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血洗裏屯堡

字數:8320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聖騎皇朝 !
    騎士王國淪陷兩年來,耐特人在各地紛紛慘遭野蠻人的屠殺,新的皇室繼承人雷爾頓王子為了複仇,忍辱負重在龍城不斷的積蓄實力。
    在春天來臨的時候,雷爾頓王子開始計劃對反攻進行,他召集所有的騎士團,為大軍取名為複****,將大軍進行了詳細的部署!
    複****分三個軍團,以科隆為最高統帥,共有耐特騎士30000。
    第一軍團以卡爾迪斯為最高統帥,下轄羅比特、庫克、安妮、蒙波特和庫頓斯特6個騎士團,共有耐特騎士12000人!
    第二軍團以卡特為最高統帥,下轄蕭道成、迪米斯、阿塞爾和米羅5個騎士團,共有耐特騎士10000人!
    第三軍團以斯巴特為最高統帥,下轄托馬斯、噶爾夫3個騎士團,共有耐特騎士6000人。
    王子殿下則下轄巴塞爾騎士團的2000耐特騎士親征,隨著大軍沿路跟進,負責為大軍保持補給路線的暢通!
    奧金希斯則率龍城騎士團為補給隊伍,負責為大軍提供所需物資!
    耐特曆472年3月,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複****全體成員在龍城騎士廣場接受王子殿下的檢驗!
    隨著嘹亮的號角聲響起,複國大軍在這個桃花紛飛的季節裏踏上了征程,一路向西永不後退!這與四年前大戰剛爆發時王都大軍出發的情景幾乎類似,隻不過當時王都上空是漫天飛舞的白色櫻花!
    雷爾頓王子代表著年輕的新力量,是一個開明的皇室繼承人,他在很多事情上都突破了傳統的約束,大膽的提拔那些傑出的年輕人!
    可在複****的統籌上,他又不得不沿用王國的老傳統,讓一個毫無作戰經驗的科隆任最高統帥,隻因科隆的地位僅次於撒切爾公爵!撒切爾年邁已無法統出征,所以隻得由科隆來擔任最高統帥!
    在各軍團的成員部署上,雷爾頓王子進行了巧妙的安排,讓各方的勢力都單獨的集中在同一個軍團,讓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榮耀全力以赴,以此來激發他們發揮出最佳的戰鬥實力!
    三個軍團便代表了如今耐特的三大勢力,卡爾迪斯是王子特意安排重點培養的新領地勢力,卡特則是在撒切爾公爵提拔的下異軍突起的全新勢力,而斯巴特則代表了科隆、奧多薩和莫紮特的舊派貴族勢力!
    雷爾頓王子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年輕領袖,他的這種安排讓所有人都非常滿意,這些團長們熱情高漲鬥誌昂揚,誓要將野蠻人徹底趕出耐特,紛紛將這次複國之戰做為自己建功立業,賜爵封地的最佳機會。
    複國大軍離開內多要塞後一路向西挺進,他們分兵多路在西側快速的行軍,意圖出其不意的對野蠻人發起猛攻,血洗亡國之辱!
    麵對龍城的複國行動,尼拉帝國西征大軍的最高統帥希伯爾如此的評價道:“是什麽勇氣讓他們如此的自信,好不容易才東拚西湊了3萬人,就敢反過來去攻打西側的10萬野蠻大軍!這些無知的耐特人,都已經到了國破家亡的地步了,依舊還是這麽的自傲,以為現在還是百年前麽!耐特騎士在駱汗的時候都已經被野蠻人給打廢了,還不知死活,真是冥頑不靈!”。
    可雖然希伯爾是如此的嘲諷耐特人,但他依舊還是下令,率領漢城新補給的1萬尼拉騎兵,來到哥比侖領地的邊界處駐防靜觀其變,順便給這些狂妄的野蠻人施加壓力!
    北戎阿迪力也乘機統軍西進,直接來到維敦領地的邊界處駐紮,讓2萬北戎大軍在四周嚴密設防!
    布置好大軍的駐防後,阿迪力笑著說:“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昨天我們還在打耐特人,今天我們卻反過來幫助耐特人來給野蠻人試壓,這個世界可真是奇怪,哈哈哈!”。
    隨著大軍的西進,第一戰很快就在內多打響!
    科隆一直都在私下秘密的支持著卡特,為了能讓卡特在戰場得到更多的榮譽,他開始為卡特創造機會!
