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

字數:1041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嫁給厭世狀元郎(穿書) !
    “好…好啊,”辛語以為她姑是驚著了,可看著又不太像,遲疑兩息,見沒別的吩咐,便憂心忡忡一步兩回頭地去尋方管事。
    因永寧侯世子夫人來瞧吉安,回避到西廂裏間的楚鎮中聽聞消息,一臉的複雜,心裏頭是既歡喜又難受。歡喜的是狗崽子有他的氣概、血性,而且他一直認為比起讀書,戰場更適合狗崽子。
    隻狗崽子那脾性,也是實在叫他擔憂。不過現在家有丫兒,他該是不會胡來。
    難受…因得是永寧侯。楚鎮中端起茶杯,仰頭一口飲盡,永寧侯鎮守北望山嶺二十年,不應是這樣的下場。
    方圓大師在遼邊,怎就沒能保下永寧侯?難道他為國為民風餐露宿,連妻子病逝都未能歸京,不該得榮養不該得壽終正寢嗎?永寧侯府…還有一上了歲數的老太君,她得多疼?
    這麽大歲數了,兒子、孫子一起戰死…楚鎮中抹了一把老眼,他也有點擔心狗崽子。永寧侯父子都戰死了,可見這回漠遼大軍有多凶狠。
    “周老錢,拿把扇子過來,給我扇扇眼。眼幹了,咱們麵帶笑容地去瞅瞅丫兒。”
    “唉…”周老管家愁眉苦臉,那小祖宗真是個祖宗。皇帝老爺叫他去監軍,他倒好,折筆投戎。現在旁的也不敢想了,隻望他上陣的時候,心裏記掛著點少奶奶和尚未出生的娃兒。
    吉孟氏躲在後廚房哭了一會,又急急洗了把臉,將之前永寧侯世子夫人送來的瓜果切一切,裝盤端往正屋。進到堂室,強擠出一絲笑。
    “廚房裏在煸紅椒,那味兒太嗆了,刺得我都直淌眼淚。”
    青雨忙上前接了果盤:“老太太,您別忙活了,這些事交給咱們就行了。廚房裏熱,瞧你額上的汗,趕緊坐下歇息。”
    手裏拿著小奶虎畫樣的吉安,也不戳穿她娘:“一會太爺過來,我得跟他老人家說一聲。今年咱們地裏打下的糧食,除了繳田稅,一粒都不賣。”
    她不知道西北的仗要打到什麽時候,南邊很快也要打。一根蠟燭兩頭燒,大景國庫…有回費姐姐漏了句嘴,說一打仗,永寧侯府就剩個空殼,能掏的全部掏空…存糧。
    永寧侯府隻那麽幾張嘴,就是一天三頓大米飯加白麵饅頭,又能要多少糧?可若是為三十萬北伐軍,那就不一樣了。
    “是不能賣。”吉孟氏倒不擔心家裏。老二六月底就帶著信耘、信旻幾個在後院挖地窖,肯定是用來存糧的。
    “不止今年的不能賣。”楚鎮中與吉忠明並肩走入堂室:“往年新糧下來,家裏都會把舊糧全部出倉,繳完稅糧剩下的都賣掉。今年咱不賣,留一部分,其他的全運往遼邊馬場地倉。”
    不是不信朝廷,這麽做隻是防萬一。他坐在家裏啥事不幹,一天少吃一頓肚裏寡落落。那些打仗的兵,癟著肚子上陣沒氣力,能贏嗎?一頓都不能餓。
    “姑。”辛語跑回來,見老太爺、爺奶都在。都盯著她,她也不好套姑耳上說話,隻得小聲道:“方管事問您是要血燕還是白燕?”
