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禮尚往來

字數:16115   加入書籤

A+A-




    宋坤宇在征得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四位長輩同意後,化名肖容,易容成一名臉上有雀斑的普通女孩,在富仁集團網絡商務部騰龍星分部應聘上了終端操作師崗位,負責處理網上經銷商和顧客之間的糾紛處理工作。

    負責帶她熟悉崗位的是位名叫宋雨辰的大男孩,沒有因為她臉上的雀斑,而如其他同事一般嘲笑她,也沒有和某些男同事那樣帶著某種目的的接近她、請她吃飯。這位還是單身的大男孩宋雨辰向宋坤宇講解崗位要領和注意事項時,沒有任何藏私、留一手,毫無保留的進行傳授著他在工作中感悟。

    宋坤宇在各位長輩言傳身教的指點下,對於某些男同事的小伎倆都是一眼看穿了,對於大男孩宋雨辰的真誠和坦率,也是心知肚明,看著宋雨辰工作上的拚命,以及對平凡相貌的自卑,宋坤宇便將長輩講解的精華,借花獻佛私下講給宋雨辰:

    年輕不是資本,健康才是,年輕也不是值得炫耀的談資,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在病痛和死亡麵前,年輕不堪一擊。

    前段時間,“中年保溫杯”的段子席卷了網絡,在有些人的眼裏,這是老年人的標配,但是,在經曆過病痛和死亡折磨的人眼裏,這是保護生命的必備。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句話:隻有病痛和死亡才是最好的雞湯。

    早幾年看到的話,我一定也會如很多淩晨一二點依然活躍在線的熬夜黨一樣,對此嗤之以鼻,因為,生命在於運動,睡覺休息之類的事簡直是在浪費生命。

    但是,當尚年紀輕輕的我遭受到病魔的猛烈襲擊之後,我再也不敢對拿健康換時間,拿身體換金錢的想法掉以輕心。

    那時,我剛考上大學,一切都是那麽的美好如斯,剛剛脫離了高中三年的管束,我的生活開進了自由自在的逍遙市場。

    雖然,課業還是很重,但是我們一群剛入學的新生樂意利用一切休閑時間,娛樂至死。

    網吧是第一首選,那時網遊很暢銷,很多人都沉迷其中,從未玩過網遊的我自然好奇萬分,並在朋友的帶領下進入了無拘無束的遊戲世界。

    一天課程下來,最讓人期待的不是休息放鬆,而是相約打怪,經常從下午六七點開始直到晚上九十點,遇到節假日,熬夜刷機是常事。

    一晚上不睡,第二天頭腦昏沉,皮膚上油膩不堪,但依然阻擋不了瘋狂遊戲的衝動,反正,熬一晚,第二天睡上一覺就能恢複過來,再不濟,多吃幾口飯,把流失的營養重新補回。

    大二的時候,家裏配備了電腦,遊戲玩膩了就刷電視劇,一部正熱播的電視劇一集一集的追,不到晚上2點,根本舍不得從屏幕前移開眼睛。

    有時為了追更新,晚上淩晨三四點還在刷手機,淩晨五點六點迷糊一陣子,到了七八點就正式起床準備上課。

    在外唱k吃飯玩樂到很晚,被做生意的阿姨叔叔滿眼羨慕年輕人可真是精力旺盛時,也沒有一丁點觸動。

    因為,就是年輕啊,身體好啊,怎麽玩怎麽熬都沒有事,所以,對那些陳詞濫調的感慨和唏噓不削一顧,年輕,就是本錢,且深信不疑。

    所以,偶然看到新聞上播報某年輕有為的才幹,卻突發疾病撒手人寰,或是,都市白領熬夜加班,猛然猝死的新聞,也隻會驚歎一聲,年紀輕輕就被病魔襲倒,多麽讓人可惜的人生啊。