    很快科隆就命令卡爾迪斯率領第一軍團向西急行軍,繞開內多直接撲向裏屯堡;斯巴特則帶領第三軍團向西遠赴裏斯堡作戰;然後讓卡特率領第二軍團來攻打內多!
    自從攻打龍城失敗後,瓦卡斯一直沒有對內多補給援軍,經過上次羅比特的一番襲擊後,此時的內多城隻剩下3000來名黑騎士駐守!而卡特的第二軍團擁有1萬名耐特騎士,這對卡特來說是一個立首功的絕佳機會!
    然而卡特卻並不想以多勝少,因為這樣根本無法體現出自己的實力,就算立了首功那也不見得光彩!
    於是卡特下令讓第二軍團的其他四個騎士團在內多四周駐防,自己則帶領著第二騎士團親自去攻城!迪米斯在西側部署好騎士團後,隻帶了兩名侍衛火速趕到卡特身旁,為他出謀劃策力保萬無一失!
    迪米斯指出:“此戰甚為重要,這對總事務長大人將來的仕途來說意義重大,所以我們必須要贏而且還要大贏,這樣總事務長大人才能在戰場中一戰成名!”。
    卡特揮手說道:“迪米斯,內多之戰是我的第一個機會,我希望能自己單獨搞定,你不要在一旁提什麽建議!”。
    迪米斯聽完大急,勸說道:“總事務長大人,國之大戰關係到我們耐特民族的生死存亡,您切不可兒戲!匹夫之勇焉能安邦定國,就算是最傑出的帝王,他身旁也一定會有諸多的能臣謀事,您何必要計較這麽多?”。
    聽完迪米斯短短的一句話,卡特領悟很深,他思索了許久,然後緩緩的問道:“那好吧,依你來看我們該如何迅速解決內多裏那些守軍,而又不給騎士團帶來過多的傷亡!”。
    迪米斯毫不猶豫的說道:“內多四周都是平原沒有任何屏障,城池隻要被圍城內的人就插翅難飛!整個內多城沒有一處水井,就隻有一條通水渠來給城內提供水源!辦法很簡單,封堵通水渠渴他們三天,然後火燒內多!”。
    卡特聽完一愣,問著迪米斯說:“那城內的耐特民眾呢?豈不是要一起被燒死?”。
    迪米斯冷冷的說道:“總事務長大人,成大事則當不拘小節!況且野蠻人在內多駐守了這麽久,以他們見耐特人就殺的習性,您覺得還有多少族人能在內多城裏活下來?”。
    卡特點了點頭,痛下決定說道:“傳令下去,對內多封水封城,三天後火攻內多!”。
    很快內多城的水源就被切斷,城內不僅沒有水井,而且連儲水的設施也很少,當天晚上城內的用水就變得枯竭,沒有水人馬全身都乏力!
    城內的野蠻人曾嚐試從不同方向突圍,但每個城門前都有大量的耐特騎士布陣,城門剛開無數的箭矢和投石車投出的石頭一齊飛殺而來,嚇得他們隻得趕緊關閉城門!
    三天後,城內的野蠻人渴得奄奄一息,天空雖然下起了一陣細雨,但這並沒有挽回野蠻人的厄運!
    無數燃燒的石頭和火矢不停的飛入城內,城裏的房屋瞬間冒起了熊熊大火,不一會兒整個內多城就陷入一片禍害,城內的慘叫聲驚天動地甚是淒慘!大火足足燒了5個小時,待騎士們撞開城門衝入城內時,野蠻人已經死傷大半,剩下來的野蠻人全都有氣無力的躺在地上,毫無還手之力的被耐特騎士殺死!
    隻用了三天時間,卡特便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內多,全殲城內的守軍,以零傷亡的巨大戰績宣告內多之戰勝利!
    內多之戰讓卡特在大軍中的威信直線上升,但卡特並不在意這些,他立刻指揮第二軍團迅速西進,很快便來到了裏屯堡城附近!
    這時第一軍團已經剿滅了領地四周的守軍,大軍將裏屯堡團團包圍起來,正計劃準備攻城!
    突然科隆又下了一道命令,他以保護複國大軍的主力為由,讓第二軍團接替第一軍團繼續圍攻裏屯堡,讓身為複****主力的第一軍團繼續西進,去繞過裏斯堡去攻打王都!科隆還特意叮囑卡爾迪斯,說第一軍圖的責任重大,軍團的主要戰場就是王都!
    眼看著裏屯堡即將拿下,不料卻被科隆臨時撤走,這讓第一軍團的人大為惱怒,紛紛指責科隆這是偏袒卡特!
