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口困難

字數:402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蜀漢戰鬼 !
    “元隆,怎麽了?”似乎是看到趙興有些煩惱的神色,諸葛果問道。
    “這些士兵中有很多是新招募的部隊,因為我留下了幾萬老底,我的部隊也沒有失去軍魂,所以他們現在基本都融入了這個集體。不過如果連續數月讓這隻部隊隻做這樣的工作的話,不但新兵的戰鬥力上不來,老兵也會變得生疏。然而為了保證生產,無法從農民中抽調徭役部隊了。”
    “總之,就是缺人吧。”
    “就是這樣。”
    缺人的問題已經不是個罕見的問題了,如果隻是荊州缺人的話,趙興還可以和其他地區以及皇帝商量移民政策。但問題就是經過漢末長期的混戰,漢王朝盛世的六千萬人損失了近十倍。
    一場戰爭可以死數萬人,但長出這些人就要十多年的時間,戰亂總是會帶來災禍。但趙興也不後悔自己策劃的幾場戰爭,因為沒有戰爭,就什麽也不能改bin。而且,大部分損失的人口,都是在趙興出現之前就已經損失了。
    正想著這些的時候,諸葛果卻突然拉了拉趙興的袖子。
    “怎麽了,諸葛姑娘?”
    “人的話,總能多找到一些。”諸葛果說道。“還記得季漢剛建立時,隻有九十萬人口,這幾年也是連年戰亂,但拿下關中後,人口大概漲了兩倍,元隆,你知道這些人是從哪來的嗎?”
    趙興作為關心國事的將領,朝上提及的人口統計他當然不會忘記。從收回長安到他發動征荊州之戰的數年裏,季漢的人口從九十萬漲到了二百四十五萬。加上現在拿回的漢屬荊州,達到了二百九十一萬。涼州民風彪悍,但人口稀少,雍州雖然較為富饒,但兩州合起來也不足以帶來一百八十萬的收益。否則根據曹綾的說法,魏國四百四十萬人口,少了一百五十萬現在國力反而該比不上季漢了,但它的兵力可還是十分恐怖。
    “世家大族通過虛報人口,逃避賦稅。雖然東吳的世家大都跟著吳軍一起跑了,但還有不少地主。而且因為戰亂躲進深山老林裏的人,也無法統計。”諸葛果說道。“父親近年來都致力於將這些人挖出來,讓他們為國家產生效益,聽他說這幾年來有數十萬人口並不是新出生,而是本來存在卻沒登上戶籍的。”
    雖然對於政治,趙興並非沒有相應的知識,但凡事都需要經驗。像諸葛果說得這些,趙興之前就沒想起來。畢竟他是武將,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軍營中度過的,因此文臣的手腕他還有很多需要學的。
    用半天時間將要塞建了個雛形,趙興便率軍回彬城。據點並不急著完工,比起將據點建好,趙興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如今荊州是百廢待興,一天要處理的政務數不勝數。盡管作為一個州牧,趙興要學的還有很多,但在用人上他做得是很成功的。
    回到自己的府邸,桌案上並沒有堆積太多的文件。按照他的吩咐,張嶷,郭淮,薑維,馬忠四人將荊州分成了四部分,其他太守縣令都要對他們負責,解決不了的才來請示作為州牧的趙興。沒錯,一個管理者的職責是分配好手下的工作,事必躬親,整天忙得腳打後腦勺的管理者,未必能讓行政效率提高。
    不過即便政務不多,每件也都是令人頭疼的東西。
    “夫君,怎麽了?”穿著藍色的長裙,曹綾為桌案前的趙興送來了蜀中茶葉衝的茶水。漢時期,茶還在發展階段,其中蜀地則是茶質量最好,工藝最純熟的地域。比起酒來,茶水喝不醉,而且能節約糧食,也算是得到了季漢大多數官員的喜愛了。
    趙興將茶水緩緩飲盡,稍稍放鬆了自己的坐姿。因為沒有外人看著,他將雙腿放開,背靠在一個墊子上,他仰著頭,將文書高高舉到眼前。
    “人,還是缺人。”
    “呃,諸葛姑娘的話夫君聽了吧。”曹綾問道。
    “當然,我會通過免去徭役來鼓勵躲避戰亂的人回來開荒。地主原本都是依仗著官僚世家過活,東吳走了,隻要我這邊施壓,他們也能把人吐出來。不過,你要知道,人再多都不嫌多。我既希望得到的人能將荒地開墾起來,又希望荊州能獲得更多兵源,同時——”趙興將自己手裏的文件攤到了曹綾眼前。
