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外東北人口

字數:3636   加入書籤

A+A-


    不管你是否忙碌時間總是在一天一天的過去。從天啟六年冰封結束的三月中旬,在當地的1000多大明和朝鮮籍移民以及女真規劃的地區在後半年準備的藥材木材,毛皮等也隨著興華公司的船隊南下,一部分木材運到平安道進行造船廠和當地建材使用。
    大部分被運到了台灣省,而一部分運到了海南,隨著停戰協議沒有被打破,各種經過製作的毛皮和香料以及藥材陸陸續續的從馬尼拉開始南下或者東西方向銷售出去,其中不乏絲綢之品和精致茶磚,還有各種教派符號標誌得的瓷器和家具,得益於興華公司一支推行的標準化,在經過興化公司內部門窗建材的經驗下很多可拚裝起來家具在南海風行,很多沒了領地但是和興華公司合作的部落領主們也是熱情采購。以至於不得不擴大產量的同時也讓興華公司內部本就樸素的辦公用品更加簡單實用。不過這並不影響公司老員工,畢竟大家都是苦日子過來的,樸素一些反而讓大家不會飄。
    隨著30條興華公司船隻到達雅加達,總督也是放下手中的文件,在自己剛剛落戶的總督府內,通過臥室的窗台可以完全看到整個港口的全貌。這支船隊不僅有所需要的香料和絲綢還有瓷器,還有整整兩船的家具,從自己簽訂的貨物清單上可以看得出,這幾場貨物如果安全運送到歐洲,那自己的收入是非常可觀的。也可以讓自己更穩的坐在這個位置上,而且隨著這些商品回到歐洲的還有自己的戰報。此時得益於日本籍雇傭兵的幫助自己已經完全吞並了萬丹蘇丹國,而這些隻需要不到四個月的時間真的是非常快了。
    而此時自己的目標還是要穩定下來,畢竟自己不能僅僅依靠於新華公司的貿易來維持,還是要在當地經營自己的商業運轉。而總督也決定繼續通過分化來讓當地安穩下來便於統治,不過現在的情況是要穩定地方,就需要荷蘭自己的軍事力量。但過與興華公司的戰爭之後,荷蘭本土沒辦法給他安置更多士兵,所以荷蘭人決定已經對自己指揮體係內的日本雇傭兵下手,此時手中有不到1200人的雇傭兵,不過對於萬丹蘇丹國絕對夠了,於是一方麵他以日本籍雇傭兵為主要軍事力量,開始在各要點建立軍事堡壘。其次和萬丹蘇丹國這次戰爭之中願意投靠荷蘭人的貴族與部落頭領們合作。同時提高荷蘭人和貴族自己日本雇傭兵的地位。
    在隨後的治安戰之中,通過扶持本地士卒配合荷蘭軍官建立本土軍隊,其中以蘇門答臘島地區的曾經屬於萬丹蘇丹國的士兵安排到爪哇讓爪哇的士兵到蘇門答臘島。並且給予這些歐洲軍官一定的行政管理權,而日本籍雇傭兵安置在雅加達周圍,用來防止馬打蘭蘇丹國的進攻。而真正夢協助自己得,或者說真正聽命於自己的還是不夠,所以總督大人一邊決定聰歐洲本土招募,一邊想著從日本和大明招募。
    同樣在安置軍隊的是,海參崴地區,隨著南下距離大明更近,圍繞在興凱湖的百姓此時越來越多,除去海參崴的1000人以外,吉林地區原本歸順女真人的部落也有很多已經脫離其管轄。畢竟加入興華公司不僅可以將自己手中的毛皮和藥材,烏拉草等東西直接與興華公司貿易免去了原本女真中間商賺差價,而且歸順興化公司自己家中可以得到更好的鐵質廚具,如果把家中適齡孩子送進學校不僅每年有糧食獎勵,如果自己家中的孩子學習上進的話會第一時間得到公司安排的新住房。那種厚實牆體白色粉刷後的房子僅裝修完畢,而且還適應當地的氣候建了火炕。而且冬季燃燒火炕也不需要自己去額外準備多餘的木材,興華公司會以優惠價格他們提供燃料。
    而因為外東北此時的中心在共青城,這裏負責的人是一個臨時指派出來的。具體負責人還是需要公司後期任命,不過按照興華公司以往的慣例來看,一般第一批接手工作的人在獲得公司的通知文書之後,會將這份工作成為實際工作,也就是說明實相符。其次的情況是興化公司也會安排更適合的人。不過先期工作的人基本上也會保留原工作擔任副手。