    科隆不予理睬,命令著卡爾迪斯帶著第一軍團立刻出發!為了顧全大局,卡爾迪斯隻得說服幾名騎士團團長,帶著大軍繼續向西挺進!
    來到裏屯堡後,第二軍團的五個騎士團將裏屯堡圍了個水泄不通!
    和第一軍團在城外廝殺了一番後,裏屯堡城內的守軍隻剩5000來人,其中一大半都隻是步兵,而且還有很多傷員,戰鬥力很差!
    有時候卡特頻頻的歎氣,臉上露出很是憂傷的表情!
    迪米斯笑著安慰道:“總事務長大人無需擔憂,隻要我們安排的妥當,裏屯堡便唾手可得!”。
    卡特搖了搖頭回答道:“科隆這麽做也太明顯了,這裏屯堡原本就該讓第一軍團的人拿下,我這不是撿了人家的一個大便宜麽?”。
    迪米斯皺眉想了想,然後微笑著說:“也不知道科隆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他好像有意讓你拿到更多的戰績,大概是想拉攏事務長大人您吧!”。
    這是迪米斯自己的猜測,顯然他並不知道卡特和科隆私下的盟誓關係!
    卡特沒有回答,直接將騎士團團長和騎士長們都叫了過來,開始對攻城的戰鬥做部署安排!
    裏屯堡在很早之前就是一座軍事重鎮,領地北臨哥比侖,南側是華城和陽光水域領地,東側是內多和龍城,西側緊挨著裏斯堡,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城內的建築和設施修造的很是齊全,城內不僅有眾多的水井,而且還修造了不少的大型儲水池,火攻顯然無法在這裏湊效!
    想要攻下裏屯堡,除了強行攻打奪取城牆外似乎別無他法!
    然而卡爾迪斯在離開前卻偷偷的告訴了卡特一個秘密,原來裏屯堡城下還有一條密道直接通往城內的一片竹林。
    說出這個秘密的是羅比特麾下的一名侍衛長,這個侍衛長是當初駐守裏屯堡的菲利斯團長大人的親信,後來在菲利斯的命令下侍衛長帶著侍衛們跟隨羅比特護送難民撤退到龍城後,從此便一直追隨著羅比特。
    卡爾迪斯原本想通過這條密道進入裏屯堡殺野蠻人一個措手不及,但由於臨時接到新命令他隻得將這個辦法告訴卡特,並將城外的出口也一並告訴了他!
    為了能很好的利用這條密道,卡特決定在夜間發動突襲,乘亂剿滅城內的所有野蠻大軍。
    經過嚴密的部署,三天後第二軍團便開始準備迎接戰鬥,阿塞爾和米羅兩個騎士團繼續堵在四個城門外,卡特則和蕭道成和迪米斯的三個騎士團負責通過密道秘密潛入城內,對野蠻人發動襲擊!
    襲擊的時間定在淩晨3點,此時人最易犯困是防守最薄弱的時候!
    在迪米斯的建議一下,蕭道成提前帶著第三騎士團進入密道,來到城內後迅速的潛伏在竹林的四周,隨後卡特和迪米斯的兩個騎士團隨後跟進!
    由於密道較窄人數眾多,所以在午夜1點的時候蕭道成便開始了行動,帶頭從一個隱秘的山洞中鑽進了密道!
    然而夜襲卻出了一些的意外,進入竹林後蕭道成他們很快就被野蠻人的巡邏兵發覺,而此時來到地麵的騎士才800來人,其他人都還在密道中緩緩的前進!
    見情況有變,蕭道成當即更改作戰計劃,乘野蠻人的大軍還來不及集結,帶著800騎士立刻發起了進攻,頃刻間城內就傳出陣陣的殺喊聲!
    此時蕭道成騎士團的騎士還在排隊輪流進入密道,卡特和迪米斯他們還在一旁等候!
    見城內已經打了起來,城內密道的出口已經暴露,卡特擔心遭遇野蠻人的圍攻,欲更改作戰計劃立刻組織大軍攻城!
