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嫁給厭世狀元郎(穿書) !
吉家的驢車才離開不過一刻,就有一身穿灰布長褂的方臉中年漢子進了紅楓林,大仰著脖子找人。好容易找著了,這位主卻仍半躺在樹杈上不下來。
無奈,中年漢子隻得壓著聲回稟:“少爺,遲陵縣縣學一個月前來了位新教諭,叫譚東,是齊州府現任知州譚誌敏的二子,昌平十八年的舉人。”
樹上少年似沒聽到一般,翻過書頁。
中年漢子接著說:“他也在廣霖巷賃了院子,攜良妾張氏居於此。那張氏通詩文,與柒號院吉黃氏甚是投緣。吉黃氏是東溪鎮秀才吉彥的媳婦,也是個靈竅人,最近已經給張氏介紹了好幾個伴夫求學的婦人。
另譚東也沒閑著,不到一個月就參加了七場詩會,三場論辯,酒宴更是來者不拒。我以為他來此並非偶然,很可能與齊州府前任知州駱斌雲失蹤一案有關。”
縣學是什麽地方?那裏齊集了遲陵縣所有出色的士子,他們背後的勢力、耳目聚合到一起,絕不下於一縣父母官。
眾所周知,駱斌雲失蹤前最後一次露麵是在遲陵縣。這譚東才隨父到任,就來了遲陵縣縣學,不得不叫人深思。
樹上少年,修長的指輕輕一撥,合上書,垂目下望:“你好好看著院子,按時收租子。至於別的,與我們無關,也不要多管。”
“少爺放心,小人就隻是廣霖巷十三園的管事。”回稟完事,中年漢子正想離開,才跨出步又收回腿:“對了,少爺,吉彥便是我爹讓打聽的那位東溪鎮吉忠明老秀才的三子,他的院子賃到六月底就不續了。”
少年閉目假寐,似並不關心。中年漢子見狀,轉身走了。
廣霖巷很深,環繞著縣學,地上鋪了石板,很平整。今日縣學不開,但巷子裏依舊幽靜。
吉家驢車停在廣霖巷十三園七號院外,辛語去敲門。吉安牽著小欣欣站在爹娘、大哥之後。他們來,並沒有事先讓人帶信。
“誰呀?”門裏傳來黃氏的聲。
“這個點,該不會是吉秀才。”一陌生的女音隨在後。
門從裏打開,黃氏見到幾人,稍有愣神,不過很快揚起笑臉,欣喜道:“爹娘、大哥、小妹,你們怎麽來了?”側身讓路,“快進來。”
“三嬸,”小欣欣奶聲奶氣地喚人。
“噯,”黃氏麵上不露,但手腳卻已慌了。將人請進門,是一腳跨出去轉身又回頭,見辛語將門關上,就近挽住吉安。
吉安不喜這樣的親近,抽回自己的臂膀,抱起仰著腦袋看黃氏的小欣欣,望向站在簷下的窈窕婦人:“三嫂有客?”
“哎呦,瞧我。”黃氏趕忙走上前:“爹娘,這位是縣學譚教諭的夫人。”
吉忠明聞之,眉眼微不可查地一縮,與吉誠一拱手,退至一旁,算是回避。
吉安斂下眼睫,隨娘朝著婦人微微屈膝,並未言語。
婦人打扮勝黃氏幾籌,身後還跟著一丫鬟,目光在吉安身上逗留了瞬息,輕聲細語地問道:“這位是吉秀才的妹妹?”
“是呢,今年十四了,夫人……”
“嗯……”吉孟氏適時地清嗓,打斷了黃氏的話。黃氏尷尬,抬手去扶婦人:“張姐姐,今日真是不巧,我家裏來人了,要不我們改日再敘?”
“也好,”婦人微仰下巴,搭著黃氏的手,領著丫鬟慢條斯理地向院門走去。將人送離院子後,黃氏還在門口逗留了片刻才匆匆進來:“爹娘,快屋裏坐。”
吉孟氏臉拉得老長,進到堂屋,不等坐下就衝黃氏斥道:“丫兒的事,什麽時候輪到你來做主了?”
正忙著倒茶的黃氏,笑笑:“是我的錯,娘別生氣。”奉茶到公爹麵前,“夫君去書嶽樓了,可能要有一會才能回來。”
吉忠明接過茶:“縣學裏新來了位譚教諭?”
