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偏見

字數:4195   加入書籤

A+A-


    此時南海地區的戰爭已經開始愈演愈烈,因為興華公司已經控製呂宋到巴厘島的整個東部島,南海地區開始進行對荷蘭人的防禦作戰,而四月份同時到達的還有朝鮮下水的5條戰艦和8條商船,這彌補一部分興華公司船隻需求,不過南海的戰爭並沒有影響到台灣的建設,老二正在印尼的中蘇拉地區負責海軍,楊向東與李小哥正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組織對於當地土著得管理工作。
    麵對巴布亞新幾內亞還沒大規模的伊斯蘭化的情況,楊向東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道教推進,先是將很多並沒有宗教的地方部落,推行道教和醫生的地方醫療工作,隨後將不認同不接納興華公司的部落進行統計和標記後,雇傭兵進入各個部落對其上層管理者進行清理,將頑固分子清理後分派到那些合作好的部落,結果就是有六成的青壯男性被其他部落人清理,女性被部落接納,小孩被安置在一些興華公司建立的學校內。
    而清理工作在三月中旬,兩個團主力和7個南海歸化營,還有20個雇傭兵團負責清理整個巴布亞新幾內亞,到現在快一個月時間,公司統計部門的數據上看,手中用來進行建設工作的原住民人口有人,他們被分成八個區域進行防禦點的城寨建設工作。
    而作為先期清理的西部已經有三個城池被建立完成,這不得不讓楊向東驚訝雇傭兵的能力,而3000人的死亡讓楊向東心裏有些不忍,不過西部也不隻有死亡和饑餓,興華公司醫療在頭商業在後,道教壓陣的情況也讓興華公司在西部的收貨滿滿,相對於西班牙人那種近乎於欺騙和敲詐的貿易行為,興華公司的貿易商品和貿易價格簡直就是良心的很,這讓西部的部落有著非常強的貿易態度。
    而醫療和貿易也讓道教在西部快速發展,到七月末道教信徒已經超過6000人,而道教也不會讓他們閑著,在興華公司的指揮下有2000人的道教信徒加入了歸化營,並且在他們的幫助下對東部也進行管理和傳教活動。
    相比於楊向東和李小哥在巴布內亞新幾內亞的順風順水,老二基本上每天都是紅眼病,在中蘇拉的老二一直沒有得到荷蘭人主力的消息,而對防線的騷擾工作已經持續了快兩個月,如果是沒有戰果也是瞎說,不過顯然荷蘭人覺得車輪戰熬一下興華公司的船隊也是不錯的法子,老二很清楚被動防禦等著挨打不是法子,不過老宋和楊向東陶朗先陶學詹認為目前需要最少半年時間才可以進行西進,印尼周邊島嶼太多了,消化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不過控製這些大島嶼就要半年,此時時間也僅僅過了一個月預計反擊也需要到年底。
    不過老二這裏也不全是壞消息,雙方在文萊島周邊的遊擊戰也是勝多敗少,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有70多條武裝商船和12條戰艦沉沒,而興華公司僅有15條戰船沉沒,這對於一年就能下水24條戰艦60條武裝商船的興華公司來說不算事情,此時海軍參謀部正在敲定突襲雅加達和蘇門答臘港口的計劃。
    對於進攻地方港口和造船廠這種任務,在戰爭一開始就應該實現,但是新華公司也麵臨著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能力不足,具體的說法就是現在成了人等裝備的局麵,經過這幾年對於帆船的改良,興華公司將蓋倫船的能力已經發展到了極限,而帆船的標誌性船型飛剪船,在進入台灣時就開始研發製作,而因為人才和技師數量不足的原因,台灣隻能從技術理論到小模型製作到等比例製作一套流程,腳踏實地得做。而飛剪船也不是沒有,第一批生產的飛剪船其實在年初時候就已經下水了,不過因為設計的原因,導致在隨後的試航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台中地區的二號三號船塢,不得不將已經鋪設的龍骨進行重新設計和組裝,到了今年的三月份飛剪船開始進行海試,不過試航就需要半年時間,這也是為什麽目前作戰任務主要以防禦為主的原因,而老二在飛剪船已經上了船台後,對於飛剪船的熱情反而沒有了,現在他希望的就是庫頁島在完成蒸汽車頭設計之後開始船用蒸汽機的實驗。
    而為了更加主動防禦,老二也安排了陸戰隊登陸了文萊島嶼,畢竟這個島嶼未來也是興華公司必須控製的。
    此時文萊東部得邦吉島和山打根地區已經有了穩定的支點,兩個團的登萊軍駐防開始修建防禦城池,而女真歸化營日本籍歸化營和南海歸化營跟在雇傭兵身後進行西進突擊工作。
