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字數:11267   加入書籤

A+A-




    這幾天, 少的老的鬧得宋小五一個頭兩個大, 這時她看了跟著胡鬧,連昏厥都裝上了的母親一眼, 就別過頭朝門看去。

    張氏更委屈了, “小娘子!”

    這還沒嫁呢, 娘都不要了嗎?

    宋小五知道她夥同二郎三郎,背後還加了個宋大人在鬧呢。小鬼在家裏上跳下竄, 其實也孤立無援, 她不支持他,但也不會口出嫌棄。

    再來,家裏雖說雞飛狗跳了一點, 但這也是個他們相互了解熟稔的通口, 隻要不鬧得太難看,隨他們去就是。

    不一定所有的關係,都是從和睦開始。

    這廂德王硬是擠過攔著門的莫嬸進了門來,莫嬸個頭僅到他肩膀,力氣雖說大但也不是德王對手, 遂她攔得緊, 但還是被德王輕而易舉攻破進了門。

    莫嬸在外麵跺腳:“家裏進賊了,小五你也不把門栓上!把夫人氣著了瘦了, 到頭來心疼的還不是你?”

    張氏躺在床上眼淚汪汪,聽著莫嬸的話不停地上下點頭。

    是的, 她氣著了瘦了心疼的還不是小娘子?

    但點完頭,她看著身上無一處不發亮的德王進來, 這頭就點不下去了,這一刻,她悲從中來很想哭。

    她忘了,小娘子有了野男人,已經不要她這個娘了。

    “娘,我進來了。”德王從老家人身邊擠了進來,特別高興,端著藥大步過來還穩了穩,故作不太在意地瞥了小辮子一眼,見小辮子也看他,他憋著笑去了嶽母娘身邊。

    嶽母娘裝昏倒他可是知道的。

    不過德王不在乎這些個,俗話說嶽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他這才來幾天啊?不到那個越有趣的份上,再等等。

    “娘,我喂你。”德王高興地坐下了,拿起了碗裏的勺,雙眼亮晶晶地朝張氏看去。

    “我自己來。”張氏等不到女兒為她出頭,也不像前兩天那樣不與他說話了,呲溜一下就坐了起來,拿過了碗喝起了藥。

    她聞著藥味就知道是前幾天女兒叫吾大夫給她開的補藥,一想到前幾天女兒還把她當寶,野男人一來,娘就是根草了,張氏眼淚差點又掉出來。

    相公說得對,養的好好的白菜,一不留神就被豬拱了。

    “娘,你小心點。”德王這時道。

    張氏看了眼前的俏小豬一眼,一想到是這隻豬把她的小娘子拱了,天天晚上在她身邊呼呼大睡,心裏就又一陣痛,這太堵心了,這藥差點喝不下去,還是她別過了眼不看人這才接著喝入口。

    “娘,我來。”德王正悄咪咪地拉小辮子的袖子,眼光一瞥到嶽母娘喝完了藥,忙殷勤地接過了碗,見嶽母娘不太願意,他幹脆手上用力搶了過來,強行表完孝心,德王還安慰了嶽母娘一句:“沒事,娘,不著急啊,我等你等到你越看我越喜歡的時候。”

    聞言,張氏險些一口氣上不來,閉眼咳嗽了起來。

    莫嬸正站在門邊斜眼觀察這德王呢,聽到夫人咳嗽了,連跑過來恨恨地在不管事的小娘子麵前跺了一腳,這才安慰起夫人來:“夫人慢著點。”

    這幾天為著讓下仆避讓著這生來的人一點,後院都不太許仆人進了,能進來的都是得家裏重用信任的那三四個下仆,張氏身邊常呆著的那個仆婦前頭去準備飯菜了,這頭不在張氏身邊,張氏這時握著老家人的手,跟她道:“老嬸啊,我是管不聽她了,她是你一手帶大的,你要管管啊。”

    “好好好。”莫嬸忙答應了下來,但答的沒有前兩天那般有底氣了,還怪心虛地轉過了頭,不敢看夫人。

    昨晚小娘子跟他們老夫妻倆提了一句,說他們兩個人往後得跟她一輩子,莫嬸轉頭一想,一輩子,可不就是她嫁了也要帶他們走嗎?