    吉安臉上一熱,她也不懂:“哪種好吃買哪種。”
    “燕窩嗎?”楚鎮中老眼一亮,他大幾十年真是白活了:“讓方小四多買些,我也要吃。”都快在棺材板上躺平整了,才突然想起來自個還沒吃過燕窩。以前韓氏在的時候,她倒是會買,但人也不往豐禾堂送。
    當然她送來,他也不敢吃,而且也沒胃口。現在不一樣了,他得珍重自個,好好養著身子。
    “今晚就煮一鍋燕窩粥,咱們都吃。”
    吉安以為太爺是怕她害臊,才主動說要吃燕窩,心裏頭感動,但還是再與辛語強調一句:“偷摸買。”不能外頭一片悲憫,他們大搖大擺地去買燕窩。
    “姑放心。”辛語轉身匆匆往門房去。大搖大擺買也沒事,她姑懷著喜,能做到不給上下添亂就已經很好了,想吃口東西怎麽了?她恨不得姑現在滿心滿眼都裝著吃喝,如此…也能少跟著姑爺操心。
    唉…這都什麽事兒?辛語一想到楊小爺那眼淚珠子,不由抿緊嘴,眼眶裏泛淚。
    老天爺真是瞎了眼了。
    前頭永寧侯府鬆寧堂,楊淩南、費曉曉兩口子正伺候著躺在榻上的老太君。剛聽到那消息,老太君就差點厥過去,隻心裏還念著楚陌的話,再一次抓住大孫子的手:“你爹和瑜西他…”
    “您得保重。”楊淩南紅著眼眶:“多的孫兒也不知。”畢竟他也不能確定,楚陌去西北真的有帶密旨。
    老太君望著趴在腿邊的曾孫,老淚滾落:“文毅舍不得的,他說過要回來伺候我老。”
    “祖母,”楊淩南想給老太君分分神:“我們家是不是與刑部尚書進奎文有過節。”
    “怎麽說?”果然老太君精神一振,就著孫兒的力爬坐起。費曉曉送了口參湯到她嘴邊,見她喝了,心頭鬆了鬆。
    楊淩南陳述起今日早朝:“前有欽差之事,這次又支持我赴西北。我總覺他是在針對我和永寧侯府。”
    “刑部尚書進奎文出生在南延晉華縣,父親是個舉人。隻他親緣薄,不滿一歲,父親就病逝了。好在家底子厚,與母親相依為命,日子倒也不難過。他是昌平元年恩科傳臚,不似旁的進士一心往翰林院鑽,他未參加庶吉士選館,直接求了外放。
    這一放就是二十年。二十年他從一小小知縣一步一步爬上署釧布政使,回京便領了刑部侍郎的職。昌平二十二年,原刑部尚書費還告老,他順理成章地頂上。
    此人行事極為低調,在朝堂上也極少主動提議,但沒人敢小瞧他。淩南,你知道為什麽嗎?”
    “署釧金銀礦。”楊淩南斂目,他楊家一直鎮守在極北之地,與一南方人能有什麽過節?可要說沒有過節,那進奎文近日為何總盯著他?
    老太君又喝了一口參湯,伸手摸了摸大睜兩眼聽得專心的曾孫:“確實是因署釧金銀礦。大景幾代帝王都極勤政,雖建國不到六十年,但百姓日子是一年一個樣兒。可看似太平,其實又沒那麽太平。
    曾經署釧一代盜礦猖獗,但現在呢?全規規矩矩了。這是進奎文的功勞。而進奎文之所以能進刑部,就是因他掃清了署釧一帶的私礦。”
    “這個孫兒知道…”
    “你不知道。”老太君沉目:“進奎文殺了上萬盜礦賊,掃清了署釧私礦,但收繳上交國庫的金銀並不多。”這個人藏得很深,“你祖父在西衝山那剿過匪,從兩個土匪寨裏抄出來的金銀,都比他上交的多。”
    楊淩南鎖眉:“祖父剿匪時,進奎文還沒入朝堂…不對啊,您怎麽知道進奎文上交了多少金銀入國庫?”
    “你爹說的。”老太君歎氣:“這不是有幾年家裏窮嗎?你爹上回歸京,私下裏罵罵咧咧,說真想領兵去署釧找找還有沒有盜礦的主。你祖父當年上交多少,我很清楚,賬都是我給理的。前後一對比,不就品出不對了。”
    貪了。可楊淩南還是想不通:“他難道是怕爹窮極生惡,才針對我的?”
    “他要那麽多金銀做什麽?”楊寧非眨了眨眼睛:“刑部尚書家…還在西城。”六部尚書,就他家不住東城。清貴如蒙老爺爺,都在汪香胡同安的家。
    小兒還真問到點上了。老太君看向大孫子:“你說他貪了,但進奎文家在西城,進出也簡樸,貪了又不花用…怪!你說他沒貪…挺像那麽個樣兒,可外放近二十年,做了四年署釧布政使。
    能拿的不能拿的,一點沒拿,又未免太幹淨了,幹淨到…假。”這也是她為何會覺進奎文藏得深的緣故。
    楊寧非扒著自個的小肉臉:“您說得我都想見見這個進奎文尚書了。”楚小叔說祖父和二叔不會有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會有事?