    而負責他們的總指揮是登萊軍老軍頭,原來靖海衛百戶張有利的兒子張熙國,作為歸化營的總指揮他負責將雇傭兵平頂過的土著收容工作,而前線雇傭兵的領導是經過學習後的原劉愛塔部下的劉暢平,對於這次文萊挺進工作,也並不是沒有任何準備,麵對荷蘭人的打壓,文萊地區本來就有為數不少得福建廣州等南部地區的大明人,對於興華公司也有幾年的貿易交流,而文萊有很多親大明得地方勢力,這導致荷蘭與興華公司交戰之後很多地方勢力開始和和荷蘭人的勢力開始衝突起來,而文萊的行動也確實給荷蘭人產生了不少得壓力,這也導致荷蘭人人沒辦法和興華公司進行大規模的決戰,而文萊在護衛隊登陸後,雙方的衝突規模越來越大,那些親荷蘭人的勢力不得不加大與荷蘭人的聯絡,而荷蘭人也決定花大價錢對他們進行援助,首先是在南海地區采購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以高價賣給了這些勢力。之後又對這些勢力提供了雇傭兵,而已經登陸得興華公司的雇傭兵也不是吃幹飯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雙方在建寧歐地區交火,而首當其衝的就是雇傭兵部隊,在經過多次戰鬥之後其實雇傭兵比歸化營的士兵作戰能力更加強,不過雇傭兵的裝備反而不如歸化營,雙方的軍隊在一條平坦的場地上展開。場地的北麵正在進行激烈的攻防戰,作為北麵唯一的一個製高點,歸化營的指揮官劉暢平也不是吃幹飯的,在參謀部提供的地圖幫助下,第一時間趕到戰場的偵察部隊就已經占領了整個山頭。不過偵查部隊的數量實在太少了。一個排的偵察兵在山頭上僅僅度過了一個下午。就被荷蘭人的600多雇傭兵推了下來,看著被士兵們抬著回來的唯一一個幸存代理排長,劉暢平心裏那憤怒的怒火反而平熄了。
    後續的增援日本籍歸化營長小向太郎已經帶著自己一個營兵馬重新推上去,荷蘭人雇傭兵後續部隊僅僅慢了不到半個小時,小向太郎已經站穩了山頭並且和後續到來的雇傭兵一個營匯合,雙方從當天晚上一直激戰到第二天上午。而後續兩個雇傭兵營和兩個朝鮮歸化營配合包圍了山下的2000雇傭兵,劉暢平馬上安排手中的兩個營突進打了一個伏擊,戰鬥一直持續一天一夜,到第二天的傍晚工兵營和民夫已經在建設好的營地接納傷兵。
    而一天後人的荷蘭人雇傭兵正式抵達,並且開始對北山製高點開始進行進攻,而雙方也開始對峙的情況。
    在高高的望台上,劉暢平拿著手中的望遠鏡正在觀看北山的攻防戰,通訊兵拿過來北山上的小向太郎的信,看著還算能看懂的大明文字,劉暢平也有些猶豫,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荷蘭人這次增援的部隊不僅有人,加上西部投靠荷蘭人的文萊地方勢力,有多人,而自己這裏隻有十個營的編製。如果除去前段時間的戰鬥損失隻有不到人,小向太郎的信沒有要求增援的內容,而是要求增加火藥和手雷的補充,並且保證後勤補給的通道,而且小向太郎也委婉的表示雙方兵力對比懸殊不能正麵決戰。
    “劉司令,我看拖下去也無妨。小吳司令正在安頓兵馬,正麵進攻或許力有不逮不過防禦還是綽綽有餘。”前指參謀長說到。
    “我看是不是可以請求後方的護衛隊參與增援。”劉暢平說到。
    “劉司令,護衛隊是做什麽的我想你也清楚。雇傭兵和歸化營說的好一點是白手套,甚至歸化營比雇傭兵還要好一些。”參謀長把水杯遞給劉暢平說到。
    “確實如此,我原來還有一些偏見。以為護衛隊不過是興華公司有錢組織起來看家護院的,現在看來護衛隊不僅有嶽家戚家遺風,甚至更甚於兩者,不過暫時發展到現在這狀況其因,我等也是占了六成之過。”劉暢平對於自己還是很清楚的。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經濟的延續。戰爭開始之前我們就參加過討論的會議,我想劉司令也很清楚。”參謀長拿下自己的軍帽扇動著。
    “小吳司令講過文萊作為前指,本來就是主動出擊,隻是因為我們前期的行動太過於順利,導致整個前指都非常樂觀,但是戰爭到了現在文萊的得失也變得非常重要。”劉暢平無奈的坐了下來。“其實相對來說也還不錯,我們的補給基地在北部距離我們的位置有100多裏。”
    “現在後方小吳司令新的指示還沒有到達,兵力上我們又處於劣勢。防守確實是很穩妥的方式。既然補給很充足那麽我們隻能爭取相對多的時間完善防禦設施。敵人的補給線相對於我們更加漫長。所以我們可以考慮派出數支小分隊對其補給進行伏擊。”參謀長提議到。
    時間到了八月末,結束段性工作的楊向東到了中蘇拉指揮部,楊向東也沒空著手來,他帶來了四個南海歸化營和6條戰船,這對於老二是非常大的助力,而老二也表達了自己決定對文萊地區荷蘭人的補給港口進行突襲的想法。
    喜歡火紅大明請大家收藏:()火紅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