    是以隻過了一個晚上,莫嬸看這外來的野小子的眼光就很不同了,尤其剛剛她仔細看了幾眼,覺得這個小姑爺長得還是挺喜慶的,讓人看一眼就高興的那種人。

    不過他們跟著小娘子走得了,夫人可不能,遂莫嬸就是覺得外來的野小子稍微順眼了點,但還是跟夫人同一個鼻孔出氣,同仇敵愾,朝小娘子瞪了一眼道:“你就看著外麵的人欺負你娘?”

    “過來。”宋小五朝招人嫌還非杵在她們跟前的小鬼招手。

    德王一見,屁股一扭,就歡快地朝小辮子走去,坐到了她的身後,頭探了出來朝嶽母娘跟老家人道:“我不是外麵的人,娘,老嬸,不是說了嗎?我叫康康啊。”。

    你們叫我康康啊,可以叫的。

    德王挨著小辮子的身軀,有了心愛的人在跟前擋著他,這一下有了絕世大靠山的德王就又天不怕地不怕了,開心得眉飛色舞,“反正過幾天我就要和小五成親了,你們不要太見外了。”

    要成親了的德王這幾天笑得嘴巴就沒怎麽合攏過,連睡覺做夢都咧嘴笑醒過幾次。

    “小五?”張氏這廂絕望地看向了宋小五。

    宋小五陪他們鬧一天了,朝母親搖搖頭,道:“你歇會喘口氣,等會爹他們回來了還得你照顧。”

    “兒?”

    “娘,歇會。”

    後麵德王要說話,這時宋小五手往後拍了一下,拍到了他的額頭上,德王被她一拍,馬上不受力地把頭擱到了她的肩膀上,兩隻手都搭在了她的腰上,就差把她整個人都摟進懷裏。

    張氏跟老莫嬸頓時激動得兩眼發紅,看著沒有規矩的小兒女,其中一個還是他們宋家的寶貝,連說都不知道從何說起,絕望至極。

    但這夜張氏紅著眼給女兒繡被麵的時候就跟丈夫道:“家裏還有什麽能給的,你仔細斟酌著點都給小五拿去,二郎三郎那邊給他們的我去拿就是,往後給他們補上,他們疼妹妹,想來不會說話,千萬莫要讓她在那等人家失了臉。”

    “唉,過得去就好,我們女兒說了,這些俗物於她和那王爺沒什麽大用,家裏的金銀器物等就留給我們用,讓我們別在這邊上使力,她就想要你給她做些一年四季常穿的衣裳,她穿著舒服,也不願意穿別人做的。”宋韌當傳聲筒當得很不情願,但事已至此,也沒有改變的餘地了,且作為一家之主,他得先當好主心骨。

    “一時之間哪做得了那麽多?”張氏捏著針線,淚珠子就掉了出來,不想讓眼淚打濕手中的綢麵,她別過臉,哭道:“又不是嫁出去了就不給她做了,先給她備點,差著她的往後做好了就給她送去就是。”

    “說是再早也要年底才成親,還來得及,還有我再想想辦法,拖到明年,你且信我。”宋韌抱著她給她擦眼淚,情不自禁歎了口氣道:“娘子,不鬧了,好好跟他們處罷,沒多久了。”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女兒嫁給注定要離開都城的德王,讓他們那麽遠,可是宋韌也很明白,隻有那天高地遠才適合他的懶懶兒,他們家的小妖怪。

    她是鯤鵬,注定會遠走高飛。

    他也願意她走,隻要她能擁有更大的天地可以翱翔。

    她已經陪他們父子,他們宋家一家走到了今天,該放她自己去走、去飛了。

    “這是生生在剮我的心啊。”張氏涕泗橫流,不得不接受眼前的現實……

    她知道她會舍不得,但從來沒有想過會如此舍不得。

    德王在宋家胡鬧了半月,最終被宋小五趕了出去,他也如願以償,終於跟宋家定好了婚期。

    宋韌不是個好對付的,他隻用了一點手段,就把他們倆定婚的日子推到了六月初六宋小五生辰那日,成親的日子更晚,要到明年三月十八德王生辰的時候。

    這訂婚和成婚的日子太好了,不僅能記一輩子不說,也足以說明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德王就是著急下個月就成親,但也滿心歡喜地接受了嶽父的安排,走前還跟嶽父真心誠意地道:“你騙得我好開心。”

