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致敬霸王
字數:3248 加入書籤
一位的梟雄兵敗,下場基本就是死,君跟臣是不同的,臣的話,無論文武,皆可招降,君的話,一山不容二虎,兵敗結果隻有一死。
話說正史上的孫策,長得又年輕又帥,因此還有個外號叫“孫郎”。
在他23歲那年,就已經橫掃揚州,打敗了這片地盤的諸多豪傑,最後連駐紮於曲阿的劉繇都被他一鍋端掀了。
十幾歲起兵,二十三歲就打下那麽大一塊地盤,不愧為小霸王之稱也,那時袁術還是他上司,聽聞這個消息笑得嘴巴都歪了,馬上上奏朝廷,封孫策為殄寇將軍。
而他的迅速崛起,讓天下眾多英雄豪傑都極為震驚,曹操很欣賞他,於是以漢獻帝的名義,封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為烏程侯,兼任會稽郡太守,並命令他與呂布等一起討伐袁術,意思就是用正規朝廷官職來拉攏孫策。
但孫策嫌曹操給他的封號太低,不肯聽令,於是曹操又改封他暫代明漢將軍的職位,這意味著朝廷已認可了孫策在江東的地位,孫策這才滿意,並接受了曹操的拉攏,直接跟上司袁術翻臉。
後來,他與曹操呂布等梟雄聯合在一起,出兵剿滅了袁術在江南地區的部署。
至此,江東地區僅他一家獨大,孫策就這麽靠著過人的武力,成功從東南部殺進了梟雄爭霸的隊伍裏,還是最年輕的那種,他的“小霸王”之名也一時如日中天,就跟旭日東升的太陽一般,既耀眼,又炙熱。
但後來,曹操與袁紹進行官渡之戰期間,已經在江東紮穩腳跟的孫策,感覺這是個好時機,他可以趁勢帶兵進入中原,反了曹操,擴大自己的版圖,從而一統天下,並暗中召集了一眾文臣武將,密謀此事。
可還沒等他落實這個計劃,就遭到了來曆不明的刺客暗殺,最後鬱鬱而終,至於為何不是傷勢過重,而是鬱鬱而終,後麵會講。
關於暗殺孫策的刺客,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讓人津津。
當時孫策還沒打下江東時,這裏的諸多豪傑可謂是瑟瑟發抖,畢竟最後連擁有太史慈的劉繇都被他一鍋端了,可以想象他當時帶領的軍隊到底有多強大。
那會許貢正好是吳郡太守,因看不慣孫策的嗜殺與打壓士族的行為,便偷偷寫信給漢獻帝,也就是曹操操控的傀儡政府,許貢在信中說孫策勢力太大,不能留下,建議漢獻帝將孫策召回京城想辦法弄死。
可好巧不巧,這封信正好被孫策的密探截獲,這還得了?孫策得知了這件事,直接派人把許貢殺了。
當時許貢在江東也是有名望之人,所以孫策遇刺,很多人才會把這個事件與許貢聯想到一起。
但是話又說回來,孫策這個人手段過於凶殘,打下江東時,每到一個地方,基本都要屠了當地豪強滿門,對於士族的處理手段,也是極為殘暴,基本就是打壓順帶恐嚇。
總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老子拳頭大就是有理,不服全家給你殺了”,一點沒誇張,就是這麽簡單凶殘,毫無道理可講。
他爹孫堅當年帶兵縱橫大陸,也是這種德行,因為怨恨上司——前荊州刺史王叡屢次對自己無禮,便跟流氓一樣,直接帶兵來到人家城下,王叡聽說有一支部隊前來感到疑惑便登城樓問其緣故。孫堅自己不現身,而是讓其部下回複說兵士久戰勞苦,得到的賞賜卻連衣服都不夠穿,希望使君能給點資助。
王叡說道:“我身為刺史怎麽會小氣呢?”便打開倉庫讓軍隊自己進來挑選。軍隊靠近到樓下,王叡發現孫堅,驚訝的問:“軍士們請求賞賜,孫府君怎麽在這?”
孫堅回道:“奉使者檄文命誅殺王叡。”王叡說:“我犯了什麽罪?”孫堅:“無知罪。”
就這麽短短一兩句話,時任荊州刺史王叡就被逼著吞金自殺,這父子倆殺人完全沒理由,看心情的,王叡死後,荊州刺史才輪到劉表來坐。
而且孫堅當時做的離譜之事還不止這麽一件,南陽太守張谘也是莫名其妙就被他宰了。
雖說虎父無犬子,但是殘暴嗜殺這一點,兩人是真的像,看不慣上司就直接帶兵要人家命的,也真是少見,而且王叡還堂堂一州刺史,就落得這麽個死法。
而孫策所作所為完全不輸他爹,仇人自然非常多,他打壓士族也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因此想要他命的,可以從你們縣頭排到縣尾了,所以到底是誰派的刺客,至今隻有猜想,真相仍然是個謎。
當時孫策被偷襲,但是沒有傷到性命,回來後便開始養傷,最關鍵的是,他的臉在這次遇襲中,被刺客用弓箭射中,就此毀了容,留下非常難看的疤痕。
那會孫策看到了鏡中自己的模樣,完全接受不了,並說了這麽一句話:“麵如此,尚可複建功立事乎?”
意思是,臉都成了這個樣子,還能夠建功立業嗎?
試想一下,如果你長得非常帥,並且經常受到眾人仰慕,有一天,整張臉都毀了,你對於以後的人生,是否直接心灰意冷了,是否覺得沒麵目見人?
而孫策在說完這句話後,當晚就鬱鬱而終,享年26歲。
比物理傷害更難醫治的,是心病,心先死了,人也就死了。
所以在這個世界,孫策在死時,要求林澤將自己身體白淨地安葬,或許他內心對自己的外表真的極為注重吧。
孫郎孫郎,貌美之男——
僅六年時間,就以摧枯拉朽的氣勢橫掃江東六郡,讓天下成名已久的諸侯都膽寒不已。
就連曹操都感歎:“猘兒,謂難與爭鋒。”
或許是上天早就注定了天下的走向,所以不肯讓他在這時進軍中原,提前將其收走。
而接下來的繼承人孫權,前半生時間都在忙於處理江東的士族關係,位置坐穩又花了不知多少時間,所以進軍中原的大好時機也就因此被錯過了......
林澤對於這種傳奇人物,先是了解,然後是敬仰,雖然這個世界他兩次差點死在孫策手上,但內心仍然不願賦與孫策這種死法,或許這就是對方人格魅力吧。
僅以此章,致敬小霸王孫策,致敬這位早夭的年輕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