    “這四個人都很能幹,一般的事不會找我,而找我的事基本全是要出人的。”
    曹綾纖細的手指輕輕拾起竹簡,隻見文件中的內容包括興修水利,修複街道,城牆,有的是軍用,有的是民用,文件中甚至還有茅廁和墓地的修整。總之,幾乎所有工作,全需要動用人力。
    而這些人力要從哪裏調來就得趙興去想辦法,趙興自己能調動的也就隻有他這幾萬大軍了。趙興的軍隊是打仗的,需要訓lin,而不是辦雜物的工兵。
    見趙興緘默不語,曹綾問道:“說到出人,夫君不是很有方法麽?當初用匈奴人當勞動力的招不就是你想出來的麽,潼關的落成也少不了他們連日的工作。”
    說到出人,趙興的確不是沒有辦法,前世他創中國曆史之先河的一點就是隻要求稅收,但不抑製地主對土地的兼並,鼓勵官僚經商,以得到更多的稅收,再將這些錢雇傭失去土地的佃戶興建設施,投入工業生產。以此方法,將流寇變成宋朝的助力,使得宋朝擺脫了曆朝曆代人口達到一定程度,土地被兼並嚴重後,就一定會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死循環。
    可以說,現在的趙興也很有經濟頭腦,讓外族代替漢人做徭役以彌補漢人的缺少就是他想的辦法。不過,政策也要分時間和場合,現在趙興之所以一籌莫展,也有幾點原因。
    首先,吸引山中流民出山開荒,趙興必須減輕他們的徭役,甚至連賦稅都要減。趙興隻希望這些流民能為官府帶來額外的收入,而非人力。從地主那得到的人口雖然能歸自己自由調動,但這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剛剛從人口統計的文件上,趙興基本猜得到,整個荊州被地主藏著的人口少說有三四萬人。這的確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對於趙興來說,這些為了自己的利益,侵蝕朝廷稅收的地主,的確應該把所有藏匿的人口都交出來。
    不過,地主可沒有那麽容易鬆口,人力對於誰來說都很珍gu。就算趙興真的查到了某個地主藏匿了上千人口,也應該按照季漢的法律辦事。按照數年前季漢定下的法律,私藏人口的地主,需要補償過去少交的賦稅,並繳納一定的罰金,繳納不起的,官府才會依法沒收包括家奴在內的地主私有財產。
    當初季漢的精英們定下這條法律,本意是為了彌補季漢軍隊比例過大引起的財政不足。迫使世家和地主按法律納稅,因為季漢當時僅有益州一地,而益州本地的官僚大都是世家出身,對於這方麵的法律自然也是點到為止,不可能偷個稅就要抄家。
    對於交得起罰金的地主,趙興能采取的方法也隻能是靠協商,贖買來得到更多的人,這工作量就相當大了,因為必須協商談判,不可能迅速得到大量的人口,所以雖然趙興不打算放q從地主那得到人口的方法,但卻不能對其依賴過多。
    再者,就是像抓匈奴人服徭役的方法,用無法耕田為政府提供效益的異民族為政府提供人力。如今的漢屬荊州沒有匈奴,但有越人。尤其是在原交州的地界內,基本上是越人占多數,漢人占少數,曆史上的幾百年後,這裏獨立建國,自稱為大越。可以說,越人和漢人之間的關x,並不是那麽容易調和的。在管理上,中央王朝對這百越之地也多是鞭長莫及。之前的交州刺史士燮是個相當有能力的人,他在任交州刺史數十年,百越鎮服。而就在士燮死去的同一年,趙興帶兵攻下了這幾郡,天知道現在越人會不會想搞出什麽亂子。
    正因為越人那邊可能會亂,趙興才讓郭淮這樣的將軍去鎮守。也因為這股勢力不小,而且百越之地熱帶氣候,蛇蟲,密林眾多,那裏的越人與發源在兩河流域的漢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不知是不是在前世讀過的史書起了作用,趙興預感到貿然出擊得不償失。能得到更多人力自然是好事,但如果因此讓更多的漢人死去則是舍本逐末。
    和匈奴不一樣,漢人和匈奴有數百年交鋒的經驗,但與越人卻不曾有過。不知道敵人的底細,就算是趙興也不能保證能以較小的傷亡得到豐厚的回報,而一旦開打,又沒有速勝,陷入拉鋸戰的話,對於追求快速發展的荊州而言絕沒有好處,搞不好還會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