    宋大人哭笑不得,送走了喜滋滋說要回去準備婚事的德王。

    接下來的日子,宋家抓緊了給宋小五準備嫁妝,宋韌知道女兒喜歡梧樹縣的香木和石壇,重聘了長揚鏢局的人在梧樹縣拿木材給她打些箱子和黑岩壇運過來給她當嫁妝

    德王那邊請了南陽王出來給他說謀,德王要與朝廷新貴宋家結親的事傳遍了都城上下,民間是覺得宋家又走大運了,朝廷對此事倒是沒起多大的波瀾。

    聖上明顯要重用宋家,而德王本來就與聖上關係親密,他娶宋家的女兒實在不足以為奇,若不是這樣,宋家早晚也得送女兒進宮,與聖上結為一體表忠心。

    不過宋家倒是聰明,知道攀上德王,他家的女兒要是進了那密影重重的深宮,宋家在宮裏和都城又沒根底,生不生得下龍子,誰生誰死還不一定。

    德王身份再尊貴也隻是個皇叔,還是個沒有爪子,隻求著結冠去封地的王爺,他的地方在晏城,宋家倚仗他的除了身份也沒別的,等德王回了他的封地,山高水遠的他的身份也隻是個噱頭,嚇唬不了真正當權的人,是以朝廷幾個世家,哪怕是符家也覺得他與宋家的婚事很是門當戶對。

    南陽王一出麵,請期的日子一定,六月兩個人就訂了親,這時外頭也有風言風語傳是宋家女勾引的德王,把人勾得神魂顛倒,這才成就了宋家的美事,宋張氏聽到傳言氣得在家裏破口大罵那些傳她女兒壞話的人,沒成想外頭越傳越烈,把她氣得好幾天都食不下咽。

    這天宋小五過來跟她說話的時候,見她娘氣憤不已地與她叨叨外邊那些人的嘴,她看到了她娘頭上的白發,好一陣子都沒有說話。

    張氏看到了她視線停留的地方,手不由地摸向了頭,頓了一下朝女兒笑道:“你大了,娘也老了,都有白頭發了。”

    宋小五點點頭。

    “娘,查查家裏經常出去的人,看他們有沒有傳話。”外頭的風言風語這傳得有模有樣,還有些小鬼衣貌的具體描述,宋小五今天聽她娘說出這些話來,覺得賊應該是出在家裏頭。

    宋張氏被女兒一提醒,臉色一變,當下就站起了身來,叫人去請肖師兄過來。

    這事她早提醒過家裏人了,但張氏也明白他們宋家結的這門親事非同小可,家裏人要是因此徒然生變也不是值得奇怪的事。

    宋小五看母親要料理家事,便去了祖母屋裏。

    宋韌醒來後,老太太這邊也沒有閑下來,她不太尖酸刻薄後,已成為宋氏一族在都城比較有威望的老人,各家有什麽事拿不定主意,也會過來問她兩句話。久而久之,老太太這邊也有了點人氣,與過去守著一個深宅的冷清日子有了些不同,老太太精神看著也要比過去好了很多,陰戾的神情也因此消退了不少,不再顯得那般嚇人。

    人的日子大部份都能寫在臉上,尤其是精神氣這種無形的東西讓人一望就知一個人過的日子是什麽樣的,宋小五看著老太太身上那根硬骨頭還能撐不長時間,也就放了心。

    她這頭也把小鬼給她的銀子分作了兩頭,大半的她先留著,打算出嫁那天給她娘;小半的這頭她先給了老太太,老太太這邊跟族裏人有了些來往,又有晗青需要打點,她便先拿了出來給老太太傍身用。

    一個人多有點錢,底氣足點,姿態便能好看點。

    對於老太太這個人,不管她在外人眼裏是好還是壞,在宋小五這裏,她是不願意虧待的——她倒不是純然是好心,而是老太太在某些方麵恩怨分明,很拿捏得清輕重。

    所謂好心沒有好報,那是因為沒有碰到對的人,這再好的心遇到不知好歹的糊塗人也可能被反噬;但要是碰到腦袋清楚擅走長路的人,就跟再貪的官拿了你的錢也會替你辦事一樣,總不會讓你竹籃打水一場空。