    自楚小叔走了,他就沒再夢到祖父被火燒。這是不是意味著楚小叔會救了他們?
    腦袋一耷拉,楊寧非想去遼邊,可是…兩腿叉開,屁股一沉,他還是蹲會馬步吧,目前就這個最實在最能定他的心。
    老太君瞧曾孫那樣,不由露了笑:“好了,我也緩過神了。咱們等著,南邊一直沒動靜。現在西北有消息了,南邊應也快了。你爹和瑜西若真的…那信也就在這一兩個月。曉曉…”
    “祖母安心,我已經吩咐下去了。先帝駕崩尚未過百日,家裏也不見鮮亮。”費曉曉眼睛還紅著,又舀了一口參湯喂老太君:“等會就掛白帆。”雖然晦氣,但消息傳回來了,總不能不掛吧?
    “好。”老太君歎氣:“希望…一切如咱們所願。”
    碎花胡同暖熙院裏,謝家母女又聚到了一塊。謝紫靈現在是完全信了獨眼老僧之言了。永寧侯父子竟戰死,新科狀元楚修撰折筆投戎了。長姐被賜婚給雍王那日,她都沒這般震驚。
    “再等幾日。”鄒氏手捂著心頭:“皇上還未任命新的北伐軍主帥。”若楚陌能一舉奪得,那有些事就得安排起來了。
    “母親,女兒不想與人為妾。”就算那人是“文王”轉世,後院裏她也不願低人一頭。
    鄒氏斂目:“不會的。你忘了高僧說的,文王轉世,吉星高照,天乙隨之。楚府那位該是有喜了。”不然哪來的天乙?
    “您是要…”謝紫靈心一緊,盯著她娘。鄒氏眼睫微顫:“咱們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口走。能活下來是幸,不能活也隻能認命。”
    “這能得手嗎?要是被發現,不會結親不成結成仇吧?”最近她有意在丫鬟麵前提了幾回楚修撰。那幾個丫頭臉都泛紅,直說楚修撰娘子是積了幾輩子的福才得此郎君。
    謝紫靈早聞趙家清晴亦戀慕那人。趙清晴眼都長頭頂上了,竟不在意楚修撰寒門出身,由此可曉楚修撰模樣是真的出眾。再加“文王”,她…臉上泛熱,紅粉爬上了兩腮。
    “法子是人想出來了的。”鄒氏端了幾上的茶小抿一口,她生紫靈傷了身子,不能再生了,膝下就兩閨女。幾個妾室倒是爭氣,一個比一個能生,還大半是兒子。
    總有人說她命不好,她以前也是這般想。可後來…閨女漸大了,相貌越發出挑,她心境慢慢變了。誰說生閨女,命就不好了?
    有母憑子貴,就沒有母憑女貴嗎?若閨女能成那頂尖尖的貴主,她這個親娘走到哪不是被簇擁著?紫妤被賜婚給雍王時,她也風光了一段日子。隻後來先帝立了東宮,雍王蟄伏。她不想給閨女添麻煩,少出門了。
    再說那些妾室,生兒子有何用?年輕時,個個恨不能都紮根在肅寧,伺候老爺。等兒子長大了,想要記嫡,她們還不是要來她跟前跪著伺候?
    誰叫她是雍王的嶽母?老爺也拿不了她的主意。
    記嫡?可以呀。把她伺候好了,她將那幾個小子全記在名下,然後叫他們繼續鬥。鬥出個一二三了,她閨女勢成,瞧得上就接著使喚他們。別把他們當人,就當狗,誰厲害、乖巧聽話誰就能跟著吃肉。
    鄒氏輕掀眼皮:“咱們不髒手,就算被發現了,罪也是別人頂。至於楚陌…靈靈,你不懂男人。他們啊…”垂目下望杯裏舒展開的嫩芽,“能得萬人之上,絕不屈居人下。”
    謝紫靈凝眉:“可高僧也說了,楚吉氏乃吉星,‘文王’沒了她的襄助,會不會大損?”
    “你從小運氣就比旁人好。”鄒氏笑得溫婉:“一家子往京郊踏青,你放個紙鳶,線斷了,紙鳶掉了下來。你去找紙鳶,竟發現了一個溫泉眼。靠著你,為娘僅用了一千八百兩銀,就在京郊圈了個溫泉莊子。
    你十一歲還在肅寧發現了一鐵…”及時打住,她有點太高興了,端起茶杯喝茶,“不要妄自菲薄。你爹是肅寧總督,楚修撰心存大計,自會衡量。”
    那吉氏出生小門小戶,能予他什麽助益?
