段不能攻下城池所采取的最終手段。你要知道,上庸早就是魏國的城池了,自己的城池發動叛亂,難道一定要強攻嗎?”
“這個——”
“我聽說,孟達不但和申儀不和,城內的屬下也並非齊心協力。其中,當然不乏不願和孟達一起投降季漢的人,我若是司馬懿,如今肯定會從這些人中間尋找突破口。讓他們做內應打開城門,那上庸就不攻自破了。”
聽到趙興的分析,張達似乎是明白了。
“現在你知道為什麽我要讓孟達對我們的身份保密了吧,如今整個上庸城裏,除了孟達以外,別人都認為我們隻是普通的商販,跟著我的士兵們也早都被打散潛伏在城裏了。如今,你我都是上庸城內的普通百姓,作為大魏的百姓,因不堪孟達的反複而做魏軍的內應,將反叛之徒繩之以法,你覺得如何?”
聽到這裏,張達又苦笑道:“老大,不會又是我吧。”
卻聽趙興大笑道:“人盡其才嘛,我覺得你這個人去演內應絕對很像啊,就算不像,司馬懿也不會錯過拿下上庸的機會不是麽?他勞師遠征,攻下上庸之前都會擔心季漢會不會在背後捅他一刀,所以他如今必然很渴望迅速拿下上庸城。和司馬懿約好後,你帶著藏在城裏的弟兄按照司馬懿的要求打開城門。如今我已得到了孟達的信任,在你們引入司馬懿的時候,我會負責殺掉孟達。雖然事到如今這麽說有點晚了,但作為銀屏的丈夫,害死她父親的凶手之一,孟達,理應由我趙興親自手刃,時間就在兩天後,早了會引起司馬懿的懷疑,晚了讓孟達著急,變數可能變得更多,明白了嗎?”
……
兩天以後的夜晚,張達遵照趙興的吩咐,半夜坐著籃子從城牆上吊下來,一路悄悄摸到了司馬懿的營裏,向司馬懿表明了獻出上庸城的意願。
“嗯——”
司馬懿年近五十,瘦麵長臉,顎骨突出,眯眯著眼睛,讓人猜不出他在想什麽。聽了張達的話,司馬懿久久沒有回應,他眯著眼睛,卻沒有漏看任何東西。光是站在他的身前,張達就感受到了一股沉重的壓迫感,在這種人麵前撒謊,遠不是趙興說得那樣簡單的事情。
“你是叫張達吧,你再上庸是做什麽的?”
“回司馬將軍,小的隻是一介商人,運送貨物路過上庸,但卻趕上孟達背叛,扣押了小的運送的物資。小的家業不大賠了這車貨物,怕是要傾家蕩產。所以小的拉上走商時雇傭的護衛,再加上在上庸城先買通的一些人,組成了一支隊伍,隻要司馬將軍您點個頭,我立刻和您裏應外合,將那孟達就地正法。”
司馬懿眯著眼睛,仍然從上到下看著張達,那好像看透一切的眼神,不禁讓張達暗地裏打了好幾個寒顫。這司馬懿,絕對不是普通人,自己這當兵的演的半吊子戲,究竟能不能騙過這隻奸詐狡猾的老狐狸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