    宋小五很明白老太太這種硬骨頭,隻要她願意,她能撐過許許多多的人都不能撐過的難關,哪怕是絕望都不能打敗她,就如她之前所過的日子。

    她需要一個像老太太這樣的人留守在宋家。

    宋老太太沒想過最終她居然跟著小兒子過起了日子,而且這日子還不錯。

    那小的昨兒還到她房裏來請安,跟她虛偽地笑著讚她精神不錯,老當益壯,老太太看他哪哪都不順眼,但也覺得她能跟這個已經精成鬼了的小兒子能相處下去。

    這沒什麽感情可言了的母子倆見麵不再像仇人相見那般急赤紅臉,多了幾許陌生人的猜忌與客氣,反倒能處下去了。

    見到宋小五來,老太太看向她身後,沒見那德王,便與她道:“你那拖油瓶呢?”

    這家裏,最能與宋小五心平氣和談論小鬼的不是宋韌夫婦,而是這老祖母。

    薑是老的辣,賊也是沒被捉到過的老賊拿手,老太太反其道而行,先頭還把德王哄得對這個對他友善的老祖母知無不言,被老太太敲著邊鼓問去了許多事情,後來德王醒悟過來,對這個老太太也是感慨不已,跟小辮子道要是把老祖母放去宮裏廝殺,那也是屍野一片

    “有事忙。”老祖母老辣,宋小五也不好惹,進去在老太太身邊坐下回了一句,一句話就打發了老太太。

    “哦。”老太太不好問下去,便點頭了事。

    從小孫女嘴裏,她是問不出什麽事來的。

    她有點想讓德王帶著她那小孫子去見見世麵,但看樣子小孫女這邊不願意,那就算了。

    老太太被她這個孫女回絕過不知多少次,起初還不高興,現在連生氣都懶得生氣了,被拒絕習慣了。

    而且,小孫女要是不堅定,那就不是她了。

    老太太就喜歡她孫女這攻不破的鐵模樣。

    宋小五照例跟老太太寒暄了些身體和吃食,還有天氣的事,說到中間,就聽英婆跑了過來,說了前頭的事。

    宋張氏是個沒什麽太大脾氣的好主母,但她隻是和善不是傻,她和善是日子過得舒心,沒人為難她,她也不願意去為難別人,怕折了自己的福氣,她的不計較是有底限的,真惹到她頭上了,她也不是那麽好惹的。

    宋家沒添什麽仆人,好壞奸賴一眼望過去,主人家心裏都有數,肖五也是個心裏有成算的,兩人一合計,使了個計,就把家裏出內賊的這事查了個底朝天。

    在外傳話的原來是廚房的廚丁娘子,這廚丁娘子是被家裏跟她不對付的另一個仆婦揭發出來的,這兩人還扯罵一了架,扯出來的事情更不得了,原來廚丁娘子對宋大人還頗有點意思,老打扮得香噴噴的到宋大人麵前晃。

    英婆說到這,看小娘子還慢悠悠地喝著茶,自家老主人反倒皺起了眉,她啐了一口,道:“那騷婆子當自己還年輕呢,也不打盆水照照自己那張倒人胃口的老臉!”

    宋小五捧場地笑了笑。

    她從不在老祖母麵前說她父母的事。

    宋老太太這時卻看向了她,皺眉道:“你提醒著你娘點,又不是以前連個丫鬟都沒有的那個時候。”

    宋小五隻笑了一聲,沒說話。

    這種事,她娘以前心裏沒有數,想來以後會有了。

    再說,家花再香也是在家呆了一輩子了,宋大人要是有采野花的心,防不勝防啊,說說管得了什麽用?

    英婆說完了打聽到的,又跑去前麵看熱鬧去了,宋小五見老太太對前頭的事挺感興趣,她就告辭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的院子前麵,老莫叔還在堅守著小天井,見到她回來,正在做醃菜的老莫叔笑得眯起了眼。

    宋小五便陪了他一會,幫著醃起了菜,直到老莫嬸罵罵咧咧回來,又從老莫嬸嘴裏聽了一耳朵仆人的閑話來。

    原來家裏的這個勤快的廚娘也是個故事的人,之前就是因為跟男主人那點子事被趕了出來,換了一家沒老實兩年,心思又浪*蕩起來了,隻是沒想到這家的男主人是個榆木疙瘩,拋的媚眼都拋給了瞎子看,她心下惱火,要搞臭這家不要臉的小娘子給這家點顏色看看。

    這一天下午前麵鬧得凶得喲,莫嬸回來氣得直捶胸,罵這些做活的人不知好歹,宋小五勸了兩句見沒用,就轉身回屋去了。

    夜裏宋大人回來知道家裏的仆人這麽多事也是瞠目結舌,跟過來看熱鬧的小娘子歎道:“如今宋老爺我也是有家仆為我爭風吃醋的人了,果然是得道高升了。”

    這話把板著半天臉的張氏氣得撲過來就掐他,“美得你!還爭風吃醋!你看我不掐死你都是輕的!”

