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木鹿哨 (第一更)(數據好差,求追讀啊,崩潰)

字數:4088   加入書籤

A+A-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李小烽縱馬疾馳,身體隨著黑鬃馬一起一伏,緊緊跟在顧建鋼的黃鬃馬身後。
    鄂倫春人以打獵為生,居住在大山深處,距離禿頂子屯兒起碼也有三十多裏。
    尋常馬是很難一口氣跑完全程的,但鄂倫春獵馬不一樣。
    它們經常跟隨鄂倫春獵人們跋山涉水,長久下來,鍛煉出了非比尋常的耐力。
    隻用了一個小時,馬兒們就喘著粗氣,把他帶到了鄂倫春人的居住地。
    顧建鋼家住的是鄂倫春人的傳統房屋,撮羅子。
    這種屋子和蒙古包有那麽一丟丟相似,是由好多根木杆子搭成的圓錐形房子,頂上則用一層層厚厚的樺樹皮蓋的嚴嚴實實。
    最有趣的當屬門簾了,是由一根根柳條編織而成的。
    李小烽好奇的摸了摸,暗道會不會有哪家的牛啊羊啊偷跑過來,趁人不注意,把這門簾兒給啃吃了~
    顧建鋼的老媽這時候剛做好飯,見有客人來,立刻就熱情的招呼李小烽坐下,一起吃手把肉。
    手把肉,就是用手把著吃肉的意思,通常都是用獵物的肋骨、胸骨之類的貼骨肉做的。
    顧建剛老媽鍋裏煮著的,就是麅子的肋骨條。
    麅子肉和鹿肉、野豬肉不同,不需要久燉,水一開,就可以撈上來吃了。
    李小烽也沒客氣,坐在板凳上一邊兒嘮,一邊兒就開始大快朵頤。
    生跑了一早上山路,確實把他給顛的饑腸轆轆的。
    這時候要是推辭,那一會兒跟顧建鋼上山去抓種鹿的時候,就等著挨餓吧!
    顧建鋼老媽煮肉的手法很好,火候拿捏的十分到位,燉煮出來的肋條又嫩又鮮,吃起來有點兒像沒有肥肉的羊排。
    把李小烽給吃的滿嘴肉香,直點頭。
    這麅子肋條難以形容的美味,一把鹽,一把蔥,剩下的什麽都沒加,但就是香的不行。
    顧建鋼老媽笑著給李小烽盛了一碗阿素湯,示意他慢點吃,鍋裏還多著呢~
    阿素湯,就是把清洗幹淨的麅肺麅肝切成小塊,再淋上野豬油,混著野蔥花、黑木耳煮出來的湯。
    李小烽嚐了一口,頓時就豎起了大拇指。
    這湯的味道一點兒不比鎮上的羊湯差,三兩口熱湯下肚,因為早上騎馬受涼的身體,霎時間就暖和了起來。
    李小烽左手端著阿素湯,右手抓著手把肉,左一口右一口,完全停不下來,實打實把他給吃美了!
    顧建鋼老媽捅著袖子,想了想,又端了一小碗鹽水過來,直言沒鹽味兒的話,可以把肉在碗裏頭蘸著吃。
    李小烽嘴上不停,抓著手把肉不好意思的點頭致謝。
    這熱情勁兒,都快要把他給整的不好意思吃了~
    ……
    等李小烽打著飽嗝吃完早飯後,顧建鋼也已經換好了迷彩服,牽著黃鬃馬和黑鬃馬走了過來。
    以前鄂倫春獵人們出去打獵,穿的那都是麅皮服,戴的都是麅頭皮帽,但現在大家都改為穿迷彩上山了。
    麅皮服重,還厚,在山林裏行動起來頗為不便,和輕便透氣還便宜的迷彩沒法兒比。
    李小烽看了看,顧建鋼穿的應該是“大五葉”,也就是八一式偽裝服。
    八一式迷彩除了偽裝效果好以外,最重要的是可以正反兩麵兒穿,因此深受廣大林區獵人們的喜愛。
    實打實的懶人神物~
    顧建鋼先給兩匹獵馬都係上草爬犁,又和李小烽一起抬了兩根拳頭粗的木杆過來,用麅筋綁成叉字形,丟在草爬犁上。
    想了想,他又從家裏翻出個皮酒壺,往裏頭裝上高度散酒,擰緊實,小心翼翼的掛在自己腰間。
    而李小烽則在一旁幫著用麻袋裝了水壺、粘豆包和苞米麵餅子,同樣也全部丟到了草爬犁裏。
    這是他倆的午飯。
    種鹿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找到的,他倆的午飯,隻能在山上對付對付。
    弄完酒水飯食,顧建鋼又打開家裏的平櫃櫃板,從裏頭小心翼翼的取出個胳膊那麽老長,長得跟象牙似的黃色笛子。
    李小烽的眼睛頓時就一亮。
    這東西,就是鄂倫春獵人們常使用的木鹿哨!
    吹響這哨子,就可以發出類似雄鹿的鳴叫聲。
    顧建鋼的這隻木鹿哨是用紅鬆木做成的。
    據說鄂倫春的匠人們,還可以用樺樹皮和犴骨製作鹿哨。
    不過用樹皮做的木鹿哨叫聲不是特別像,而且也保存不了多長時間,最多一個禮拜就會壞掉。
    而犴骨鹿哨,那是最優秀的鄂倫春獵人才能擁有的寶貝!
    將木鹿哨拿好,顧建鋼最後方才從撮羅子後頭,牽過來一頭鄂倫春獵狗。
    這頭獵狗和追風長的完全不一樣,明顯要大上許多,而且氣質要比追風要更加的凶狠,野氣十足。
    看樣子應該是經常上山打獵,一身的匪勁兒,把狗鏈兒拽的哐哐響,一副頭鐵的模樣,仿佛時刻都在準備著爆衝出去。
    鄂倫春獵狗是由本地土狗和野狼混出來的,顧建鋼的這隻應該是混的東北大笨狗,體型特征相當明顯。
    做完準備換工作,確定沒什麽遺漏的地方後,兩人就告別了顧建鋼老媽和顧婷婷,牽著黃鬃馬和黑鬃馬,往林子深處走去。
    鄂倫春人居住的地方本身就已經在林子深處了,才往裏頭走了沒多久,周圍就立刻變得安靜了許多,隻能聽到些許蟲子的鳴叫聲。
    李小烽牽著馬,右手緊緊握著掛管槍的槍繩,頗有些躍躍欲試。
    這片老林子給他的感覺跟禿頂子山後頭的鬆柏林差不多,安靜、詭秘,很有原始叢林的味道。
    嗅著森林裏清新的泥土味道,這讓他的身體不由自主的興奮了起來!
    顧建鋼應該是知道鹿群大致的活動地點,牽著他的狗走在最前麵,時不時就停下,讓狗子聞聞周圍的低矮灌木叢。
    這隻獵狗也很有經驗,走走停停,時不時就叫一聲,發現了不少的足跡和糞便。
    李小烽每每跟過去一看,都會暗道一聲可惜。
    這些足跡和糞便都已經很幹了,瞧那幹燥程度,起碼也是五六天以前留下的,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他們的首要目標是種公鹿,這些公鹿大多獨自生活,活動的範圍非常大,五六天的時間,就是兜圈子閑溜達,都足夠它們溜出去兩三個山頭了!
    “不能這麽找!”
    “不然就是天黑也找不到!”
    李小烽拍了拍黑鬃馬的鬃毛,果斷製止了顧建鋼這種老式尋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