    此時總負責人吳啟貴考慮道路修建問題,這條溝通兩地的公路起碼要2500多裏,而且工程部門即使手中有充足的曆史資料,但是結合現在的情況需要1030萬人,工期需要30年以上,所以吳啟貴一直在考慮要不要搞,不過很顯然這條路投入比太差了,能做的就是每年安排一批人對現有的小道進行修繕和小規模的拓寬。保證通道在大雪不封山,雨季不泛濫的時候可以保證雙方的正常通信。
    此時借著和庫頁島的距離便利而且東部完全在興華公司的控製區,很多野女真人都劃歸到興華公司管轄,而當地的漢化達到了八成,這就導致當地其實並不需要太多人口支撐,而原本在外東北的幾萬人就要離開,畢竟有的朝鮮籍綠卡員工已經是10年卡了,所以南下就是必須的事情,還有點比較關鍵的是現在興華公司在外東北的主要軍事力量在雅庫茨克和奧廖克明斯,還有更南麵的基廉斯克不過此時在那裏剛剛還建立了一個小據點而已。而此時的防禦重心也就匯集在這三個主要據點當中,因為距離的問題。當地護衛隊加起來是兩個團還有附近已經服從興華公司治理的原住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前文提到的將近4萬多將近八個團的正規兵馬。其實也是四巨頭的疏忽,雖然他們的手中有充足的地理和曆史資料但是對於外東北的刻板印象還是俄羅斯人征服遠東的過程,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營銷號口中傳的幾次清軍與俄羅斯人在遠東的戰爭。
    導致他們認為遠東肯定存在大量俄羅斯人和歸附俄羅斯人的原住民,而這裏麵的實際情況是占領了遠東勘察加半島,庫葉島,馬加丹州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以及雅庫特共和國南部地區的之後,所謂的俄羅斯東進,此時剛剛和西伯利亞汗國結束戰爭不到20年,根本沒有大舉進入這些地區。
    在這些地區因為大規模的進行漢化,導致並不需要這麽多的護衛隊,於是再經過登萊總部的討論後決定外東北留下三個團的正規軍並且兩年一輪換後,再留下一個團在此時的海參崴地區負責防禦其餘三個團陸續撤回大連,不過時間很充足的他們在平安道那裏休整了七天時間後,興華公司的新命令到了。就是讓他們駐防在平安道。
    時間到了天啟六年末,北部南下的船隊徹底停止,大量船隻開始在南海地區往來,這導致越來越多的雲貴川難民進入海南島和呂宋,畢竟對於大明百姓來說今年依舊不是個好年出來逃難確實算是一個不太差的選擇,而讓荷蘭總督不太開心的是從大明招募人口和通過歸順自己的日本雇傭兵那裏都沒有招到人,唯一比較欣慰的就是歐洲確實來了 2000人。
    相比於總督大人,興華公司就沒有那麽多顧慮了,經過多次運輸和遣散之後,留在北部遠東地區的隻有不到人,加上登記在冊得原住民,遠東有20萬人左右,而經過朝鮮庫頁島分流之後,整個天啟六年到達台灣的原遠東員工人對於此時人口缺口比荷蘭人更大的興華公司欣喜萬分,畢竟人力資源在那個時代都是緊缺的。
    當務之急就是配合已經在棉蘭老島和巴布亞島地區的主糧種植問題,其實這些事情已經由巴布亞省領導班子在幹了,推廣“短平快”作物木薯、紅薯、玉米耐貧瘠、生長周期短36個月)。香蕉,椰子經濟價值高,巴布亞已有種植基礎,也在逐步落到,不過也是讓登萊吃到了香蕉等水果,同時進行短期蔬菜如南瓜、豆類)種植補充糧食缺口,目前保證巴布亞島自給自足。
    而老宋給當地的文件內容也在強調不盲目燒林,而小範圍輪作,保留土壤肥力。搭配綠肥如豆科植物),蚯蚓土等減少地力消耗。挖掘小型水渠,利用雨季蓄水,旱季灌溉。推廣竹製滴灌低成本,易維護)。從東南亞引入高產木薯、抗旱玉米品種穩定地區糧食產量。楊向東的補充意見是運輸船兼職運農資,返程時從菲律賓、台灣運載農具、種子、肥料到巴布亞。收成後直接裝船運往山東或東南亞市場。建立沿海糧食集散點在查亞普拉、馬老奇設臨時倉庫,集中糧食再轉運。
    而隨著南下的船隊忙碌時,楊向東老宋等人也在忙著處理第三套糧票的事情。
    喜歡火紅大明請大家收藏:()火紅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