“是,才來一個月。”說著話,黃氏瞄了一眼還冷著臉的婆母:“譚教諭是咱齊州府知州譚大人的二子……”
啪,吉孟氏將才接到手的杯子扔在了桌上,站起身就想撓黃氏一把,可卻叫她躲過了。大氣,壓著聲怒罵:“你個混賬,安的是什麽心?譚知州的二子,妻早喪。你供的是哪門神?”
老大近幾個月多在外跑,汕南河道那不少人,他早把齊州府新知州打聽清楚了。縣學姓譚的教諭,若真是譚知州的二子,那剛那位至多是個良妾。叫她關照丫兒,黃氏想什麽美事呢?
黃氏沒料婆母會忽然發作:“娘?”
“二弟妹,你不知道張氏妾室的身份嗎?”吉誠瞟了一眼退去屋外的小妹,複看向黃氏:“還有我朝規製,‘夫人’稱呼不是誰都能用的。諸侯及二品以上官員的妻子,受封誥命,享朝廷俸祿,才可稱為‘夫人’。”
所以,別說譚教諭的妾室了,就是譚教諭他娘,在外也稱不得夫人。當然微末小民無需注意這些,因為他們少有能見到“夫人”。
黃氏臉上發燙。
“你還真是叫我長了回見識。”吉孟氏被氣得心口發疼,火衝上眼,燎紅了眼眶:“一個正頭娘子,跟個小妾稱姐妹,老三知道嗎?”等不到回話,抓起杯子就砸。
“進吉家門十四年了,我還以為你隻會哭,原來你也曉得怎麽覥臉奉承。剛那奴顏,我瞧著就喜歡,你怎不那樣討好我?”
黃氏縮肩躬身靠著牆,眼淚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吉孟氏喘著粗氣:“是,是我不配。”緩了緩,撐桌落座,哽聲說道,“今日正好老三不在,你也告訴我個理由。這些年……你你到底是為了什麽?”說到最後,連哭腔都出來了。
她自認對老三已經仁至義盡。
這時,吉忠明卻站起身:“丫兒,把給你三哥的繡囊留下,咱們回吧。”
“老頭子……”
“她不會告訴你的。”吉忠明背手先一步出了院。
上回在書嶽樓外,他與老三說前朝樊尹四旬立業,成賢士。樊尹是四旬才立業,但他六歲識文,十五歲通讀四書五經,本該在落冠之年下場。但奈何天不厚待,先是母重病,後又父重傷。
等送完父母,他已近四旬,看盡百態,心境清明,從此一路過五關斬六將至宰輔。
為官者有兩怕,一怕新舊更迭,二怕守孝。尤其是他們這樣在朝裏無依無靠的人家,一守父母孝,回鄉二十七月。脫孝時,能否起複?
黃氏大概是讀過樊尹典故,老妻拿捏她,叫她夫妻分隔兩地。她就打算在老三學業未達時,送走他的雙親,為之鏟除一怕。
而父母雙親沒了,吉家也就散了。
耐性倒是好,一點一點地磨,十餘年!
隻是她低看了老妻。老妻長在繡坊,吃過的苦非黃氏所能想象。老妻不病,他自然不會傷心府。
好啊,老三娶的好媳婦。兩口子還真是……一路貨色。
黃氏癱坐在地,渾身戰栗。站在門外的吉安,看她這回卻不像是在裝,扭頭望向爹,心有疑思。
明明爹早就覺出不對了,可在書裏他為何遲遲不挑明?思及再有一月即將啟程去陽安府的吉彥,吉安彎唇苦笑。大概是沒來得及,之後欣欣又沒了,要了二哥的大半條命。
爹忍下,是想給留分情麵。可惜,最終吉彥還是辜負他了。還有譚東,沒有今日這一出,他們大概這輩子都會以為吉彥是在中舉之後才認識的譚東。
吉安斂目,鬆開手,讓辛語帶欣欣。跨進屋,去攙扶僵著不動的娘。有些事,該明了時總會明了。
“娘,我想吃紅石磨坊的桂花糕了。”
吉孟氏不癡,她通透得很。老淚汪眼裏,就著閨女的力搬動著似灌了鉛的兩腿,往外走。一行人才出小院,就見一黑衣少年緩緩從前經過。
吉安一眼認出了他,此人不是範州府的嗎?辛語也認出來了,這已經是第二回,回過頭來小聲嘀咕:“姑,他沒你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