    卻從來不會去想,像我一樣年輕有力的身體,怎麽會被病魔和死神突然襲擊。

    直到,我也被病痛籠罩。

    長期的熬夜費神和三餐不繼,我得了很嚴重的胃病和皮膚病,還因神經衰弱換上了失眠症。

    以前是精力充沛的熬夜不睡覺,變成了整夜整夜失眠的睡不著,即使用超時的鍛煉把自己的身體搞得筋疲力盡,一到晚上還是夜不能寐。

    沒有失眠過的人根本無法想象,睜著眼睛看著天色一點點明亮是怎樣一種煎熬和掙紮。

    失眠是前奏,緊接著我的胃部開始作祟,脹氣、胃痙攣的時候,連呼吸都帶著疼痛。

    不僅如此,我的臉還變成了痘痘的發源地,一顆顆發紅發紫的毒痘在我的臉上肆意開花,最多的時候,從鼻翼兩側到整個臉頰,最大的時候就像個膿包一樣橫在臉上。

    那種感覺糟糕透了,我就像個異形一樣,難以見人,為了醫治身體的不適,我輾轉多家醫院,掛號多個醫生。

    可身體上的頑疾就像大自然對破壞者的全麵報複一樣,歇斯底裏且毫不留情。

    有人安慰我說,你還年輕,身體正處在最佳狀態,這些症狀隻要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消失,不要著急。

    以前聽到對於‘年輕’的褒獎,我會覺得理所應當且充分享受年輕帶來的肆意妄為和不顧後果,但是,飽受病痛折磨的我,深刻認識到‘年輕就是任性的資本’這句話,完全就是個謬論。

    年輕不是資本,健康才是,年輕也不是值得炫耀的談資,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在病痛和死亡麵前,年輕不堪一擊。

    那時,尚不知有一個詞語,叫‘透支’,意味著,可以提前付出一些代價來換取現在的逍遙。

    後來,才明白,凡是透支帶來的東西,都要兩倍三倍甚至更多的代價去返還,金錢如此,生命亦如此。

    我花了整整三年時間,才終於讓自己稍微好過一些,並且常年藥不離身,不能久坐、不能吃辣、不能熬夜,畏寒且血氣不足。

    我們以為仗著年輕又精力十足,便可以任意消耗的身體,其實是拿後麵的健康來交換,消耗越快,交換越快。

    突然有一天,交換的資本變成了零,生命的指標會嘎然而止,新聞上會再次出現,年輕人暴病的新聞,不過,那再不是無關緊要的別人,而是正在忍受的你自己。

    沒有一個通宵達旦的快樂和成就,能比得上身體的舒適和愜意;

    沒有一個需要打倒和戰勝的敵人,比得上病魔的突然襲擊;

    沒有一個值得拿生命做豪賭的打拚與賣力,比得上擁有一個健康的體質和足夠的時間去慢慢遊曆和體驗生活的處處驚喜。

    我去醫院看望生病住院的朋友,正路過一間病房,突然聽到一聲撕心裂肺的哭喊,接著變成了綿延不絕的嚎嚎大哭。

    房門半開著,裏麵的病床上坐著一個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的姑娘,穿著病號服,在家人的肩膀上哭的泣不成聲,斷斷續續的哭聲裏,夾雜著‘乳腺癌’三個驚心動魄的字眼。

    不知道那又是怎樣一個艱難誅心的故事,姑娘的哭聲回蕩在嘈雜的醫院裏,震的人心跳加速,喉嚨發緊。

    住院的朋友也是乳腺上出了問題,不規律的作息導致鬱氣節點,簡單的小手術,不嚴重卻萬幸。

    從醫院出來的時候,恍惚覺得,背後充滿刺鼻藥水的醫院,與眼前熱鬧喧嘩的街市是兩個涇渭分明的世界,雖同在一片藍天下,一個在人世,另一個仿佛已在異界。

    因工作原因,我認識了一個各方麵能力都超群的前輩,她是公司優秀員工的代表,是常常被推舉到台前做勵誌故事分享的女強人。

    四十不到的年紀,無論是兼顧家庭還是事業打拚,她灼目的讓人欽佩,隻是,不到一年時間,她便急流勇退,從燈火輝煌的人前退到了燈光暗淡的幕後。

    後來談及原因,她才說道:是身體熬不住了。

    工作的高壓之下,她每天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齊齊上陣忙工作、趕業績,為了把手頭上的活多做一點、再做一點。

    她顧不上按時吃飯、顧不上喝水潤喉、顧不上上衛生間,總是忍著、撐著、憋著,想著身體還年輕,還能幹的動,小小的不適並不會對生活造成多大影響。

    然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那些不適慢慢滾成了疼痛的雪球,實在是抗不過去了,她抽空去了趟醫院,得出的結果是:膽結石加膀胱炎。

    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從那以後,她便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她還年輕,還有還多未做的事情要做,還有老公孩子和父母要陪伴照顧,有無數的新奇和樂趣在未知的以後要體驗。

    她怎麽可以提前倒下去,病痛加快了生命的進度條,她需要及時的按下暫停鍵,為生命延長時間。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說是癌症的誘發原理隻需四步:輕度疲勞—深度疲勞—重要髒器內部變異—誘發癌變。

    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熬夜玩嗨、嗬欠滿天,以為補償一下睡眠,補償一頓美食,吃吃藥片,掛點吊針,然後做個深呼吸,病魔就會從嘴裏跑出去嗎?

