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平王東遷(四)

字數:262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經典春秋 !
    四、
    五路大軍進入京槁,盡管王室空空,申侯隻好越俎代庖,在京槁置辦筵席犒勞其他四國人馬。當然申侯不會做賠本買賣,正是酒宴正酣之時,申侯請出太子宜臼坐上王位,四路諸侯加上申候一起擁戴祝賀。宜臼從此榮登王位,號稱周平王。
    這一年是公元前771年。曆史上的周平王出生年代沒有考證的確切數據,但從幽王的年齡推算也不過十歲左右。成為君主,實際上為其當家做主的不過是他的舅父申候。
    十歲左右坐上王位的宜臼,在兵馬護擁下巡視鎬京的滿目瘡痍,一片淒慘景象。
    周氏江山徹底被毀,百姓生靈塗炭,後宮及百姓被砍頭的、被奸汙的、被砍斷手足的、被帶走的不盡其數。宮殿餘火還在燃燒,黑黢黢的宮牆庭院已不堪入目。周平王想起當年的太子生活,想起父王在位時候的生活不禁聲色動容。申候趕緊製止並告誡其身為天子不可以輕易動容。那周平王也隻好忍住內心的悲痛,在各路諸侯麵前裝作大人一樣。但淚水還是流在臉頰上了。
    申候攜周平王將周幽王厚葬,各路諸侯同施君臣禮節。也算給死後的咒幽王一個麵子。
    申候因保護周平王有功而晉升為公爵,各路諸侯救駕有功各有封賞,年輕的鄭國世子二十三歲的掘突父親鄭桓公是周幽王司徒,當然承襲爵位被封為鄭武公。由於掘突身材高大儀表堂堂,就被申候看好,仍選為侍候周平王委以重用。並將自己的嫁女嫁與鄭國掘突。
    申候與各路諸侯商議,鎬京已難以為京城,通過這次戰爭,家園一破不宜為周平王所居,於是大家商議將周氏天下東遷。經請示周平王,周平王自然不能回絕。畢竟這是為了自己好。
    但說來容易,操作起來難。雖然周氏被搶掠一空,但畢竟有宗室廟宇,破爛家當,必須有四路諸侯護送,浩浩蕩蕩開始東移。這就應了宣王的那個夢,由一個敗家褒姒,揮霍得周氏江山一貧如洗,到現在不得不東遷,另尋發展。
    實際上在周武王打下周氏天下之後,就想將王城建設在諸侯的中心地帶。但周武王早逝,成王即位尚小,周公旦與召公奭二公輔佐。當年周公旦平叛東征開始籌建了周王的第二城。周公先是占卜了黃河以北的黎水,結果不吉;然後渡過黃河來到一個叫洛的地方,占卜了澗水以東、湹水以西的地方,得到的是吉兆;又占卜了湹水以東的地方,同樣是得到了吉兆。於是建設了周王室另一個王城,以方便在東部的諸侯朝貢。為了能坐定東部的王城,而經請示周成王將周武王遺留下的九鼎牽製洛邑。這是一段曆史,但這段曆史也為周平王的謀士們提供了一個東遷的依據,那就是周王室的九鼎坐鎮洛邑,說明那裏定是王城安居樂業的地方。
    在坐諸侯各有己見,對秦國而言,周天子東遷,留下廣袤的土地城池就歸屬了秦國,雖有犬戎虎視眈眈,但對秦國來說對付他們還是有能力的。所以秦襄公贏開非常支持平王東遷,決定派人護送全城。鄭武公姬掘突當然沒有意見,他知道當年三川地震的時候,鄭桓公曾經請教於博學多才的太史伯陽父鄭國如何生存會更好。伯陽父幫助他分析道:三川地震不斷,江河堵塞後患無窮,且有義渠犬戎之類騷擾,考慮黎民百姓生存安全還是東遷的好。東麵雖有許國、虢國、鄶國等諸侯領地卻也有大片空地可以開發,於是鄭桓公聽從了伯陽父的教誨,舉家東遷,一路賄賂諸侯,獲得了大片領地。而今周天子東遷畢竟是向自己靠近,鄭武公感覺到自己離天子更近沒什麽壞處。而晉國和衛國亦有共同感受,所以除申候外四國相盟護送周平王東遷。就在大家異口同聲支持平王東遷的時候。幽王身邊的老臣周公卻站出來反對。周公說:?“不好!洛邑雖然居於天下之中,但是四麵受敵;而鎬京呢,左邊有崤山、函穀關,右邊有隴國、蜀國,而且沃野千裏,這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天府之國。現在,大王如果要舍棄鎬京,遷都到洛邑,臣認為不可!”
    幾個諸侯同時吧目光轉向了周平王的身上。周平王姬宜臼雖然年齡不大,但義渠的殺父的現實,被蹂躪塗炭後京槁現狀,還是讓這個小天子下了決心東遷。
    多少代曆史學家仔細分析過周王室的這一曆史現狀都會感受頗多。當年周武王打下江山正是年輕氣盛之時早逝,周成王年幼,卻有周公旦召召公奭等二公輔佐,而且相互監督。保證了周氏江山穩定下來。而到周宣王去世,輔佐周氏的顧命老臣相繼去世,而年輕氣盛的周幽王,隻顧自己的任性而無慧眼所以平自己的眼裏選擇的都是阿諛逢迎之徒,難以支撐江山社稷,這種惡果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由於申候與義渠的特殊關係,使得周幽王災難來的太快,二十四歲就走上了斷頭台。所以並非曆史學家所斷定的那樣:一個褒姒送了周氏江山的。內部隱含的是這種嫡傳體係中的隱患。年齡尚小不具有一統天下的德行,如果沒有那種奮不顧身、大忠大烈顧命大臣相輔佐,怎可以駕馭江山社稷。
    周平王東遷之舉,也非年僅十餘歲的平王自己所謀,多數是申候與幾路諸侯的策劃而行,當然平王也有頓悟,深感再鎬京已經無從生計,加之義渠犬戎威脅恐有後患。這個小天子看過父王的血淋淋教訓深恐自己離義渠近而成後患。這樣東遷,義渠等外域犬戎畢竟山高路遠,中間又有各路諸侯阻止,想是畢竟安全的多。
    周平王決定放棄舊都,向東遷移。東都洛邑處於諸大國之間,可得到他們的保護,於是平王即位的第二年,便在秦襄公贏開、鄭武公掘突、衛武公姬和、晉文侯姬仇等諸公的護送陪同下東進洛邑。平王定洛邑為都城。因為洛邑在西周的都城鎬京東麵,所以曆史上稱為東周。
    開啟了周天子的春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