    “那姐姐呢?”謝紫靈為難。
    鄒氏沉凝兩息,喃喃道:“前朝黎氏推翻趙王朝後,為名聲保了趙王朝一脈。左不過是換個皇帝,繼續做王爺王妃。難道你這個盤梧桐樹上的親妹妹,還能眼睜睜地看著姐姐死?”
    光她不願不行,得看“文王”是什麽意思。謝紫靈展眉笑之,現在想這些都太早了。西北才開始打…而她再有幾個月就十六了,希望楚修撰別讓她等太久。
    這兩母女在臆想著好事時,三禾胡同張府裏,張仲正憂心不已。他把二兒叫來,一遍又一遍地問,問著同樣的問題。可惜都不得答案,氣急敗壞地大罵。
    “那藍花真是個廢物,給我造下天大的麻煩,報個事卻報得不清不楚。說楚陌將丫鬟踢傷,傷哪了沒說,傷多重也沒說。被踢傷的丫鬟哪去了,更是一字未提。隻說會拳腳功夫,拳腳功夫也是分的。”
    左手食指撫過一撇胡,張恒寧實不懂父親在怕什麽:“爹,您別自尋煩惱,傷身傷神了。楊文毅、楊瑜西都是練內家功夫的厲害主兒,還不是死在戰場上了。楚陌折筆投戎於咱們來說,最好不過。做個監軍,躲在人後,還有幾分活頭…”
    “你閉嘴。”張仲凝目:“楚陌沒你們想得那麽簡單。他心思縝密,若無算計沒本事,絕對不會折筆立誓。”
    一折筆,就等於是舍了文士路子。
    “難道他還能靠那三腳貓功夫,拿了北伐軍的兵權?”張恒寧嘲笑:“那楊文毅、楊瑜西的戰死豈不成笑話了?”
    張仲怒瞪笑得跟傻子沒兩樣的二兒,沉默不語。
    被這般瞪,張恒寧立馬歇了笑,收斂情緒:“爹,兒子錯了。”
    “楚陌、楊文毅是你能取笑的?”張仲厲聲:“為父在你心裏也是下流人物?”雖不喜楊文毅,但其鎮守邊關二十年,如今又戰死沙場,他敬重。而楚陌…能把張家、趙家打擊得支離破碎,也絕非等閑。
    他一小小舉子,哪來的臉笑話那二人?
    “兒子隻是覺楚陌做文士還行,武將…就他那細胳膊細腿的,能成什麽事兒?”
    張仲肚裏的火蹭蹭地往上冒:“武將就一定要五大三粗嗎?領兵布陣,靠的是‘謀’。個□□腳再好,也不能多長幾雙,能敵得過幾人?謀為上,戰略戰法懂不懂?”
    “懂…懂的。”
    “你懂個屁,滾。”
    張恒寧不敢遲疑,趕緊退出他爹書房。站在簷下大吐氣,他真覺楚陌對父親的影響太大了。以前遇事那般沉穩的主,剛竟罵了髒。他冤得慌,也不知是不是錯覺,父親跟大姑是越來越像了。
    書房裏,張仲平複著激蕩的心緒,老臉上的皮肉掛拉著。膝下那麽多兒孫有什麽用?沒一個立得住的。閉眼後倚,靠在椅背上養神。
    永寧侯父子戰死沙場的消息傳開了,京裏人心惶惶。就在所有眼睛都盯著東城時,一輛青蓬馬車自西城浣麗街兩號巷子駛出,往西崮門去。
    因著車主人,守門的城衛隻簡單查了下,就放行了。京外十裏豐寧亭,馬車停下,一布衣老頭出來,右眼無神左眼凝望著前路。
    車中傳出一醇厚的男音:“不要再回來了,京城非你能來的地方。”
    “你還是沒拿定主意嗎?”老頭垂在身側的手收緊。
    車中人沉默片刻,道:“前塵過往,該放下還是要放下。執迷不悟到最後,隻會是自取滅亡。”
    “你天天對著坐在那把黃金龍椅上的人,能甘心?”老頭笑了,不再停留也不等車中人的回答,大步往前,抬手擼下頂在頭上的假發,扔至一邊。左眼下望,皮鬆弛,但也掩不住眼尾略寬的折痕。
    久久,青蓬馬車裏的人輕語,似自問:“甘心嗎?”