    不會的,它會從你的表皮一點點滲入到五髒內腑,然後將你的器官和肌肉慢慢腐蝕和萎縮,讓你從沒精神到沒力氣,從困乏疲憊到全身癱軟,從食欲旺盛到難以下咽,從站不起來到坐不起來。

    所以,當層出不窮的新聞熱點爆出‘癌症’、‘白血病’、‘暴斃’字眼開始與年輕人掛上鉤的時候,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一下,思考健康與生命的終極關係。

    每一個提前截取都是一次提前透支,當你的身體感到費力和不適的時候,好好與它暢談一次,是不是該讓它有個輕鬆的步調,走好下半生。

    現今,還沒過三十大關的我,是個常年抱著保溫杯,裏麵還要加上幾顆紅棗補氣寧神的青年人。

    在我常常向更年長的同事們討教養生之道的時候,比我年幼的後輩們總會過來調侃一下,明明身體還未老卻偏要過的像個老年人一樣。

    對此,我隻是抱著我的保溫杯,穿著保暖的衣服,告訴她們:我是在保護我的生命。

    年輕人,換一種更加規律和適度的生活方式,不是在提前步入老年,而是讓老年來的更慢一些,讓生命的進度條不要走得那麽快、那麽急。

    你以為拚的是顏值,卻不知道顏值背後,拚的是一個人的生活狀態。

    首先,講一個故事:

    她和一個從香港畢業的女碩士,同時進入到一家世界500強的谘詢企業。女碩士長得很美,身材高挑,衣著打扮得體,精通香水之道,凡身之所至,必然清香宜人。是那種在人群中第一眼看過去一定特別吸睛的女生。

    她自己則是從西北高校畢業,隻是懂得一些初步的化妝,算不上精通,相貌平平,身材平平。

    入職第一天,她腆著臉跟同事打了招呼,而那位女碩士則非常自信開朗地給了每位同事一個擁抱,因為顏值高,還有不少男同事要求合影,她爽朗地應下,還半開玩笑地玩起了飛吻。很快,女碩士的笑聲融入了團隊,她自己像個遲到的學生似的跟著團隊屁股後麵。

    作者並不氣餒,她覺得職場是個看重能力,而非外表的地方。於是她深修業務能力,能幹的事情都自己幹,不出半年,成了團隊裏杠杠的業務骨幹。她自認為業務能力絕對在女碩士之上。

    但一年之後,公司有一個升職加薪的名額,是的,沒有給作者,給了那個女碩士。

    那天,女碩士穿了一件淡黑色的裙子,風采迷人。

    她想不明白:這難道就是個看臉的公司嗎?能力不重要嗎?為什麽我天天這麽累死累活加班,最終升職加薪輪不到我?

    很多人一定都會有這樣的經曆:明明自己能力強,也努力。可是到頭來,資源和機會,都給了那些顏值很高的人。

    羅振宇在節目中呼喊:“這真的是一個長得好看,就可以忽視一切的時代嗎?”

    很多人會覺得冤枉不平。

    “我辛辛苦苦加班,還不如人家瓜子臉。”

    “累死累活一整年,升職加薪都給了měi nǚ。”

    這真的不公平嗎?

    後來,在一次年中財務報表會議上,她才知道那個和她競爭的女碩士,手裏的客戶數量是她的兩倍,每年的利潤是她的三倍。

    作者驚呆了啊:“明明她的業務能力不如我,為什麽她的客戶那麽多,業績那麽好?”