    但迪米斯卻阻攔著說:“總事務長大人萬萬不可,蕭道成的騎士團應該也有不少人已經潛入城內,聽的殺喊聲應該是蕭道成他們被發現後主動發起的進攻!”。
    卡特很是疑惑的問道:“你為什麽能這麽肯定,萬一是野蠻人在出口的地方圍攻他們呢?”。
    迪米斯搖了搖頭說道:“不可能,既然是密道那出口處自然十分的隱蔽,野蠻人事先是不可能知道這條密道的,所以周邊不會安排人埋伏駐守!可能是他們不小心被巡邏的野蠻人發現了,這才不得已提前發起進攻!現在是午夜1點多,野蠻人肯定都躺在營地裏睡覺,還來不及集結所有大軍!我們隻有和野蠻人搶時間,快速的進入城內和他們正麵廝殺,這樣才能避免攻城時產生那些不必要的傷亡!”。
    卡特聽完後很同意迪米斯的說法,立刻下令讓騎士們快速的在密道中跑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城內!
    城內的蕭道成解決完那隊巡邏隊伍後,為了混淆敵人的視野,避免他們的大軍圍向出口,蕭道成讓騎士團後麵抵達的人向四周城門發動進攻,將敵軍的注意力引向城門處,自己則繼續帶著800人向公爵府方向快速的攻了過去!
    半夜時分突然有無數耐特大軍出現在城內,被圍城後原本就很恐慌的野蠻人變得更加的恐懼,見耐特人的隊伍不斷的向城門口突進,他們慌忙的擰著衣服跨上戰馬,迅速的支援各大城門!在突襲中城內的野蠻人亂成一片,野蠻人的指令完全無法傳達,到處都是耐特人的身影。
    在混亂中蕭道成勢如破竹,一路斬殺衝進了公爵府,直接將野蠻人大軍的裏屯堡最高統領殺死在大院中!
    失去了統帥後,野蠻人在城內隻剩一群遊兵散將,見四周都是耐特人的騎士,他們隻好各自為戰就地防守,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城內的混戰維持了近一個多小時,卡特和迪米斯的騎士團也先後來到城內,兩人各自領軍分頭殺向城門處,半小時後便直接奪取了四個城門!
    麵對分散在城內各處的幾千野蠻大軍,迪米斯又來到卡特身旁,為他如此的建議著說:“總事務長大人,野蠻人占領我們耐特諸多領地後,曾無數次的對我們耐特族人進行屠殺,這口惡氣我們一直忍了很久!眼下我們整個耐特世界都盼望著能出現一個曠世英雄,為所有死去的耐特族人血洗前辱!現在對總事務長大人來說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城內在各處正散布著5000名野蠻人的士兵,以牙還牙一雪前恥的日子就在今天!”。
    卡特微微皺眉問道:“你的意思是,將他們全體殺死嗎?就算有人投降也不放過?”。
    “是的!”迪米斯堅定的回答道:“必須全部斬殺血洗整個裏屯堡,隻有這樣方能解恨,才能為萬千族人出這口憋了很久的惡氣!”。
    卡特點了點頭,毫不猶豫的下令說道:“立刻通知阿塞爾和米羅他們來駐防四大城門,看到任何逃逸或投降的野蠻人,殺無赦!”。
    很快阿塞爾和米羅的騎士團紛紛來到城門內,將城門四周嚴密的看守起來,就連城牆上也占滿了耐特騎士!
    將城門交給他們兩人後,卡特和迪米斯開始分頭行動,他們沿著街道開始一片一片的進行地毯式進攻,毫不留情的斬殺著一切野蠻人。
    屠殺城內野蠻人的行動從5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最終才徹底將城內的所有野蠻人全都斬殺,沒有一個野蠻人僥幸逃脫!第二軍團最終以損失1000騎士全殲5000敵軍的輝煌戰績,順利的攻取了裏屯堡,再次創造了新的奇跡!第二軍團又一次迎來了最高無上的榮耀,成為複國大軍中最大的亮點!
    城牆上野蠻人的金色獅旗被扯城碎片,換上了無數金黃色的耐特旗,城牆上站滿了耐特騎士,在一片歡呼聲中裏屯堡之戰宣告結束!
    耐特曆472年4月,卡特實現了無數耐特人日夜渴望的夢想,對駐守在裏屯堡的野蠻人毫不留情的進行屠殺,血洗了那段屈辱的曆史,迎來耐特世界的一片歡騰。
    曾經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橫掃整個耐特的野蠻大軍,終於也聞到了死神的氣息!和野蠻人如出一轍,為了複仇他們在各地瘋狂的屠殺耐特人,而在裏屯堡則是耐特人掀起的另一場報複。
    接連的勝利不停的鼓舞著耐特人,耐特騎士們士氣高漲,卡特的呼聲傳遍了所有軍營和耐特大地,誓要將這次報複行動進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