    晚上,吉安吃到了楊小爺說的燕窩粥,品了又品,有點點腥,但放了桂花枸杞,壓住了味。明天可以試試用牛乳燉。
    “你們放的是燕窩嗎?”楚鎮中想不明白了,這東西沒滋沒味的為什那麽貴:“這不就是雞蛋清?”
    吉孟氏也覺得像:“雞蛋清煮熟了比這好吃。”不過聽說燕窩滋補,可以隔三差五給丫兒燉一盅。
    “沒雞蛋羹好吃。”楚鎮中用了兩碗,拿了一張酸菜肉餡的餡餅咬了起來,解膩。
    “下次燉雞湯,放一些,肯定鮮。”不甜不鹹的,周老管家也吃不下去,真是賤命。以前緋雲院那位三天來一盅,吃了還想吃。這福,他不好享。說句實在話,碗裏的燕窩粥,還沒地瓜苞米粥香甜。
    吉忠明點頭:“雞湯好喝。”
    一鍋燕窩粥,幾個主子吃完了還剩小半鍋。這七月的天也不能留,吉安讓廚房和幾個丫頭趕緊分吃了。
    在園裏溜達了小半個時辰,回屋洗漱。收拾清爽了,才往榻上一趟,吉安就見辛語拿著本什麽來了:“怎晚上看書?”
    “這會您閑著,我也沒事,就依姑爺吩咐的來。”辛語站到榻邊,翻開書一臉嚴肅。
    “等等,什麽吩咐?”她怎麽不知道?
    辛語抬首:“是姑爺吩咐華四叔轉達的,讓我沒事的時候,給您念念書。”
    胎教嗎?吉安一下子來了精神,讓辛語往她肚子那站一站,手覆上小腹:“好了,你可以開始讀了。”
    “人之初性本善……”
    吉安閉目聽著,在心裏默默地跟著念,不一會嘴裏生津液,為什聽到“馬牛羊雞犬豕”,她想到的不是牲畜,而是…烤串?有些東西不能想起來,一想起來滿腦子都是。
    吞咽了下口水,吉安手指輕彈小腹,腹誹著:“裏麵那位住客,你爹還在邊關打仗,咱們能不能想想他?他打仗,風吹雨淋吃糠咽菜;我們在家安安穩穩,大魚大肉。不太好吧?”咕咚又咽了一口口水。
    辛語停下:“姑,你想吃啥跟我說,我去給你弄。”
    屋裏靜默了足有五息,吉安不做掙紮了:“今晚的燕窩粥少點味道,我現在想吃烤肉。”在心裏對遠方的那位,真誠地說上三聲“對不起”。她不想吃,但嘴在流口水。
    “我會,正好冰庫裏有牛肉、羊肉,還有殺好的雞。”辛語合上書,因著南邊、西北動亂,方管事怕亂到京城,就花大價錢買了冰,堆了冰庫。方大娘幾個,近日沒少往家裏扒拉東西。
    “缸裏有魚,要殺一條嗎?”
    “好。”吉安下榻,再對她相公說聲抱歉,暫時不能與他同甘共苦了。遠在遼邊的楚陌,日子也沒吉安想得那般差。他們奪回了北望山嶺,這會營地裏正殺著馬,都是漠遼重傷的駿馬。
    救不活了,楚陌便下令殺了吃肉。
    這幾天,與漠遼大小交戰十七場,北伐軍是見好就收,傷亡極少,軍隊士氣已經上來了。天天殺胡虜子的馬,吃馬肉,吃得噴香。現八副將,對楚陌是真心俯首了。
    “兄弟,你什麽意思,我一二品龍虎將軍不能夠當一副將?”主帥營帳裏,常威俠兩眼瞪得大大:“咱們押著軍餉一路從京城到遼邊,共患難的情誼呢?我上陣有犯慫嗎?”
    楚陌看著地輿圖:“軍餉進地倉,你就該回京了。”
    “我回什麽京城?”他絕對不會獨回,那是軍餉進地倉嗎?萬一事發,皇上要摘他腦袋滅他族怎麽辦?他找誰喊冤:“我跟你說,上了你這條賊船,你不回京,我絕不回京。”
    什麽賊船?遲瀟和陳二道對視一眼,同瞥向常威俠,陌哥不坑一般人。這大哥…怎麽被他盯上的?
    “我話撂這了,北伐軍的副將,我是當定了。”常威俠雙手抱臂,才打幾天,他已經殺了十六個胡虜子。照這樣下去,攢到最後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以後京裏誰再說他是吃幹飯的,他大嘴巴子就呼誰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