    後來,她和女碩士一起出差,看了她的工作時間安排表,才明白,所有的成功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付出。

    為了保持身材,女碩士雖然沒加班,但每天晚上在健身房揮汗一個小時;為了化好妝,每天早上提前兩個小時起床化妝,對化妝品的挑選也是費盡心思;為了保持皮膚,不能熬夜,出去擼串,吃香喝辣,隻能吃一些清淡的東西。

    女碩士告訴她:“在我們這個行業,能拾掇自己,在人群中第一眼被別人看到,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

    市場飽和,資源過剩的時代,能力並不僅僅隻是幹活快,幹活好;並不是苦苦加班到深夜才叫工作,保持你的身材,保持你的臉蛋,保證你對客戶的第一吸引力,一樣重要。

    前不久,倫敦吉爾德霍爾大學出了一份研究報告:長相一般的比長相漂亮的,工資要低5%;缺乏吸引力的男性,比有吸引力的男性,收入要低5%;

    顏值高的人,會打扮的人,不僅薪水更高,而且會獲得更好的升遷機會。

    例如,長得胖的人,工資比身材好的人,要低7%;身材高挑的人,工資高%。

    總之,報告的最後指出:“以外表來決定一個人的收入,在現代企業中已經是非常常見的了。”

    這是一個事實,無論你願不願意承認。

    事實上,如果你在一家大型的現代化企業就職,你的領導多半會是著精致商務裝,且身材良好的人。

    “在職場中,一個顯著的事實,外表邋塌的主管和經理非常少見。”而進入互聯網時代,更會發現:“這個年代,對於顏值的要求,已經到了令人發指,不,是喪心病狂的地步。”

    為什麽顏值如此重要?

    他在香港工作時曾經問過一個姑娘:“假如我沒有錢,隻有一份薪水不高,但穩定的工作,還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你還會喜歡我嗎?”

    那個姑娘想了一會兒,反問他:“如果我長得不漂亮,但是有內涵有氣質,你當時第一眼會看上我嗎?”

    spenser在香港從事金融行業。

    他的助理,做事踏實仔細,不會犯錯;但唯一讓他感覺不滿的就是:“明明長得很好看,但是打扮過於樸素,對自己的形象管理,隻是按照鄰家女孩的標準,而並非精致職場精英範兒。”

    於是,他給助理下了死命令:“以後來見我或者跟我見客戶的時候,必須畫好精致的淡妝,絕對不允許素顏。”按他的說法,這是“妖豔賤貨”的標準。

    果然,助理怒了:“老板,我是正經做事的,你付我工資,是因為我的專業能力,而不是我的穿著打扮。”

    spenser很嚴肅的說:“你錯了。”事實上,在很多行業,你的外在形象管理,你的舉止談吐,恰恰是你專業能力的一部分。把自己打扮得好看,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好看,意味著吸睛,意味著在人群中,人們會第一眼就看到你,你的客戶、同事、老板會第一眼看到你,便留下很好的印象。

    明白了嗎?從經濟學層麵來說,顏值高,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

    當處在一個資源飽和的時代,誰能第一時間抓住別人的眼睛,誰就是贏家。

    無論在工作、社交、學習,在各個領域,顏值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你打扮得平平常常,人們會在第一時間,把你從稀缺性範圍中踢出去。

    前段時間,一條新聞刷爆朋友圈,一家民辦名牌小學,除了給孩子們進行了入學kǎo shì,也給家長們進行了一次入學kǎo shì,

    最後的結果是:不少家長因為身材肥胖,孩子無法入讀該名牌小學。

    校方給出的原因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父母過度肥胖,說明沒有自製力,也無法培養有自製力的孩子。

    雖然指標苛刻,但還是有一定道理。

    我一個很好的朋友特特,她自稱一個胃比臉重要的吃貨,因為堅信胃第一,其它無所謂,每次碰到好吃的,都忍不住大吃大喝,她說“大吃大喝,也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工作五年,開始進去是專員後來是資深專員。基本上原地不動,除了人混得熟了一點。

    她以為這是國企的固病,人員流動極其緩慢,而且一點不重視她的能力。於是,特特cí zhí了,

    她想進入一家外企,在她的印象,外企是很注重能力,而沒有那麽多彎彎繞繞的關係的地方。於是她去麵試一家外企,出乎意料地被刷了。

    特特憤懣不平:“我明明業務測試是滿分,為什麽不要我?難道也是有人走了我的hòu mén?”

