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個騎狼的孩子
字數:326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歸明記 !
帳中的火塘眼看就要熄滅了,兩鬢斑白的王敬之輕歎一聲,也不去添柴。掐指算來,這已是他在草原度過的第二十個冬天。
雖說修道之人本該清心寡欲,但畢竟客居苦寒之地多年,想起過往的人事也難免憂愁。
王敬之隨師父德清道人來草原時四十歲,那年草原瘟疫肆虐。師傅說上天有好生之德,當年本教長春真人丘處機也曾去到成吉思汗帳前,然後才有了“一言止殺”的無量功德,雖逢亂世,我們卻不能忘了道人本分,便帶著王敬之離開終南山去了漠北行醫。
王敬之那時雖然已經年逾不惑,但心思還是像個頑劣少年,他覺得師父絕對是年紀大腦子壞掉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可是把遼、西夏、金、大理和富得流油大宋朝團滅了……
但他沒辦法,總不能讓老頭一個人去大漠吃沙子。
世事難料,一年後朱元璋稱帝,大明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北伐,幾個月便攻克大都,把那元順帝趕回大漠。
師徒二人雖然振奮,卻也隻得留在草原,定居殘元北方腹地以避戰亂紛爭。幾年後師父仙遊,王敬之靠著給牧民看病占卜為生,蒙古人也感念他師徒恩德,士兵也不來侵擾。
日子雖然清苦,王敬之卻如閑雲野鶴,平日裏練功打坐,修心養性,倒也算清靜無為。
其實他的清淨無為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大漠這麽荒涼,根本就沒有吃喝嫖賭的地方,用幾百年後的一句流行語來說,他本來就是來打醬油的,結果這瓶醬油他居然打了二十年……
二十年後,王敬之變成了一個斯文的老道士,因為他為了消磨時光讀了很多師父帶來的書,不得不說他是個天才,二十年讀的書比某些儒生一輩子都多都透。
往事如煙,王敬之正要打打坐定定心神,帳外卻忽然傳來一陣馬匹的驚嘶,他鳳眼一睜,料想是招來了狼,立馬提起三尺寶劍躍出帳來,這一看,便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隻見雪地裏一個七八歲大的小童騎著一頭瘦弱的獨眼老狼,兩手死死抓著狼耳,想是那匹狼過於老邁虛弱,疼得齜牙咧嘴卻已無力掙紮,小童也是“騎狼難下”,隻累得氣喘籲籲、滿頭大汗。
不過人與野獸角力終究是要吃虧,何況隻是個童子,老狼甩起尾巴奮力一翻身,小童便放脫了雙手,摔下狼背來。
王敬之這才如夢初醒,慌忙使出輕功趕過來,一腳把狼踢翻在地,正待結果它性命,卻忽然聽見那小童用漢話大喊道:“老公公莫動手,它隻是餓急了,就饒了它吧!”
王敬之心下一驚,一則驚詫於在草原聽見漢話,二則驚異於這童子不但處變不驚,而且還如此心存仁厚,便收劍入鞘,對那老狼說道:“去吧,莫再回來傷人了!”
老狼立時便似聽懂人話一般站起身來,不急不慢地走進了茫茫雪原,王敬之立時驚得說不出話來。
待將小童領進帳中,給他吃了些些熱湯奶食,又替他敷好了金瘡藥,王敬之才問那孩子道:
“小娃娃,你是哪家的孩子,為何會講漢話,又是如何招惹了那餓狼?”
“老公公,我本來就是漢人,家住山西柳莊。一年前元軍劫村,我被抓到兀良哈禿城做奴隸。我時常聽人說北邊的白樺林裏有位長胡子的老神仙,一直盤算著要逃去老神仙那裏……那神仙一定就是老公公了……”“十天前城裏的男人外出獵黃羊,我趁著出門打水的機會把帽子扔在河邊,假裝淹死,帶著偷攢的肉幹一路往北跑,走了十天,終於找到了林子。”“我可還沒看見老公公的帳子就被餓狼跟上了。那狼老弱,沒撲到我就摔了一跤,我趁機騎到它背上,死死揪住它耳朵不放,他就四處亂跑,虧得驚了老公公的馬,才被老公公救下。”
王敬之聞言覺得小童年紀雖小卻心思細密、有勇有謀,心中很是喜歡,不過尚有些疑問,又問道:“如此說來你是專程來找我的。可是你一個小孩獨自行走,這大雪茫茫,夜裏又有群狼出沒,你是如何熬過了十天?況且你家在山西,為何不逃回老家卻往北來找我?”
“我白天趕路,一看見牛羊就悄悄跟著,夜裏睡在羊群中間,喝些羊奶填肚子,這些日子都是這麽過來的。我來找老公公,是想著蒙古人要是發現我逃跑,肯定會往南去追……而且……而且爹爹和娘早就被蒙古人打死了……”說罷小童終於忍不住哇哇大哭起來。
王敬之想,這孩子性子雖然堅毅,也經過許多磨難,可他畢竟隻是個孩子,說起雙親慘死之事終究忍不住傷心欲絕,身世實在是可憐得緊,不如收留他做伴吧,便道:
“孩子莫哭,你今天死裏逃生也是上天垂憐。找到我也是你我的因緣,今後你就拜我作師父,與我做個伴吧。”
小童聞言破涕為笑,連聲道:“多謝師父!多謝師父!”。
“改口倒快,真是個精細鬼!我且問你,你叫什麽名字?”
“我……我還沒有名字。我出生不久就得了怪病,每天發燒發熱,看了許多郎中才保住了命。算命先生說我難養活,足八歲前取不得名字,可是……可是我今年才剛滿八歲……爹娘去年就……”
王敬之怕這小童想起父母之事又要傷心,連忙說道:“那為師就給你取個名字吧,你可知道你父親名諱?”
“我隻記得爹爹是村裏的教書先生,大夥都叫他李先生……”
“既是如此,我看你有幾分膽氣,男子漢在這蒼茫原野之中的確少不了幾分英雄豪氣,便給你取名叫‘李擎蒼’吧。”自此,李擎蒼便正式拜在了王敬之門下。不過這王敬之雖說是個道士,卻也是半路出家,他自幼聰慧,最喜好武術與陰陽數術之學,長大後也不去讀書考功名卻立誌遊曆天下名山大川,為的是寄情山水和遍訪武學名家。直到他三十歲遊曆到終南山,每日聽德清道人講道,才為道法感化,終於定下心性入了全真教,至於他的武學卻是自成一派的外家功夫,並非全真教的底子,所以王敬之也不把擎蒼收在全真教門下,也不賜法名、不穿道服,隻算是收在王門之下。
他教給擎蒼的是不拘一格的東西,三教九流的學問都挑些簡單的教給擎蒼,小擎蒼也似有顆七竅玲瓏心一般,一點就通。教他些武學根基,木樁馬步,小擎蒼也是悟性極強,一學就會。王敬之收了這麽個聰慧伶俐的徒兒,心中歡喜自不必說,不過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二十年的草原生活波瀾不驚,這個冬天卻注定要掀幾個大浪,半個月後他又遇到了另一樁奇事。(主角一號已經出現,下一章將出現主角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