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荊州戰略
字數:3157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蜀漢戰鬼 !
第三十一章荊州戰略
絲毫沒有耽擱,趙興立刻點兵七萬,即刻準備南下。其中魏延和趙興分別取武陵和零陵兩郡,而其他將領也自行決定去留。
在這裏,荊州的將領普遍對於江陵普遍十分重視,廖化作為當初一起與關羽在北伐中戰敗的將領,決定留守江陵。而陳到則帶著劉備當年的精銳之一白毦兵前去負責江陵中洲的防守,保證漢軍的補給線。
其他的薑維,關興和張苞仍然跟著趙興,而張翼則與魏延同領一軍。其中,趙興帶兵五萬,而魏延則僅有兩萬,這當然不是因為趙興是主將,所以帶的兵多。事實上,趙興有意讓這次決戰的主戰場遠離荊北,這樣就能避免曹魏的幹涉,也可以遠離長江,減少與東吳的水戰衝突。所以,趙興讓魏延帶兩萬人攻打武陵,自己則攻打武陵以南的零陵郡。
守江一方雖有半渡而擊的優勢,但同樣也有劣勢,那就是進攻一方可以選擇自己想要渡河的位置。於是趙興選擇了從零陵郡一帶渡河,這並不光讓朱然從遠離長江的位置與其交戰,另外也可以與漢軍即將從益州進入交州的一路配合支援。
東漢對荊南四郡的劃分並不是按湘水劃出的左右各兩郡,而劉備和孫權當初則是以湘水劃界。因此長沙的一部分被劃入了劉備這邊,零陵的一部分則被劃入了孫權的那邊,包括東漢的零陵治所泉陵也在湘江以東,因此趙興選擇了攻占零陵的第二大城零陵縣作為據點。
無論是趙興還是魏延,在進攻的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敵軍,攻占城池也十分容易,幾乎是兵不血刃。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吳軍減弱了防守,反而讓趙興更加警惕。很顯然,武陵和零陵的防禦並不是薄弱不堪,而是因為守軍事先被調走,所以才讓人覺得薄弱。
吃一塹,長一智,當年劉備征東吳時,先鋒馮習等部在秭歸大敗李異,漢軍高歌猛進時,恐怕沒人會想到後來漢軍會在夷陵深陷僵局。而趙興也在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兩次戰役看出,東吳的優勢在於利用地利拖垮敵軍後再伺機反擊。而一旦失去天險,變成正麵作戰的話,從幾次東吳與魏軍的正麵博弈就能看出,吳軍的正麵衝擊力是絕對的不足,在三國中是最容易潰敗的。
吳軍的這種特點,也跟吳軍獨特的軍製有關。季漢為興複漢室,以武立國,因此漢軍從不會畏懼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因此才能在與魏軍的交戰中取得勝利。而魏軍戰鬥力也不弱,畢竟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時,魏軍就等同於朝廷的官軍,是有著明確編製,訓練有素的軍隊。
相比之下,東吳的軍隊雖然聽從東吳調遣,卻被分配由各個世家分別把持。因為孫權這一世家中絕對的存在,不能說東吳的軍隊都是世家的私兵,但軍隊確實會作為世家的資本之一。畢竟誰打光了自己的部曲,誰就要自己負責補充,這導致吳軍打勝仗時很強,但麵臨失敗時潰退得比誰都快。這也是東吳容易在防守反擊中取勝,而攻堅戰卻屢屢失利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趙興對於如何打贏東吳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無論東吳的防禦如何堅固,都不要喪失冷靜,不因攻破局部的城池而驕傲,不因一時難以攻克某個據點而氣餒,一旦像曹操在赤壁之戰時那樣輕視東吳,像劉備在夷陵之戰時那樣被憤怒所蒙蔽雙眼,那麽戰爭就會失敗。
零陵城之外,趙興帶領的漢軍整齊地在湘江西側安營紮寨,趙興則在中軍大帳中和薑維一起商討戰事,比劃著地圖,一點也沒有進攻的意思。而在這時,張苞卻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
“元隆兄,對岸沒有人,那朱然還沒來,我們如果現在渡河的話,我們是不是趁現在朱然還沒有攔住湘江渡江攻打桂陽郡?”張苞詢問道。
趙興聽罷,便不緊不慢地合上了案上的地圖,從中軍大帳中走了出來。如今剛開春沒多久,但江南已經很暖和了,蘆葦,灌木飲著湘江的水,重新煥發了生機。天空碧藍,樹木蔥鬱,沿著河岸,看著向北流去的澄澈江水,這景色倒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不是打仗的話,趙興倒真有興趣在這裏賞景吧。
“興國兄,你要想想,如果我們真的渡過湘江,還成功拿下貴陽的話,那北上取下長沙,奪得整個荊南,那就隻是時間問題了。”
“是這麽回事……”
“如果東吳的指揮官是個飯桶,那我或許真的什麽也不想就渡河了,但那朱然要是真是個飯桶的話,當初南郡之戰他就已經被魏軍困死在江陵城了,還能活到現在?”
“那元隆兄的意思是,朱然不會讓我們這樣簡單的渡江?”
“不,現在他倒是巴不得我們渡江。”趙興解釋道。“你想想,現在我們雖然能夠渡江,但渡過之後我們的軍隊就會失去補給據點,隻要他嚴守桂陽,讓我們一時無法將其攻克,再用大船封鎖江麵阻礙我們的退路,那我們就成了甕中之鱉,可以說朱然是巴不得我們趕緊過江。要知道,雖然在長江渡河,我們在上遊,有順流而下的戰船支援可以輕鬆保證河道,但湘江是向北流的,源頭是交州,那是東吳的地方,在這裏和東吳打水戰,我們是壓倒性的不利。”
“那麽我們該怎麽辦?一直在這裏等著,朱然也會繼續集結部隊吧,東吳如今雖然國力最弱,但如果把防備魏國的軍隊也調到荊州,想必也能集結八萬多人吧。”
“這點我也明白,”趙興說道。“一旦戰事延誤,我們不但要麵對更多吳軍,還要麵對北方魏軍的大舉進攻。所以湘江是要渡的,正因為這湘江是朱然留給我們的陷阱,所以我們必須踩上去,否則戰事就會陷入僵持。”
“誒?”趙興的話讓張苞一時摸不著頭腦,不踩陷阱的確會陷入僵持,但踩了陷阱就意味著這邊會失敗。既然渡江會被東吳切斷後路,那為何趙興又要渡江呢?
“這場戰爭雖然名義上是我們要奪得荊南,但實際上,我是想以此戰作為滅吳的契機,把眼光放遠一點,攻下東吳不一定非要從荊州開始吧。”說到這裏,趙興又攤開了地圖,放在了地上。
“這場戰爭的勝負手,實際上是在交州!”趙興指著交州的鬱林郡,益州的牂柯郡與交州的鬱林郡接壤,而鬱林郡的北方又時零陵郡,指著這個特殊的位置,趙興對薑維和張苞說道。“占領這個位置,不但可以占據湘水的上遊,從而取得湘水的控製權,還可以東取蒼梧,南海,從交州北上,無論是取荊州還是揚州,東吳都無險可守,而魏國也鞭長莫及。對我們來說,拿下桂陽固然是我們的勝利,但拿下鬱林,對我們來說同樣是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