    我說:“會不會因為你太胖了?”這五年,特特幾乎又胖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特特說:“怎麽可能?哪家公司會因為胖刷人啊?”我說:“你試著減肥試一下。”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特特很擔心,下定決心減肥,每天跑步,每次跑兩個小時。兩個月後,瘦成了一道閃電。完全變了一個人。

    她再去麵試那家外企,穿一身職業裝,化著精致的淡妝,很順利地通過麵試。

    同樣一個人,兩個月間產生兩種結果,雖說職場不歧視“胖子”,但一定偏愛那些連身體都自律健康的人。

    作家晚晴說:“你的身材,你的臉,你的服飾,統統都是你能力的體驗。”

    作家芭芭拉在《我在底層生活》一書中寫道:“越是底層的人,越不在意自己的身材與臉麵。”

    有一句話,別相信外表邋遢的人有一顆高尚的靈魂,同樣別相信身材走樣的人有出眾的管理能力。

    你以為顏值是天上掉下來嗎?

    你以為好身材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你以為得體的服飾搭配,令人舒服的色調搭配是生來就有的嗎?

    那是需要不斷地鍛煉,每月至少50公裏的跑步,需要對美食的克製,需要對放縱自己的克製。

    正如形象管理大師科瑞克所說:“顏值,是管理出來的。”

    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常人,但為什麽有的人看起來能那麽漂亮舒服。

    因為他們擁有出眾的顏值管理能力。

    顏值管理能力,也即是自我管理能力:堅持鍛煉,拒絕垃圾食品、早起早睡。

    不要隻看到別人的高顏值,也要看到別人為高顏值付出的自律。

    顏值越高的人,自律性越強,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企業家褚時健講過一個故事,當年印本國到東國賣蘋果,是印本國赫赫有名的甜度極高的木村蘋果,價格很高,利潤空間極大。不少東國商人也想種,但都失敗了。

    隻有一個商人成功了,其他人都紛紛說:這隻是巧合而已。後來,那位商人把自己種植果樹的經驗公開:他親自到印本去分析種蘋果樹的土壤構成,花了重金請印本果植師,經過無數次失敗才找到門道。

    褚時健說了一句話:“很多時候,你所以為的巧合,不過是別人用心的結果。”

    我為什麽講這個故事,因為在顏值管理上也是一樣,事實上,我們都是普通大眾,長相都不會特別出眾,但為什麽身邊總是會有些人特別吸睛?真的是因為天生麗質嗎?

    套用褚時健的那句話:“很多時候,你所以為的天生麗質,不過是別人用心打扮的結果。”

    真正的顏值,不是天生而麗質,是管理出來的,是用心澆灌出來的。

    正如真正的財富,不是繼承來的,是自己雙手打拚來的。

    很多人都認為,顏值來自基因,爹媽給了一幅好麵孔,才需要好好珍惜,普通人,沒有必要打扮得精致。於是他們自拋自棄,沒有形象管理意識,沒有身材管理意識。他們永遠隻會說:“顏值是爹媽給的,我們怎麽管得了。”

    其實,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

    那麽,如何提升自己的顏值管理能力呢?

    多看一些時尚雜誌,培養自己的基本美學觀(親測,真的有用);

    女生務必學會化妝,在化妝上多用點心;

    男生應該對化妝有基本了解;

    盡可能多地嚐試服飾搭配,找到符合自己風格的搭配;

    每個人都應該特別注重自己的衛生;

    一些小細節:皮鞋不要搭配白色襪子;指甲不要過長;頭發不要起油等等。

    顏值管理會和金錢管理、時間管理一樣,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別再說“我隻要能力強就好了,長得怎麽樣並不重要”這種話了,

    把自己打扮得令人眼目一新,是一項絕對不亞於工作能力的能力,沒有人有義務通過你邋遢的外表,認識高尚的靈魂。

    那麽,如果你覺得自己足夠有內涵與才華,就不要讓你的顏值,配不上你的才華。

    以前,很多人都覺得知識懂得多,就代表一個人有文化。

    現在,一個人有沒有文化,已經不是單純地由知識儲備決定了。

    王家衛說,怎麽可以講這樣的話,應該是:“我已經很久沒有坐過摩托車了,也很久未試過這麽接近一個人了。雖然我知道這條路不是很遠,我知道不久我就會下車。可是,這一分鍾,我覺得好暖。”

    有人說,有文化的人所看見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他們看見夕陽餘暉和飛鳥時,想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我去,好多鳥,好好看。

    他們陷入思念和憂愁時,想的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而不是:藍瘦,香菇,本來今天高高興興

    白岩鬆說過: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曆有多高。有學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曆的人,不一定沒文化。讀很多書,擁有很高的wén píng,和有沒有文化,有時完全是兩碼事。