    宋韌伸手張開抱住她,哈哈大笑了起來。

    夫妻相濡以沫多年,男女之間的心思他都放在了她的身上,這方麵的他的心眼就這麽小,放她一個人就擠得不行了,他不會分出多餘的精力給別人。

    他問心無愧,也就不怕宋夫人掐他了。

    宋小五過來看他們吵架的,眼看沒看成吵架,見母親因她在還怪羞澀的,幹脆起身走了……

    第二日母親來問她生氣與否,宋小五搖了頭,與母親道:“這些人發現一個就弄走一個,眼不見為淨,你不要想太多。”

    想太多沒用。

    “嗯。”張氏應了一聲,神色淡淡。

    她打算把人發賣了出去,不過,她不是什麽不會動氣的泥菩薩,把這兩個人賣給什麽人是她說了算。

    家裏的事讓張氏又整頓了家裏來,這時遠在文鄉的宋大郎來了信,說之前有了身子的應芙已經臨盆,生了一對雙胞胎下來,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兒,宋家一收到信,就是兒媳婦不在身邊,張氏也喜得請了親朋來家裏吃了一頓。

    德王也來了,非要上席,被宋小五罰著在院子裏拉了一上午的弓——就是如此,德王也歡喜得很,因為小辮子差人給他打了一把大弓,也不知道是拿什麽打,弓身湛亮無比,明亮如鏡,還能從中看到他的臉。

    當晚他就帶回去給楊標看,得意得尾巴翹老高。

    這頭已是八月底,秋風一刮,天氣已涼爽了不少,受宋大人所托的長揚鏢局送來了宋大人在梧樹縣所定的第一批女兒的嫁妝,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認識宋家兄妹的的名叫王阿寶的舊人。

    鏢局的老總把子帶人來見宋韌,還給這位現眼下是他們鏢局的護鏢帶了話,宋韌晚上跟小娘子飯話說話的時候,提起了這個當時他們住在葫蘆縣馬兒溝裏認識的人。

    “說是去梧樹縣找活做,碰到了蘇總把子,就在長揚鏢局呆下來了,這次給你運了嫁妝過來,聽說你喜歡香木,還給你拿香木做了隻風箏,一路帶過來了呢。”

    這晚二郎三郎都在,一聽到這話,三郎笑了起來,眼兒彎彎:“我是記得阿寶的,他可喜歡妹妹了,每次見到妹妹就走不動路。”

    他湊近身邊巍然不動的妹妹,狡黠地道:“不知道妹妹有沒有跟那個德王爺說過此事啊?”

    宋小五一巴掌推開了他的臉,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隻是同鄉舊識而已。”

    那可是隻大醋缸子,不能惹。

    “那見還是不見啊?”三郎促狹地朝她眨眼。

    當然要見,不過宋小五知道這心裏還存著股氣跟德王作對的二郎和三郎絕不會放過此事,遂她朝三郎揚嘴一笑,道:“敢搞鬼,明天就給你定親。”

    “還有你,二公子,”宋小五看向了經常背後出家裏人大招的宋二郎,微微一笑,“敢招你妹夫,我就給你找一個有眾多難對付的小舅子的嶽家,你看如何?”

    宋二郎朝妹妹憨厚一笑,他這次笑得假得很,嘴角臉皮都是僵的。

    不過他們著實是膽大包天,還是把消息透露給了德王,這天宋小五在自家前堂拿出家裏的糖招待那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的時候,貓在屋頂上德王噴出來的氣都是酸的,一聽見小辮子輕聲問道別人一路可好的時候,他當下就出賣了宋家小舅子們,湊下頭來朝下酸溜溜地道:“你怎麽不問問我好不好,辛不辛苦啊?”

    他那麽忙,跟人爬山涉水練兵不休,又從軍囤鎮日夜兼程趕回來看她,也很辛苦的好不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