    一個人是否有文化,體現在這3個細節。

    一,獨立思考的能力。

    好幾年不曾聯係的初中同學突然發來一條消息:“大家注意了,0月20日是téng xùn老板馬化騰的女兒(騰佳琪)的生日,也為回饋網友對téng xùn的大力支持,隻要轉發這條說說後,你的qq等級就會連升4級。轉發0秒後看你的頭像。”

    且不說馬化騰的女兒怎麽會姓騰,這種類型的謠言傳了這麽多年,居然到現在還有人信以為真。

    打開朋友圈,各種轉發的文章中,充斥著滿屏刺激性的言語、強詞奪理的邏輯、煽動性的結論。

    熱點換了一波又一波,總有人來不及思考就急著站隊、急著人雲亦雲。

    生活中,頻頻聽到這樣的言論:

    學語文有什麽用?買菜又用不上。

    學高數有什麽用?買菜又用不上。

    女孩子何必上那麽久的學、讀那麽多的書?還不如早點找個好老公,相夫教子。

    985大學畢業出來有什麽用?我兒子才念到高中,現在賺得比你還多。

    《烏合之眾》裏有這樣一句話:“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yòu huò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誤。”

    沒文化有多可怕?

    低水平的認知,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總是被煽動性的言論洗腦,這些隻會讓一個人固步自封、停滯不前。

    叔本華說:獨立思考比讀書重要。

    一個有文化的人,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雲亦雲,被謬論謠言洗腦。

    二,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前段時間的《開學第一課》上,主持人董卿采訪了著名的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

    因為許老先生腿腳不便,隻能坐著,而董卿站著采訪,老先生需要抬頭仰視她。

    為了表示對老先生的尊敬,董卿在短短的三分鍾時間裏,跪地三次,盡量保持和老先生平視或仰視的角度。

    不僅如此,在老先生說話的時候,她會非常專注地側耳傾聽。

    而每當要提問的時候,她會主動靠近老先生的耳邊,用緩慢的語速向他提問。

    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優雅又不失謙卑,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自然流露。

    梁曉聲曾經說過: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舉手投足間散發的教養,讓我們看到了董卿的文化氣質。

    反觀我們身邊,有多少人情緒總比邏輯來得快,脾氣總比涵養少得多。

    有海選時對著一個自稱感冒、還未開唱的年輕女孩說:“那就不要唱了,滾吧”的評委;

    有對著因暴雨天氣而送餐晚了十幾分鍾的外賣小哥拳打腳踢、辱罵拒收的客人;

    有因在地鐵上沒被讓座,就伸手扒女生衣服的老人

    連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懂,實在不能說這樣的人有文化。

    一個有文化的人,具有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三,學會獨處。

    diàn yǐng《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安迪被典獄長關禁閉一個月,那是個暗無天日隻有老鼠作伴的地方,普通人連三天都無法忍受。

    當他被釋放出來後,瑞德看著他說:“難以置信你竟然挺過來了。”

    安迪指著自己的腦袋回答:“有莫紮特陪著我。”

    這讓我想起導演費裏尼曾說過:要擁有很多內在資源,才能享受獨處。

    因為真正獨處時,就隻剩下自己可堪挖掘。

    在浮躁和充斥著yòu huò的娛樂圈中,有這樣一位lìng lèi——陳道明。

    劇組拍完戲,他就一個人待著。聚會不去、應酬不接。

    更多的時間,他選擇了獨處。

    他會彈鋼琴、還會薩克斯、手風琴,在拍戲的間隙,他習慣用音樂獲得內心的平靜。

    他愛看書,從魯迅、胡適,讀到李敖、北島,被馮小剛稱為“中國讀書最多的演員”。

    他喜歡畫畫、書法和下棋,在家拿著毛筆抄《道德經》,還經常為女兒做糖人、麵人。

    他明白,要想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裏活得快樂,必須要學會安放自己浮躁的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不管環境如何浮躁或如何荒蕪,有文化的人已然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並從中獲得安寧。

    他們習慣獨處、懂得獨處、渴望獨處,在獨處中思考、在獨處中升華。

    一個有文化的人,不畏懼獨處,更喜歡在獨處中默默提升自己。

    很多時候,文化是一種隱性的存在,是一種人生的準則。它也許看不到,但很重要。

    它會讓你思想更豐盛、選擇更高級、做事更自主、生活更充滿情趣,這些都是對自己的好處。

    隻有保持謙遜,繼續學習,才能讓自己的內在力量更強大。

    你的文化涵養,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